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2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9
4、如何解释叙事性文学本文的虚构的叙述?(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文艺理论试题-简答5分)
答:文学叙事是一种特殊的话语系统,同一般话语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即所指对象不同。一般话语的所指对象是在话语之外的世界中,而文学的叙事话语则仅仅存在于故事本身的叙述话语之中,我们不能也不必用作品话语之外的资料来验证真假,只能看人物与行为在整个话语中的关系如何,是否合乎生活逻辑与感情逻辑。这就是说叙事文学是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这只有当读者仅仅被叙述逻辑的合理性以及描写、抒情和解释所吸引时,才会具有文学的审美价值、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然而又超越了个别的、已经发生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但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
5、叙事学(厦门大学( 2002)文艺学方向美学与文艺理论试题-解释4分)
答:指20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等形成的叙事理论。俄国形式主义与后来的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对叙事文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理论观念,俄国学者普洛普于1928年发彪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对俄罗斯一百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后指出,这一百个故事表面上看纷繁离奇,然而它们实质上受到一个恒定结构的制约。这一结构体现在按照严格的、不可改变的次序前后相接的31个功能中。普洛普的思想传播到法国学术界后,引起了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这一系列学术活动逐渐酝酿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即:叙事学。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共有的叙事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的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
6、叙事类文学中的三要素是指:(C)
A结构,情节,人物 B人物,语言,环境
C人物,情节,环境 D语言,结构,情节(南京大学2002年文学类专业语言文学基础试题-选择2分)
7、叙述视角(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文艺学试题-解释)
答: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叙述者参与的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观察的第二人称叙述,叙述者全知第三人称叙述。
8、叙述者的“声音”有哪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厦门大学( 2002)文艺学方向美学与文艺理论试题-问答20分)
答: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叙述者的“声音”有以下几种类型:(1)独白式叙述。在经典的叙事文学中,作品中人物的情绪、态度、观点都是由叙述者所控制和安排的,作为叙述者以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方式所表达的内容,归根到底是同一个叙述者声音的不同部分,这种发自一个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称之为“独白”式的叙述方式,有些叙事作品中,叙述者的声音会脱离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凸现出来,声音本身变成了被关注的对象。叙述者声音的凸现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前台,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如明代的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开篇说道:“看官,则今日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弟子做个榜样。”又如我们常见的“话说……”、“正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毕竟董卓性命如何,且听下蜀犬吠日分解”之语等等,都显现出叙述者的声音是全知全能的。(2)在现代的某些叙事作品中,还出现了“复调”式叙述方式,如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作品中,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与心理矛盾倾向,在他的小说《罪与罚》中,大学生拉斯柯里涅科夫在谋杀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前后,就始终被矛盾的念头所困扰,最终导致了精神崩溃。这一类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的声音与主人公的声音之间存在着矛盾,主人公似乎总是在叛离叙述者的理性意图,按照自己的怪诞念头行动,就好像不是叙述者在控制着主人公的行动,而是叙述者在与主人公对话,有时叙述者只能听凭主人公随心所欲地行动。在这里,作者把自己内心的矛盾、困惑通过叙述者声音与主人声音的对立而表现了出来。这样在同一个叙事中并行着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音的叙述方式可以借用音乐术语称之为“复调”式叙述。“复调”式叙述的出现,不仅是叙事艺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叙事语境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出现危机的一个征兆。
9、文学的叙事(苏州大学2003年文学理论试题解释5分)
答: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叙事的特征有二:其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会的本质。
10、“叙事”一词通常包括三个方面涵义,即(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兰州大学2004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填空2分)
11、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兰州大学2004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概论试题-解释8分)
