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考研笔记(2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
二、关汉卿
1. 关汉卿散曲现存小令57首,套数14套。其散曲的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描写男女恋情和离情别绪的,能细致入微地描摹出下层妇女的精神面貌,使得在文人作家中长期失落的女性形象的个性得到了复活;二是感物抒情之作,内中充满世俗化的玩世享乐情调和叛逆传统的精神;三是描写自然风光。
2. 关汉卿散曲的成就未能达到他的杂剧创作的高度,但比较鲜明地体现了前期散曲的本色:一是质朴自然,真率爽朗,带有浓厚的市井气息和市俗情趣。二是无论何种题材,他都写得肆意畅情,肆无忌惮,一至于淋漓酣畅而后快。三是艺术风格多样,在同时代人中最为丰富,但其主导风格是本色自然,并融入诙谐之趣。关汉卿隐逸玩世的人生态度,放荡不羁的浪子作风,自然本色的曲作风格,都极大地影响了元代的士林风尚和散曲创作。代表作品有[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双调·沉醉东风]《别情》。
?
三、马致远
1. 马致远的散曲现存小令115首,套数22套,大都辑入《东篱乐府》。他的散曲题材广泛,其中叹世归隐一类的作品最多,此外还有描写自然景物、表现男女恋情、咏史怀古等类型的作品。其作品的思想倾向也较为复杂,既有壮志未酬、愤世疾俗的感慨,也有对超脱旷达、隐逸避世思想的咏叹,交织着入世与出世、恋世与愤世的矛盾心态,也蕴含着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
2. 马致远号为“曲状元”,其散曲的艺术成就在整个元代都是最高的,是元曲豪放派的主将。其作品开拓了散曲的题材领域,提高了散曲的艺术表现力,风格疏宕宏放,语言清新俊丽,能创造出不同于诗词的独特的意境,并显示出散曲语言由俗转雅的趋向,套数[双调?夜行船]《秋思》和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是其散曲的代表作品。 
?
四、白朴
白朴的散曲今存小令37首,套数4套。其内容大致可分为叹世、写景与描写恋情三类,部分作品抒发了内心的抑郁之情,表现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对遁世归隐生活的向往。白朴散曲的风格较为朴实俊秀,文字清丽婉约,具有较为浓郁的诗意。
?
五、张养浩
1. 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收小令161首,套数2套。他的散曲有的揭露了仕途险恶、世态炎凉,有的抒写了归隐林泉的超脱闲适,有的表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尤其是他把咏史怀古引入散曲创作,扩大了散曲的表现内容。
2. 张养浩是元散曲豪放派的大家,风格豪放飘逸,行文自然朴实,散文化和诗化的迹象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文人雅化的特色。小令[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其代表作品。
?
[作品讲读]
一、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1. 这是关汉卿一组著名的自述其心志性情的套曲,也是他风流放诞生活的自我表白和桀骜不驯性格的真实写照。作品用第一人称,极力叙写“我”混迹烟花、饱经风月的浪子生涯,笔调酣畅淋漓。这一“浪子”形象既带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更是书会才人群体精神的集中概括。作者的故示狂诞,实际上是对社会现实的抗议;寄迹风月,实际上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外表形式的放荡不羁、玩世不恭凸现的是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的意志与刚毅倔强永不妥协的铮铮风骨。但作品中也流露出一定的消极颓废思想与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
2. 此曲的艺术特点:
(1)此曲把真切的现实与浪漫的夸张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刻划出一个理想化、性格化的“浪子”形象,形成了独特的“这一个”。
(2)全篇行文恣肆,挥洒自如,风格豪放明快,气势磅礴有力,情感浓烈奔放,充分体现了散曲审美取向的特色。
(3)全曲的语言诙谐洒脱,活泼生动,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在行文中,大量使用衬字,普遍采用对偶、排比、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
1. 这首小令被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中原音韵》),也是元代散曲中最富盛名的作品。此曲选取旅途秋暮的多种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悲秋思乡的情怀。
