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古代汉语(王力版)笔记
    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言课。
    (1)基础课是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是指该专业中最基本的部分,亦即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2)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等而言。所谓工具课,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开设的课程。“工必善某事,必先利其器。”器是工具,利其器的目的是善其事。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
    (3)语言课是相对于文学课而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专业,主要分为汉语言与汉文学两大模块。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阅读用古汉语写成的古文的能力和讲授中学文言作品(主要是语言方面)的能力。
    以上阅读和讲授两个能力,在师范院校与综合大学中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以培养和训练讲授文言作品能力为主,后者以培养阅读文学作品能力为主,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从2001年秋季起,中学语文教材又再次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材文言文的份量更重,特别是高中,篇目几占一半,因此,作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学习自然也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此以外,作为语文工作者,他们还要大致了解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他们语文规范化的能力,如关于古代破读字的读音问题,异形词的规范问题等,都需要借助古代汉语知识求得解决。
    (二)古代汉语的含义和课程学习重点
    1、古代汉语的含义
    汉语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以往对汉语的发展一般采用两分法,即古代和现代。现代指五四运动后,古代与现代相对而言,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时间跨度较长。从先秦西汉一直到五四前,其间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称古代汉语。因为古代的口语现在已无从听到,我们可以接触到的只是古代的书面语,汉语的古代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及后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即文言;二是六朝后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近年来有人对汉语采用了三分法,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这里的三分法,古代汉语大约相当于文言,近代汉语大致相当于古白话。
    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
    因为一者文言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二者我国古代的文献大多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本课程学习的重点是文言文。
    (三)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学习一门语言,一般要求做到四会:听、说、读、写。但古代汉语只留下书面语,无法听、说,又因为现代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使用现代汉语,也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因此,学习古代汉语只要求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就要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教材,其特点是把文选、常用词和通论系统地结合起来,为我们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奠定了基础。文选主要是培养对古代汉语的语感,侧重于感性材料;常用词一方面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是理性概括;而通论则侧重于理性知识。教师讲授时只讲文选和通论,时间大致各占一半,至于常用词,在讲授文选遇到具体词时选一些进行讲解,其余为自学。同学们要在彻底弄懂弄通文选的基础上,要更深刻地理解常用词的用法和古代汉语在文字、音韵、语法等方面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的地方。
    第一单元 文选: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题解】
    本文所反映的既是家庭内部(兄郑庄公、弟共叔段、母姜氏)的矛盾,又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文中刻画了郑庄公的阴险毒辣和虚伪。
    【补充注释】
    武姜,“武”为丈夫的官职,“姜”为自己的母家姓,这是古人表示已出嫁的女人的名字的一种方法。又如文嬴即晋文公夫人(秦穆公之女,姓嬴)。
    佗邑唯命:其他地方只听您的命令。
    “请京”以下三句:每分句主语不同,第一分句主语为姜氏,第二分句为郑庄公,第三分句为泛指(人们),均已省略。
    都城过百雉:都邑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都城”是两个词。
    “中,五之一”:“中都不过五国之一”的省略,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超过首都的五分之一。下“小九之一”同,均为古汉语常用的分数表示法。
    不度:不合法度。度:名词用如动词。
    西鄙北鄙:鄙,边邑,本义。
    无生民心: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暱:“昵”的异体字。亲昵:指对兄长亲。
    夫人将启之:启之,为他开门(作内应)。
    有献于公:指有土特产献给庄公。
    未尝君之羹:羹,肉羹。从美从羔,会意字。
    其是之谓乎:正常语序为“其谓是”,“谓”为谓语,“是”为宾语前置。
    齐桓公伐楚
    【题解】
    齐桓公为称霸而讨伐楚国,楚使者面对管仲貌似有理实则无理的讨伐理由,随机应变,楚使者屈完更是在齐侯带有威胁的语气面前,不亢不卑,以理相对,齐终未达到目的。本文屈完与齐侯的对答表现了《左传》精彩的外交辞令。
    【补充注释】
    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介词,带领。注意“伐”“袭”“侵”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一说“风”,放失,走失。依此,本句意为即使放牧时走失了牛马,也到不了对方国境之内。
