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五 宋代文学(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24、梅尧臣诗歌的创造成就
梅尧臣以其独特的成就,为宋诗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树立了新的诗歌风尚。他针对西昆体的空虚浮艳,主张诗歌要有兴寄、“美”、“刺”,因此其诗具有强烈的审判现实的精神。
梅尧臣诗歌的主体风格是深远闲淡,“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就概括了他自己以平淡味旨归的创作追求。其平淡并不是出于自然,而是从千锤百炼中来,带有一种沉着之气和隽永之美。同时他在诗歌创作中叶追求“意新语工”,即意境的深警新奇与语言的古硬怪巧,已经开创出宋诗以新颖工巧取胜的途径,对江西诗派也有一定影响。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在梅诗中业已初露端倪。
梅尧臣诗歌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第一,他的很多诗表现了对于政治民主和民生疾苦的关心。例如《田家》、《陶者》、《田家语》、《汝坟贫女》等。第二,他在扩大诗的题材上作了新的尝试,将一些过去不入诗的事物、现象写入诗中。第三,他的诗歌总的风格是平淡。
25、苏舜钦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苏舜钦的诗歌创作可以以遭诬削职的“进奏院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作多以社会政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政论性。后期诗作主要描写闲居生活和寄情山水的作品,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情调春雨悲壮。
苏舜钦诗歌的主体风格是雄奇奔放、超迈横绝。写景境界扩大,气象峥嵘;抒情激昂慷慨,不加阻遏;议论言词激切,锋芒毕露,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诗想象奇特,笔力豪隽,力求在立意和语言上求新变。其长篇古体诗多铺叙,少曲折,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较突出。
26、王安石的散文的艺术特点
王安石的散文以简劲峭拔、雄健奇崛的风格而自成一家。其文以议论说理见长,不重描写、抒情,词简而精,义深而明,语言净洁朴奥,笔力凌厉刚健。具体而论,他的议论文,无论议政说理,还是论辩驳难,都极具说服力,有着鲜明的特点:第一,立意深远,见识高远,出论精警,说理缜密完整,文气充沛,语气坚定,因此既精于析理,也长于辩驳;第三,他的议论文全凭内在的严密逻辑来阐述事理,行文峭拔而盘折,用语峻切而简洁。他的记叙文往往不专主叙事,而是因事明理,载道述志,常借题生议,叙议结合,既有议论的锋芒,又有抒情的笔调,情韵与哲理兼而有之。
27、曾巩散文的创作情况
曾巩在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和积极追随者,文风也与欧阳修最为接近,二人并称欧曾。他以儒学为本,讲求经世务实,著文多关民生社稷,并有较为浓重的道学气。他的文章以杂记、书序的成就最高,以说理、叙事而见长。其文纡徐委备,简古质朴,严正雅重,不求文采,论证委曲周详,叙事条理分明,布局完整严谨,语言简练精密,节奏舒缓平和。代表作有《墨池记》、《战国策目录序》。著有《元丰类稿》。
28、王安石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可以退居江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把诗歌作为议事论政的工具,多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如《河北民》、《兼并》等,都表现了作者关切时政民瘼、主张改革弊政的进步理想。其咏史诗往往是借咏史以抒怀,表现诗人特立独行的人格和超越流俗的胆见,有的诗歌还借古喻今,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批判精神。王安石的后期创作,观照自然山水的诗增多,古体诗减少而近体诗增多,前期所具有的思辨色彩和议论化特点相对减少,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新颖别致,雅丽精工。
王安石前期的诗作“以意气自许”,诗风峭刻简劲而又壮丽超逸,以议论为主,又喜好在散文化的古体长诗中运用典故,直露爽快,尖锐呢泼辣,却缺乏意境与情韵,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宋代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后期的诗作以写景抒情的近体诗为主,这些诗巧于构图,善用色彩,体物细腻,兴象玲珑,同时又重视技巧、法度,讲究才学、用典,注意造语用字,这些诗作往往是通过人工的巧妙安排而达到唐诗天然浑成之境界的,因而一方面深得唐人风味,一方面又带有宋人习气,其审美价值取向影响了后来的江西诗派。
29、苏轼的文学思想
(1)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提出先文后道。既重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更强调文学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美学价值。
(2)在文与意的关系上,提出文以达意。他的“辞达”说强调作者要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客观事物的特征。
(3)在文艺创作风格上,推崇平淡自然。他倡导不拘常法,意到笔随,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的平淡也并非仅是文从字顺,而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绚烂之致,归于平淡。