答:概括地说,所谓“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所谓“文本时间”(也称为“叙事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时序、时距和频率。时序是指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文本时间顺序与故事时间顺序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具体来说,包含三种时序,即顺序、倒序和插序。时距也可以称为叙述的步速,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比较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不同的时距可以影响叙事速度向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变快,故事时间长而文本时间短,通常称之为概要叙述;二是变慢,用较长的文字来叙述很短时间里发生的故事。频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的叙述的次数,不同的叙述频率会形成不同的阅读效果。
12、叙述动作(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文艺理论试题-解释)
答:叙述动作即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是指以什么方式讲述叙述话语。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叙述者与作者、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接受者。
13、请你用20世纪不同时期的的三部(篇)以“我”为叙述者或者是主要人物的作品来分析其中的“我”与社会的关联,以及这几个“我”之间的关联和他们各自的特征?(复旦大学2005年中外文学和文艺理论论述题25分)
答:试举鲁迅的《狂人日记》、普希金的《驿站长》以及马原的《虚构》三篇小说为例简要分析。《狂人日记》中的“我”是主人公本身,他是社会生活的亲身体验者和记录者,是作品事件的参与者和讲述者,因此作品中的全部内容都是以“我”的眼光和视角观察叙述。《驿站长》中的“我”也是社会生活的体验者,同时参与作品事件,只是这里的“我”并不讲述关于自己的生活,而是采取客观态度从旁观察叙述。《虚构》中的“我”虚虚实实且有多重身份,既像社会生活、作品事件的亲验者,又像一个纯属虚构的角色,与真实生活无关。三者虽然同属第一人称叙述,都以叙述参与者的姿态进行叙事,然而却各有特点,具体如下:在《狂人日记》中,叙述者“我”就是故事主人公,故事如同自传,叙述者“我”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焦点因此而移入作品中,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这种叙述角度有两个特点:首先,这个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他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面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介,这双重身份使这个角色不同于作品中其他角色,他比其他角色更“透明”、更易于理解。其次,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了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如同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方法,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因此《狂人日记》在叙述视角上所受限制也相对较大。而在《驿站长》中,叙述者只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或旁观者。这样的叙述往往较为客观一些,因为叙述者“我”同主要故事几乎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仅是个旁听者而已,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实质上与第三人称叙述相当接近。《虚构》的情况更为复杂,马原的元小说惯用方式之一是作家直接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虚构》这篇小说叙述的是“我”在西藏的一个麻风病村数日的经历,叙述者是“我”,叙述的对象也是“我”的经历,小说劈头的一句话又明确告知读者:“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在小说的叙述中也不忘提醒读者:“我是一个写小说的作家,我格外注意人物的说话的情形”;“我个子高大,满脸胡须,我是个有名有姓的男性公民,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好多人会在人群中认出我”,作者以自我确认的方式进入作品,煞有介事地以自叙或回忆的方式描述自己亲历或参与的事件,一方面似乎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可靠性,但不断告知读者他的作家身份又解除了这种可靠性。一切都可信又不可信,惟有叙事本身才是真实的。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一、考点综述:
1、基本概念:
抒情 抒情性作品 抒情话语 宣泄 抒情主体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诗家语” 声情并茂 情景交融 形散神聚 节奏 隐喻 象征 歧义 借代 抒情角色 抒情动机
2、基本原理:
抒情与叙事的异同 实境与虚境 “宣泄” 说 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的异同 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关系 抒情话语的陌生化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构成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抒情的基本性质 抒情的主要特征 抒情性话语的修辞方式 抒情角色的分类
二、识记:
1、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称,是一种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来表现作家内心情感活动的文学作品类型 。
2、抒情性作品在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创造审美价值、实现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为表现深广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内心生活,抒情作家必须创造意味深长的话语形式,从而创造出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直接融合的抒情性作品。
3、在欧洲文学传统中,抒情(lyric)这一词是从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lyre)一词演变而来的。它原指一种由七弦琴伴唱的抒情短歌,后来发展为意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文学类型。
4、抒情诗可以分为颂歌、哀诗、情诗、讽刺诗、田园诗、山水诗等等,这是就抒情内容的不同特征来分类的。在中国,诗、赋、词、曲是抒情诗的主要文体。
5、“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出自李贽的《焚书•杂说》
6、写诗可以“骋其情”,使人“幽居靡闷”,出自南朝著名古典文论家钟嵘的《诗品》,是说抒情过程是一个解开心灵枷锁,消除情感压抑的畅快抒发过程。
7、抒情内容和相应的抒情话语是构成抒情性作品的两个基本要素。
8、抒情性作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9、抒情性作品的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从而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
10、从艺术起源的角度说,诗、舞、乐是一体的,诗与乐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中国古代的许多诗、词、曲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经》中的风、雅、颂,以及后来的词牌和曲牌的分类都是基于音乐的曲式分类的。
