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6)

考研加油站 考研加油站/2007-11-14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2反對有為:反對法令,但有相當之制作,非無政府主義。不用神權政治。不反對戰爭,但「不得已而用之」。「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3不用教育:(侯)「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4社會分工末成熟:無商業、不重交通、文字。不鼓勵囤積,不重價值比較。(侯)
「生而不有。」「聖人不積。」「多藏必厚亡。」「少則得。」「財貨有餘,是為盜夸。」「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8對後代的影響
9評論
10道家別派(張p.123~127)
 
第六章 莊子哲學
基源問題:在文明的各種束縛壓迫中,如何實現精神自由、萬物和諧之境(勞)
1老莊之先後問題(徐)
 .1依《莊子》內篇及〈天下篇〉,老子為「古之博大真人」,在莊子之前。
 .2由思想上看:
a.老子仍關心政治問題之解決,莊子則把政治問題踢開,直接求人精神的大解放。------此發展與貴族政治崩潰的社會背景相映。
b.老子提出「無」「有」。莊子進一步提出:「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末始有無也者。」(齊物論)
c.老子有先後、內外的區分,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莊子則以「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同上)
d.老子知「常」,莊子泯除常與無常,主張「物化」。(《詩.大雅.文王》:「天命靡常。」故「無常」乃傳統之觀念。)
2形軀我之超越(勞)------逍遙、破生死、通人我;「離形去知。」(大宗師)
「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大宗師)
「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同上)
「生也者死之徒,死也者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是其所美者為神奇,其所惡者為臭腐,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知北遊)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養生主)
3認知我之超越(勞)------齊物、混是非、薄辯議。一切言語、理論、知識,皆受限制,不能見道。
「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嘗有言邪?其以為異於鷇音?……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以天,……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以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齊物論)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養生主)
 *辯議之無用:
a.辯之勝敗未必與是非有關。
b.無第三者可作裁斷。
c.語言本身既有限制,故由言辯不能得真相。
「聖人懷之,眾人辯之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齊物論)
4心靈修養工夫------真我之實現,物化、無我、心齋(虛)、坐忘、養生(性)
「無以人滅天,無以故(後起之習慣)滅命(性之決定)。」(秋水)
 .1心之虛、靜 →「神」
「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人間世)
「盡其所受乎天,而無見得,亦虛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應帝王)
「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
 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 (天道)
 「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養生主)
 .2化:「觀化」「物化」(隨物變化) →「和」
「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心休乎自然之境)(齊物論)
「動以不得已之謂德。」(庚桑楚)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大宗師)
「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
 (山木)
「遊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德充符)
 .3忘:忘己→忘物→忘適→「美」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 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女偊曰:)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 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旦明)。 朝徹而後能見獨(絕對),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生不死。」(大宗師)
「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達生)
「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刻意)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知北遊)
5真我之境界(勞)------無待、見獨、縣解、逍遙、自由、自然、道通為一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可謂稠適而上遂矣。」(天下)
 *莊子之「我」,不求理分之完成,不作捨離之超越,只順物自然,觀賞自得。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