30、苏轼散文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议论文以政论和史论为主,其政论文多是针对现实而写,内容充实深刻,史论大都借古喻今,有较强的社会意义。代表作有《教战守策》、《留侯论》等。特点是:文笔纵横,方言高论,辞锋锐利,雄辩滔滔,具有浑浩流转、磅礴雄放的气势;立意新警,随机生发,敢于摆脱成见而自创新意,善于翻空出奇而又能自圆其说;善于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2)记叙文在苏文中成就最高,主要有游记、传记和碑文等,代表作品有《石钟山记》、《喜雨亭记》、《方子山传》等。特点是:随物赋形,意到随笔,如行云流水,变幻莫测,立意构思匠心独运,布局谋篇能毫不雷同;善于体察自然景物和人情物态的精微神理,以爽多彩的文笔进行艺术性的再现;描写、叙述、抒情、议论错杂并用,旷达、达识、至理、神情和谐统一,既具有诗情画意,又具有思致情趣。
(3)小品文是苏文中独具风韵的妙品,包括书简、序跋、随笔等,代表作品有《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等。特点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涉笔成趣,风神隽永,触处生春,舒卷自如。
(4)文赋至苏轼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宋代文赋的“绝调”。他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讲究辞采,又融入了散文的灵活自然,更具有诗的情韵意境,情景兼备,哲思深邃,空灵奇幻,极富艺术魅力。
31、苏轼诗歌的主要类型及内容
(1)反映现实的政治诗。此类诗作主要针对社会弊端及新法流弊而发,体现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虑国家命运的入世情怀,代表作品有《荔枝叹》、《吴中田妇叹》等。
(2)表现自我的抒怀诗。此类诗作多是描写个人遭遇,抒写自我情怀,是在诗人个人经历与社会政治、时代环境的碰撞中产生的,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颇能代表苏诗的特色和成就。
(3)歌咏自然的景物诗。此类诗作是苏轼一生所见所闻的忠实记录,歌颂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同时还注入了诗人的浓郁情感和高雅情趣,代表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4)因物寓理的理趣诗。作者对富裕情趣的自然景物、生活片段的叙写中,往往融入深刻的这里体悟,即景寄理,意在言外,具体意向与哲思理趣浑然一体,这是苏轼对宋诗的一大贡献,代表作品有《题西林壁》等。
(5)咏物题画诗。其题画诗充分发挥诗歌的想象特点,成功地将空间艺术化为语言艺术,扩展和深化了画中的意境;其咏物诗既深得事物精髓,又和自己的性格、情趣融合无迹,情韵独具,代表作品有《惠崇春江晚景》、《梅花二首》等。
32、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1)苏轼善于打通各种文体,以文为诗,以古体写近体,其诗纵横开阖,收放自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诗歌的自由度。他的诗还精于议论,新奇警策,深刻透辟,即事明理,叙议结合。
(2)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苏诗很少就题论题地直说、正说,而往往是曲一层说、侧一层说、透过一层说,构思变化莫测,曲折跌宕。诗人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其想驰骋纵横,出人意外,同时又相当敏捷,富于生活气息。比喻生动活泼,新鲜贴切,而又奇趣横生,层出不穷。
(3)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苏轼诗思敏锐,笔锋爽利,无论体情绘为物,还是叙事说理,动能化隐为显,无幽不达。他才高学富,善于使事用典,信手拈来,灵活妥帖,浑然无迹。
(4)兼备各种体式,尤以七言诸体为妙。其中形式自由的七言古体和七言歌行,最便于才气横溢的苏轼驰骋笔力,淋漓酣畅,雄浑豪迈,气势奔放,变化无穷,成就最高。
(5)艺术风格以清雄豪放为主调而兼具多种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其风格也有不同的表现。苏轼的早期诗作偏于雄健奔放,中期绚烂多彩、气象峥嵘,晚期趋于质实平淡而内蕴精深华妙。
【二】第一,将情、理、事、景融合在一起,理从事出,理从景出,并且理在其中。第二,苏轼具有一种“触处生春”的本领,因而将诗写得生动异常,富有美感。这种“触处生春”的特点一方面表现在他能通过新鲜的比喻将难言之事、理、感受等非常形象地写出来。另外,苏轼诗也写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33、苏轼词的创作成就(北师大98、社科院01、兰大03、浙大04¬)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体诗,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1)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在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他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之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就是“以诗为词”。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两个方面。另外,(接下段幼圆字体字)
