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历年考研试题及答案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30

复旦大学2009年西方哲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
1.   飞矢不动: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的观点。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其哲学思想特点在于他进一步用逻辑论证来说明存在是“一”而不是“多”,存在是“静”而不是“动”,“飞矢不动”就是关于否定动的论证之一。因为飞矢在一定的时间里必存在于与他相等的空间里。因此,如果把飞矢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分为无数个点,则它在每一点上都存在于与他自身相等的空间里。可见,箭的飞动乃是无数静止的总和而不是运动,说飞矢运动是矛盾的。
2.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开创者普罗泰戈拉的哲学观点,按照柏拉图的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所呈现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又是对你所呈现的样子,而你和我都是人”,“因而可以说,对于每个感知者来说,事物就是他所感知的那个样子”。这就是说,衡量万物的尺度就是个人的感觉,事物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他所感觉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那么,对于同一事物就可以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的说法,形成相互对立的不同理论。这一命题表明智者运动具有明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
  普罗泰戈拉的这一命题在当时是正对“神意”说的,它提高人的地位,贬低了神的地位;这一命题也有约定论的含义。
3.    唯名论:早期经院哲学内部的斗争主要是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战。这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贡献个是否是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
  唯名论者认为,真是存在的只有给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唯名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而且人的思想中也没有一般的概念,所谓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名词,甚至说是一种声音。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罗瑟林,另一种唯名论叫做概念论,认为一般不单是一个词,而且是人心中的一个概念,是人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通性的概念,代表人物是阿伯拉尔。
4.    实在论: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它们是上帝创造个别事物时所依照的原型,这些原型也就是上帝所具有的“理念”。这种观点叫做“极端实在论”,实际上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其代表人物是安瑟伦和生于香蒲的威廉。还有一种“温和实在论”,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它们歪曲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的说法,把一半说成是一种“实体形式”或叫隐蔽的质,它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巧妙,最终还是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比个别更实在。
5.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既然现在知识真假难辨,最明智的办法莫过于对所有的知识来一次彻底的怀疑,把稍有疑惑的只是暂时放在一边,可以看能不能找到不正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
   于是,他果断地对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审查。他从普遍怀疑出发,首先肯定了“自我”的存在,在他看来,自我的存在完全是自明的,因为:我虽然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我怎么也不能怀疑,那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本身;而怀疑活动时思想活动,所以说我在怀疑,也就是说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是无可怀疑的,那么作为怀疑活动的主题的“自我”的存在也就确定可靠了。于是,笛卡尔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个著名的结论或公式。我思故我在乃是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是笛卡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基石。
6.  存在就是被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是贝克莱唯心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命题。它的基本思想是:一切物体的存在都离不开能感知它们的心灵或者说存在于心灵之中。
  像洛克一样,贝克莱认为人类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而无论哪一种观念都只存在于能感知的能动的实体即心灵之中。换言之,认识的对象是观念,观念只存在于心灵之中,它们不可能离开心灵而独立存在,因此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既然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那就意味着感觉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因为“具有一个观念与感知一个概念是一回事”,“事实上,对象和感觉是一种东西”。所以,事物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存在就是被感知在贝克莱那里是逻辑地从“物是观念的集合”这一命题中推演出来的。
7.经验(杜威)  8.大全(雅斯贝尔斯)

二、简述题
1、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无知的,所以他不是生产知识,而是帮助别人生产知识。他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问题的时候,惯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苏格拉底把这种方法称为“接生术”。这个方法据说是从他的助产婆母亲那里得到的启发。
  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哲学十五讲)
