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3-02

一、考试总体要求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为管理活动提供一般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概念、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发展史与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以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要求考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管理思想的演变,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认识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内容及比例(一)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基本原理(10%)

1.掌握和理解管理的概念与管理的性质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a、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管理应当是有效的c、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d、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管理二重性一、管理的[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的自然属性。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管理的[社会属性]1、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职能经理人出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2、部分职工持有股票,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增多。从社会财富的占有来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结构正在取代工业化初期的金字塔结构。3、所有国家不分社会制度如何,都在使用市场、计划、行政、法律的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4、企业管理需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反映社会关系。
2.掌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分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二、管理者的职能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一)【技术技能】
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二)【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三)【概念技能】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3.熟悉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第一节管理原理的特征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
1、客观性 2、概括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 2、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
3、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经
第二节 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

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二、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2、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3、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三、【系统原理要点】1、整体性原理——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佳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3、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都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外部与本系统的联系,努力扩大本系统从外界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不断发生联系的 5、综合性原理——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两个含义a、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b、组织的产品是综合而制造的第三节【人本原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0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一)要素发展阶段——泰罗“科学管理”阶段早期的管理理论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泰罗之后的几十年中所有对劳动和劳动力的研究大多都未摆脱把人视为机器附属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二)行为研究阶段——马斯洛、赫茨伯格等二战后,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劳动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经济需要只是其中的一种。(三)主体研究阶段70年代以后企业界逐渐意识到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两种不同的途经1、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高的工作效率。2、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使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奋斗,从而实现高的工作效率。两种途经的根本不同之处、a、前者职工处于被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客体
b、后者职工处于主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主体
参与企业管理的具体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a、管理委员会 b、监事会 c、广泛参与日常生产管理活动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第四节【责任原理】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要落实到人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
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第五节【效益原理2006.3.1】效益——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一、效益的概念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直接、明显,可有效度量;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只能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察二、效益的评价不同的主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所以效益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评价和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不同的评价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应配合运用,以求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三、效益的追求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三种: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三)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一节【管理的方法论】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
二、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管理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管理的辨证法。2、管理的方法论3、管哩文化4、管理的科学价值观三、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管理方法一般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第二节管理的【法律方法】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实质:体现全体人们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
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双重性(促进阻碍)综合性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实质:通过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个人的能力或特权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1、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2、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条条“的纵向垂直管理4、具体性5、无偿性行政方法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统一意志。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3、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从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四节【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经济方法】: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一)价格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价格体系合理,是社会经济活动能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二)税收税收是国家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经济重要手段之一。(三)信贷信贷是最为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是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的总称,
具体的手段主要有、多贷、少贷、差别利率和贷款期限等。(四)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利润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促使职工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经营及其结果。(五)工资此经济手段直接涉及到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正确使用它,对于调动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职工的个人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六)奖金与罚款奖金和罚款最重要的是严明,该奖即奖,当罚则罚。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二、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1、注重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2、注重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一、教育方法的实质和任务实质: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多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管理工作的任务:不断地提高人地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水平素质。二、教育方法的特点


相关话题/南京理工大学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