2. 《秋思》的艺术特点:
(1)精心选景,巧妙构思,构筑出鲜明的意象。起首三句,作者精心选取常见而富于特征性的九种自然景物,勾勒出萧瑟苍凉的暮秋黄昏图,同时每种景物都构成一种意象,意象与意象之间没有任何词语的连接,纯以意象并置与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渲染出天涯游子的无限愁思。曲中意象众多却不散乱,密集却不拥挤,又共同组合成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显示出构思的巧妙。
(2)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全曲重在抒情,却又主要写景,景中生情,情景交融,创造出一种清冷悲凉的艺术境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同时又将天涯飘泊的孤寂、落寞与无奈抒写得淋漓尽致,成为游子思归的绝唱。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赞誉这首小令为“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正指出了它在造境方面的特色。
三、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1. 此曲是作者晚年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赴关中赈灾时所作。作者途经潼关,凭吊历史遗迹,追思历代盛衰,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表现了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尤其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议论,揭示了封建王朝改朝换代的实质,大大深化了主题,立意高远,精警遒劲。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这首小令都是元曲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2. 此曲的艺术特点:
(1)写景、抒情、议论和咏史的紧密结合。前三句写景,气势雄浑;接着渡入怀古,寄寓深沉;最后转入议论,鞭辟入里,其中又有沉郁苍凉的情感贯串其间,整支曲子层层深入而又一气呵成。
(2)历史与现实、吊古与伤今的紧密结合。作者俯仰今古,咏叹兴亡,以“潼关”、“西都”两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古迹把历史和现实衔接起来,驰骋想象,纵横古今,使全曲具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性。因此,此曲名为怀古,实是伤今,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3)全曲以奔放浩荡的气韵、痛快犀利的笔墨,在悲凉旷达的艺术氛围中,创造出诗一般的深邃意境,风格豪放,感情沉郁,意蕴精深,语言凝炼,发人思索。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创作
?
一、元代后期散曲创作概况:
同杂剧一样,元代后期,散曲的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的杭州,散曲作家的主体基本上是由南方人或移居南方的北方人构成,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与前期散曲创作相比,后期散曲创作风貌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首先,散曲的题材内容被不断拓展,其表现领域得到极大扩张,从而使诗坛呈现并确立了诗、词、曲鼎足而立的新格局。其次,在思想情调方面,前期散曲中那种由于政治失意而产生的愤激和幻灭的情绪已逐渐淡化,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成为时代的主流。再次,在艺术风格上,由前期散曲的粗犷豪辣逐渐走向清雅典丽,讲究格律词藻,出现了诗词化、规范化的倾向。
?
二、张可久
1. 张可久是元后期专致力于散曲创作的作家,现存小令855首,套数9套,近人辑为《小山乐府》,他也是元散曲保存作品最多的一家。他的散曲题材广泛,既有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之作,也有充满愤激之情的叹世之作,还有描写闺思离情、酬唱赠答等作品,最多也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的是以表现隐居生活的高逸情趣和咏诵山水为主的作品。
2. 张可久是一代曲风转变的关键人物,也是元散曲清丽派的典型代表。他以传统的诗词格局创作散曲,使散曲远离俚俗而归于典雅。其曲清而且丽,华而不艳,风格典丽雅正;注重锻字练句,对仗工整;善于融铸前人诗词名句入曲,讲究蕴藉骚雅。代表作品是套曲[南吕?一枝花]《湖上晚归》,被明人李开先誉为“古今绝唱”(《词谑》)。
?