  苏格拉底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总是从具体的事例中引申出普遍的原则来。所以,苏格拉底的方法是一种归纳法,就是通过归纳寻求概念的定义,或者说是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古代有些哲学家认为,思维矛盾的揭露以及对立意见的冲突,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苏格拉底的辩证法(问答法)就是这样一种揭露矛盾的论辩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揭露已有的观念的矛盾,寻求概念的定义,所以可以说是一种思维的辨证法、概念的辨证法。他用这种方法是为了论证他的唯心主义学说的。

2、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奥古斯丁宣称上帝是永恒的。他认为任命都承认时间是流动的、连续的,因此,不管我把怎样短的一段持续的时间当做“现在”,它总可以被换分为早于这一段的部分,即过去,以及后来的部分---将来。在某种意义上说,“过去”和“将来”同“现在”结合在一起,目前都在我的心中。我们虽然具有测量时间的能力,但是,不可能测量一个不存在的食物,“过去”和“将来”即使是过去和将来,可是当我们去测量的时候,它多多少少也是现在。所以又三种时间:过去事物的现在,现在事物的现在,以及未来事物的现在。过去事物的现在时会议;现在事物的现在时视觉;未来事物的现在时期望。这就是说,时间都是主观的,时间存在于进行回忆、考察和期望者的精神之中。因此,如果没有被创造之物,也就不可能有时间,而谈论创造以前的时间那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上帝不存在于时间之中,也就是上帝是永恒的。
  奥古斯丁把人测量时间的能力,同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时间混为一谈,把时间说成是主观的,完全否定时间的客观性,他并且把时间说成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存在于时间之外,这更加表明他的说法是反科学的神秘主义。

3、阿奎那上帝存在五大论证:托马斯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知道上帝这条教义是基督教的基石,同时,他又看到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遭到一些人的驳斥。于是,他就因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上帝是“不动的推动者”和“最终因”等,来为上帝的存在作全面的论证,即著名的五大论证。这些论证当中,还混合了奥古斯丁和阿拉伯哲学家的一些论点。(1)不懂的推动者之论证,即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方面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世界上有些事物是运动的,这在我们的感觉上是明白的,也是确实的。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每一件运动的东西,需要某种东西来推动,某种东西又需要另一物来推动。还有,运动不外像亚里士多德说的,是事物从潜在性向现实性的转变。一件事物,除非受某一个现实事物的影响,它决不能从潜在性变为现实性。依此推理,如果没有一个第一推动者和据对的现实性,我们将被迫无止境地网上追溯,永远不可能达到重点。所以,一定有某种存在是不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2)最终因的论证:世间每一个结果都有其原因,如果没有一个自因的、不依靠任何东西就存在的东西,我们又被迫在因果系列上趋于无穷,那么有一个最终因,也是必然的。这个最终因,我们就称之为上帝。(3)自身必然性的论证,即从可能性和必然性方面来论证。我们看到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生生息息,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样,如果一切事物都会不存在,世界就自始至终不该有事物的存在,因为事物若不凭借某种存在的东西就不会产生。这就是说,一切存在事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些事物还必须作为必然的事物而存在。不过,在必然的事物中起必然性有的是由于其他事物所引起,有的则不是。要把由其他事物引起必然性的事物推到无限,这是不可能的。正如第二个论证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某一东西,自身具有自己的必然性,而所有的人都说它就是上帝。(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存在,论证上帝的存在。以前事物的善良、真实和尊贵等,有多有少,有高有低,这是同高点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世界上必然有一种最善良、最完美和最高贵的存在,我们就称之为上帝。(5)从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我们看到,那些无知识的人,甚至那些生物,也是为着一个目标而活动的。但是,一个知者如果不受某一有知者的智慧,那他就像一支不受射手指挥的箭那样,也不能够达到他的目的地。这就意味着必定有一个智慧的存在者。一切自然事物都要依靠它指引而趋向自己的目的,这个存在者就是上帝。
 西方哲学十五讲: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哲学的结合,促成了托马斯.阿奎那神哲学的形成。证明上帝的存在,是托马斯神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托马斯认为,上帝的本质已经包含着存在,但这只是一个信仰的事实,对于理性来说却不是一个自明的真理,对此必须加以证明。不过,像安瑟尔谟那样从纯粹概念推论出存在是不合逻辑的。上帝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但上帝本身是我们无法认识的,因而对上帝不能做先天的证明,而只能做后天的证明,即从结果去证明原因,从上帝的创造物去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结果同其原因相比,显然我们更容易认识结果,所以我们往往通过结果来认识原因。任何结果,只要我们越认识它,就越能推论其原因。因为结果渊源于原因,有果必先有因。所以,上帝的存在,从上帝本身我们是无法认识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认识的结果加以证明。
  在《神学大全》中,托马斯一共提出了五种证明:1.事物的任何运功都是由在它之前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2.任何事物都以另一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3.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和必然性,由此推论下去,必定有一种东西,它自身就是必然的,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以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4.事物都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等品行,其标准就在于它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东西接近的程度,因此,世界上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其他完美性的原因。5.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有秩序的,仿佛有有目的的安排。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指挥。综合上述五种证明,就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即上帝是存在的。
4、卡西尔哲学和康德哲学的联系和区别,卡西尔为什么说“人是符号的动物”?
