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1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9


五、知识要点:
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社会生活是文学材料的惟一源泉;同时,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2、艺术发现是文学创造活动的契机,它被称为“艺术家的眼睛”;艺术发现的四个心理特征;按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说,艺术发现就是寻求事物或现象间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3、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它是由作家强烈的内在需要促成的。创作动机可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
4、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上承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下接文学创作的物化分阶段;艺术构思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思维:即借助于再现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所从事的思维。
5、几种常见的构思心理机制:回忆与沉思、联想与想象、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感情、意识和无意识。
6、构思方式指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型象,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品整体的具体方式。常见的构思方式有:综合、突出和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7、物化阶段是文学创作的最后分阶段,物化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纸张等媒介,把精神性的艺术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由此可知,文学作品表面上是以文字符号和纸张相结合的物质形式在社会上流通,实则是作家内心某种精神现象的传播。
8、把形象或意念从“心”(形之于心)移到“纸”(形之于手)上是一个艰难的操作过程,常见的问题是: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9、技巧运用时所注意的问题是:技巧运用要为物化主要形象(或意念)的内在物理服务;技巧运用要为作家通过形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
六、历年真题:
1、艺术直觉:(四川大学199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方向文学理论试题 名词解释 4分)
答:在艺术构思中,直觉是指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

2、形象思维:(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文艺理论方向文艺理论试卷 名词解释5分)
答:简单地说,就是借助形象来思维。它是指在艺术构思中,以想象为中心环节,综合运用联想、感情、理智、回忆等多种心理机制,以创造具有丰富审美意义的形象或意念为目的思维方式,由于形象思维主要体现在艺术创造中,因此它又叫艺术思维。在文学创造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相互为用,而总体上,形象思维包容抽象思维。

3、如何认识文艺创作中的灵感现象?(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文艺理论方向文艺理论试卷 简答15分)
答: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或形象)的一种顿悟。它具有三个特征:第一,非预期性。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的意料之外,如李德裕在《文章论》中所说:“文章之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而且它来的时间也不确定,或夜深人静睡熟之际,或百思不得其解将要放弃之时,或干别的事情时受到触发或刺激……灵感来时无影,去时也是无踪的。它是一种“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不及时捕捉,就会消失,转瞬即逝。所以当灵感来临时,就是牺牲寝食也要及时捕捉,并尽可能记下全部轮廓。过后,再以“语不惊人死不休”、“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精神,仔细地从头到尾修改定型。第二,亢奋性。获得灵感的创作主体,往往高度兴奋,有时甚至出现一种迷狂状态,这是主体心理积淀、心理潜流被激活的结果。在灵感状态中,作家往往浮想联翩,内心幻象迭出,情感因之激动不可抑制,有时甚至像犯病一样。第三,创造性。处于灵感状态的作家,思维高度活跃,储备于大脑中的各种材料信息会得到充分运用,这样,极易进入佳句纵横、新意迭出之境界。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灵感对于文艺创作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说明的是,灵感的降临并不是如古时柏拉图所说是神的功劳,而是主体经过艰苦的艺术构思、苦思冥想的结果。唐代皎然《诗式》云:“有时意静神至,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至而得乎。”他断然否定了“神助”说,归功于“先积精思”,应该说这是很深刻的见地。清人王国维曾引用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来形容构思之艰辛,可谓生动形象。总之,对于文艺创作中的灵感现象要辩证地分析,既要看到这些现象,也要认识这些所以产生的根由。

4、“艺术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它抓住了一个人,就把他变成了工具。艺术家不是一种具有自由意志追求自己终极目标的人,他听凭艺术通过他来实现它的目标。作为人,他可以有各种情绪,有意志,有个人的各种目的,然而作为艺术家,他是一个在更高意义上的‘人’——他是‘集体人’——一个体现整个人类无意识的精神生活并使之成形的人。……每当创作居支配地位时,人类生活就违背自由意志,被无意识所统治,并由它成形,……不是歌德创作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作出了歌德。”(四川大学2001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方向文学理论试题 阐释并简评 6分)
答:这是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关于艺术创作动力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创作的动力来源于集体无意识,而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活动,艺术家只是艺术作品实现的工具,服从艺术的调遣,欲罢而不能,完全被一种异己的力量所控制。这种异己力量就是集体无意识,它植根于每个个体的心灵深处,为平常人所意识不到。被集体无意识控制而进入创作状态的作家被荣格称为“作为诗人的个人”而与“作为个人的诗人”相对。“作为诗人的个人”是指那些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的伟大诗人,他创作的是超个体的伟大的作品。如歌德的《浮士德》、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等。与弗洛伊德的艺术创作是性欲升华的观点相比,荣格将集体无意识看成是艺术的原动力无疑有了很大的进步。艺术创作的确有超个体的普遍性,而它自身也有其发展的规律,这些都是符合创作实际的,有助于我们对创作规律的深入理解。但这一观点也有其明显的偏颇:一是将艺术家看成消极地屈从于外在力量的奴隶;二是将集体无意识神秘化。

