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
第一节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源起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
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方面的作用。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与社会价值(一)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激烈的竞争性;2、广泛的社会性;3、高度的公平性;4、无止境的追求;5、公开
性;6、独特的观赏性 7、巨大的功利性;(二)竞技运动的现代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7、推动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8、提高现代社会的社会品味
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
(一)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与运动训练的重要地位
1.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
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四个主体构成。运动选材: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其竞技潜力的儿童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
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继续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
运动竞赛: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规则要求,组织实施的运动个体或者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
竞技体育管理: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成绩。
运动训练与运动选材的关系: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由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和后天训练获得性竞技能力两个部分组成,运动选材就是挑选具有良好天赋即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力求使用科学的测验和预测方法,努力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构成的重要部件:为了不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就必须使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得到新的发展。
(二)运动训练释义(重要)
1.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团队:由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医务人员组成。补充: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论)★
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每名运动员都从事着特定专项的训练,其训练的目标是在特定的专项上夺取比赛的胜利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鲜明的专一性。运动项目和内容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而是要分析各种内容和手段对提高专项能力的作用
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无论哪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里能力和运动智能构成的。同时,各子能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良好发展的优势子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滞后的劣势子能力产生补偿作用。
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运动员在每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都是前一个运动状态的延续,又是后一个运动状态的先形,即称作连续性。同时,每一个连续的运动训练过程又都必然的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都有各自的特点。
4、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外加于人体的负荷,能引起人体功能的改变,是之更好的承受外加的负荷,这就是人体对训练的生物适应过程。负荷的适度增加能够导致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但当负荷超过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机体便会产生劣变现象。
5、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对运动训练要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实施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重要工作环节。而在竞技比赛和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训练和比赛过程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愿意确定的训练计划和对训练和比赛的设计都需要给与相应的调节,实施必要的变更,以力求原定训练目标的实现。
6、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有着广泛的多学科联系。作为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任务,即运动员各种竞技能力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帮助与支持。
第二节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
一、运动训练学概述
(一)《运动训练学》及其研究任务
《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科学。
运动训练研究的主要任务/(主要目的):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运动训练研究主要任务(简答重)☆:
1.
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
2.
深入探索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
3.
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学理论和内容体系.
4.
广泛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
5.
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
(二)《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
1.本源性特征:源自于运动实践,它没有去承接和移植其他领域的成熟学科作为构建自己学科的母学科,而是直接拌于运动训练实践的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综合性特征: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科学中吸收营养
3.
实践性特征:理论的主要价值在于实践
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一)运动训练研究内容的理论体系(五大板块)
1.
基本内容包含: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内容、运动训练负荷、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方法
(二)不同覆盖领域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三大层次)简答题
1.
一般项群理论:普适性的训练理论,为运动训练活动参与者提供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
2.
项群训练理论:将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讲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称为项群理论。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
○
1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速度、耐力性)
技能主导类(难美性)
技心主导类(准确性)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同场对抗、格斗对抗、轮换攻防性)
○
2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
单一动作结构(非周期、周期、混合性)
多元动作结构(固定组合、变异组合)
多元组合(同属多项、异属多项组合)
○
3依运动成绩评定方法
测量类、评分类、命中类、得分类、制胜类
(2)项群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
各个项群都应该在一般训练的基础上研究本项群在训练原则、内容、方法、负荷、安排等方面的不同。 ○
1论与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项目的宏观管理
○3同项群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流动
○
5项群训练理论与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发展
3.专项训练理论:指研究运动专项训练活动规律及组织操作行为的训练理论。
(1)
“运动项目”与“专项训练理论”的分层释义
运动竞赛是以运动项目为单位进行组织进行的,为了区分不同项目,实践中人们常用“大项”“分项”“小项”三个概念分别包含不同的运动内容
(2)
专项理论训练的主要特点与训练和比赛实践联系最为密切项目特点最为鲜明发展创新速度最快
第二章训练学理论的主体构成
第一节运动成绩 与竞技能力
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一)运动成绩释义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包括竞技水平和比赛名次。
1.
比赛名次:运动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作竞技水平
3.