5、萨特为什么要区分存在的现象和现象的存在?二者有什么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理念:真正的实在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变动不居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向巴门尼德的所主张的“存在”那样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苏格拉底所讲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但是,他又认为,概念并不想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仅限于道德的领域,概念也并不仅仅是思想的范畴,只存在于人的心中,而是独立地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柏拉图把这种概念称之为“理念”。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这样,在柏拉图那里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理念与“幻影世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对立。柏拉图所说的“真正的实在”(也就是“理念”)的根本标志就是永恒不变的、同一的,不能即是此又是彼得,因而是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来的东西;那些变动不定的,既是这个又是那个,不能明确地表达出它的意义来的东西,就决不能是“真正的实在”。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柏拉图的整个体系中的。
  柏拉图的这种看法与他对数学和道德的研究特别有关。在他看来,数学上的命题都是绝对确定的,永恒不变的。数学的对象也具有这种本质特性,这些对象不可能在可感觉的客体中找到。所以,柏拉图首先是从数学那里发现他的“真正的实在的”。其次是道德。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善和恶是存在的,但不能在感知世界种找到,道德判断的客观真实性的基础是在观念之中,我们可以接近它们但不可能达到完善的道德观念。   二、理念和事物:原型和摹本   关于理念和我们感官所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真实世界和幻影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柏拉图吸取了“模仿说”并且提出了“分有说”。所谓模仿说,就是认为理念是原型,个别事物只是“模仿”原型而产生的,所以个别事物知只是其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所谓分有说是说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理念。依此类推,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是分有理念世界的结果。所以理念和具体事物既是有区别的,又是同名的。但是,事物究竟怎样分有它们的的理念柏拉图自己也没有能说清楚。他认为,只要相信“分有”就是了,至于它究竟怎样“分有”可以不必管它。
   理念除了作为原型为具体事物所分有外,柏拉图还提出,理念同样也是具体事物所要追求的目的。具体事物要想达到它,但永远也不能达到,因为它是绝对的、永恒的,而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流逝的。
   柏拉图的“理念”与巴门尼德的“存在”有共同之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并不像巴门尼德的存在那样是“唯一的”,而是许多的,各类事物都有各类事物的理念。但是,理念和个别事物是否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柏拉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是前后一贯的。在《国家篇》、《斐多篇》等对话中,人造物和自然物以及争议、节制、勇敢等美德和不正义、恶、丑等否定的品德都有相应的理念。但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肯定了数方面的、伦理方面的理念,而对自然物有否理念犹豫不决,对人造物有否理念未涉及,对头发、污泥、秽物等一些无价值的食物,则否定它们有相应的理念。但在《蒂迈欧篇》中又回到《国家篇》等对话中的观点,因为在这篇对话中,他提出“巨匠”按照理念塑造万物,所以万物必有与之相应的理念。总起来说,柏拉图所涉及的理念大体上有这样几类:具体事物的理念,这是最低级的理念;数学的或科学的概念或范畴,这是较高一级的理念;艺术的和道德的理念,这是更高级的理念;在所有理念之上的最高的理念是“善”。柏拉图把善看做不仅是道德范畴,而且是本体论、认识论的范畴。善是最高的理念,也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是超乎一切之上的。善好比太阳,正像太阳使我们的感官看到事物世界那样,善使我们洞察理念世界。善是至高无上的理念,没有其他理念能与之相比。各种理念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下,形成一个有条理、真实的世界。又因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理念,所以它也是其它理念所追求的目的,是宇宙的最高目的。这样,以善的理念为最高级的理念世界就形成了一个目的论的体系。柏拉图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这个理念世界的本质和内在秩序。  三、理念的本质及其认识论根源  柏拉图的理念论把精神性的实体“理念”看做万物的本原,理念独立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人之外,理念世界是原型,是第一性的,是其决定作用的,而物质世界或具体事物世界则是第二性的,是由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这就完全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它和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正相对立。
