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考点归纳
【名词概念】初唐四杰、文章四友、吴中四士、馆阁体、上官体、沈宋、气来、神来、情来、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歌、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古文运动、长吉体、沉郁顿挫、以文为诗、郊寒岛瘦、诗圣、诗仙、诗鬼、元白诗派、元和体、张王乐府、三十六体、武功体、小李杜、俗讲、变文、花间派、敦煌曲子词、温韦、皮陆
【主要问题】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佛、道对唐文学的影响;贞观诗坛;上官体的贡献;四杰的理论与不足;沈宋对于格律的贡献;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唐诗兴象;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特点;边塞诗派的创作特点;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点;崔颢诗歌的艺术特点;《河岳英灵集》的主张与价值;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特点;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李白乐府歌行的艺术特点;李白绝句的艺术特点;李白的地位与影响;杜甫的律体诗成就;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征;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杜甫的地位和影响;大历诗歌的背景和风格;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十才子的创作特点;顾况与李益的诗歌风格;韦应物的诗歌艺术特征;刘长卿的诗歌艺术特征;韩孟诗派的主张;韩愈以文为诗的诗歌创作特点;孟郊的苦吟风格特征;张籍与王建的诗歌特点;李贺的诗歌风格;刘禹锡的诗歌创作特征;柳宗元的诗歌创作特征;元白诗派的主张;白居易、元稹的诗歌艺术成就;古文运动的背景、主张;韩柳对散文的开拓;韩柳的散文艺术成就;晚唐小品文的特点;晚唐李商隐等人的骈文;唐传奇的兴盛原因、阶段、代表作品和艺术成就;俗讲及其代表作品;变文及其代表作品《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的艺术特点;陆龟蒙、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司空图的诗歌创作和理论;郑谷、韦庄、罗隐等诗人的创作特点;贾岛、姚合的诗歌创作;李商隐的诗歌特征和艺术成就;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和影响;杜牧以绝句为代表的艺术;许浑的诗歌创作;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南唐词的特点;花间词派的风格和缘起;温庭筠作品的艺术风格;李煜前后期词风特征区别
【作家作品】略
核心考案
1、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文学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时期的产物。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属于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后期下启两宋文学,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1)唐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占最为重要的地位,也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吸收了它之前诗歌艺术的一切经验,更加发扬创造,形成了唐代文学的标志。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自初唐律诗的逐步走向成熟,到盛唐诗歌意境创造的完美,盛极难继之后中唐诗人的革新,晚唐李商隐对于诗歌表现技巧所能达到的神妙幽微境界的探讨。诗歌的发展变化,除元稹、白居易曾提出过讽谏说和主功利的诗歌主张之外,总的趋势,是朝着诗歌自身艺术物质的探讨、发挥与完善的方向发展的。
(2)中唐散文开始了文体文风改革。就文体文风改革的规模和影响说,此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它相比。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为后来宋代作家所发扬,深远地影响着我国后来散文的发展。
(3)小说也开始走向繁荣。唐传奇使我国的文言小说走向成熟,也在人情味、情节构造、人物塑造上影响着宋代的话本小说。
(4)当散、小说、诗相继进入低潮时,诗的另一种体式——词,登上文坛,焕发光彩。南唐词人拓大了词的境界,转向内心缠绵情致的抒写。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后的词作,把词这一善于表现绵邈情怀的文体,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它推向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从总的风貌看,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唐代更富于理想色彩,重抒情而不是重理性,重外向而不是重内敛。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说,它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之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的繁荣作了准备。
2、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唐代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有唐一代,去华夷之防,容纳外来的思想与文化。另外,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男女较为平等,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风气,对于文学体裁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2)唐代对思想采取兼容的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儒家使士人普遍具有入仕,致君尧舜,建功立业,持儒家入世的进去精神。佛教在唐代具有广泛影响,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出现了俗讲和变文,开辟了通俗文学。同时大量诗僧出现,丰富了唐诗的心境表现,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道家使唐代文学返归自然,滋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同时丰富了唐诗的想象。
(3)唐代士人对人生持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的的态度。开科取士,唐沿隋旧,使得一批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士人进入文坛,使文学离开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使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弘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
(4)唐代兴起的漫游、读书山林风气,以及士人入幕与贬谪的生活,都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思格调。
(5)唐代绘画、书法、雕塑、音乐的繁荣,也影响到文学。比如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有关。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也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3、佛、道对唐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政权运作、人才选拔与使用等方面占统治地位,而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则是释、道更多地影响了唐文学的发展。
