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作者许可转载。
转自公众号:人体科学杂谈录
作者苏苏,2020北体运人考生,初试382分,她会出一系列的经验分享,我负责搬运到知乎~
-
最近建了一个讨论组供2021考北体运人的小伙伴们互相交流学习~我和苏苏学姐也会时不时发一些干货分享~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留言~
-
其实本来是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就写经验贴的,总感觉复试还没结束,一切都还有变数,就像孩提时候许的生日愿望总觉得说出来就不灵了一样。奈何21的学弟学妹对考研这事充满热情,很多人加我来问经验,实在搞得我疲于招架,索性就先写点初试经验出来好了。有关复试的内容待我通关后再进行补充吧。
-
大体构思了一下,整个系列大概会分为以下几部分:
Part1 关于本渣渣的基本情况 一是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二也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也只是个普通人,只不过是比各位提前完成了一件叫做考研的事情而已。
Part2 从整体角度谈考研 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先把握住大方向,再去把握这件事每个组成部分的方向,最后把握细节。层层递进,才能保证在出现偏差的时候及时纠正,不至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Part3 本专业总体的复习规划 主要聊聊如何分配各个科目的精力,
Part4 专业课的复习规划 这一部分我会分基础篇和提高篇两个部分来写。基础篇供复习初期或是对分数期望不高的同学参考。提高篇供复习后期或是希望取得较高分数的同学参考。
Part5 公共课的复习规划 这一部分可能会请公共课的高分学姐来写,因为我的公共课分数并不出彩,还是请大神来谈经验好些。
Part6 回答一些提问 这一部分选择一些学弟学妹问过的问题中我感觉比较有代表性的来答,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Part7 提供一些小Tips 一些备考过程中用到的小技巧,助大家更有效率。
Part8 Loading…
我对这个考研经验谈系列的期待是,真正能帮到大家少走一点弯路。我不想单纯地去写自己的考研经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只能算个例,实在做不得什么所谓范本。所以所有的内容都尽量从方法的角度出发,意在让大家读完之后,能在自己的备考方略中增加进可取的新东西,删除掉错误的旧方法,或是在漫长的半年备考实践中,偶然发现我说过的某个点可以参考而感到欣喜。我不想也无法提供一套通用的备考策略,我只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启发,让大家能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
-
PART1 关于学姐本渣
这一部分其实还算是学弟学妹们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所以写出来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吧。鉴于有些信息比较personal,所以我写的比较模糊,但不会影响理解。
- 考研分数?
- 总分382,专业课247,英语68,政治67。
- 花了多长时间备考?
- 由于个人的一些原因,选定专业决定考研已经是八月份中旬了。加上前期买书收集消息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情,真正开始备考大概是九月份。整体备考时间不到一百三十天,期间还有大概十天的空白。
- 跨专业吗?
- Yep.本科专业属于工科类。非要定义一下我应该属于三跨考生。
- 零基础吗?
- NO.因为兴趣爱好跨到本专业,生理学零基础,解剖学有基础,但也只限于运动系统这一部分。因为从17年开始学习接触的都是康复相关的内容,基本都是肌骨方面,其他都了解甚少。
- 书看了几遍?
- 大概有三遍的样子,由于时间限制,第一遍和学长带画重点双线进行, 主要重理解。第二遍做横向联系,同一科目不同部分之间和不同科目之 间。第三遍查漏补缺,并关注细节。
- 重点背了几遍?
- 记不太清楚,怎么也有10+遍的样子。第一遍花了大概两周到二十天,最后一遍就只需要两天。后期主要就是循环背诵,重复对抗遗忘,有空稍微写几个题输出一下。
- 有没有买资料或者上辅导班?
- 有的。资料(包括真题解析、重点总结、题集之类)某宝买过一份发现 并不好用,于是一个字没看。也买过机构的资料,多少比某宝好些,但 也没有成为我的主力。后期的模拟题自不必说,但质量参差不齐。由于 复习开始较晚,为免走过多弯路耽误时间,找了本专业学长画了重点。后期也上过某机构的冲刺班。总体来看还是有所帮助。具体如何选择后面再谈。
- 每天复习几个小时?
- 我的复习时间很短,起初两个月可能每天也就是6-7小时,十一月起到考前才能达到8小时左右。期间一直平均周休1-1.5天的样子。
(最后100天的时候每天的学习时间记录)
- 用了什么参考书?
- 主要就是指定教材及配套习题集、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系统解剖学、 艾氏人体解剖视频。(嗯,还有脑子。
- 有想过能考这么高分数吗?
- 意料之中。说实话,复习到后期对自己的水平有了认知的时候,我觉得 理想的分数应该在65+65+260=400上下。可惜英语考试的时候时间没 把握好,专业课题也比较难,所以考完预估分数就是在380左右,整体看来还是算达到目标的。
- 想要学姐的资料可以吗?