(4)语言风格的多样性。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而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轼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举例略)。(真题简答第6题)
34、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复旦05年考点)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习惯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
(1)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育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捧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zhì)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的影响。
(2)苏文在实用性、审美性、通俗性诸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一直被后代文人奉为典范,其政论、史论文成为后世科举士子摹拟的范文;其小品文,被明代的竟陵派、公安派视为学习的标本,直到清代的袁枚、郑燮的散文,仍可找出沿袭的线索。苏诗是北宋诗坛的一座丰碑,直接影响了有宋一代的诗歌面貌;金代奉苏诗为楷模,产生了所谓的“苏诗运动”;苏诗还对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宗宋派有重要的启迪。苏词首开豪放词风,使宋词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型,并直接为南宋的爱国词派所继承,其影响还一直波及到清代的阳羡词派。
(3)苏轼执中持平的品格,飘逸洒脱的襟怀,宠辱不惊的处世姿态,开朗幽默的“坡仙”气质,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等,共同构筑成他独具魅力的人格范式,为后人景仰、倾慕,更为深刻地影响着封建士人的精神与心态。
35、黄庭坚的诗歌理论。(社科院01、华南师大04年考点)
第一,他论诗以杜甫为宗,也强调诗歌的社会功用,但主要不是学习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专力在杜诗的形式技巧上下功夫。第二,他主张创新,为了使诗歌创作具有独创性而不落俗套,不惜刻意求新求奇。第三,在创作方法上,他强调以才学为诗,注重从古人、从书本中寻找灵感。黄庭坚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并把学诗概括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夺胎换骨”,就是模拟前人的诗意时,要改换成自己的言词或有所引申发展;另一种是所谓的“点铁成金”,就是取前人之“陈言”时,必须经过重新熔铸,使之在自己的诗歌中获得新的意蕴。
36、黄庭坚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黄诗只有少数作品直接反应了社会政治现实,其诗作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个人生活经历与抒写自我怀抱,揭示了自己卓型独立、不同流俗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抒发了诗人数遭贬谪、转徙江湖的愤懑之情。
黄诗的艺术特点:第一,黄诗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不落常格;结构往往是回旋曲折,绝不平铺直叙,起接无端,而又以暗线串连。第二,黄诗的意象新奇别致,擅长运用意象的跳跃于联缀展开诗的情思脉络。第三,黄庭坚“以才学为诗”,善于点化前人的诗意或诗句,善于使事用典,广征博引,甚至用了不少冷僻的典故和稀见的字面。第四,在声律方面,好用拗律,押险韵,拗峭奇崛;在字句方面,重视炼字造句,好造硬语,用奇字,力避陈熟。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生新瘦硬、兀傲峭拔的个性特征,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点。黄庭坚晚年的诗歌创作由生新瘦硬进而返朴归真,表现出平淡质朴的审美趋向。
37、陈师道诗歌的创作情况
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上,受黄庭坚影响最深,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也是“闭门觅句”的苦吟诗人。他的诗歌体裁较为狭窄,主要内容是写个人贫困失意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其中那学抒写对家人亲友关怀的亲情诗,如《示三子》、《别三子》等,皆至情流露,浑厚深沉,不加雕饰,自然成文,堪称陈诗中的精华。总的看来,陈诗的诗境不够开阔且常著有凄冷色调。
陈师道在诗歌创作上,努力通过苦吟锤炼来寻求与质朴情感相适应的表达方式,由此形成了以朴拙为主要特征的艺术风格。其长处在于:文字朴素无华,简洁精练而形象丰腴,意蕴深厚;其缺陷在于:有时过于追求简约而使诗意含混难明。
38、黄庭坚的诗学贡献
(1)黄庭坚的诗论及其影响。黄庭坚的史论内蕴丰富,既包括诗歌艺术的入门指南,也包括通向艺术极境的深刻启示。他的诗论使初学者有法可循,这使他拥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才能较平庸的诗人只有遵循黄庭坚的指点而下功夫学习,也可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才能较高的诗人则可以从黄庭坚的诗论中汲取自成一家的精神,去创造各自的遗嘱艺术风格。这是黄庭坚的诗论能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主要原因。