(1)佛教对于唐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首先,在佛教中国化方面,佛教在唐代衍生出的天台、三论、法相、华严、禅宗等教派,都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尤其禅宗已经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禅宗讲体的自性,是言语道段、心行处灭的,即藉着具体的物象,来表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都源自于此。其次,佛教对唐文学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再次,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直接拓广了文学的体裁。俗讲与变文,就是这时出现的新文体。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于讲唱,内容为佛经,而形式则与当时的民间说话一样,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
(2)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也产生广泛的影响。首先,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多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唐人写了许多以《逍遥游》为母题的赋,但都把大鹏作为抒发壮伟气概、表现巨大抱负的形象。他们离开了庄子物我两忘、万物齐一的根本精神,于无为中力求有为,从无为走向进取。其次,相比佛教,道教对于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更大些。这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代作家如王勃、卢照邻、陈子昂、宋之问、张九龄、李颀、王昌龄、岑参、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都有神仙信仰。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李白笔下的泰山、天姥山、莲花山的神仙幻境,李贺笔下五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李商隐笔下的圣女、嫦娥、龙宫贝阙的形象,都是道教影响的显例。连以写实著称的白居易,也在《长恨歌》的结尾幻想了一个神仙世界。再次,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传奇的想象力,使其情节更富于浪漫色彩。
4、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
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并未完成南北文学合流的任务,仅起过一个过渡的作用。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是南朝诗风的代表。隋文帝时是两种诗风并存,至隋炀帝则又明显地出现重文采倾向,南朝诗风又成主潮。终隋一代,南北文学虽并存,但二者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互相影响,呈现出明显合而未融的过渡性质。隋代的散文,隋文帝虽然有意地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改革骈文的浮糜文风,但收效甚微,文坛依旧维持的是南北朝局面——骈文占据主导,但成就无足轻重。总之,从隋到初唐约一百二十年左右的漫长岁月,是解决中国文学南北合流问题的探索时期、过渡时期。
5、贞观诗坛
贞观诗坛的主掌者是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两派。北方文人受崇古尚质文学观影响较大,对齐梁文风持批判态度,但并不反对声律辞采之美。魏征在《隋书•文学传序》中提出南北文风合流,“各去所短,合其两长”,这种诗歌美学理想的提出,是贞观朝野文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时形成的对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即利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来表现唐朝恢弘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这也是贞观诗人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多述怀言志及咏史之作,刚健质朴,后受六朝诗风影响,开始模仿其声律辞采,使贞观诗风发生新变,但当时二派之间“合而未融”的现象十分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善于吸收南朝诗歌技巧的北方诗人,如杨师道、李百药等,均写出了较为成功的作品,他们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并琢磨表现技巧,使声律辞藻日趋精妙,而诗歌的风格趣味已日趋贵族化和宫廷化。这种积习在当时著名诗人虞世南、许敬宗等的诗作中均有突出表现,虞世南等人更编写了《北堂书钞》、《文思博要》和《艺文类聚》等类书,作为宫廷诗人拾掇辞藻和典故的方便工具,当然,贞观诗坛新秀上官仪的“上官体”更是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了。
6、上官体
在南北文学有对立走向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初唐的贞观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阶段,上官仪和初唐四杰在其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贞观年间,南北文学合流的文学发展趋势,已成朝野文人的共识。但受南朝诗风影响,贞观诗坛出现宫廷化倾向,贞观诗坛的新秀上官仪是宫廷诗人创作水平最高的典范。他地位很高,名噪一时。他的诗有意地摆脱从类书拾掇辞藻的陈规陋习,注重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绵缈空濛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当时人们模仿效法的一种新体诗。这种绮错婉媚、重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五言诗,被时人称为“上官体”。

7、初唐四杰(河大97年考点)
初唐四杰指初唐诗坛十分活跃而有成就的四维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大多生于贞观年间,而活跃于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时代。他们都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采而自负的诗人,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豪杰之气。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的明确的审美追求,诗风与宫廷诗歌风格大异其趣,较多地反映了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面貌和创作追求,但四杰的创作仍未完全摆脱宫廷诗风的影响,虽有新变,仍属“当时体”,未能开出一代诗风。
8、沈宋(首都师大00、武大04、苏州大学05考点)
“沈宋”是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并称,是与四杰同时或稍后的一批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在内容上与宫体诗无异,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方面却有很大的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了五律的定型,标志着从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代平仄律的过渡。沈、宋等并于中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以七言律师为代表的唐代近体诗格式的定型。
9、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北师大95年考点)