- 资料现在并没有整理,但是因为问的人挺多,前几天也跟小伙伴聊了聊要不要做类似于真题解析、复习重点之类的资料和一些答疑辅导或者小班网课之类的增值服务。有这方面需求的小伙伴可以后台留言给我,我参考大家的情况再确定吧。
本来是打算今天放两部分内容的,但发现有点多,第二部分下次放吧。
本文经作者许可转载~
转自公众号:人体科学杂谈录
-
到现在为止,我们人生中已经历或将要经历的两场大考,一是高考,二就是考研。但考研和高考最大的不同是,高考是学校、老师、家长,几乎身边的所有人和你一起做的事,而考研是你一个人做的事。没有人把知识切成小块端到你面前,也没有人讲解帮助你消化,更没有人督促你学习。如果说高考时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team,那考研的时候这支team只有你自己。
看清一个建筑全貌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到比它高一点的地方。所以我也试图带大家站到高处,通过下面的三个问题,一是聊聊,考研是什么,我该如何选择?二是说说一些整体性的规划和策略。
Q1考研的本质是什么?
以我个人浅薄的理解,考研本质上来讲是方法战和信息战。大部分的考生,在开始复习的时候,英语水平可能有差距,但在政治和专业课上,基本都是同一起跑线上。那为什么到最后有人上岸有人落榜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普遍的就是没有正确的方法,或是没有完善的信息。这里说到的方法是什么?其实就是整体的备考策略和具体的复习和应试方法。有些人从一开始的整体策略就错了,比如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政治上来获取5-10分的分数涨幅,而忽略了专业课的复习。而有些人则是没有正确的复习方法,比如读课本一知半解,学知识死记硬背。再有些人则是不会应试,比如知识点明明记得很熟练,一考试就写不到点子上,或者时间把握不好,前面苦思冥想,后面运笔如飞,到最后还是没做完。而这些,真的不是具体知识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方法上的问题。
所以在备考之前,一定要从整体上规划好备考策略,在备考过程中也不可掉以轻心,比如前面提到的考试时候的时间安排问题,这个完全可以通过几次模拟练习来避免。关于具体的复习和应试方法,我们就留待以后专门去谈。
然后就是第二点,考研的本质是信息战。考研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不论是报考信息,还是专业课复习、命题动向方面的信息,都不像高考一样透明。高三的时候同一个世界,同一套黄冈,但考研的时候没有,很多学校真题都不公开,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自己去收集。收集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知乎、考研帮、微信、微博…但最准确的来源还是同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比如我备考的时候就选择了找学长来辅导一段时间,除了想少走弯路节省时间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信息。
Q2如何来选择专业和学校?
既然大部分的读者都是想考北体运人的小伙伴,那我们就以这个专业为例。首先,最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考运人这个专业?喜欢健身?本科运人有基础?分数线低?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我觉得,首先你不应该是由于一时的热情或是想要逃避工作来选择考研。其次特别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也不应该是由于诸如“运人不考数学””我想上北体,运人分数线比较低”此类的原因来选择这个专业。先就初试来讲,两门专业课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不然也不会每年复试线都徘徊在国家线上。其次就是,如果你出于完全功利的目的来考研,那么复试时你该如何说服导师选择你?又该如何完成研究生三年的学业呢?
然后就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我本科二本/三本/跨专业,复试会受歧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我所知,北体的导师们还是非常包容的,并不会有什么偏见或歧视。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你要有不受歧视的资本。试问,如果一个同学本科是所二本院校,初试分数擦线,复试专业问题一问三不知,英语磕磕绊绊,然后复试被淘汰。那他被淘汰的原因究竟是因为来自二本,还是能力不行呢?所以对于有这种担心的同学,你所要做的就是初试尽量高分,复试的时候能够有和导师的要求相匹配的自身优势。这两点满足了,不必为背景担心,你一定会是受导师欢迎的学生。
Q3基于上面的问题,如何从整体规划备考策略和方式?
首先,在正式开始备考之前,应该经过这几个阶段。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确定专业和学校-规划整体备考策略和方式。前面的三个阶段我们已经谈过了,下面就主要说说最后一个步骤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一, 需要确定整体备考的时长,以便划分大概的阶段。比如专业课做几轮复习?政治什么时候开始?英语什么时候背完单词?需要提醒的是,每一个阶段都要留下一定的提前量,以免因为完不成目标而过度焦虑。
第二, 需要确定自己的短板,争取效益最大化。首先政治的复习时长大家几乎都是一样的,剩下的就是英语和专业课。那么你需要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怎样?专业课的基础怎样?对专业课的理解是快还是慢?这些完全都可以通过做一套英语真题,看几章专业课课本来确定。确定了这些以后,才能规划在英语和专业课上的时间配比。但是总时间是大概守恒的,如果有一门是短板还好说,如果两门都是短板,那就需要提高效率来节省时间。
第三, 从自己和前人的学习经验中筛选出一些学习方法和小技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体系。学习方法不是万用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套。起初的时候没有实践,自然是没有发言权的,所以去找别人的经验来做参考就好。你要做的就是,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去吸收完善这些经验方法,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然后坚持使用。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告诉大家,在正式开始备考之前,一定要对考研这件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收集好必要的信息、做好整体的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
码字不易,希望大家留个赞呀~
明年咱们都是北体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