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确合理反映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国家间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必要改变当前的国际收支计量方式:一、加入一般贸易中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贸易收入中的效益倍增系数,即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出口数据,应该乘以一个适当的修正系数(以双方出口产品的利润率比值为参考数值);二、将双方资本输出所对应的双边贸易(作为国内贸易)分别剔除。这样的双边贸易收支数据,才更真实地表现双边收支状况。
3、国际货币、储蓄储备保值、投机需求
美元等硬通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国际需求巨大。一般国家都需要足够的外汇(主要是美元)来应付国际支付,外汇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美元等外汇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内部,与本币一起流通使用的信用货币,全球对美元的这种需求巨大并不断增加,这是影响美元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美元等外汇的国际信用与广泛流通性,许多国家或居民与企业也愿意储备或储蓄美元等外汇。国家的国家信用、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政治稳定程度、制度优越性及开放程度、货币的国际流通程度,及国际社会对该国现状与未来的信心,都是影响公众尤其是外国公众(包括企业、机构等)是否选择该货币作为安全储蓄储备与保值的重要因素。
汇率的波动在自由汇兑交易制度下是自然的现象,因此存在投机的价值。投机反过来增加了货币的流通性。投机基本为短期行为,正常情形下的汇率投机交易符合零和游戏规则,买卖相当,输赢相等,不会对汇率的长线波动趋势造成影响。不过在汇率危机时期,投机交易可能会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二)汇率定价关系与作用机制
本节主要分析确定汇率大小的逻辑基础,并分析汇率与宏观经济常数之间的关系。当然,多数结论是在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下才适用的。
1、汇率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是由历史变动而来,并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均是如此。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只影响汇率变动,并不能确定汇率的多少;任何理论计算出的汇率,都是无意义的。人们能够做到的,是尝试预测或影响汇率的变动趋势,或者保持汇率的某种相对稳定。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或实施货币一体化,汇率毫无意义;汇率只是与参与国际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互影响,其并不是经济总量中最重要的总量常数或指标之一,事实上经济学界夸大了汇率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力。
2、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即汇率,也就是说,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汇率等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以一固定揽子的货物和服务来计算)的比例。货币购买力是指一定单位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购买力平价通俗的讲就是两种货币对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之比。按照该定义,如果一国物价上升或出现通胀,本国货币就要贬值。
购买力平价是一个完全理想条件下的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只有进出口贸易完全自由、价值观趋同、发达水平一致、所有商品均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之间,购买力平价才是真实汇率。现实世界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之间的汇率相对更接近均衡价格。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货币汇率的合理性或确定汇率的大小,显然是错误的。当今的国际贸易环境是,贸易限制与关税重重,发展阶段与商品结构不同、价值观不同、国际贸易的需求与参与度不同等等,与购买力平价所适应的环境条件差异巨大,真实汇率肯定与计算出的购买力平价相距甚远。
3、货币对货币汇率有1或10或100或整数趋向
在完全自由状态下,汇率可能为整数,尤其是1、10、100等整数。国家之间制度相同、价值观相同、生产力水平与消费能力相同、货币政策一致,那么,流通中货币效率也相同,货币价值趋向统一,两国汇率应为1:1;按十进制发行的货币主流单位币值大小,决定汇率比值是否是趋向1:1或1:10或1:100;在货币政策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决定汇率趋向1:N整数关系中N的大小。
3、国际货币、储蓄储备保值、投机需求
美元等硬通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国际需求巨大。一般国家都需要足够的外汇(主要是美元)来应付国际支付,外汇成为重要的金融资产。美元等外汇甚至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内部,与本币一起流通使用的信用货币,全球对美元的这种需求巨大并不断增加,这是影响美元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美元等外汇的国际信用与广泛流通性,许多国家或居民与企业也愿意储备或储蓄美元等外汇。国家的国家信用、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政治稳定程度、制度优越性及开放程度、货币的国际流通程度,及国际社会对该国现状与未来的信心,都是影响公众尤其是外国公众(包括企业、机构等)是否选择该货币作为安全储蓄储备与保值的重要因素。
汇率的波动在自由汇兑交易制度下是自然的现象,因此存在投机的价值。投机反过来增加了货币的流通性。投机基本为短期行为,正常情形下的汇率投机交易符合零和游戏规则,买卖相当,输赢相等,不会对汇率的长线波动趋势造成影响。不过在汇率危机时期,投机交易可能会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二)汇率定价关系与作用机制
本节主要分析确定汇率大小的逻辑基础,并分析汇率与宏观经济常数之间的关系。当然,多数结论是在比较理想化的状态下才适用的。
1、汇率是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
汇率是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是由历史变动而来,并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均是如此。国际收支结构状况,只影响汇率变动,并不能确定汇率的多少;任何理论计算出的汇率,都是无意义的。人们能够做到的,是尝试预测或影响汇率的变动趋势,或者保持汇率的某种相对稳定。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或实施货币一体化,汇率毫无意义;汇率只是与参与国际交易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互影响,其并不是经济总量中最重要的总量常数或指标之一,事实上经济学界夸大了汇率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力。
2、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即汇率,也就是说,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汇率等于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以一固定揽子的货物和服务来计算)的比例。货币购买力是指一定单位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购买力平价通俗的讲就是两种货币对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之比。按照该定义,如果一国物价上升或出现通胀,本国货币就要贬值。
购买力平价是一个完全理想条件下的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只有进出口贸易完全自由、价值观趋同、发达水平一致、所有商品均参与自由贸易的国家之间,购买力平价才是真实汇率。现实世界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之间的汇率相对更接近均衡价格。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货币汇率的合理性或确定汇率的大小,显然是错误的。当今的国际贸易环境是,贸易限制与关税重重,发展阶段与商品结构不同、价值观不同、国际贸易的需求与参与度不同等等,与购买力平价所适应的环境条件差异巨大,真实汇率肯定与计算出的购买力平价相距甚远。
3、货币对货币汇率有1或10或100或整数趋向
在完全自由状态下,汇率可能为整数,尤其是1、10、100等整数。国家之间制度相同、价值观相同、生产力水平与消费能力相同、货币政策一致,那么,流通中货币效率也相同,货币价值趋向统一,两国汇率应为1:1;按十进制发行的货币主流单位币值大小,决定汇率比值是否是趋向1:1或1:10或1:100;在货币政策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货币发行量决定汇率趋向1:N整数关系中N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