三、乔吉 
乔吉现存小令209首,套数11套,他的散曲多为寄情山水和青楼调笑之作,也有一些愤慨现实的作品。他向与张可久并称,也是元散曲清丽派的杰出代表。其曲清丽秀雅,婉约多姿,注重音律的和美,讲究字句的锤炼。与张可久相比,乔吉较多地保留了前期散曲质朴直率的传统,雅俗兼备;其想象也更为大胆丰富,往往出奇制胜,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
四、睢景臣 
睢景臣,今存套数3篇,他注意发挥套曲能容纳广阔生活题材的长处,为散曲开拓了题材范围。曲文纯朴本色,保持着早期散曲的语言特点,而同当时清丽典雅的倾向迥然不同。代表作品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
[作品讲读]
一、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1. 关于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故事,《史记》、《汉书》都有记载,而睢景臣却虚应故实,别出机杼,以一个乡民的口吻娓娓道来,首先写高祖还乡前乡民们忙乱不堪、胡乱折腾的景象,接着写豪华显赫、威严无比的仪仗排场在乡民眼里却只是荒唐滑稽,最后写不可一世、目中无人的汉高祖原来竟是过去在乡里敲诈勒索、胡作非为的刘三。这样就剥落了笼罩在高祖身上华丽高贵的衮衣,还原其流氓无赖的本相。对至高无上的皇权进行了如此大胆的否定和辛辣的讽刺,充分显示出作者超人的胆识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此曲不愧为绝妙的讽刺文学杰作。
2. 此曲的艺术特点:
(1)构思新颖,制作新奇。作者选取一个没有多少世面但又曾与刘邦有过交往的乡民作为叙述者,采用戏剧代言体的形式,让一切景象都由他的眼中看出、由他的口中讲出,于是所有的场景都像哈哈镜一样变了形,变得极其滑稽可笑:“衣锦还乡”的隆重场面成了拿腔作势的闹剧,趾高气扬的皇帝也不过是地痞无赖,唯其如此,作品的揭露才更为无情,嘲弄才更为痛快,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2)结构严谨,形象鲜明。此曲按时间顺序依次铺叙人物场景,展开情节冲突,从准备接驾到仪仗出现,直至刘邦的出场和露底,情节被推向高潮,作品至此也戛然而止,这样就如同剥笋一般,一层一层剥去皇帝老儿的虚伪面目,使之原形毕露,全篇场次分明而又层层推进,叙事条畅而又井然有序。作品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刘邦还乡时的傲慢无人、装腔作势与昔日的丑恶行径,在强烈的反差中得到凸现,乡民的懵懂无知、诙谐幽默与正直坦率的性格也跃然纸上。
(3)语言通俗本色,生动活泼。全篇的整个语言表述过程,都是在乡民的独白、旁白和对白中完成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俚言口语,粗犷朴野,辛辣犀利,嬉笑怒骂,皆成妙文,充分表现出散曲的当行本色,令人读来兴趣盎然,痛快淋漓。
第七章 元代诗文
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文
?
一、元代前期诗文创作概况:
元代诗文较之唐宋时代,总体上出现了较大的滑坡,这突出表现在它没有能形成一个时代所特有的风格。元代诗文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诗文是由北方作家和南方作家两个群体的不同创作构成的。就诗歌而言,此期是南北诗风交错、融合的时期,诗坛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北方作家上承金代诗歌特别是元好问的影响,主要作家有刘因、耶律楚材、郝经、卢挚等,内容上较多地反映了剧烈的民族斗争、残酷的社会现实,也记录下了知识分子这一阶层精神上的深巨创伤,风格偏于豪迈清放,但由于才情不足,诗作往往流于平庸;南方作家则主要受南宋末年诗风的影响,但能略变江湖诗派的风格转而崇尚唐调,由宋入元的戴表元、方回、赵孟頫是主要代表,内容上往往曲折地流露出故国之思和黍离之悲,情调较为低沉,风格偏于清婉秀雅,艺术上更为讲究。就散文而言,此期散文继续沿着唐宋古文的道路发展,但也有宗唐(实际是宗韩愈)与宗宋(实际是宗欧阳修)的不同取向。姚燧、卢挚等倾向宗唐,为文颇有雄刚古邃之风;刘因、王恽等则推崇宋文,文风趋于平易温醇。邓牧的政治批判散文在此期独具一格,他对封建专制和传统文化的某些本质问题作出了超越前人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民主主义思想。
?