(2)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到了北宋中叶,尊杜成为整个诗坛的共识。在这种背景下,黄庭坚举起了以杜甫为诗家宗祖的大旗。黄庭坚对杜甫在炼字、造句、谋篇等方面的艺术特点有许多细致的分析,尤其倾倒于晚期杜诗的艺术境界。黄庭坚把晚期杜诗视为宋诗美学理想的参照典范,实即倡导超越雕润绮丽而进入精光内敛的老成境界。
(3)点铁成金:窘境中的策略。唐诗的成就登峰造极,唐诗的题材和意境也几乎无所不包,修辞手段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这对于想要另辟新境的宋代诗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黄庭坚则提出了一种对策:对前代诗歌的语言艺术积极的借鉴。他在创作中计较成功地运用了“点铁成金”的方法,从而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39、江西诗派的形成
黄庭坚对当时的青年诗人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他的诗歌成就卓越,且鲜明地体现了宋代诗坛的美学风范;他作诗的方式是自斟句酌,法度井然,便于别人效仿;他的诗论是循序渐进的,并大张旗鼓地倡导以杜甫为诗家宗祖,还为诗人们设计了摆脱窘境的策略,使人有具体的门径可入。于是黄庭坚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众多青年诗人的拥戴追随,如陈师道、洪氏兄弟、李彭等人。稍后,被黄庭坚视若畏友的陈师道开始在这个诗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并受到晁冲之、潘大临等青年诗人的推崇。于是,一个以黄、陈为核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11人是江西人。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可能因当时禅宗流行,黄、陈二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诗派成员大多受到黄庭坚直接或间接的指点,他们的诗歌创作也或深或浅地受到黄诗的影响,所以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都比较相近,确实是一个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40、江西诗派的演变(吉大01、人大04、北师大05考点)
(1)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空气趋于凝固。经过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努力,宋诗的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诗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内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2)在南宋初期,江西诗派在艺术风格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庭坚的诗论中本来就包含求新求变、自成一家的精神,江西诗派中几个比较杰出的诗论家都理解并继承了这种精神。他们在黄庭坚诗论基本精神的原则下各自有不同的体悟。其中首推吕本中的“活法”之说。所谓“活法”,在主张摆脱既有的原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是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内部的新变。
41、陈与义的诗歌创作
陈与义的诗歌爱国主题比较鲜明,诗风雄浑。山河破碎的形势和颠沛流离的经历使陈与义认清了杜诗的思想意义,从而努力学习杜甫的爱国精神,他对杜诗艺术的借鉴也转以学习其沉郁、壮阔的风格为主,从而创造了雄浑深沉的诗风。陈与义的诗也有另外一种风格,尤其是那些描写山水和闲适生活的诗,风格宛肖陶渊明、韦应物和柳宗元,但其主导诗风无疑是雄浑。代表作有《同范直愚单履游浯溪》、《次韵尹潜感怀》、《牡丹》、《登岳阳楼二首》等。
42、曾几的诗歌创作
曾几对吕本中提出的“活法”甚为服膺,在吕本中流动圆美的风格基础上更进一步,形成了一种清新活泼的新风格,语言明快畅达,声调委婉和谐,全诗呈轻快流动之态,而且情韵宛然。》三衢道中》这首绝句尤其活泼,已开杨万里诗的先声。代表作还有《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等。
43、北宋后期词坛两大创作群体
一是以苏轼为领袖,以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李之仪、赵令畤、陈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苏门词人群;此外,晏几道和贺铸,虽然不属苏门,但与苏门词人过从甚密。二是以周彦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曹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虽然社交商分为两大群体。但词风却是“各尽其力,自成一家”(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苏轼在柳永、王安石之后进一步大力拓展词境而开宗立派,黄、晁二人师法其词而自成面目;秦观学柳永而又自辟新境;晏几道承传五代“花间”的传统,继续用小令开创出独特的艺术世界;贺铸从唐诗中吸取养料,豪侠之气与绮丽柔情融为一体;周彦邦在音律、句法和章法上建立起严整的艺术规范,而另开一派。这是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情调并存的繁荣期,也是名家辈出的创造期。
44、黄庭坚的词论以及创作特点
