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划重点——中外教育史【背诵版】(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11-27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一)科举考试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1、宋朝官学制度的特点

宋朝官学制度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第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备,不仅在中央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而且于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从此,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官学类型多样化。宋朝中央官学除设置儒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得学、医学、算学、书学之外,还创立了武学和画学。在地方官学中,除儒学之外,也分别设置武学和道学。

第三,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书学甚至取消了限制,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进步。

第四,学田制度的确立。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1)“庆历兴学”。始于宋仁宗庆历四年,由范仲淹主持发起。这次兴学的内容主要是①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必须达到一定的在学天数,方可参加科举。②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帖经与墨义。③建立太学,推行教育家胡瑷的“分斋教学”制度。

(2)“熙宁兴学”。宋神宗熙宁间发起,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措施有①改革太学,创立性质“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三部分,初入学者获得第一、二等者,再参酌平时行艺,升入内舍,肄业为内舍生。内舍生成绩优秀者升入上舍。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授官。②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等专科学校。④改革教育内容,新编《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三经”为《礼》《诗》《书》)。

(3)“崇宁兴学”。发生在崇宁年间,主持发动者是蔡京。其内容为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③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扩充太学。④恢复和创立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3、“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为宋代学者胡所创。在学校中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经义斋学习“六经”,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学习治兵、水利、算数等,属于“达用”之学。学生可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副修。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入才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胡媛讲习解经,能联系实际,提倡实地考察。

4、积分法

积分法始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方法是根据学生的月考成绩,优等者给一分,中等者给半分,下等者不给分,年终积分至八分以上者升补上一等级,若不能升等,来年积分即归零。

5、“六等黜陟法”

清朝实施的一种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生考试成绩被分为六等,一等补廪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则,五等降级,六等除名。

6、“监生历事”

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历事指到监外历练政事,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锻炼和考查其政务才能。历事期间,他们白天到各部门值班晚上则归宿国子监斋舍,温习功课。历事时间短则三月,长则一年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历事制”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提高人才素质。

7、社学

社学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以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它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意义。

(二)书院教育的特点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书院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又是学术研究基地。同时,许多书院还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和有影响的印刷出版机关,早期的书院均不以参加科举考试为目的,而以研究、传播学问和道德践行为宗旨。书院的创建者、主持人大多是一方有名的学者,他们担任主讲时,一般都是讲自己的学术心得,不少研究成果也是在讲学的过程中完成并取得社会承认的。清代以前的书院活动主要是讲学、供祀、藏书三方面,到了清代以后,书院对藏书和刊印书籍尤为重视有的书院还把师生的读书心得,记在日记册上,然后汇编刊印成书。教学、研究和出版三者的结合,对推动书院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讲会”是书院讲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官学教育体制中是没有的。开讲会风气之先的是南宋的朱熹和陆九渊。当时吕祖谦邀请朱、陆两人在江西上饶附近的鹅湖寺讨论,想调和两派的分歧。朱陆两人相互批判,也澄清了各自的基本观点。这种不同学派的宗师一起辩论讲学开了“讲会”风气的先河到了明朝中叶之后随着东林书院东林会约的制定,讲会之风大盛。书院通过“讲会”,把书院的讲学活动扩展为地区性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学术的交流,也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书院教学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和互相听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书院强调学生读书自学,重视对学生自修的指导。如朱熹为了指导学生自学,门制订了“朱子读书法”。

5、师生关系融洽。

中国教育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中尤为突出。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

(三)私塾教育的特点

1、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蒙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这个阶段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对于儿童的发展将会长期起作用。因此,私塾教育十分强调对儿童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例如,在生活礼节方面,要求儿童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堂室必洁等。

2、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蒙学阶段的儿童可塑性大,为了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宋元时期的教育家制定了各种形式的(须知《学则》等,以此作为规范儿童行为的准则。如朱的《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洁、读书写字、杂细事宜等都作了详密的条文式规定。程端蒙、董铢的《学则》,也对儿童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蒙学阶段的儿童活泼好动,宋朝教育家已经注意到儿童的这个特点,积极引导,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1、15岁以后是“大学”教育阶段。“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2、“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第一,读书要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朱熹很推崇“古人读书,亦记遍数”的做法,认为“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对于所读之书,要通过思考,理解精深。读书就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再从有疑到解疑的过程。

(3)虚心涵泳。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本意,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所谓“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切记体察。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必须见之于具体行动。

(5)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

(6)居敬持志。“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居敬强调读书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持志”强调还要有远大的志和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而不松懈。

(五)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明人伦”,即将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是“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

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3、论教学

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均可,如读经、礼、写字、弹琴、习射等。他主张以“六经”为主要教学内容。

在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方法上、王守仁提出静处体悟、事上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4个基本主张。

4、论儿童教育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压制了儿童的个性。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校视儿童为囚犯,学校则成为儿童的监牢。把儿童当作小大人,是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传统教育压制了儿童的个性。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学校视儿童为囚犯,学校则成为儿童的监牢。把儿童当作小大人,是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王守仁主张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身心特点,尊重儿童的兴趣。对待儿童应当像对待小树苗一样,给予春风时雨,使儿童不断长进。

(3)儿童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王守仁认为蒙学里应当设立三个基本学科,即歌诗、习礼、读唱歌和吟诗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可以消除儿童顽皮的习性,使性格外向的儿童有发泄精力的机会,性格内向的儿童也可以解除心中的愁闷和烦恼。“习礼”不仅可以养成一定的“礼仪习惯”,而且可以通过“拜起屈动荡血脉”“固束筋骨”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读书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存心宣志”“致良知”。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而教。教学应量力而行,盈科而进,因材施教。


相关话题/中外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