  柏拉图企图从具体事物、从许多的个别之中寻求一般、共性,从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将是一个进步。科学、哲学是需要探求事物的一般、共性,也就是寻求事物的规律。但是,一般、共性绝不是像柏拉图所说的那种脱离了个别事物的理念;人们的认识也不能停留在一般,而应该从一般再回到个别中去。理念论的错误就在于把事物的一般概念绝对化,把它们变成了脱离具体事物并且限于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这就完全割裂了一般与个别,或者说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因此,在柏拉图那里,十分明显地形成了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道无法弥补的鸿沟。
   实际上,由于脱离了个别,柏拉图所说的一般已经成了一种空洞的、僵死的抽象,是和科学的规律背道而驰的,而和宗教的神却有着共同的本质。因此,柏拉图的对话中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他所谓的善的理念实质上正是神的别名,以善的理念为首的理念世界所构成的目的论体系域宗教神学是一脉相通的。

2、文本释义题,一段安瑟伦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安瑟伦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的主要著作有《独白篇》、《宣讲篇》和《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等。在《宣讲篇》中,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所谓本体论的证明。
   在哲学上,安瑟伦直接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学说,竭力鼓吹宗教信条的绝对权威,他虽然没有完全摈弃理性的作用,但是提出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位教义提供“可以理解的”证明,理性就是想方设法为信仰服务。
   安瑟伦为了证明信仰的合理性,费尽心机为上帝的存在作出许多论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所谓的本体论的证明。他断言,每个人的心中都具有上帝的观念。即使愚妄人心里说“没有上帝”,这一思想本身,也就证明上帝是存在的。因为所谓“上帝”这个观念本身,意思就是“绝对完备者”,不能设想任何比它更伟大的实体。既然我们确定无疑地认为,上帝是最完善者,那他就决不能仅仅存在于心中。因为假定他仅仅存在于人的心中,我们就能够设想现实中的存在物可能比它更完善。这就是说,加入上帝仅仅存在于人心中而不具有现实的存在,那他酒不是最完善的实体了。但我们早已确信没有任何东西比上帝更完善,“因此毫无疑问......他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马克思曾经指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逻辑上不过是一种空洞的“同语反复”,它不能证明论证者本人的思想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而决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因为安瑟伦的命题的前提中已经肯定了自己要证明的结论,武断地把上帝说成是最完备的实体。他的证明没有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它无非证明了,当我们思考一个东西,认为它是存在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就肯定它比非存在物更完善。但是,这个存在物究竟是否真的存在,仍然没有证明。
从哲学上讲,安瑟伦的证明只不过把人的主观意识中存在的一般观念,作为离开具体事物而独立地客观存在,再从观念推出现实中的存在。实质上,这种说法是贴了一种新标签的柏拉图的理念论。

3、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莱布尼茨在哲学上提出的理论是单子论。这种理论主张构成万物的基础是胆子。在《单子论》中,莱布尼茨指出,单子是一种没有部分,不占有空间的东西。因此,它不是物质性的存在物,而只能是一种精神性的实体。实际上,莱布尼茨认为也可以把单子称为一种“灵魂”。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具有唯心主义性质。不过这种唯心主义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因为莱布尼茨所说的单子并不是为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精神,而是指的宇宙的客观精神。
   按照莱布尼茨的说法,单子作为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具有一定的特性,即对其他单子和由单子构成的事物能进行“知觉”或“表象”,而且不同的单子具有不同的知觉或表象的能力。事物之所以相互区别开来,正由于构成它们的单子具有高低不等的知觉能力。其中被包围在中间部分的单子的知觉能力最高,对其他单子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性质便由这一单子所决定。虽然广义上说,一切单子因有知觉特性,都可被称为“灵魂”,但狭义来说,只有处于支配地位的单子才被称为一事物的“灵魂”,其他单子则构成事物的形体(物质)部分。