黄庭坚强调“以俗为雅”,论词也是雅俗并重。一方面,承认词是“艳歌小词”,另一方面,认为词与诗一样是表达“意中事”的言志之体。黄庭坚的雅词,即是学苏所得。从词史流变的角度看,黄庭坚主要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是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是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表明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而且体现在词作的内容中,或写闲适与孤独的生活,或写夫妻相濡以沫的情态。而他的艳词一般是学柳永而来,有些艳词比柳词还要露骨,语言比柳词更俚俗。
45、晁补之的词论和创作
晁补之对当时词人词作的评论,比较公允全面。时人对责难柳词“俗”,他却指出柳词也有雅而不减唐人的一面;针对东坡词“多不谐音律”之说,他认为东坡是“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从而肯定了苏词的革新意义,为后来学苏者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前杨绘的词话著作《本事曲》,偏于记本事,而晁错之词话则着重论词艺,开创了词话的新体式,推动了词学理论的发展。
晁补之在理论上认同苏词的革新,创作实践上也步趋其后;又由于像苏轼一样历经宦海浮沉,屡遭贬谪,因而词中颇多人生的不平和失意的苦闷。
46、晏几道的创作情况
晏几道被称为“古之伤心人”其词作进一步融入身世哀怨之感,内容基本上还是主要抒写传统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但是,多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多表现人生变化的梦幻感。在艺术上往往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融情入景,并巧妙地融化前人诗句,将情感表现得既真实动人,又耐人寻味。由于他饱经世态炎凉,使他对那些歌儿舞女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真挚和深切动人之致。
晏几道继续固守小令阵地,承继了花间词的一些表现手法,在抒情深度和语言精度两个方面把小令艺术推向极致。他“工于言情”,善于以回环曲折的笔致抒写心中刻挚无奈之情,千回百转,情溢词外。他“措辞婉妙”(陈延焯《白雨斋词话》),遣词用句力求生新峭拔而又出以平淡自然,语浅情深,一时独步。晏几道的词深沉婉丽,妩媚风流,具有独特的风貌。
47、秦观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秦观词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多表现男女恋情、伤春悲秋之作,表现出对纯洁真挚爱情的向往,缠绵悱恻,凄婉悲凉。后期词,主要抒写贬谪流放的痛苦心绪,情调更为凄楚,愈来愈趋于低沉哀伤。
(2)秦观词的艺术特色表现如下:
第一,情韵兼胜。擅长营造凄迷感伤的意境,尤善于通过黯淡销魂的外在之景来烘托渲染忧郁怅惘的内在之情,委婉含蓄,韵味无穷。第二,善于捕捉所描写对象的突出特点,并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致构成鲜明的形象,能够揭示没有被别人揭示过的事物美,艺术形象富有独创性。第三,善于运用精美而平易的语言,秦词的语言典雅工致而又清新自然,由锤炼而得又不失本色风范,极富艺术表现力,达到 “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艺术效果。
秦观与其他婉约词人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秦观的词并不是单纯地表现男女爱情,而是“将身世之感并打入艳情”,即借爱情描写抒发身世之感。其次,他后期的词多直接表现政治上遭遇挫折时的痛苦绝望心情,这在其他婉约词人的作品中是很少见的。第三,艺术上,秦观的词有两方面突出的特点:一是善于描写迷离朦胧的意境。二是善于通过比喻、写景等手法,将无形之情写得既形象有富有美感。


48、秦观词对后世婉约词的影响
秦观在词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词卓然一家,和婉醇正,典型地体现出婉约词的艺术特征。就婉约词的发展而言,秦观对另外两位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周彦邦和李清照都有直接影响。陈延焯即说“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 《白雨斋词话》卷一);“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来(同前卷二)。秦观语言清丽淡雅。周彦邦得其丽,而发展为精雕细琢的典雅富丽;李清照则得其清,而朝更加本色自然的方向发展。
49、贺铸的创作情况
贺铸的个性兼有慷慨豪爽的侠气和缠绵真挚的柔情,因而其词作的题材和风格也是多种多样。举凡抒怀、言志、咏史、悼亡、咏物、艳情,皆有佳篇。他的词令往往以浓丽之笔写幽洁之情,思绪缠绵,组织工整,风格近似秦观,但是有潜伏着几分遒劲之气。

相关话题/中国文学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考点归纳 【名词概念】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吴中四士、馆阁体、上官体、沈宋、气来、神来、情来、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歌、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古文运动、长吉体、沉郁顿挫、以文为诗、郊寒岛瘦、诗圣、诗仙、诗鬼、元白诗派、元和体、张王乐府、三十六体、武功体、小李杜、俗讲、变文、花间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考点归纳 【名词概念】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 【主要问题】文学的自觉时代、曹植诗歌创作、阮籍诗歌特色及代表作品、太康诗风的特色、陶渊明诗歌特色及意义、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南朝民歌、北朝民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考研笔记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19年集美大学614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614]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一、考核目标(一)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点、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二)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家名作的掌握程度。(三) 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山东大学2019年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考研大纲
    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一、考试目的《中国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拔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中国文学史》要反映中国语言文学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代表性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相关问题。包括:1.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重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2.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与审美把握;3.各阶段重要文学理论、文学思潮。二、主要参考书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内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709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古代汉语和文学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部分) 中国文学史 古代 先秦文学 一、 上古神话 什么是神话P23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 共工触山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均被收入《山海经》中 二,先秦散文 散文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6
  • 2008,2009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1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试卷编号:B 二零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 :解词 (每小题 5分,共 30分) 1、唐传奇 2、 《诗经》 3、唐宋派 4、 自序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2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85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与影视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0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试卷编号:B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零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解词:(每小题 5分,共 40分 ) 1、乐府诗: 2、咏史诗: 3、西昆诗派: 4、 《金瓶梅》 : 5、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8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1.先秦文学 一、填空 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文学基础真题 江西诗派 (97)唐宋八大家(98)元白体(02) 1. 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04) 2. 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 3. 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04) 4. 简论宋诗的特质。(13) 中文系课程考试 1. 柳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 敦煌变文(16) 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 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 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 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09) 5. 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