二、刘因
1. 刘因是元初一位重要的理学家,道德、文章彪炳一时,诗词在有元一代亦堪称大家。他虽然不是南宋遗民,但他一生对宋朝系念不忘,诗中多次对南宋的灭亡表示哀悼,虽然隐晦曲折,但真挚沉痛,流露出较为浓厚的遗民思想。其咏史诗常带有议论成分,大都有为而发,寓有深意。著有《静修先生文集》。
2. 刘因是元初北方诗人中最有成就的作家,其诗作诸体皆备,各有佳篇,七古深受韩愈、李贺的影响,想象奇特,豪宕苍劲;七律颇有元好问之遗风,气骨超迈,沉郁雄浑;晚年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意境深远,清新淡雅。其创作首开元诗宗唐之风,亦开元代理学家诗文创作之先河。代表作品有《渡白沟》、《观梅有感》等。
?
三、赵孟頫
1. 赵孟頫多才多艺,以书画名世,诗文亦冠绝一时。他本为宋朝宗室,后又仕元为显宦,在南宋遗民眼中,他是变节的逆子,在一些蒙古贵族眼中,他又是不甚可靠的贰臣。他的诗作反映出处于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下的复杂心态:既流露出了强烈的故国之思与黍离之悲,也表现出身处宦海风波之中的担忧与无奈;既有对晚节难全的自我忏悔与谴责,也有对大义有亏的自我开脱与排解。他的写景、题画诗亦多佳作。著有《松雪斋集》。
2. 赵孟頫的归附元朝,意味着当时分裂已久的南北诗坛的交融和统一,自辽金承袭而来的北方诗风为之一变。他的诗歌创作不离宗唐得古之路,古体接踵魏晋,近体推尊唐人。其诗圆润流转,清邃奇逸,诗情馥郁,语言明净,七律尤为出色,以清丽委婉见长。代表作品是《岳鄂王墓》。
第二节? 元代中后期诗文
?
一、元代中后期诗文创作概况:
元代中期,朝廷统治日趋稳定,社会文化也进一步“汉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文创作出现了繁盛的局面,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等所谓的“元诗四大家”是此期最为活跃的诗人。他们身为台阁文臣,生活视野较为狭窄,诗作多承平之声与盛世之音,典型地体现出平和雅正的时代风气。四大家虽然诗风各异,但都以唐为宗,在艺术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即讲求法度,形式工整,措辞典雅,同时也消解了诗歌对社会、政治的批判功能。元代后期,由于社会动荡、战火频仍,较之中期典雅雍容的盛世之音,诗人们的题材选择和风格追求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从内容上看,元代中期一度中断的干预社会、讽谕时政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此期大多数诗人的创作中又得到了弘扬,王冕的诗作尤能代表这一转向;从艺术上看,此期是“奇材益出”的时期,元代中期以温柔敦厚为皈依的正统审美观念被打破,其中杨维桢“铁崖体”的风格最为特异。值得一提的是,元末诗坛还涌现出一批成就较高的少数民族诗人,他们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为元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回族人萨都剌诗词俱佳,能在元诗四大家之外别开生面。
?
二、虞集
1. 虞集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也是“元诗四大家”之冠冕。他尊崇程朱理学,把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奉为诗歌的美学理想,因而诗风端严,曾自比为“汉廷老吏”。但诗歌的题材狭窄,多寄赠题咏之作,缺乏广阔的社会内容,由于在朝廷中曾遭受排挤,表现叹老嗟卑和退隐归田感情的作品也占有相当的比重。著有《道园学古录》。
2. 虞集是元代中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其诗作清雅俊逸,典正精切,注重规矩法度,讲究字句工炼。长于律诗创作,其律诗意境浑融,声律圆熟,用典精当,格调深沉,代表作品是《挽文山丞相》。
?