5、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说与创作动机有什么关系?(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文艺理论试题 简答 5分)
答:“集体无意识”说是荣格理论的核心部分。集体无意识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相对于无意识表层结构的个体无意识,其内容是“原型”或“原始意象”,即过去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集体经验,比如,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受难原型、魔鬼原型等等。荣格认为,作家是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而艺术创作则是由一种原始意象的无意识活动所组成。他说:“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是拥有自由意志,寻求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自己实现艺术目的的人。”并进一步指出,艺术创作的动力来自无意识中的“自主情结”,而艺术创作是一种自发活动,这种活动“无情地奴役艺术家去完成自己的作品,甚至不惜牺牲其健康和普通人的幸福。”荣格的这种创作动力源于集体无意识的理论,虽然过分强调了集体无意识的力量,有失偏颇,但对于我们理解创作动机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另一方面,集体无意识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创作动机也有一定的助益。由于创作主体的个体差异、创作时空的变化及作品本身功能的多样,创作动机显得异常复杂,对它的研究也极为困难。荣格关于人格类型内倾与外倾的划分及艺术家大都属于“内倾直觉型”的典型的强调,对于我们了解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6、艺术发现:(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所有方向文学理论试卷 名词解释 5分)
答: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7、艺术构思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所有方向文学理论试卷 简答 10分)
答: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起主导作用,这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的确定,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都是由意识来完成的。另一方面,意识对无意识的制约作用:第一,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是意识提供的;第二,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无意识是一种习惯性的和自动化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主体无数次有意识、有理性行为的迭加、积累而形成的。艺术构思中的许多细枝末节问题都是无意识来解决的,但作家通常察觉不到这暗中工作的另一个自我,总以“习惯”来搪塞。其实,它的活动程序来源于意识。此外,无意识中材料的安排和组合方向也是靠意识指引的。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无意识作为艺术构思的一个辽阔而又深沉、活跃而又内隐的心理领域,对整体的文学创作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的情况下,它暗中对意念的整合、形象的构思、情节的发展、主题的开掘、意境的渲染、情调的烘托等各种心理材料进行排列、组合。它是一种潜伏于心灵深处的力量,作家意识不到它,但它能暗示写出连作家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来。
总之,在文学创作中,意识和无意识是共存于文学创造过程之中的。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所谓“主从之分”,是指意识与无意识起着某种控制、压抑或引导、解禁作用。所谓“相互补充”,是指意识所提出的某些任务、目标等,往往要靠主体调动无意识的功能,并促使其积极活动、碰撞、组合来完成。所以,在肯定意识的主导作用下给予无意识以充分的重视是应当的,也是有利于文学创作与研究的。

8、文学创作的两个基本阶段是(内形式的生成)和(外形式的获得)。(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文艺理论试题 填空 1分)

9、灵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非预期性、亢奋性、创造性)。(南京大学2002年文学类专业语言文学基础试题 填空 1分)

10、陌生化:(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所有方向文学理论试卷 名词解释 5分)
答:陌生化是指在观察描写事物时,摆脱日常生活中的“自动化”、“习惯化”,用事物给人的第一次新奇反应为基础来展开描写,以此调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的一种构思方式。(注:陌生化手法涉及到两个方面:语言、形象。这里指语言的陌生化。参见第3、10、12章)