竞技状态:指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得成绩的准备状态。
(二)运动成绩决定因素:(试述)
运动员自身与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都决定于他们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要中的发挥程度;而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则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
1、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内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对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着不同的评定方法。其中,可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目运动员所表现的竞技水平基本上是个人竞技能力的表现,通常较少受对手竞技表现的影响,而分属得分类和命中类的表现项目以及制胜类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则受着对手竞技表现很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2、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所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竞赛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同时也受着裁判员行为的影响。
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包括裁判员的道德及业务水平、成绩的评定手段和竞赛规则这样三个因素。
(1)竞赛规则的改变,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
(2)评定手段对运动成绩起作用的最突出的例子是电动计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计时成绩的准确性。
(3)裁判员的道德和业务水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一)竞技能力释义:
1. 竞技能力: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体能: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
能力
技能:运动员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能力
战术能力: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比赛战术能力
运动员心理能力:包括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
运动员知识能力:对科学知识和专项竞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竞技能力与两个相似概念含义的异同(重要):
①与运动能力含义的异同: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称为运动能力,在竞技运动中的运动能力则成为竞技能力。运动能力的涵盖面比竞技能力更广,而竞技能力只是运动能力诸多表现中的一种。
②与训练水平的含义的异同: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叫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也常用于表达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的能力。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
(二)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对依据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和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1.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与“木桶效应”:
模式训练:用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指导训练
“木桶模型”:指木桶的盛水不是取决于木桶最高的一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过程中依“木桶效应”来形容运动员竞技能力某一决定因素水平较低,就会限制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发挥。
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积木模型”
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运动员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3.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双子模型:由“木桶效应”和“积木模型”组合而成的既强调竞技能力各因素的整体性、整合性,又注重各因素的“互补性”的“复合”结构模型称为“双子模型”例题:如何在训练中利用“木桶效益”和“非均衡效应”发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简答或者论述)
1.
“木桶模型”:指木桶的盛水不是取决于木桶最高的一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过程中依“木桶效应”来形容运动员竞技能力某一决定因素水平较低,就会限制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发挥。
2.
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运动员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保持在特定的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3.
“木桶原理”侧重点强调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全面均衡发展,尤其是在运动员基础训练、专项提高尤为重要;补偿效应强调竞技能力结构中的特长,通过运的薄弱环节,动员高度发展的特长弥补竞技能力结构中尤其对优秀运动员更为重要。
4.
启示:在运动的竞技中能力训练中不仅要发展运动员的特长技术更要在训练中注重运动员全面均衡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水平。
第二节运动训练负荷
一、运动训练负荷的释义
运动训练负荷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各种练习施加于运动员生理的和心理的训练刺激。
二、运动训练负荷的构成(重要)
(一)训练负荷的基本单位
1.
训练间歇:每两次练习之间,安排一定时间不同时间的休息称为训练的间歇
2.
训练负荷的一个基本单元,既持续进行的一次练习的训练负荷,由负荷强度与负荷量所构
成。
负荷强度:负荷对运动员刺激的深度
负荷量:负荷对运动员刺激的量度
(二)负荷强度
1.
负荷强度是运动训练的核心要素:
运动员获得竞技强度能力,与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能力强度水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负荷强度但对于比赛的意义:训练中承受的负荷—训练中表现出的竞技能力的强度—比赛中表现出的竞技强度水平
2.
运动负荷强度的评定指标:训练学指标: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
的竞技强度为标准。
生物学指标:心率、尿蛋白、血乳酸
(三)负荷量
1.
负荷量是运动负荷的基础要素
(1)
负荷量的施加与变化是负荷强度变化的基础
(2)
负荷量地施加与变化需要渐进与积累
2.
运动负荷量的评定指标:
(1)
训练学指标运动负荷量的多种表现形态:练习时间、练习次数、位移距离和负荷重量不同项目专项负荷量的评价指标不同
(2)
生物学指标: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氧代谢等变化。
三、 运动训练负荷的控制
(一)运动训练负荷的重要性
运动负荷具有双向性:适应与劣变。要把握负荷合理范围、科学做出恢复、积极促进超量恢复,实现改善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目的
(二)运动训练负荷的基本理念
1.
确立适宜的负荷的增长目标
2.
运动训练负荷应该循序渐进地增长
3.
把握发展不同竞技能力训练负荷的不同要点
4.
把握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负荷安排的不同要求
5.
对运动负荷实施科学检测
第三节运动训练方法
一、 运动训练方法释义
运动训练方法:运动训练活动中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完成训练任务途径与方法。二、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
(一)依运动项目分类
(二)依所发展的竞技能力分类(体战技心知)
(三)依运动训练的负荷内容分类
训练负荷内容的安排与组合:完、分、变换、循环、程序、意念
训练负荷时机体能量代谢的不同特点:有氧、无氧、混合
训练负荷与间歇的不同关系划分:持续、间歇、重复
(四)依不同的外部训练条件分类
以不同外部训练条件划分:示范、语言、助力、加难、模拟、高原、沙地训练法依参加人数:个人、双人、多人小组、全队训练法三、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
(一)系统控制性训练(包括模式法和程序训练法)
1.
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
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模式训练法的应用:建立模型、诊断比较、确定方向、组织实施等
2.
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程序训练法的应用:编制训练程序、逐步实施、调节控制
补充:模式训练法
(一)操作程序:
1.
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
2.
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
3.
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
4.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
5.
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
6.
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
7.