陈子昂是初唐时期一位重要的作家,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首先,他以复古为号召,主张恢复古诗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然而这种复古易重蹈古诗以比兴手法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是他短处所在。其次,陈子昂诗歌充满的昂扬情调迥异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其《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庐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台歌》等集中体现了这种个性风采,其中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正体现了所谓唐诗风骨。再次,在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表达了他自己明确的理论主张,这篇诗序里,陈子昂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格、没有兴寄的作品。他认为复归风雅的目的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并且,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作健康而瑰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理论影响了唐一代,对唐代诗文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成为盛唐诗歌高潮行将到来的序曲。
10、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唐诗兴象
初唐诗歌在经历九十余年的发展后,题材范围的扩大、体物写景技巧的成熟、声律的完善和风骨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已为唐诗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在诗歌意境的创造方面,张若虚和刘希夷的诗歌为后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共同被称为“五中四士”。他采用乐府旧题材创作的长篇歌行《春江花月夜》,将对月色中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的感受,引申出时空的无限,继而遐想到了生命的无限,全诗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有一种令人回味无尽的绵邈韵味。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与《春江花月夜》创造的诗境类似,诗人以落花起兴,将朦胧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然的周而复始与青春年华的转瞬而逝的伤感贯穿全篇,这种情思通过对红颜美少年和鹤发白头翁的对比描写而愈显浓烈,从而创造出兴象鲜明而韵味无穷的诗境。
张若虚和刘希夷在诗歌意境创造上取得的进展,在于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为“兴象玲珑不可凑泊”盛唐诗歌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
11、山水田园诗派
(1)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王维多才多艺,在描写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诗歌中,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自然之美与心境之美完全融为一体。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歌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多为即兴而发,不假雕琢,情思的精华、语言的清淡和诗境的明秀融为一体,形成了平淡自然的风格特点。同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盛唐诗人还有裴迪、储光羲、刘昚虚、张子容、常建等。
(2)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大量出现离不开文人的隐逸情节与山水情怀。盛唐士人并不将隐居作为消极遁世的逃避手段,而是以归隐作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或更多的将归隐视为傲世独立的表现。王、孟等人的这种隐逸心态,具有一种脱情致于桎梏的义蕴,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涤污去浊、息烦静虑,产生忘情于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其心无滞碍、无机清妙的境界,比前人单纯心系归隐的山林歌咏要高一个层次。这也使得他们向往的隐逸,超出了一般意义上苟全性命的避世隐居,从而具有更为丰富和新鲜的思想文化蕴涵。这种山水情怀对于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要。因唯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由实入虚,一片空明,向外发现山水的美,向内发现自己的真性情。孟浩然的纵情山水还不时流露出深感寂寞的孤独;王维晚年的归隐,确已达到他在《裴右丞写真赞》所写“气和容众,心静如空”的“无我”境界。因此,在表现自然山水的明静之美,王维诗的心态更具典型意义。
(3)王维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义蕴,富有禅意和禅趣。其中佛禅思想对王、孟影响最主要体现在“无生”观念。即通过坐禅的方式,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产生万物一体的洞见慧识和浑然感受,进入物我冥和的“无我”之境。在诗歌创作上,这种境界表现为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即在对山水清辉的描绘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是禅的最高境界,也是王、孟等人在山水诗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极境。在他们创造的明秀诗境里,既有澄澹精致的宁静画面,又有绵邈灵动的情韵,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作品多带有禅意和禅趣,但像王维那样直接契入空灵禅境的并不很多。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之美和空灵境界,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12、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境
王维早年就归心佛法,受当时流行的北宗禅影响最大,晚年又接近南禅。佛家讲坐禅,即静坐澄心,让心体处于近于寂灭的虚空状态,这能使个人内心的纯粹意识转化为直觉状态。这种以禅入定的心灵状态,对王维山水诗创作影响极大。
王维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思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从而使山水诗的创作别具慧眼,有图貌和求形似进入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的意境创造,通过诗境来表达禅境。如其《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谓思与境谐。诗人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淡泊闲适,空灵自然,极富禅趣。写坐禅体验相关的,是王维多喜欢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山水清辉的描写中,折射出清幽的禅趣。王维晚年归隐后创作的山水诗,确已达到“心静如空”忘我境界。
由于王维生性好静而自甘寂寞,他能把独来独往的生活写得很美,如其《酬张少府》诗中所写,在寂静的山水中,与松风山月为伴,不仅没有孤独之感,然而流露出自得与闲适。著名的《辋川集二十首》,将其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彻。如其中的《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让读者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欣赏到在寂寞时方能细察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
