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15)
考研加油站 考研加油站/2007-11-14
「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猶夫婦合氣,子自生矣。」(自然)
「天動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則自然也。」(同上)
「夫物以春生夏長,秋而熟老,適自枯死,陰氣適盛,與之會遇,……人生百歲而 終,物生一歲而死,死謂陰氣殺之,人終觸何氣而亡?」(偶會)
「人有寒溫之病,非操行之所及也。遭風逢氣,身生寒溫;變操易行,寒溫不除。夫身近而猶不能變除其疾;國邑遠矣,安能調和其氣?」(寒溫)
「夫天能動物,物焉能動天?何則?人物繫於天,天為人物主也。」(變動)
「血脈不調,人生疾病;風氣不和,歲生災異。災異謂天譴告國政,疾病天復譴告人乎?」(譴告)
「夫天道,自然也,無為;如譴告人,是有為,非自然也。」(同上)
「天者,氣邪?體邪?如氣乎?雲煙無異。」(談天)「天有形體,所據不虛。」(同前)「夫天去人,非徒層臺之高也。湯雖自責,(天) 安能自知而與之雨乎?」(感虛)
「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明雩)
.4論「性」:其所謂「性」指「才性」,非自由意志或德性我。他以「性」乃被決定者,毫無主宰意義。「才性」之論,開魏晉清談之風。其所謂「率性」與中庸不同。他也分「性」為上、中、下三等,似董仲舒。又有「氣性」之說。
「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本性)
「論人之性,實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 (率性)
「孟軻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孫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若反經合道,則可以為教,盡性之理則未也。」(本性)
.5性與命的關聯:「才性」與命不相關。又由「氣」論「性」,且把「稟性」(可稱「氣命」) 和「命」相關聯。國亦有「國命」,他並不反對「數」,對「命」「數」又非持科學的態度,不免漢人之習見。(馮)
「臨事知愚,操行清濁,性與才也;仕宦貴賤,治產貧富,命與時也。」(命祿)
「夫性與命異;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惡而命吉。操行善惡者,性也;禍福吉凶者,命也。……性自有善惡,命自有吉凶。」(命義)
「用氣為性,性成命定。」(無形)
「死生者,無象在天, 以性為主。稟得堅彊之性,則氣渥厚……則壽命長……稟性軟弱者,氣少泊而性羸窳,……則壽命短,……故言有命,命則性也。」(同上)
「稟性受命,同一實也。命有貴賤,性有善惡。謂性無善惡,是謂人命無貴賤也。」(本性)
「宋衛陳鄭,同日並災。四國之民,必有祿盛未當衰之人。然而俱災,國禍陵之也。」(命義)「人皆知富饒居安樂者命祿厚,而不知國安治化行者歷數吉也。……國之安危在數不在教。」(治期)
8崔寔、王符、仲長統(韋)
漢代自揚雄開始,有批評的精神。揚雄、王充批評天人感應之學,崔寔等三人則大膽批評現實政治社會。仲長統云:「人事為本,天道為末。」(群書治要引.昌言)此可代表漢末思想之轉變。王符以氣為道之根本,是「唯氣論」者。
「道者(氣)之根也,氣所變也。」(潛夫論.本訓)「莫不氣之所為。」(同上.德化)
然現實之無可為,如仲長統者不免有「名不常存,人生易滅。」(樂志論)之浩嘆,漢代哲學終於走向魏晉玄學,非無故也。
第十二章 魏晉玄學
1清議與清談(韋)(馮)
東漢黨錮時代部份大臣及太學生抨擊朝政及權奸,乃所謂「清議」。「清談」則為清議的轉化,將論時政轉為品鑒人物、談玄論道。由東漢末的「綜核名實」轉為魏晉玄學的「辯名析理」(語見郭象《莊子.天下篇》注,乃就一「名」分析其所示之「理」)。
2玄學的成因(吳)
.1政治社會的不安 .2知識份子受摧殘 .3漢代學術的反動 .4浪漫文學的交互影響
3玄學的特徵和主要課題(勞) (張)
玄學論辯的主題是關於「有」和「無」的問題,由本體論、宇宙論來討論,所用的方法是「辨名析理」,簡稱「名理」。「名」取形上學意義及邏輯意義;「理」指形上意義之規律。談名理,重在對玄趣之欣賞,非真建立一種「學」。玄學主要特徵有三:
.1思想資料是三玄:老子、莊子、周易。玄學一方面以儒學解老莊,又把周易玄學化。
.2玄學家注釋經典,繼承儒家傳統,又融合道家抽象思辨的特色。漢儒注經,重章句訓詁,玄學家注經重發揮義理,表現己見,啟發獨立思考。
.3大體調和孔老,折衷自然、無為及名數。
「會通孔老」涵自然與名教衝突之問題。阮籍曰:「禮豈為我輩設邪?」表二者之衝突;樂廣則以二者並不衝突,晉書樂廣傳:「是時王澄胡母輔之等皆亦任放為達,或至裸體等,廣聞而笑曰:名教內自有樂地,何必乃爾?」
魏晉人有混雜儒道的傾向,如王弼與裴徽的問答即是一例:(勞)「徽……問弼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也;然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者何?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所不足。(三國志.魏志.鍾會傳注)
阮贍與王戎的問答又一例:(馮)「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贍曰:將無同。」(晉書.阮籍傳)(k按:「將,得也」「將無同」即「能不同嗎?」)
「將無同」既不肯定二者一定同;又不肯定一定不同,這種說法代表一種玄趣。(牟)
4玄學的前驅---才性論(勞)
漢光武表章氣節,使得名士互相標榜,品藻次第,講才識、風度。(吳)東漢名士好品評人物,與當時辟舉制度有關。魏晉名士則在品評人物中顯一智慧。(勞)魏文帝頒布九品中正制度,其選拔人才要考察其容貌、談吐、才質、器度。品評人物的書乃成「入宦指南」。(吳)
才性之探究,雖由自然之性導出,又與經驗科學觀點有異。它不將人作解析,而以人作為一整體而施以判斷,乃一情意性之觀賞活動,不涉及德性,不提供知識,故其態度似道家。代表性之資料,有徐幹(171-218)的《中論》、劉劭(約182-245)的《人物志》。
《中論》主張選拔官吏要注重名聲與實際才能的統一。(張)《人物志》的方法是觀形以知性。人之情性,通過陰陽五行以解釋,無「主體性」成分,而為被決定之材質。情性既屬已決定者,故不論改造或培養之問題,書中所論皆限於如何了解不同情性或材質。才性決定人之成就之限度,但在此限度內,人仍須作一定努力以實現其才性。他以聖人為才性最高者,此表聖人與他人之區別,只有事實意義,而無規範意義,則人對道德之高下,不能自負其責,道德生活則不能成立,乃成一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