    赐我先君履:履,这里用作名词,指可以践踏征伐的范围。双宾结构。
    寡人是徵:“徵”现已同音简化为“征”,两字原来意义不相同。
    昭王南征而不復:征、復这里都是用本义。
    君其问诸水滨:其,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不谷是为:宾语前置。不谷:不好,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
    “与不谷同好,如何”:此乃“城下之盟”的要挟之辞。
    徼福:徼,通“邀”,求。前面的“惠”是表敬副词。下文“辱收寡君”的“辱”也是表敬副词,今犹有“惠存”“惠顾”“辱承指教”。
    辱收寡君:蒙辱收留我们国君。
    宫之奇谏假道
    【题解】
    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以攻打虢国,宫之奇识破其阴谋,力谏虞公,虞公不听,结果晋灭虢返国时顺势灭虞。文中主要写了宫之奇的劝谏过程,谏词分三层:先陈述形势,次揭露晋无情(第二自然段),后阐述修德重民的道理。
    【补充注释】
    假道于虞以伐虢:以,连词,表目的关系。
    虞之表:表,《说文》:“上衣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引申为外表,外面,这里比喻屏障。
    其虞虢之谓也:宾语前置。
    寇不可翫:敌寇不可轻视。
    “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大伯、虞仲是大王的儿子,虢仲、虢叔是王季(文王)的儿子。昭穆:宗庙的次序,始祖庙居中,左昭右穆(参本教材P56)。图如下:
    始祖……大王→王季→文王→武王
    大伯 虢仲
    虞仲 虢叔
    按从表可看出,虢是国君文王的亲兄弟,而虞是文王的叔父,虢与文王是血统关系,虞与文王是非血统关系,虢于周比虞要亲。
    将国是灭:宾语前置。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再说晋爱虞能比桓庄两族更亲吗?其,指晋;之,指虞。
    不唯偪乎:不只是因为他们使晋感到有点威胁吗?偪:同“偪”(异体字而非通假字)。
    亲以宠偪:至亲仅因为地位尊宠而感到有威胁。以:介词,因为。
    丰絜:丰盛洁净。絜:通“洁”(本义为用绳子度量物体周围的长度)。《庄子人间世》:“见有社树……絜之百围。”
    神必据我:据,依据,这里指保佑。下“惟德是依”的“依”同。
    鬼神非人实亲:鬼神并非人人都亲近(并非亲近所有的人),宾语前置。
    惟德是依:只依附有德行之人,宾语前置。下“惟德是辅”同。
    惟德繄物:只有有德行的人供的才是鬼神享用的祭品。注意:此句结构与“惟德是辅”“惟德是依”不同。
    明德以荐馨香:修明德行而把馨香的祭品供献给鬼神。荐:进献。按:此处的“明德”与“明德惟馨”的“明德”不同,前者为动宾结构,后者为偏正结构。
    神其吐之乎:鬼神难道会把它吐出来吗?其:语气语,加强反问语气,难道。
    以其族行:带领他的家族离开晋国。以: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题解】
    秦晋二强以郑文公没有以礼待晋文公为理由包围了郑国,郑文公采纳了佚之孤的建议,派烛之武去劝说秦穆公,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慷慨陈辞,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他撤兵回国。烛之武的陈辞,既有对形势的分析,又有史文的引用,富有说服力。
    【补充注释】
    以其无礼于晋:此为僖公二十三年事。
    贰于楚:《史记?郑世家》:“(文公)四十一年,助楚击晋。”
    臣之壮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之:用于时间状语的主谓结构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之”,指代“亡郑而有益于君”这件事。
    鄙远:以远方的国家为边邑。鄙:名词意动。
    亡郑以陪邻:以,连词,表目的关系。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土地扩大了,就等于您力量削弱了。
    以为东道主:“以”后省宾语(“东道主”的词源此)。
    行李:本指人(外交使节),现转指物(行李)。
    为晋君赐:给晋君施过恩惠。按此指指接纳晋惠公事。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东封郑:以郑为东面的疆界。封:名词意动。
    肆其两封:扩大它西面的疆界。
    阙秦:使动用法,阙,使……阙,即损害的意思。微夫人之力:微,相当于英语的without。
    敝之:“敝”本义为坏,破旧(今有“敝帚自珍”),此为引申义。
    以乱易整:把两国的和睦相处变为战乱相打。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
    晋灵公不君
    【题解】
    本文主要刻画了晋灵公和赵盾两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但晋灵公的荒暴残忍和赵盾的忠心为国、犯颜直谏,刻画得生动形象。
    君:用如动词;不君,不行君道。(《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灵:谥号,乱而不损曰灵。表批评的谥号还有好内远礼曰炀(隋炀帝),杀戮无辜曰厉(周厉王)。谥号是诸侯死后才根据其生前德行功绩而起的。
    【补充注释】
    厚敛以彫墙:加重赋税来雕画装饰城墙。厚:形容词使动。敛:动词用如名词。《潜夫论?浮侈》:“晋灵公厚赋以雕墙。”以:连词,表示目的的关系。装饰城墙如秦建阿房官,乃劳民伤财之举。
    观其辟丸:辟避古今字。其:指代被弹弓弹射者。宰夫胹熊蹯不孰:《史记晋世家》集解引服虞曰:“蹯,
    熊掌,其肉难熟。”孰熟古今字。
    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宰夫,“乎”为介词。
    使妇人载以过朝:王力注引孔颖达说,孔说认为此举是想借以让众人怕自己,若依此解,则下文赵盾见其手(证明死尸是被裹蒙住的)不好解释。《史记?晋世家》作“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依此,则晋灵公并不想让人知道,此说较近情理。
    患之:患,担心,忧虑。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您进谏如果不被采纳,就没有人再接着进谏了。按赵盾为正卿,在朝臣中位最尊,故如此说。之:活用为第二人称,指赵盾。
    会请先:请让我先进谏。请:表敬副词。会:士季名,对长者故称名。
    “不入,则子继之”:假设复句。之:活用为第一人称,指士季。
    “三进及溜,而后见之”: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士季,第二分句的主语是晋灵公。三进:注意古汉语行为数量的表示法。
    吾知所过矣:过,动词,犯(过错)。
    善莫大焉:善,先行词,用作名词,指善事。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焉:于此,“此”指“过而能改”。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没有谁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但很少有人能有好的结果。意即善始易,善终难。
    夫如是:依“诗经”所说。是:指《诗经》所言。
    岂惟群臣赖之:难道只是我们群臣才依赖吗?
