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层次:记忆 考点:阻力血管
解析:小动脉和微动脉是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称为(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74. (1998)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调节动脉血压中起主要作用 B 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
C 其管壁的可扩张性比中动脉的大 D 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
E 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答案:E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阻力血管;血流量的调节;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解析:小动脉和微动脉称之为阻力血管。其管壁平滑肌层较厚,分布有大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调节管径粗细。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小动脉和微动脉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可导致①动脉血压升高;②血流量在各器官的重新分配;③毛细血管血压降低,组织液生成减少。
知识点13:血流动力学
一、血流量=压力差/血流阻力
A型题
75. (2001)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
A 毛细血管 B 微动脉 C 静脉 D 动-静脉吻合支 E 毛细血管后静脉
答案:B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血流量;血流阻力;阻力血管
解析:器官的血流量等于该器官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除以血流阻力。体循环各器官之间构成并联关系,各器官动-静脉之间的压力差大致是相等的。因此,决定各器官血流量的主要是该器官的血流阻力,而血流阻力主要来自于小动脉和微动脉。故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小动脉和微动脉。
76. (2014)在体循环中,血压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的血管部位是:
A 毛细血管 B 中动脉 C 小动脉 D 静脉
答案:C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阻力血管;血流动力学
解析: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公式血流量=压力差/血流阻力变换可得压力差=血流量×血流阻力。由于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大的串联系统,各个部位(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之间的血流量是相等的,因此决定各部位压力差的主要是血流阻力。而在各部位血流阻力最大的是小动脉和微动脉(阻力血管)。
77. (2000)当安静卧位时,下列哪一项前后两个部位的血压差最大:C
A 升主动脉和桡动脉 B 大隐静脉和右心房 C 股动脉和股静脉
D 肺动脉和左心房 E 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和静脉端
答案:根据公式血流量=压力差/血流阻力可知压力差=血流量×血流阻力。在血流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决定压力差的主要是血流阻力。血流阻力越大的地方,压力差就越大,而小动脉和微动脉作为阻力血管,在各类血管中的血流阻力是最大的,压力差也是最大的。因此,上述选项中包含小动脉和微动脉的选项即为血压差最大的选项。
二、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4成反比
A型题
78. (1997)血管对血流的阻力:
A 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 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8
C 取决于血管壁的厚度
D 在血液粘滞度升高时增大
E 和血管的长度无关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
解析: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血管半径(与血管半径4成反比)、血管长度(正比)、血液粘滞度(正比)、血流形式(湍流阻力大,层流阻力小)。
79. (2015,2013)影响血流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A 血液黏度 B 血流形式 C 血流速度 D 血管口径
答案:D 层次:记忆 考点: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
解析:在影响血流阻力的因素中,主要的是血管半径,尤其是小动脉的血管半径,是调节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
C型题
A 降低心室舒张末期压(心肌前负荷) B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心肌后负荷)
C 二者均有 D 二者均无
80. (1989,1990)速尿:
答案:A 层次:应用(综合)
考点: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心室肌前负荷的影响因素
解析:速尿是临床上常用的强效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降低血容量→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容积(前负荷)降低。
81. (1989,1990)硝普钠:
答案:C 层次:应用(综合)
考点: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心室肌前负荷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解析:硝普钠是强效的血管舒张药,一方面通过舒张静脉(容量血管)→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容积(前负荷)降低;另一方面通过舒张小动脉/微动脉,血管半径增加→外周阻力(与血管半径4成反比)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心室肌后负荷降低。
A 通过动脉的血流量增加 B 血管阻力降低 C 两者皆有 D 两者皆无
82. (1995)红细胞比容降低:
答案:C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血流动力学;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血液黏滞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红细胞比容降低,即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液黏滞度(与红细胞数量成正比)降低→血流阻力(与血液黏滞度成正比)降低→血流量(与血流阻力成反比)增加。
83. (1995)血管舒张:
答案:C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血流动力学;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
解析:血管舒张,即血管半径增大→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4成反比)降低→血流量(与血流阻力成反比)增加。
X型题
84. (1992)一个器官的小动脉收缩的结果可能有:AD
A 流经该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B 该器官血管床的毛细血管压增高
C 该器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减小 D 该器官的淋巴流率减小
答案:AD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血流阻力的影响因素;血流动力学;组织液生成
解析:某器官的小动脉收缩导致该器官的血流阻力增加,一方面,根据公式血流量=压力差/血流阻力可知,血流阻力增加可导致该器官的血流量减少。如果器官组织细胞的耗氧量不变,在血流量减少的情况下,组织细胞从单位体积血液中摄取的氧量增加,导致静脉血氧分压降低,动-静脉血氧分压差相应增大。另一方面,血流阻力越大,血液流经该血管时血压下降的越多(血管两端压力差增大),导致该器官毛细血管压降低,自毛细血管渗出至组织间隙再进入淋巴管的液体量减少,即淋巴流率减少。
三、血流速度=血流量/血管横截面积
B型题
A 微静脉 B 腔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微动脉 E 主动脉
85. (1990)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是在:
答案:E 层次:应用 考点:血流速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在血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血流速度与该类血管的总横截面积成反比。在所有血管中,主动脉的总横截面积是最小的,因此血流速度是最快的。
