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885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考研笔记(含考试大纲)(13)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②适用范围有限;
③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树立有效的假设便无法形成有效的发现学习。


3)接受与发现相统一的语文学习观。
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现学习是以接受学习为基础的,而接受学习也需要发现学习作为具体经验的补充与促进;②在语文教学中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语文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研究者不断提出新的学习观,结合实践,大胆摸索,随机应变。
4)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语文学习观。
8.语文师生观念的变革
1)新型语文师生观。
①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点是“平等”。
②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对话”。
③新型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民主和创造。
2)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语文教师。
①正确对待教师威信。正确对待教师的威信,消除教师的权威心理,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②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坚持师生之间的平等,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客观事实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
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应该是教师时刻恪守的准则与规范。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必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9.语文评价观念的变革。
1)评价功能观的转变:从选择、鉴定到导向、激励、评价、反馈。调控的转变。
2)评价方式观的转变:由单一到多样的转变。(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
3)评价主体观的转变:从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主体及多元主体的转变。(将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第五章 语文课程
1.课程:它是为实现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2.课程结构: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形态的组织形式。
3.课程形态:是指课程结构的组织形式。
1)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参见教育学原理)
2)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是依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的教育计划、教育大纲而制定的。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限期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具有普遍性、弥散性、持久性,是对显性课程的修正和重组。
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原有分科课程内容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到一起,旨在消除各类知识间的界限,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养成理解和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出来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5)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具有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选修课程:使学生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根源于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多元发展,协调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差异性。
4.当代语文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活动的总和,它既包括语文学科内容,也包括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既包括教材因素,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重因素的整合。
5.当代语文课程机构的变化:
1)重视语文活动课程;
2)国家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下降;
3)以必修加选修的形式改变全必须课程的单一格局。
6.语文学科课程:
特点: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设计以学科为中心,传递间接经验;班级授课;注重学习结果。
优势:
1)学科体系的逻辑性较强;
2)课程内容一般按照由易到难、螺旋式的次序组织和编排,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发展心智技能;
3)以传统而成熟的知识为基础,构成单纯,易于进行评价;
4)教师对学科中心课程和教材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驾驭,教授学科中心课程和教材的教师也相对容易培养。
不足:
1)价值观方面,语文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主义,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升学为中心,缺乏表达个人真实体验的语境,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良好的言语能力。
2)知识观方面,语文学科课程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方法论方面,语文学习偏重记忆而忽视血神过的需要和兴趣。
实施改革:
1)树立“立言”以“立人”的观念。
2)改变旧有知识范式。
3)汲取传统经验,借鉴现代思想。
4)坚持全面评价,融合其他课程。
7.语文活动课程:
含义:语文活动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言语知识、形成言语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
特点:
1)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2)加强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索,思维的敏感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得到在增强。
4)有利于学生情感交流,丰富人性,增强社会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
实施改革:
1)要以整体性、因地制宜、学生主体地位、实践性作为原则。
2)不能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
3)学生年级越高,活动课程比例应该越小,但同时活动水平应该越高,难度加大。
4)活动课程的改革要要与考试制度的改革相结合。
8.大众文化隐性课程的特点:
大众文化传播对语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1)使学生获得新知的“话语权”,有利于增强学习。
2)大众文化文本的通俗、活泼、生动的语言和精巧的构思对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启发。
3)优秀的大众文化文本雅俗共赏,寓教于乐,有独特的、深刻的审美内涵。
4)大众文化还有发展学生个性、缓解学生身心压力的功能。
大众文化传播对语文教育的消极影响:
1)学生过分依赖会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导致精神难以集中,造成信息污染。
2)沉迷于大众文化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能力的形成。
3)一些文本歪曲现实,会误导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开发途径:
1)在活动、校本、选修课程内开发利用大众文化资源。
2)谨慎筛选,使优秀文化进入教材系列。
3)以对接、激发、比较的方式使大众文化进入学科课程,激发学习兴趣。
9.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整合。
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
第二编   语文教学
第九章     语文知识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语文知识:
1)一般意义是指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中积累沉淀下的,经过人们精心研究总结的有关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基本特征以及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的知识。
2)教学意义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从庞大的语文知识体系中挑选出来进行有机组合的知识系统。
2.语文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
1)精要。一是指教学内容而言,要求找出各项知识中最关紧要烦人、最切实用的知识教给学生。二是指教师讲授的方法要删繁就简,要少而精当。
2)好懂。主要指教学方法方面。它要求教师将知识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学生语言运用的实际问题来教学。
3)有用。主要从教学效果来讲。
①教学目标要明确服务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②教学内容要切合实用。
③教学方法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用中来学,边学边用。否有用是语文知识教学成败的关键。
3.语文陈述性知识教学:
概念:语文陈述性知识是关于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各种现象的知识,必然涉及有关这些语言现象的各种概念。主要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
基本原则:
1)利用人文特点,激发学习动机。
①明确学习目标,体现“有用”特点。
②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③巧妙搭桥,重视动机迁移。
2)合理呈现知识,方便学生感知。
①重点突出,简洁明了。
②利用板书功能,启发学生悟性。
③利用好媒体,增强学习材料的直观性。
3)注意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理解。
①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防止孤立化倾向。
②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④牢记“有用”原则,避免“知识化”倾向。
4)及时总结归纳,重视运用于保持。
①画“知识树”,绘“网络图”。
②引导复述,重视回忆。
③活学活用,学习知识与培养语感有机结合。
5)科学测评,重视综合效益。
6)掌握分寸,建立联系的观点。
4.语文程序性知识:主要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将语文的基础知识如何转变为基本能力的知识,使学生能有效的从事言语活动。
5.语文知识体系建构的意义:
1)以建构应付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
2)以建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以建构完成语文学科整体优化。
4)以建构促进学科体系的研究。
6.语文知识体系的静态建构:简单地说就是从语文课程知识的完备性出发,确立语文知识的结构体系,这种体系是人们研究语文学科内部知识构成的结果,是一种稳定结构,具有静态性质。
7.语文知识体系的动态建构: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新接触的语文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并将其同化到原来的知识结构中去,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并能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提取出来,转化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语文知识体系动态建构的方法:教师要着力创设真是的教学情境,向学生展示言语活动的整体情景,通过问题解决,帮助学生自上而下地逐渐认识教学内容的各方面属性,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多向互动中,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动态的语文知识体系。

第十四章  语文教学艺术
1.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
1)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艺术;
2)语文教学氛围的艺术;
3)语文教学节奏的艺术;
4)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
2.语文教学艺术的本质特点(目的):在尊重语文科学的基础上,教学中遵循艺术的规律,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特点和魅力,最大限度地达成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3.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
情感性、形象性、审美性、创造性、独特性、实践性。
4.课堂教学结构艺术的特点:规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身心特点的统一。
5.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艺术的原则:整体效应原则;动态发展原则;教学一致原则。
6.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艺术:
1)开场结构。
①引导积极的阅读心向。
②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③触发预备情感和接受心境。
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发展结构。
①诱引上路。
②点拨指导。
③相互切磋。
④探索发现。
3)结尾结构。
7.阅读心向:是指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在心理上具有的准备反映的倾向,即阅读愿望,阅读动机,阅读心境和阅读兴趣的意向准备状态。

相关话题/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