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10)

考研加油站 考研加油站/2007-11-14


「有治人,無治法。」(君道)「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8尊君
禮是外在權威,故尊君。「君者,民之原也。」(同上)
「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與共故。故明君臨之以勢,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論,禁之以刑。」(正名)
「尊君權,明君法,教要行,信賞必罰,私請不行,進退有律。」(成相)
「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正論)
此似李斯、秦皇統一思想之理論根據。(馮)
荀子在人性論上承認人類先天平等,但又主張社會上後天的差等。(侯)
「分均則不偏,埶齊則不壹,眾齊則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王制)
不過,荀子又與法家不同(韋):
「從道,不從君。」(臣道)「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大略)
 .9名學
正名的目的及二用:一在名位上建立制度;一在名學上批評名家。(吳)
「上以明貴賤;下以辨同異。」(正名)
「聖王沒,名守漫,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
  *「名」之形成之因素有二(侯):
a.主觀因素:「凡同類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擬)似之而通,是以共其約名以相期。」(正名)
b.社會因素:「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者謂之不宜。」
荀子又提出「共名」「別名」之分,一方面否定公孫龍別共離異的觀點;一方面否定莊惠的齊物或合同異。(侯)
  *其論詭辯之誤有三:
a.用名以亂名:把意義相同之名,加以區別以致混亂。
 「見侮不辱,聖人不愛己,殺盜非殺人。」(正名)
b. 用實以亂名:用特殊之實以亂一般之名。
 「山淵平,情欲寡,芻豢不加甘,大鍾不加樂。」
c.用名以亂實:以名之異,証實之異。 「(白)馬非馬。」
由他的制名指實,進一步為韓非之循名責實之「刑名」(官僚考核制度)。(吳)
4評論
5孟荀之異
第九章  法家與韓非哲學
基源問題:如何富強?如何建立一有力之統治?
1時代背景及主要工柞
貴族政冶破壞,君權漸重,國家範圍既廣,組織複雜,商業日漸輟達,人際關係疏遠,以人治人之方法,自有困難,故諸國漸頒法律。鄭子產作刑書,晉作刑鼎,尊君權,重法治,禁私學,乃當時現實政治之自然趨勢,法家不過將其理論化而已。(馮)法家的主要工作,是將政權和經濟權自貴族手中奪回,集中於國君之手,以致富強。其主要措施是廢井田、立郡縣。(牟)
2前期法家:李悝(或即李克)、吳起、商鞅、申不害。(張)
3法家之三派(馮):.1重勢:國君須有威勢方能驅使臣下----慎到。
               .2重術:重君主御下之技術----申不害。
               .3重法:重臣下所遵之憲令---商鞅。
4商鞅變法的意義(徐《兩漢思想史》)
消極意義:將流動生民安定下來,以凝聚國力。流動性最大莫如商人,商人財富亦為流動的,故商鞅要「抑商」,及打擊遊士之活動。把人民都釘在鄉土上,使立國現實基礎穩固。
積極意義:a.信賞必罰,用連坐及軍法治民,社會組織是軍事組織,又是刑法組織,形成專制最基本內容;
            b.將地方機關劃一為「縣」,便於政令推行;
            c.拋棄封建身分的統治結構,代以耕戰為中心的統治結構;
            d.人民職業只有耕織一途,並開阡陌、破經界,沒有特權階級,稅負公平,以鼓勵生產;
            e.反對人民有人格獨立之教養,與信奉法令以外之知識,以免逃避農戰。
5文獻:管子、商君書皆偽託,申不害之書已不傳。韓非子部分偽作,大部分沒問題。
6韓非受荀子的影響(勞)
.1荀子強調師法之改造作用,人成何種人,悉由外加之改造而定。
「夫必恃自直之箭,百世無矢;恃自圜之木,千世無輪矣!」(《韓非.顯學》)
.2荀子主性惡
「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故父母之於子女,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而況無父子之澤乎?」(六反)「必周於用者,皆挾自為心也。」(外儲說左上)
只有肯定人的自私自利,賞罰的充分有效性才能獲得保証。但荀子講性惡,是為禮義的效用,性雖惡而可化;韓非講性惡,是為賞罰的效用,不是用法化性,而是要人絕對受制於法。荀子性惡,是為教化,韓非是為統治。
.3荀子之權威主義:韓非只肯定君權或人主之利,權威主義色彩又基於荀子。
7韓非受道家之影響
韓非顯學篇批評儒墨,但不批評道家,可見與道家之關係。法家將道家冷眼旁觀之非情感態度,發展為極端冷酷無情的專制思想。法家盜取道家「靜觀之智慧」以為統治技術之助。道家之無為轉成御下之術,道家之智慧轉為陰謀。所以他一反道家的貴柔、守雌、不爭,強調衝突鬥爭。他對老子思想作了改造(張p202)。
8韓非對儒家之批評(吳)
.1仁政鼓勵怠惰:「徵歛於富人,以布施於貧家,是奪力儉而與侈惰也。」(顯學)
.2孝道有害法治:「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五蠹)
.3仁義寬緩難行:「如欲以寬緩之政,治急世之民,猶無轡策而御駻馬。」(同上)
9思想特徵(韋)
.1變的史觀------反傳統:「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五蠹)
「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同上)
「稽萬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無常操。」(解老)
 *察事變:知不難,難在如何處理、運用知識,計算其實際後果。知識運用於具體不同的人事關係中,應注意人情世故的複雜性、變異性。(李)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子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說難)
.2重經驗:批評迷信、先驗,強調「參驗」。建立「道」與「理」之區別與關係。(張)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