按照单子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知觉能力,莱布尼茨对单子作了等级上的划分。无意识的无机物以至植物,它们的单子只有最不清晰的一些“微知觉”,莱布尼茨也称之为“原始的隐德来希”,动物的灵魂具有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可称之为真正的灵魂,当然还只是感性灵魂;人的灵魂具有清晰地知觉和自我意识,即理性灵魂,有了“统觉”和“理性”;在人之上还有无数更高级的生物或单子,例如“天使”;最高的单子就是上帝,他是唯一的创造一切单子的单子,全知、全能、全善,因而是“单子的单子”或“太上单子”。上帝是最完满的单子,其他一切单子为上帝所创造。(莱布尼茨根据单子的“知觉”和“欲求”以及相互之间的等级,提出了“连续性原则”。从“单子的单子”上帝道最低级的单子,期间存在着无限多的等级,这些等级之间没有分离的间隔,因而整体是连续的。不仅如此,每个单子从一种知觉道另一种知觉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所以他提出了一条准则,“自然从来不飞跃”,这就是“连续律”......每个单子都是“不可分的点”,而全部单子又构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整体,莱布尼茨就是这样解决机械论实体观的矛盾的。)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尽管对单子作了等级上的划分,甚至认为最低级的单子实际上并无什么认识能力,但因为他宣扬一切事物原则上都有知觉能力或灵魂,因此这种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便具有万物有灵论的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莱布尼茨在提出和建立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论时,正值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在修各国进步思想家中广泛流行之际。莱布尼茨不与之为伍,打出唯心主义的旗号,应该说正有着深刻地阶级根源。莱布尼茨是17世纪懦弱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他的单子论以隐晦的方式,反映和体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阶级状况和思想要求。同时,他提出单子论,还犹豫这种哲学有助于调和德国资产阶级所可能采取的哲学思想,同传统的为封建势力服务的宗教神学的矛盾。
总观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单子的如下特性:1.单纯性。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复合的,因而一定有单纯的实体,因为复合物无非是一群或一堆单纯的东西,所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既然没有部分,也就没有广延或形状,因而是不可分的。所以,单子一定是精神实体。单纯性是单子的基本规定,莱布尼茨由此而推演出了单子的一些列特性。2.复多性。单子是无限多的。因为世界上的食物都是复合的和无限的,因而组成这些事物的单纯实体酒不是两个或三个(笛卡尔),也不是一个(斯宾诺莎),而是无数个。3.永恒性。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因而没有广延、形状或部分,所以是不可分的。这就是说,单子不会像自然事物那样通过各个部分的组合二产生,通过各个部分的分解而消灭。单子的产生于消灭只能出于上帝的创造和毁灭,这无异说单子是永恒的存在。4单子之间相互独立。既然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光焰或部分,就不可能有什么东西可以进入其内部而造成变化,“单子并没有可供某物出入的窗户”。5.质的区别。单子是单纯的,没有广延,因而相互之间不存在量的差别而存在质的差别。莱布尼茨提出了一种“普遍差别原则”或“个体性原则”:“每个单子必须与任何一个别的单子不同。因为自然界中绝没有两个东西完全一样,不可能在其中找到一种内在的、基于固有本质的差别来”。由于单子是单纯的精神实体,其本性在于表象或知觉,所以单子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就造成了它们在质上的区别。6.单子是自因。单子是单纯的,没有部分,因而它的变化和发展不可能来自外部,只能出于它的内部原因,这也符合实体独立自存而能动的原则。所以,单子一定是自身完满的“自因”。莱布尼茨将这种内在的原则和能动的本性称之为“力”,每个单子都有一个“力的中心”,它表现为“欲求”或“欲望”,单子就是在“欲求”的推动下自己实现自己的本性的。这种“力”不同于机械论的外力,而是事物的内在目的。


相关话题/哲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逻辑学专业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我院逻辑学专业2019年接收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调剂1人,相关调剂信息如下:一、接收调剂的专业和分数线学科类别:哲学接受调剂专业名称:逻辑学接受计划数:1个分数线:政治55,外语50,专业课90,90,总分360备注:不接受报考专业硕士的考生二、基本要求1、达到我院的复试分数线,且需通过原报考专业的国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8
  • 张志伟西方哲学史考研辅导笔记
    赫拉克利特逻各斯 逻各斯的含义很多,如何认定和理解,学术界的看法不一。我们认为,应该将其主要地理解为万物必须依 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规律,虽然有时它也指普遍理性,不过这 两个方面或许亦有其一致性。因为他指出,这个逻各斯不仅永恒存在着,而且万物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北大赵敦化西方哲学史笔记详细版