11、从艺术种类的关系上说,抒情诗是最接近音乐的文学类型。他们都是以表现情感活动为主的时间艺术,都有声音和谐的音调和节奏,都较少受到外在物理时空的限制,有较高的心灵自由度。
12、抒情话语的最小声音单位是字音,字音之间变化而有序的组合形成了和谐的音调。
13、中国古典诗词还运用双声词、叠韵词、叠声词、象声词来构造和谐的声调。
14、“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出自王夫之的《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就是说,写景状物必须蕴情寓意。“景”与“物”成为了“言志”与“抒情”的工具和载体,诗中的一切形象和景物都是为表情达意而存在的,所谓“景为情设。诗人写景,意在言情。
15、诗歌从描述的内容上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6、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有比喻与象征、倒装与歧义、夸张与对比、借代与典故。
三、解释:
1、抒情: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2、抒情性作品: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抒情性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和审美特性,是由情感内涵和抒情话语直接融合而成的整体。抒情性作品的主要体裁是抒情诗、散文、杂文等,另外,中国戏曲文学中的唱词也多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
3、抒情话语:它是一种以抒情写意为主的表现性话语,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将抒情内容直接融入其中、不同于普通话语系统的特殊语言组织形式。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与普通话语相比,抒情话语突出了直接呈示情感运动形式的表现功能,时常打破日常语言规范,既经济、简练又具有复杂化、陌生化的特征。
4、抒情性作品的结构:指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抒情性作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声音、画面、情感经验。在一般情况下,抒情性作品由这三个要素相互作业组合而成,其中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是抒情性作品的完美结构形态。
5、声情并茂:指抒情话语的声音组织与其表现的情感内涵相互协调助合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音调与情调、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的高度一致,直接可感的声音组织成为抒情内容生动有力的表现形式。
6、情景交融:指抒情性作品中描写的景物(画面)与情感内涵水乳交融地结合。具体表现为抒情性作品中的景是情中之景,情是景中之情,写景之语成为象征性表现情感的抒情之语。
7、节奏:指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8、隐喻:也叫暗喻,是比喻的一种,明确表明了喻体和喻本德相合关系,但是与明喻不同的是,中间不用“如”“像”“似”“好像”等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
9、象征:指以具体事物(意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式,表现为不是用词语直接表现,而是用声音和画面等暗示情感意义的纯意象来表达情感,它是抒情话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
10、抒情角色:指抒情作者在抒情性作品中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常见的抒情角色有第一人称的抒情、代言式的抒情和叙事者的抒情。
11、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指抒情作者为创造审美化的抒情话语而采用的特殊用语方法。常见的抒情话语修辞方式有比喻、象征、倒装、歧义、夸张、对比、借代、用典等。
12、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作品的语言可以分为景语和情语。景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在优秀的抒情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质在于一个“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四、问答: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1)文学抒情是与叙事相对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2)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3)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抒情性是文学作品的普遍属性,其作品以表现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而与此相对的便是叙事性作品。
2、如何理解抒情与叙事中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并举例说明。
答:要分析二者的异同,首先要明确二者的差异,由于抒情和叙事是两个相异的概念,因此他们的相异点是明确的,一般的说,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另外,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抒情和叙事的基本差异从内容到话语形式的诸多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由于表达方式的需要,抒情和叙事在不同的文学体裁中各有侧重,在诗词、散文的行文中利于情感的抒发,而在小说、戏剧中叙事的成分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抒情性作品中也能有叙事因素,叙事性作品中也可能有抒情成分。这便体现了分类的相对性,发现他们之间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才能是更好的理解这两种文学类型的突破口。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一首伤春感怀的抒情,词中记叙了词人醉酒浓睡,试问卷帘人这一系列的动作,不但没有削弱词的抒情成分,反倒以问答方式、藏问于答的精妙方式,强化了作者心中那一缕淡淡的优伤。在以叙事为主的戏剧文学中,中国戏曲文学却因叙事与抒情的结合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唱词多为抒情诗,而且不少宾白也有抒情的风格,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段唱词“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 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写的是送别时的情景,但是将爱侣之间伤离别的愁绪曲折委婉的表达了出来,很明显,抒情的意味非常的浓厚。另外,小说也是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但是很多小说中也有鲜明的抒情性,作者情感的抒发在明确了整个文章基调的同时也加上了隽永的深长意味。
3、如何理解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矛盾关系?