三、杨维桢
1. 杨维桢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多数作品皆出于己意,本于性情,少有模仿之作。他的部分诗作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传统,反映了民生疾苦和世态炎凉,表现出民众的心声,如《盐商行》、《贫妇谣》;有些作品讴歌世俗享乐,反映了对个人权力的肯定和个人生命意欲的张扬,与市井文艺颇有相通之处;他所写的竹枝词,如《海乡竹枝词》、《西湖竹枝词》等,有不少是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清新明爽,通俗活泼,在形象、音调、表现手法上都带有民歌的特点;他还写了许多咏史、拟古之作。其诗的体裁多种多样,他不仅是当时乐府诗歌的积极倡导者,创作了大量的乐府歌辞,也是宫词、香奁体、竹枝词的倡导者和重要创作者。著有《铁崖古乐府》、《东维子集》等。
2. 杨维桢是元末最具艺术个性的诗人。他的诗擅名一时,颇有特色,融汇了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李贺等诗人的长处,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以纵横奇诡、秾丽妖冶为其风格,以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为其特征,在当时诗坛令人耳目一新,时人称为“铁崖体”(亦称“铁体”)。其诗有意不蹈袭前人法则,常能言人之不敢言,有力地矫正了元代中期缺乏生气、委琐靡弱的诗风,但他过于逞才使气,专务新奇,不免失之怪诞晦涩。最能体现“铁崖体”特色的,是他的乐府诗。代表作品有《题苏武牧羊图》、《鸿门会》。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明代文学概说
?
一、明代的社会与文学概况
明代建国以后,进一步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箝制了文人的思想,对文学的创作极为不利。明代中叶,社会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尖锐、激化;在经济上,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在思想上,前期的控制有所松动,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泰州学派等与理学相抗衡,这些都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末年,随着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部分作家又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了清代文学思潮的转变。
明代的文学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明代前期文学,包括从太祖建国至宪宗成化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停滞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元代文学的余绪,并为明代中期文学的突变作好了准备。此期的著名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主要成就体现在新兴的长篇小说和传统的诗文创作两个方面。《三国志演义》与《水浒传》是划时代的作品,二者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创作在它的初始阶段就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它们分别成为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创作不可企及的楷模。宋濂、刘基、高启等由元入明的诗文作家,也写出了一些揭露现实黑暗、反映民生疾苦的优秀作品,使明初文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但此后的一百多年,文学创作在整体上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首先在诗文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是以三杨为首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台阁体”,继之而起雄踞文坛的是李东阳的茶陵派,追求格律声调,也保留有台阁体的痕迹。在戏曲领域,是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宫廷派杂剧作家以及以邱濬、邵璨为代表的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伦理剧创作。在小说领域,文言小说较有特色,出现了瞿佑的《剪灯新话》与李昌祺的《剪灯余话》,白话小说则几乎一片空白。
2. 明代中期文学,包括从孝宗弘治元年至穆宗隆庆年间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全面复苏与迅速发展期。
此期的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卓著的成就。首先是长篇小说的创作蓬勃发展,神魔小说的代表《西游记》是此期一部具有示范性的杰作,在它的影响下,神魔小说的创作一度兴盛起来,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也有相当出色的作品。其次是戏曲创作出现新的转机,唱腔不断革新与发展,传奇的体制逐渐定型,涌现出了以《宝剑记》、《浣沙记》、《鸣凤记》为代表的三大传奇。最后是诗文创作也经历着新的变化,复古思潮日趋活跃,先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公开反对台阁体,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掀起文学复古运动,其后有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继续推波助澜,将诗文复古运动再次推向高潮。介于前后七子之间的唐宋派以归有光为代表,则提倡宗法唐宋散文,来对抗七子文必秦汉的主张。
3. 明代后期文学,包括从神宗万历元年至明代灭亡时期的文学,是明代文学的繁荣期。
此期文学的突出特点是通俗文学的创作相当兴盛。首先是小说创作得到空前发展。《金瓶梅》是此期最富时代特色的作品,也是世情小说的发轫之作,在古代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长篇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继续发展,而且出现了才子佳人小说与时事小说等新类型。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的出版,标志着白话短篇小说的整理与创作达到了高峰,它们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拟话本创作的热潮。其次是戏曲创作达到辉煌时期。此期的传奇创作是继元杂剧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盛时期,产生了两大戏曲流派:即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它们的创作各具特色。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吹响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徐渭是明代最具独创性的杂剧作家,所作《四声猿》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此外,被称为明代文学一绝的民歌,也在此时得到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作为传统文体的诗歌和散文,在变革历程中步履则要相对艰难。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提出了具有启蒙主义色调的进步观念,给当时的文坛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的“童心说”成为文学解放的号角。在他的影响下,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首先起来反对复古,主张创新,要求文学独抒性灵,成为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一支劲旅。继公安派之后,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他们在继承公安派的某些情趣的同时,也试图以幽深孤峭来补救公安派的肤浅之弊。值得一提的是小品文创作在晚明盛极一时,它形式自由活泼,文字轻灵隽永,多表现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趣,代表作家有张岱、王思任等。明代末年,随着政局的动荡变化,诗风、文风也开始转变。以陈子龙、夏完淳为代表的一批爱国作家重新倡导复古,反对公安派与竟陵派的抒写性灵,他们的诗文创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慷慨雄健的风格,是明代三百年文坛的收篇。
第2章《三国志演义》及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
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志演义》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它的成型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经过了史书记载、艺人讲唱和作家加工等三个阶段,是史书与讲史相结合、民间智慧结晶和作家艺术天才相结合的产物。
1. 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小说依据的主要史料,裴注引用的材料中有一些来自野史、杂说,带有民间传说的成分。刘义庆《世说新语》也记载了相关的趣闻轶事。