11、灵感:(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文艺学方向文学理论试卷 名词解释 4分)
答:灵感是指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它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或形象)的一种顿悟,其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12、材料:A来自偏远山区,高考落榜后进城打工,面对都市的灯红酒绿,产生了自卑感。在工作中认识了城市女孩B,两人产生感情,论及婚嫁,但B最终投入了海外学成归来的IT界新宠C的怀抱。A受到打击,从此玩世不恭,纸醉金迷,最终走向了犯罪。
几年以后,A从监狱出来,看着城市中过往的车辆,猛地踢了一脚石头子,向前走去……
如果你是作家,面对这一素材,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文体创作?采取什么样的叙述方式、选取什么样的视角、选取怎样的创作方式、对A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将赋予作品怎样的寓意?(请不要拘泥形式,尽兴发挥)(复旦大学2003年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试卷 分析 18分)
答:如果由我来处理这一素材,我将采用第一称的叙述方式,以“我”与出狱后A的偶然相遇为机缘,由A的回忆,以过去时态进行铺叙,写一个长篇。在作品中,“我”是个旁观者。在创作方法上,以写实为主,兼取现代主义的一些手法,如意识流、象征、魔幻等。对A的态度是理解、同情与批判。理解一个落榜生,又是来自山区,他闯荡城市与世界的艰难、所遭到的不幸与冷漠,更重要的是想活出人样的面对各种诱惑与道德坚守、金钱与物质、灵与肉的冲突时心理上的折磨、煎熬与难以平衡,想飞起来而终究是翅膀太沉重,羽翼沾湿、竟至于折翅,不甘沉沦而终于沉沦,竟至于铁窗锁身,愧对父母与乡亲及自己最初所抱进城之初衷。同情主人公所经历的曲折处境。批判他的为腾达而不择手段,因慕荣华而丧失人性之真做法。关于寓意,概括地说,本书将通过一个年轻人独闯城市的经历,反映在物质渐进富裕的今天,由于经济上的悬殊、观念上的差异、教育程度的不同……社会各层为生计、为人生、为成功等所显露出的众生相以及人们所坚守的祖辈传下来的正直、善良、诚实、助人等美好品性在一些人身上的渐渐逝去。现实太复杂、理想太难实现,城市太大、个人太小,主人公想融入这个城市,但面对更多的是城市的推拒与疏远、不解与冷漠,如一滴水落在城市坚硬的水泥路面,在无人知晓前,它已蒸发,灰飞烟灭……因此,反映主人公心理的扭曲与变异,是本书的又一层寓意。

1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文艺学方向文学理论试卷 名词解释 8分)
答: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14、灵感与直觉的各自特点,以及它们间的区别。(苏州大学2003年文学理论试题 简答题10分)
答: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并艰苦地思索之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对所思主题(意念或形象)的一种顿悟。灵感的特点是:第一,非预期性。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的意料之外,如李德裕在《文章论》中所说:“文章之为物,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而且它来的时间也不确定,或夜深人静睡熟之际,或百思不得其解将要放弃之时,或干别的事情时受到触发或刺激……灵感来时无影,去时也是无踪的。它是一种“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不及时捕捉,就会消失,转瞬即逝。所以当灵感来临时,就是牺牲寝食也要及时捕捉,并尽可能记下全部轮廓。过后,再以“语不惊人死不休”、“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精神,仔细地从头到尾修改定型。第二,亢奋性。获得灵感的创作主体,往往高度兴奋,有时甚至出现一种迷狂状态,这是主体心理积淀、心理潜流被激活的结果。在灵感状态中,作家往往浮想联翩,内心幻象迭出,情感因之激动不可抑制,有时甚至像犯病一样。第三,创造性。处于灵感状态的作家,思维高度活跃,储备于大脑中的各种材料信息会得到充分运用,这样,极易进入佳句纵横、新意迭出之境界。
直觉是指作家凭借过去的知识积累,过去的经验,已有的、炉火纯青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并与目前所专注的思想趋向、情绪趋向等相结合,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做出的突破性顿悟。其特点是推理过程的省略和事物本质的直接揭示。这是一体化的两个方面。“省略了”推理过程,不是“不要”推理过程,恰恰相反,直接认知和洞察事物,不但要依据过去积累的一切知识和经验,而且这些知识和经验还要烂熟于胸,并经过平时反复和多次的推理、判断和使用。只有这样,当某一事物初次呈现在面前时,才能从整体上迅速猜测、洞察、并一跃而抓住其背后隐藏的奥秘。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在于:第一,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第二,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第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15、按照一般理解,文学创造的全过程可分为(发生)、(构思)、(物化)等三个阶段。(兰州大学2004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概论试题 填空 2分)

16、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文艺理论试题 问答)
答:第一,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在此一发现之前,作家都有相对长久地沉思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所谓“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蓦然领悟的发生,只不过是内心经验酝酿后从阈限下的破土而出。第二,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对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不是外在于他的东西,也不是某种技巧、方法,甚至也不仅是天才,而是和他的内在蕴藉有关的深层的心理内容的外射。他们所以能在此事物中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是彼时彼境的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和凝聚成团的早先经验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的无意导向。第三,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但在这种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这个机缘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从物理世界看,手指活动只是有机体机械力的运动,当茨威格由此而发现赌徒正在挣扎的灵魂的时候,便融进了自己的内在体验。第四,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这个创造物灌注着作家的内心经验,近似原物实际却是世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例如周敦颐所礼赞的莲花,其外表并没有超出它在自然界的植物性状,但蕴含着士君子高雅情操的莲花却是独特的“这一个”。