13、孟浩然山水诗歌的风格特点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他秉性孤高狷洁,虽抱济时用世之志,但又不愿折腰屈从。在求仕无门后,放弃仕宦而走向山水。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如其《过故人庄》、《与诸子登岘山》等,诗中所写景物,常常就是他自身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又如其《春晓》,诗语自然纯净而采秀内映,更显淳朴,近于陶诗的真淳境界。孟浩然的山水诗,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处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诗境,如《宿建德江》、《耶溪泛舟》等。语句平淡,淡得几乎看不到作诗的痕迹,而诗味醇厚,耐人回味。这一切都构成了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自然平淡的风格特点。尽管其诗中也不乏刻画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偶句,如“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等,但均为一时兴到之语,并非刻意模山范水,无刻画痕迹,自然流走、冲淡闲远,不求工而自工,充分显示出自然平淡之特色。
14、边塞诗派(人大00年考点)
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诗中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大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和岑参。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性情狂放不羁,喜好结交游侠,有立功边塞的理想和热情,有实际的边塞生活经历和体验,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诗作以质朴的古体见长,其中充满应时而生的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与冷峻直面现实的悲慨相结合,高适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的许多诗人。岑参是以边塞诗著称的盛唐诗人中,与高适一样有入幕经历而诗风相近的一个。他也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曾经两次深入西北边陲,供职军中,得天独厚的生活经历为其边塞诗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岑参的诗作将大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盛唐重要的边塞诗人还有王之涣、陶翰等。
15、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点(河大96年考点)
与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同时出现于盛唐诗坛的,是一批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较热衷于功名富贵,自信并自负,有着横绝一世的狂傲气概。他们的诗作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王昌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王的七绝讲究立意构思,无论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感情,都能于豪爽俊丽之外,还有“绪密思清”的特点。如其《出塞》写卫国豪情,内容丰富,感情深厚,大气磅礴,悲壮浑成,意脉细腻曲折而情气疏宕俊爽;再如其《从军行》七首,前后章法井然,意脉贯穿,离情别绪与英雄气概相结合,为七绝连章之神品。除边塞诗外,他的送别诗、以妇女生活为题材的闺怨诗、宫廷诗,也都非常出色。综而论之,王昌龄现存的七十余首七绝,几乎首首皆好,题材各异,感情有别,格调亦有高昂开阔、低迷凄婉、雄浑跌宕、爽利自然之不同,但清刚爽朗是其基调,清刚之美是其最突出的特色。
16、崔颢的诗歌特点
崔颢早年诗风轻薄,其“忽变常体”从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创作《黄鹤楼》诗开始。即他得益于南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物的熏陶,使其诗歌中的狂侠习气得到洗练,于豪爽笔调中,添了一层清丽空远的韵味,如他南游至吴越时,效仿江南民歌创作的带有一定情节性的连章对答体短诗《长干曲四首》,清新活泼,近于乐府古制。《邯郸宫人怨》等乐府歌行叙事诗将豪宕顿挫之气势,寄寓于明丽俊丽的叙事之中,具有清劲爽丽的特点。崔颢诗中最具凛然风骨的作品,是他于开元后期北上入河东军幕时创作的写戎旅生活的边塞诗,以似断而能续的歌行流转体调,保持了豪爽俊丽格,显示了作者的豪侠气概。
17、《河岳英灵传》
唐代殷璠编选的诗歌总集,分上、中、下三卷。选录了自开元至天宝24家诗234首。由于选者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选录标准又非常严格,因而在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中历来最受重视,影响深远。
殷璠回顾了自梁至唐的诗歌发展道路,他把自梁以来二百多年的诗歌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首先,他认为盛唐诗歌的声律风骨是从开元十五年起成熟的。这时盛唐时代的主要诗人李白、王维都已二十七岁,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崔颢等也年届壮年,在诗坛崭露头角。他们的出现,以新气象、新诗风,使唐诗展现了新的气象。其次,殷璠把盛唐之音的形成原因归因于玄宗的爱好和影响。此外,殷璠还把“风骨”视作盛唐之因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的重要理论。书中还略仿南朝钟嵘《诗品》,对入选各家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作了简括的评论,其中有不少精辟之见为后人所称述。这种把评和选结合起来,在体例上实属创举,为后来许多评选本诗文集的滥觞。
18、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人格特点
李白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追求理想、怀才不遇、悲愤失望伴随他一生。他一生追求功成身退,但至死功未成、身亦未退。儒、道、侠思想兼而有之,使他既有“兼善天下”、“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又有庄子遗世高蹈、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独立人格,任侠的思想性格使他敢于正视现实、蔑视权贵、打破一切偶像。故其虽追求建功立业,但终究为世俗所不容;虽一生多挫折失意,但却能自信、达观、洒脱、始终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求仙学道则是为了排遣政治上的失意后的抑郁和悲愤,摆脱种种世俗的烦忧而返归自然。“狂”是李白人格的象征,形成他独有的浪漫、狂放、倨傲和达观的性格。
19、;李白的乐府歌行的特点(北师大98年考点)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继承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和诗歌风骨,是李白振兴诗道的革新手段。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二是用古题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部分诗歌偏重于主观抒情,所以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想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从《将进酒》到《行路难》到《梁甫吟》,从语调到气势,都是李白式的。其特点在于: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诗用赋体叙事的写法。诗人在选择乐府旧题抒怀时,常根据这个题目在古辞中的寓意和感情倾向进行创造性的生发和联想,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融入了乐府诗创作,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这种动感见于字句音节时,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李白乐府的代表作大多是以五、七言为主的杂言体,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都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无实质的差别,李白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从汉魏古乐府到唐代歌行体的根本性转变。