2. 至迟在晚唐时期,三国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宋代说话的“讲史”一家中,已有专门演说三国故事的,称为“说三分”,而且形成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在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戏曲舞台,仅元杂剧中见于著录的三国戏就有四十余种。
3. 元英宗至治年间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大约是宋元讲史话本的写定本,已粗具规模,为《三国志演义》的创作提供了故事轮廓和基本框架。
4.元、明之际,在丰富的史料和民间文学的积累的基础上,罗贯中对三国故事进行了艺术再创作,灌注进强烈的时代精神,熔铸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同时又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创造出了不朽的杰作――《三国志通俗演义》。
二、《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关于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事迹,现存材料很少,有些资料的可信度也令人怀疑。他一生著述颇丰,题名罗贯中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三、《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1. 现存《三国志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一般称之为“嘉靖本”。
2. 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二百四十则合并为一百二十回,回目也由单句改为双句,一般称“李评本”,因为此本的评语系叶昼假托李贽所为,又称“伪李评本”。
3. 至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志演义》,世称“毛本”。此本在“李评本”的基础上,对全书的回目、情节和文字作了全面加工润色,小说的艺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封建正统思想也大为加强。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
《三国志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统治阶级各个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表现了他们向往和平统一、拥护清明政治的美好愿望。作为一部经典性的巨著,书中蕴涵的思想意义是相当丰富的,从整体上看,应明确以下几点:

相关话题/中国文学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2019年集美大学614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614]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一、考核目标(一)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点、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二)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家名作的掌握程度。(三) 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山东大学2019年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考研大纲
    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一、考试目的《中国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拔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中国文学史》要反映中国语言文学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代表性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相关问题。包括:1.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重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2.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与审美把握;3.各阶段重要文学理论、文学思潮。二、主要参考书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内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709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古代汉语和文学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部分) 中国文学史 古代 先秦文学 一、 上古神话 什么是神话P23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 共工触山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均被收入《山海经》中 二,先秦散文 散文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6
  • 2008,2009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1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试卷编号:B 二零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 :解词 (每小题 5分,共 30分) 1、唐传奇 2、 《诗经》 3、唐宋派 4、 自序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2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85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与影视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0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试卷编号:B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零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解词:(每小题 5分,共 40分 ) 1、乐府诗: 2、咏史诗: 3、西昆诗派: 4、 《金瓶梅》 : 5、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8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1.先秦文学 一、填空 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文学基础真题 江西诗派 (97)唐宋八大家(98)元白体(02) 1. 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04) 2. 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 3. 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04) 4. 简论宋诗的特质。(13) 中文系课程考试 1. 柳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 敦煌变文(16) 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 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 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 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09) 5. 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一、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分析描述、简答、论述名词解释考了语义场等5个,每个2分;分析描述考描述声母、韵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分析疑问句的类型、层次分析、歧义分析;简答考了音位变体、隶变、还有一个记不住;论述考的的层次分析三原则。古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解释下列词语:(每题5分,共25分)1、《古诗十九首》2、宫体诗3、词“别是一家”4、拟话本5、桐城派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点。2、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三、论述题:(共30分)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
  • 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中国文学史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