17、刘勰:感物说(是以诗人感物……亦与心而徘徊。)(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文学理论试题 分析 15分)
答: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这里,刘勰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感物说。诗人受景物的影响有所感触,引起无穷的联想,在经深入的观察、体验之后,随物赋形,意随物转,而后形于言。在同一篇,作者分析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同样是强调“物”对“情”的生成意义和触发作用,景色变化影响人的心灵,于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铺写而成文。这里,存在着一种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的互感关系,不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总而言之,感物说认为,作家诗情文意的萌生,得之于外物的感发,是事、物触我,意有所动,有感而发,文辞随焉。另一方面 ,刘勰认为,“情”的抒发应是自然的流露。“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既如此,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感情的真诚自然远胜于矫饰虚夸。
感物说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古人认为,人和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是相通的,是互相感应的;因而,能够保持内心空明,以天合天,与物为一,“与万化冥合”,那是一种极致的人生了悟与审美体验。感物说,应物而感,情动于中,发而为声,传达那种人与自然的际会神合,而不失自然不损自然,也就是在靠近上述的了悟与体验。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一、考点综述:
1、基本概念: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艺术概括  情感评价  “诗意的裁判”  人文关怀  历史理性  形式创造  艺术形式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形式美  有意味的形式
2、基本原理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形式创造的基本的特征  怎样理解形式美
二、识记
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型”,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体升华”。质而言之,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2、艺术真实是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它的主要特征: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
3、凡是文学创造都存在着情感的评价,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所描述或表现的人物与事件的“裁判”,它体现为对“善”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尚品格和功利取向。
4、“诗意的裁判”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在1883年12月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评价巴尔扎克时提出的,他说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
5、人文关怀,是文学作为审美活动尚“善”的终极价值体现。文学的价值追求始终是以人为中心的,高尔基也因此把文学称为“人学”。
6、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文学性”在于它的形式,主要是指语言形式,而与作品中的社会历史内容无关。
7、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涉及两个根本的方面:内容形式化和形式内容化。
8、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他认为,“形式”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它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三、解释:
1、生活真实:指客观世界中已经发生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生活事实,或者说,生活真实就是历史的或现实的生活。生活真实是无限广大的,无限丰富的,也正因此,它才成为艺术真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科学真实:指用逻辑抽象的思维方式致力于研究对象的本质揭示与规律把握的科学意义上的事实,它是一种抽象的真实、逻辑的真实,具有客观性、真理性、普遍性。
3、艺术真实:指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艺术真实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真实。
4、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5、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6、“诗意的裁判”: 是指对文学创造的评价, 这一概念是由恩格斯在1883年12月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评价巴尔扎克时提出的,他说在巴尔扎克的作品里不仅“有1815年到1848年的法国历史”,还有他对这个历史的富有“诗意的裁判”。所谓“诗意的裁判”就是善与美的统一,它既是情感评价的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也说明了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7、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怀。它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独立人格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8、历史理性:是人们对全面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进步力量的肯定评价,是认识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
9、形式创造:是文学审美价值追求的最后完成,是一个内容形式化与形式内容化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又体现为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表层结构、体裁样式、韵律节奏、表现手法)生成内容并使之呈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

相关话题/文学理论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 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 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A 象征性 B主观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皖西学院中文系 卢佑诚 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练习题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 以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读书笔记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目前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中认为,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文学理论精品课电子讲义(阎嘉)
    第一讲:文学本质论 一、文学的本质 (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二)有关文学本质的有影响的观点 1,模仿论:模仿论也被称为再现论。模仿论强调的是自然或生活等客体对文学的决定作用。 2,表现论:表现论强调的是作家个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文学的本质。 3,形式本体论:形式本体论强调的是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编 导 论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3章 文学作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2019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电子书]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4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5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6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7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扬州大学文学院6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复旦大学703文学理论考研大纲
    703文学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以美国学者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所著《文学理论》为主要参考读本,结合其他现代西方文论,以及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相关知识与概念。要求对文学基本原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分析论证有关论著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集美大学803文学理论与写作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3]考试科目名称:文学理论与写作一、考核目标(一)考查考生对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二)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考研大纲
    2019年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运用文学基本理论的能力、针对实际的阅读现象如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主要考察内容如下:1.文学文本构成及文本分析;2.对文学话语特征的把握;3.读者反应及接受理论。二、主要参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文学理论考研大纲
    2019文学理论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二、具体内容包括1.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理解并阐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及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征;3.理解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当前文学活动的基本特点;4.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 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
  •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文学理论与思潮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思潮专题 学衡派(17、10、02)战国策派(16、07)主观战斗精神(16) 《大公报》文艺奖(15) 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 (14) 孤岛文学(14、07、04)中国新文学大系(13)文协(13)苦闷的象征(13)第三种人(12、08)新潮社(12)学衡派(11)《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