86. (1990)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是在:
答案:C 层次:应用 考点:血流速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在所有血管中,毛细血管的总横截面积是最大的,因此血流速度是最慢的。
知识点14:(大)动脉血压
一、正常值
收缩压:100~120 mmHg
舒张压:60~80 mmHg
脉搏压:30~40 mmHg
平均动脉压:100 mmHg
A型题
87. (2014)测量血压方法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袖带下缘位于肘窝横纹处
B 被检者测前安静休息并停止吸烟5~10分钟
C 仰卧位时,被测的右上肢平放于腋中线水平
D 袖带内充气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为止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超纲)
解析:测量前应该尽量放松,休息5~10分钟,避免精神紧张,诊室内温度适宜,安静,坐位要舒适,两腿并拢。裸露上肩,注意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并且上肩应有支持(置于桌上)。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听诊器探头不应该接触袖带,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注意不能重压。袖带迅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触摸的桡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度缓慢放气(2~3mmHg/秒)。
二、形成机制
前提条件:血液充盈
评价指标:体循环平均充盈压,7 mmHg
影响因素:血容量/血管容积
基本因素:
心脏射血:将能量转换为血液的势能(压强能,转变为血压)和动能(转变为血流速度)
外周阻力:提高能量转换为势能的比例
缓冲波动: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A型题
88. (199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 等容收缩期末 B 等容舒张期末 C 心房收缩期末
D 快速充盈期末 E 减慢充盈期末
答案:A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心脏射血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心动周期
解析:在心脏射血时,尤其是快速射血期,大量血液进入主动脉,使动脉血压升高。之后,由于射血量减少直至完全停止,而主动脉内的血流持续流向外周各组织器官,主动脉内血液量逐渐减少,主动脉血压相应下降,直至下一个快速射血期。因此,动脉血压最低的时期应该是快速射血期开始的前一个时间点,即等容收缩期末。
89. (1998)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
B 心室收缩时可释放动能和势能
C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
D 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向主动脉射出60ml~80ml血液
E 左心室射血是间断的,动脉血流是连续的
答案:C 层次:综合(记忆) 考点:心脏泵血过程;动脉血压的形成
解析:动脉血压的形成需要四方面机制,即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其中,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的,导致动脉血压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是其波动幅度远远小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
90. (2010)下列治疗休克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 应用血管活性药 B 补充血容量
C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D 保持合适的体位并吸氧
答案:B 层次:综合(应用)
考点:休克(超纲);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
解析:休克时机体在多种强烈损伤性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进而产生低血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因此,治疗休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补充血容量,才能缓解症状,使血压恢复。
X型题
91. (2016)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有:
A 心脏射血 B 外周血管阻力 C 大动脉弹性 D 血流速度
答案:ABC 层次:记忆 考点: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
解析:动脉血压的形成条件包括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和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
三、影响因素
搏出量:正比;主要影响收缩压
心率:正比;主要影响舒张压
外周阻力:正比;主要影响舒张压
弹性储器作用:缓冲血压波动;主要影响脉搏压
血液充盈:正比
A型题
92. (1990)能使脉压增大的情况是:
A 射血期延长 B 外周阻力增大 C 心率加快
D 体循环平均压降低 E 大动脉的可扩张性减小
答案:E 层次:应用 考点: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解析: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主要是缓冲血压波动,减小脉搏压。因此,当其弹性储器作用减弱时,脉搏压加大。此外,当搏出量增多、心率减慢和外周阻力减少时,脉搏压也会增大。
93. (1991)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主动脉:
A 口径大 B 管壁厚 C 管壁有可扩张性和弹性
D 血流速度快 E 对血流的摩擦阻力小
答案:C 层次:记忆 考点:弹性储器血管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解析:主动脉/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在缓冲血压波动,避免收缩压过高、舒张压过低中发挥重要作用。
94. (1993)心输(搏)出量增加或外周阻力减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是:
A 前者会使收缩压升高;后者会使舒张压降低
B 前者会使舒张压升高,但不影响收缩压;后者会使舒张压降低,但不影响收缩压
C 脉搏压降低 D 平均动脉压升高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层次:应用 考点: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解析:搏出量与动脉血压成正比,主要影响收缩压。因此,当搏出量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并且收缩压的升高较舒张压的升高更加明显,脉搏压加大。外周阻力与动脉血压同样成正比,但主要影响舒张压。因此,当外周阻力降低时,动脉血压降低,并且舒张压的降低较收缩压的降低更加明显,脉搏压加大。
95. (2001,2000)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
A 动脉舒张压 B 动脉收缩压 C 平均动脉压 D 心输出量 E 动脉脉搏压
答案:E 层次:应用 考点:心率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解析:心率与动脉血压成正比,并且主要影响舒张压。因此,当其他因素不变而心率减慢时,动脉血压相应降低,而且舒张压的降低幅度要大于收缩压的降低幅度,导致脉压差增加。
B型题
A 收缩压升高 B 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
D 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96. (1996,2009)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主要变化是:
答案:A 层次:应用 考点:搏出量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解析:搏出量与动脉血压成正比,并且主要影响收缩压。因此,当其他因素不变而搏出量增加时,动脉血压相应升高,而且收缩压的升高幅度要大于舒张压的升高幅度,导致脉压差增加。
97. (1996)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的主要变化是:
答案:B 层次:应用 考点:心率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解析:心率与动脉血压成正比,并且主要影响舒张压。因此,当其他因素不变而心率加快时,动脉血压相应升高,而且舒张压的升高幅度要大于收缩压的升高幅度,导致脉压差减小。
A 心脏搏出量 B 心率 C 外周阻力 D 大动脉顺应性 E 循环血量
98. (1999,2005,2012)一般情况下,动脉收缩压主要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