    衮职:《说文》:“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于下幅,一龙蟠阿上向。从衣,公声。”按即龙袍。句子里指天子。下句“衮不废矣”指君位。
    衮职二句:人臣之职是进谏君王,君王有所不逮,则人臣进谏,弥补其不足。后代有“拾遗”补阙“官,杜甫就当过此职,故又称杜拾遗。
    仲山甫:周宣王大臣的字。仲:表排行。甫:音fǔ,成年男子的尊称,又可写作“父”。
    能补过也:判断句,(这是说)能弥补过错啊。
    骤谏:《说文》:“骤,马疾步也。从马聚声。”引申为泛指的急速(如“暴风骤雨”),再引申为经常,多次,副词。
    贼之:《说文》:“贼,败也,从戈则声。”按本义为杀,故从戈,句中用本义。《史记?晋世家》作“使鉏麑刺赵盾”。
    盛服将朝: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正准备上朝。按一大早即起,且穿戴整齐,此乃对朝廷恭敬的表现。
    坐而假寐:坐着打盹。《左传》注:“假寐,不脱衣冠而睡。”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触槐而死:而,连词,表示偏正关系。
    晋侯饮赵盾酒:“饮”作使动,变读为yìn。注意:并非晋侯喝赵盾的酒,而是晋侯请赵盾喝酒。
    其右提弥明知之:右,车右,又称骖乘。《汉书?文帝纪》注:“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骖者,三也,盖取三人为名义耳。”
    趋登:快步登上。
    非礼:(这)是不符合礼仪的,判断句。
    扶以下:以,连词。
    搏而杀之:而,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死之:为之(指赵盾)而死。有人称这种句式为动用法。
    “初,宣子田于首山”:按此段为插叙。田:上古“田”作动词时有种田、打猎二义,后分别造“佃”、“畋”来表示,可为由猎向农转变的见证。
    饿:上古“饥”“饿”有别,程度有轻重之分。《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用一旬饿。”
    食之:给他吃。食音sì,与“饮”作“给他喝”读音yìn同。注意本段还有作一般动词用和名词用的“食”,教材中前音shí,后音sì,《辞海》《辞源》均音shí。
    舍其半:留下一半不吃。
    宦三年矣:《说文》:“宦,仕也,从宀从臣。”(即会意字)。按《说文》非本义,从宀从臣,本义当为家内的臣仆,后才引申为“仕”,即当官(对天子而言,当官也只是天子的奴仆)。此句译为“服事人家三年了”。
    近焉:焉,于此,指代家。
    请以遗之: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即“其半”);请,表敬副词。
    使尽之:“使”后省略宾语“灵辄”。
    为之箪食与肉:双宾语。
    寘诸畚:诸,“之乎”的合音。之:指箪食与肉。
    免之:免,使动用法。《史记?晋世家》:“而竟脱盾。”
    遂自亡也:《史记?晋世家》作“明亦因亡去。”但按下文,应取王引之说为是。
    以示于朝:以,介词,后面省宾语。示:给人看。英语show。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逃亡不越过国境,回来又不讨伐弑杀国君的贼子。竟境,反返均为古今字。《孙子家语》正作“境”“返”。
    “我之怀矣,自治伊慼”:之,介词,取消独立性。慼:又写作慼,忧患。今有成语“休戚相关”。
    其我之谓矣:《诗经》这句话大概是说我吧。其: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书法不隐:根据记事的法则来行事,而不加以隐讳。按赵盾久得民心,古有为尊者讳之说,但董抓狐作为史官却秉公处事。
    为法受恶:因为董狐按法行事,自己遭受恶名。
    “惜也,越竟乃免”:可惜啊,如果他越过国境就可免去恶名了。
    齐晋鞌之战
    【题解】
    鞌之战是《左传》五大战役之一。《左传》擅长描写战争,其写战争主要笔墨往往不在双方如何交锋,而在于战争的前因后果,并尽可能揭示出胜负的原因。本篇的外交辞会也很出色,但不太好理解。
    鞌之战的战争双方是齐晋,导火线是齐先入鲁卫,鲁卫为小国,抵挡不住,遂向晋求救(鲁卫晋都是姬姓国,齐为姜姓)。齐仗国大兵强,轻敌冒进,求胜心切,结果未能得逞,主帅齐侯还差点成为俘虏。晋国国君虽未出战,但将士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终于大败齐军。
    【补充注释】
    邴夏御齐侯:御,驾车。《说文》:“御,使马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我暂且先把晋军灭掉才吃早饭。按齐侯骄傲轻敌,不可一世。《史记齐太公世家》:“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
    不介马而驰之:没有给马披上甲就驱马进兵。介:名词用如动词。
    伤于矢:被动句,被箭射伤。
    余病矣:上古“疾”“病”词义轻重不同,“疾”轻“病”重。“病”或指重病(如《晋灵公不君》),或指精疲力尽,或指重伤(本句如此)。“疾”“病”连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两个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疾病,卒于军。”(诸葛亮病了,病得很重,死在军营里)
    自始合:合,交战。
    矢贯余手及肘:依王力注,“及”为介词,但《史记?齐太公世家》“我始入,再伤”,则中两箭,“及”为连词。
    余折以御:我把箭头折断,继续驾车。
    吾子忍之:吾子,比“子”更表尊敬,“您”。
    苟有险:《说文》:“险,阻难也。从阜僉声。”按本义为阻,即地势不平坦难走。句子用本义。又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子岂识之:识音zhì,知道。
    固即死也:即,走向。今成语有“若即若离”。
    右援桴而鼓:《说文》“援,引也”,此正用本义。
    马逸不能止:马狂奔不能停下来。逸:奔逸,会意字。
    师从之:军队跟着赶上去。
    三周华不注:周,动词,围绕。三周:围绕着追了三圈。