答:(1)二者是有差别的,首先,抒情富于主体性的自我色彩,所以我们能在抒情性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声音,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想,具有鲜明的个性的情感表现,可以说抒情式一种自我表现。其次,由于人士社会性的存在,个性自我的形成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为条件的。各种社会关系都会对个性自我发生影响,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同样成为了作者的创作之源,所以说,文学抒情正因为包含着普遍的社会内涵,才能引起普遍的社会共鸣。(2)二者也是有联系的,第一,抒情是一种社会交流,作者表现自我感受的同时也在向隐含的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因此,文学抒情不是一种完全自我孤立的文学事件,而是与某些社会成员(读者)发生内在联系的,从而给作品打上了社会的烙印。第二,抒情自我还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美化的情感反应中,抒情自我总是要从属于某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具体作品中表现为某种感受、评价、信仰和表现的模式。第三,伟大的抒情诗人总是对社会、对人民、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对人类面临的某些共同问题有深入的体察和领悟,总是把自我与进步的或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命运和追求同人民群众的命运和追求融为一体。
4、抒情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答:(1)诚挚性原则。抒情最基本的原则是诚挚与可靠,它要求艺术家在抒发情感时必须真诚可靠,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挚感受。(2)独特性原则。艺术家要把最为独特的感受传达给别人,避免使用一般性的情感概念。(3)感染性原则。真正的抒情艺术一定会使读者神不知鬼不觉地受到感染,它消除了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5、抒情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抒情的主要途径有二:(1)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声”指律,“情”指情感,二者在抒情作品,特别是抒情诗中结下了不解之缘,诗歌具有音乐的某些形式特征,在声音的层面上尤其如此,它们都拥有声音和谐的音调和节奏,韵律是某些抒情作品,特别是抒情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失去韵律不仅会使它失去韵味,而且还会失去生命。(2)情景交融。“情”指情感,“景”指景物,二者在抒情作品中的关系极为密切。情景交融,历来是中国抒情创作的一大理想,情感的表现总是要借助某种媒介,这样主观情感、心性才能真切表达出来,才能为人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构成文学活动。
6、简述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的关系。
答: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二者是直接融合的。抒情内容是指本文所表现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和意义。它往往是一种体验、感悟或心境。具有无法用普通话语来充分表达的“不可言传”性。抒情内容的这种含混性导致了它对抒情话语形式的直接依赖。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能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用声音和图画的组织形式来体现难以言传的抒情内容。抒情主体把抒情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之中,达到二者的融合,而读者直接接触的也是抒情话语,他通过抒情话语得以体悟抒情内容。所以,抒情话语是欣赏和分析抒情性作品的直接切入点。
7、为什么说抒情内容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又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
答:抒情性作品的题材大多是人生经验在人的心灵中留下的投影,以及由此而激起的人的情感经验。当情感经验成为抒情性作品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首先,人类社会生活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在世界的纷繁变幻,人生过程的坎坷曲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这些都使人面对外在世界时产生了内在感受,以及随之而来得的情感体验。抒情性作品就是将这个复杂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使之成为我们的审美观照对象。内在人生心灵世界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建立在空想基础上的抒情是无病呻吟的,只有让客观生活成为抒情反映的对象,这样才会真实可感,引起共鸣。其次,在抒情的内容中,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又与形成这种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作家心灵深处的人格有着深刻的联系。突出了创作主体自身的心灵感受、主观情绪和审美情感,侧重反映人类的精神世界,它注重感情活动中的审美快感,并努力将其以感性的形式得到充分的表现。这样,抒情性作品就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生,反映出了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读者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抒情主体独特的体验与思想,个性化的情感倾诉,自然会给每一篇抒情性作品打上抒情主体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烙印,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不同的个体姿态。所以说,抒情内容不仅是对客观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一种主观化了的反映。
8、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试举例说明。
相关话题/文学理论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 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 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A 象征性 B主观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皖西学院中文系 卢佑诚 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练习题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 以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读书笔记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目前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中认为,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文学理论精品课电子讲义(阎嘉)
第一讲:文学本质论 一、文学的本质 (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二)有关文学本质的有影响的观点 1,模仿论:模仿论也被称为再现论。模仿论强调的是自然或生活等客体对文学的决定作用。 2,表现论:表现论强调的是作家个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文学的本质。 3,形式本体论:形式本体论强调的是作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编 导 论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3章 文学作为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2019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电子书]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4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5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6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7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扬州大学文学院61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复旦大学703文学理论考研大纲
703文学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以美国学者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所著《文学理论》为主要参考读本,结合其他现代西方文论,以及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相关知识与概念。要求对文学基本原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分析论证有关论著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集美大学803文学理论与写作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3]考试科目名称:文学理论与写作一、考核目标(一)考查考生对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二)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考研大纲
2019年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运用文学基本理论的能力、针对实际的阅读现象如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主要考察内容如下:1.文学文本构成及文本分析;2.对文学话语特征的把握;3.读者反应及接受理论。二、主要参考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文学理论考研大纲
2019文学理论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二、具体内容包括1.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理解并阐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及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征;3.理解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当前文学活动的基本特点;4.理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 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文学理论与思潮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思潮专题 学衡派(17、10、02)战国策派(16、07)主观战斗精神(16) 《大公报》文艺奖(15) 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 (14) 孤岛文学(14、07、04)中国新文学大系(13)文协(13)苦闷的象征(13)第三种人(12、08)新潮社(12)学衡派(11)《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