唐初,折冲府曾经在军事组织、教练、指挥各方面起过重大作用。唐高宗以后,由于战事频繁,兵士死伤以及逃亡的日益增多。天宝八载(749),诏停折冲府上下鱼书,标志着府兵制的彻底破坏。
募兵制
&1986神策军
唐后期的主要禁军。
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临洮城西的军队,安史之乱中驻地沦陷,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领神策军,卫京师驻陕州。泾原之变后,唐德宗分神策军为左、右厢,由三宦官分领。此后,神策军虽为大将军、统军等官所统,但实为中尉掌握,成为其左右朝政的工具。
神策军衣粮丰厚,享有种种特权,长安富户和恶霸不少列名神策军以求庇护。随着宦官势力的膨胀,神策军的地位日重,兵额迅速扩大,但其战斗力逐渐衰弱。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同时被解散。
地方管理
州县制
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各层机构冗杂。开皇三年(583),隋文帝采取军部尚书杨尚希建议,尽罢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裁撤冗员,使国家地方行政渐上轨道。另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由吏部任免,每年进行考核;州县佐吏三年必须更换,不得连任,不得用本地人。这改变了秦汉以来地方官自聘僚属的惯例,防止豪强垄断地方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996节度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可全权调度地方,故名。设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初只掌军事。唐玄宗时,先后在沿边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九个节度使和岭南经略使。为加强地方作战力量,节度使职权不断扩大到民政、财政,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成为安史之乱和唐后期藩镇割据的源头。宋、辽、金沿置,元朝废除。
唐朝中后期均田崩溃,边疆转守为攻,需要强有力的地方力量。节度使的发展,也是唐朝由府兵制向募兵制发展的过程。
羁縻制度
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政策。
主要是承认当地土著贵族,封以王侯或将领,将其地纳入中央王朝的行政区划中,但仍让他们自己治理,中央派遣官员监督。在分裂时期,羁縻地区很容易脱离中央控制,发展成为独立王国。汉朝已有实行,设西域都护府;唐朝发展成为完整制度,广设羁縻府州;宋以后称土司制度,至清朝基本土改归流完毕。
*羁縻府州
唐宋时在周边少数民族内附部落中设置的特殊地方行政单位。
汉朝已有实行,唐朝发展成为完整制度。唐朝委任肯效忠的世袭酋长首领担任都督、刺史等,以管理其本族事务,官职世袭。羁縻府州承认唐朝政权,其户籍一般不上报户部,也不承担赋税,部分临时向中央有所贡献。
在大一统格局之下,实现对于辽阔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增进各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使得边疆相对稳定,尤其是为丝绸之路提供了保障。在军事上,羁縻府州受到唐朝驻军的统领,成为唐朝的后备军,多次参与作战。
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的方针。羁縻政策在宋元明清时也成为土官制度的核心内涵。
都护府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
源自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朝统一西域,设立安西、北庭、昆陵、蒙池等都护府,辖各羁縻地区。
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对周边民族“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保障边境稳定。
社会经济
经济管理
均田制
口分田、永业田
北齐、隋唐均田令下的两种土地类型。
永业田为农民所有,可以传给子孙,但不得买卖;口分田死后需要交还官府。北齐均田令中,每丁给桑田或麻田二十亩,为永业田;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为口分田。隋丁男、中男永业田皆遵北齐之制,另自诸王以下亦给永业田,各有差别。唐代均田令,丁男和中男授田一顷,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工商业者减半授予。中唐以后,永业田、口分田逐渐放宽买卖限制。
这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有一定作用。
丁口钱
即丁身钱、丁身钱绢米麦。五代时吴、吴越、闽、楚等国均有征收,丁身钱(米)各国标准不一:吴越每岁每身三百六十文,闽每岁每丁七斗五升,楚征丁钱绢米麦。
*租庸调制
【名词解释】
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北魏、隋朝至唐朝前期实行。主要内容是租庸调以人丁为本,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谷物二石,叫作“租”;纳绢二丈或布二丈五尺,叫作“调”,调随乡土;服徭役二十天,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纳绢代役的规定使农民的生产时间比较有保障,这都在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租庸调制必须配合均田才能实行,需有安定的政治环境及健全的户籍,才能准确按丁授田及征收赋税。而课户与免课户的划分使得租庸调本身存在漏洞。唐初租庸调运作良好,但武周后均田制破坏,土地兼并严重,农民不断逃亡,户籍散佚,租庸调难以实行。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随着两税法的实行,租庸调正式废止。
两税法
【名词解释】
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
安史之乱以后,租庸调难以继续,而地方官任意摊派税收,百姓生活困苦,江南地区武装起义频繁。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经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
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保留丁额;客户、主户一同登入居住地户籍,包括行商,都要缴纳赋税;不再按丁征税,量入制出,统一摊派;户税按户等征钱,地产则履亩纳粮。因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故名曰两税。
中唐紊乱税制简化统一,增加了财政收入。两税法反映了税制征收标准由税丁向税产转变的趋势,奠定了后世赋税制度基础。同时夏秋两次征税其实是南方地区一年两熟的农作方式的体现,表示南方农业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1986回造纳布
唐代以租粟折纳绢布之法。
景龙二年(708)敕令河南河北风土宜桑蚕,若秋粮遇灾,即以桑蚕织物折租。后为常式。开元二十五年(737) 又诏江南诸州租并回造纳布。隋唐北方经济复苏粮食供应可以自主,河南河北不通水利,折租回造纳绢,以代关中调课。不仅减轻了漕运粮食之烦,且使一些优质绢帛为朝廷所用。
经济活动
唐三彩
唐代多彩低温釉陶器的概称。
20世纪初出土于洛阳北邙山唐墓,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名。人、马、骆驼为主要造型,多用于殉葬,以洛阳唐三彩最为著名。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天宝以后逐渐减少。盛期曾传至中亚、东南亚等。
唐朝陶瓷技术的提高和厚葬之风为唐三彩出现奠定了基础。唐三彩生动地反映了唐朝社会生活风貌。
曲辕犁
其辕曲, 因以名, 区别于直辕犁。
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 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和使用是唐代耕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构成,铁制部件有犁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