    西方哲学史笔记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一、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诸如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北大西方哲学笔记修改稿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第二讲 希腊哲学概论 一、 希腊哲学的特点:(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印度哲学比较) 1,相同点:①都不是最古老的进化形态,脱胎于古宗教与神话。 ②诞生年代相近,即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 2,不同点:①从哲学与古代宗教、神话的关系上比较。 古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2019年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调剂复试考生须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考生拟调剂专业与原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考生初试科目与拟调剂专业的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5.学术学位专业考生可申请调剂到相近的专业学位专业,全日制专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2019年中山大学哲学系调剂公告(只接受系内调剂)
    各位考生:2019年哲学系宗教学方向接收系内相关专业考生调剂。学科:宗教学调剂招生名额:4人调剂复试人数:不超过1:4一、接受条件及相关事项1.符合教育部和我校的调剂政策要求。2.接收调剂分数要求:报考哲学系相关学科初试成绩355分及以上。3.我系仅接受系内调剂,不接受校内跨院系调剂及校外调剂。二、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本人考研用)(一)先秦时期的哲学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1、进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完全笔记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北京大学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北大赵敦华教授《哲学导论》笔记 西方哲学导论古希腊中世纪赵敦华主讲 第一讲前言西方哲学史将讲授历史上的主要哲学体系,哲学思辩与论证的方法、训练思维的逻辑与规范、用语言进行较确切的逻辑与语意。课程内容大致分为: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德国哲学。 第二讲希腊哲学概论一、希腊哲学的特点:(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1、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 线)和我院的招生规模,我院目前有如下专业接受调剂:哲学类: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宗教学;法学类: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2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9年考研二志愿调剂信息
    为优化硕士研究生生源结构和提高生源质量,我院部分专业将接收二志愿调剂考生。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调剂专业及名额: 学位类别 调剂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各位考生:我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哲学学科五个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科技哲学)均有调剂名额,欢迎广大考生到我院学习深造。联系人:张老师0592-6167010 邮箱: 307239440@qq.com硕士复试咨询群:832775520附件:2019调剂申请表.doc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答案汇总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简答题) 详细内容: 二、简答题 1.简述赫拉克利特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阐述。 在赫拉克利特的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学说中,逻格斯是事物之间转化的根本原则,是对立面之间对立统一的原则。对立面之间有以下关系:(1)、转化的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只是我们感觉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欧洲哲学史第一学期期末笔记整理(中世纪部分)
    中世纪部分(整合版)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 主动理智: 源于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发展的四个阶段。主动理智属于其中的第二阶段。 主动理智是一种高贵的主动力,把从各种感觉所接受的幻相抽象为现实上可以理解的共相概念,实现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因而具有优越性。主动理智的抽象能力源于理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考研笔记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