    旦辟左右:明早(上阵时)躲避车左和车右(居于中间)。按古代兵车安排座位有两种情况:
    国君或元帅出战时 御者 主帅 车右
    国君或元帅不出战时 尊者 御者 车右
    韩厥为所坐兵车的尊者,但非主将,本应居左,却代御者居于中。
    从齐侯:追赶齐侯。
    越于车下:越,指越过车轼而坠落地上。
    毙于车中:倒在车上。毙:向前仆倒。注意:并非死,下文“俯定其右“即其证。仆倒为本义,死为引申义。
    丧车:失去战车。丧:失。
    “从左右,皆肘之”:第一分句主语为綦毋张,第二分句主语为韩厥。肘:名词用如动词,用肘制止。
    俛定其右:俛,“俯”的异体字。按此举给下文的逢丑父与齐侯易位提供了可乘之机。
    骖絓于木:骖马被树绊住。
    伤而匿之:(手臂)受伤却隐瞒实情。按如不隐瞒,则第二天出战齐侯不会让他当车右。
    故不能推车而及:所以不能下去推车,因而被(韩厥)赶上了。《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而:表因果关系。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古代汉语北师大听课笔记完整版
    《古代汉语》北师大听课笔记完整版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 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1.暖、煖;2.从、從;3.备、備;4.舍、捨;5.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ldqu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王力古代汉语中的《论语》文选翻译
    王力 古代汉语《论语》文选及翻译 {好辛苦的整理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古代汉语王力考研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诗经和楚辞译文
    关雎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一、安 1、怎么,哪里。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又安敢毒邪?③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2、安全,安定。例:①谢庄遂安。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3、安逸。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5、哪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考研复习笔记 冯志华
    古代汉语讲义 作者:冯志华 第一讲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语言的历史分期应由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来决定。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因此语言的分期不可一刀切、绝然地分开。语言的分期,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看,应该以语法的变化作为主要根据,语音的演变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根据这个原则汉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十)词汇
    古代汉语通论(十)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汇 古今词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的构成上,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词,现代汉语则是复音词占多数。二是在词的存废上,可以分为古今通用词,古用今废词。 二、古今词义 (一)词义基本相同的 多属于基本词汇。但并非绝对没有变化,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九)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通论(九)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句尾语气词 1、也 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与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与确认的语气。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八)连词
    古代汉语通论(八)连词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1、与 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七)介词
    古代汉语通论(七)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六)代词
    古代汉语通论(六)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 古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等,都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吾字在魏晋以前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用(否定句中可以做前置宾语);第二,朕字在秦以后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