相关话题/中国文学史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二版考研复习指导及真题解析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考点归纳 【名词概念】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 【主要问题】文学的自觉时代、曹植诗歌创作、阮籍诗歌特色及代表作品、太康诗风的特色、陶渊明诗歌特色及意义、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南朝民歌、北朝民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考研笔记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2019年集美大学614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614]考试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一、考核目标(一)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点、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二) 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家名作的掌握程度。(三) 考查考生运用正确的理论、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山东大学2019年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考研大纲
    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一、考试目的《中国文学史》是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之一。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能力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选拔有素质、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中国文学史》要反映中国语言文学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研大纲
    2019年中国文学史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史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查代表性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相关问题。包括:1.中国古代文学各阶段重要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2.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与审美把握;3.各阶段重要文学理论、文学思潮。二、主要参考书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内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深圳大学709中国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考试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四大部分,要求考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古代汉语和文学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派别、文学思潮等问题,并适当追踪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中国文学史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研辅导讲义(部分) 中国文学史 古代 先秦文学 一、 上古神话 什么是神话P23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 共工触山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均被收入《山海经》中 二,先秦散文 散文 甲骨卜辞 铜器铭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16
  • 2008,2009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1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试卷编号:B 二零一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 :解词 (每小题 5分,共 30分) 1、唐传奇 2、 《诗经》 3、唐宋派 4、 自序传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2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二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85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戏剧与影视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9
  • 2010河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史考研试题
    试卷编号:B 河南师范大学 二零一零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卷 科目代码 : 842 名称:中国文学史 适用专业或方向: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须在答题纸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答题纸可向监考老师索要) 一、解词:(每小题 5分,共 40分 ) 1、乐府诗: 2、咏史诗: 3、西昆诗派: 4、 《金瓶梅》 : 5、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8
  •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考研最全)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 1.先秦文学 一、填空 l.________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________、嫦娥奔月,都保留在《淮南子》中。 3.神话鲧禹治水、夸父逐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考点 文学基础真题 江西诗派 (97)唐宋八大家(98)元白体(02) 1. 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思想艺术上的转变。(04) 2. 说说从元稹的《莺莺传》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再到 3. 说说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及在今天的意义。(04) 4. 简论宋诗的特质。(13) 中文系课程考试 1. 柳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北京大学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 敦煌变文(16) 1.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 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 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 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09) 5. 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
  • 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2010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一、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分析描述、简答、论述名词解释考了语义场等5个,每个2分;分析描述考描述声母、韵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分析疑问句的类型、层次分析、歧义分析;简答考了音位变体、隶变、还有一个记不住;论述考的的层次分析三原则。古代汉语题型:名词解释、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