改进训练工作,是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
(二)结构与特点:(简述)
1、基本结构:模式训练法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2、目标模型:训练的目标模型给出了未来运动训练过程目标发展的指标体系(必须明确训练目标,即期望训练出达到何等水平、具有什么特征的运动员);3、检查手段:检查手段采集运动训练现实状态的信息工具(由检查项目、检查方式和检查工具三个要素构成);4、评定标准:评定标准是甄别现实状态与训练模式间差异性质和程度的鉴标体系(为教练员提供识别运动训练过程状态的依据);5、训练方法:训练手段是根据训练模式所提出的发展目标以及评定结果反馈信息所提出的练习方法。(根据评定结果选用藉以实施模式训练、解决具体训练问题)。6、特点:
①信息化特点;模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模式的指标体系为控制的依据,以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为监督.检查工具。整个训练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均至于信息控制之下,
有助于及时纠正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偏态。
②定量化特点:模式训练法所依据的训练模型与评定标准均具有定量特点。实践中,训练模型的指标体系可为未来训练过程提供明确的训练目标,评定标准的鉴标体系可为现实状态的训练状况提供明确的反馈信息。
(三)应用:
1、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模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说不定结构了解运动员现实情况,修正训练的相应环节或教练员的指导方案,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模型指示的预定目标。
2、应用范例:它的应用三个步骤:
①按照检测基础上的要求测验,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与检测成绩对应的标准分数,同时按照“综合性、均衡性、适应性”的计算方法评出等级,以确诊出运动员现实的基本状况;
②根据训练模型确定出下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差距,确定训练重点,选择训练手段,实施严格的模式训练;
③在预定的时间按照检测基础上的要求测验,以检查模式训练的结果,并对照评分标准找出问题,继而又进入新的一轮应用过程。
补充:程序训练法
结构与特点:(简述)
1、基本结构:由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其中,每一构件又由不同的要素组成。从结构角度上看,程序训练法与模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控制运动训练过程依据的不同。模式训练法是以训练模型为控制依据,程序训练法则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至于程序训练法中的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及训练手段等构件的组成特点及具体功能可参见模式训练法中相应的内容。这里集中讨论的是程序训练法结构中的训练程序。训练程序由训练内容、时间序列和联系形式三个要素组成。
2、基本特点:
①具有系统化特点:程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程序的内容体系为控制依据,以评定标准的指标体系为监督.检查工具。整个训练过程的发展与变化均处于系统控制的状态之下。
②具有定性化特点:程序训练法所依据的训练程序具有鲜明的定性化特点,便于教练员抓住训练过程的主要矛盾,选定明确的训练方法。
③具有程序化特点:由于训练内容规划在训练程序之中,因此,训练过程中训练内容的变更实质上是在严格检查.评定.监督之下,按照训练内容内在关系的本质联系,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
3.应用:
应用过程:教练员通过正向控制通道,运用训练程序、训练手段控制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反馈调控通道,运用评定标准、检测手段了解运动员的现实情况,以便修正教练员的指导方案或根据训练程序指出的内容继续实施程序训练。经过如此多次闭环式的控制过程,使运动员的训练结果科学地逼近训练程序指示的预定目标。(填空)
(二)具体操作性训练法
一、分解训练法:(一)释义:分解训练法是指将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作用:动用分解训练法可集中精力完成专门的训练任务,加强主要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环节的训练,从而获得更高的训练效益。
(二)类型与应用:(填空)
1、单纯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2、递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需把训练内容分为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将第一.第二部分合起来训练,掌握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如此递进似的训练,直至完整的掌握技术。
3、顺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4、逆进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个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的训练。二、完整训练法:
(一)释义: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二)应用:可应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元动做的训练。可用于成套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三、重复训练法: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考研复习讲义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02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考研重点笔记
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名词解释: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 运动员选材:运动员选材是竞技运动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员的起始性工作,是通过 ...其他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12-0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整理
历年北体考研运动训练学大题整理 1998年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训练适应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4.间歇训练法 5.一般训练6.循环训练7.协调能力 二.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举例说明运动素质的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 3.论述训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大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8-11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0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研大纲
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获悉,硕士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已公布,如下:点击查看:610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
《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 1竞技体育:它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 1)它是研究运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 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一、 填空题: 1、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 、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比赛和竞技体育管 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2、建立项群理论的理论意义之一是: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 的共同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精华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精华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背诵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试题《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5*4) 1、运动技术 2、学校体育 3、运动训练 4、体育教学过程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能主导类项目可分为()()和()三个 2、战术训练方法可分为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笔记权威版本
运动训练学主讲教师: 田麦久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起源 1、竞技体育概念: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1、生物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1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内部考研笔记重点2010版本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 内部笔记重点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 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学校体育与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我是10华南体育人文考生,这是根据我的回忆的真题学校体育学一、简答题(3*10分)1.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3.体育实践课程的特点二、论述题(2*30分)1.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2.体育课堂管理的过程三、材料分析题(60分)一段材料分析关于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必要性的分析。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专业课试卷运动训练学上传的附件63cdf705216fb9dd6ce56d4e42fda034.rar(412.88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