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4-01


三、    公共领导是战略型领导
战略与策略可能最早源于军事领域, 但过去一直多被私人管理所大量使用。如今, 现代公共管理也把它们纳入自身考虑的范畴。正如欧文•休斯(2001 , 第149 页) 指出的,“传统的行政模式因其过分关注内部问题及其短视行为而受到批判。随着新公共管理的出现, 以及公共部门越来越比以往更重视长期战略, 这两方面的不足已有所改善”。战略问题受到重视,表明公共管理特别是公共领导比一般领导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宏观驾驭力, 它是完成公共管理重大任务不可或缺的资源条件。公共领导战略涉及到如何运用智慧和指挥能力来引导公共组织去实现既定方针或目标,如何制订并控制良好政策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国外有人认为,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或领导还包括,通过一个有意识的理性决策过程, 使组织形成自己的目标,执行目标并对其进行监督。当环境和组织条件变化时及时进行适当调整等。公共领导的战略管理区别于私人管理的战略性, 这是由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一般而言, 公私部门的管理在管理层面和执行层面都大体相似,但在领导层面,由于公共管理是建立在公共权力强制力之上, 它受到政治权威和合法强制力的双重限制, 所以公共领导的战略有其独特内涵,例如权力(利) 的不可让与性、绩效测评的困难等特点。这显然是私人部门领导在进行战略管理时无须考虑的。正如前述公共性时已涉及了的,这种区分还提醒我们,在我国公共领导理论与实践的建构上, 如何真正体现领导行为的“公共性”, 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私人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值得高度注意!
四、    公共领导更关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传统公共行政关于领导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本组织的领导。对公共管理而言,公共领导的活动不但是局限于组织内部,而且更主要的还包括组织之间进行的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的领导活动。亦即公共领导比以往领导更加关注组织内外的变化和与此相应的管理。这是因为公共管理的内涵在社会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公共领导的社会化倾向会日益明显。公共领导者一定要以开放的思维模式,走出内部管理的“禁区”,关注和解决更为广阔的领导外部世界的方方面面问题,有效地推动公共领导向前发展。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公共管理比公共行政更能吸引现代改革者的目光。

                                第六章 人事行政
第一节 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管理
一、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是指组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把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合理地组织在一起,从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它既指一种管理实践活动,即如何让人做事和事得其人,所谓人事两宜或适人适事,又指一门科学,即研究人事管理的科学。
人事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
(一)    招聘
(二)    调配
(三)    培训
(四)    考核
(五)    薪酬
(六)    劳动关系管理
二、    人事行政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一)    管理对象不同
(二)    管理权来源不同
(三)    权威性不同
(四)    性质不同(公益性与自利性)
(五)    复杂性不同
(六)    法律规范程度不同
三、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等活动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区别:
1、    工作性质和地位不同
“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
2、    内容不同
传统人事管理主要存在于雇佣关系从发生到结束的运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涵盖了传统人事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纵深发展,大大拓宽了原有人事管理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管理。
3、    任务不同
以物为中心与以人为中心
4、    责任分担不同
管人与管事脱节与管人与管事统一
5、    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
标准化、刚性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人性化、柔性民主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
在西方国家政府人事管理领域的典型制度是公务员制度。西方国家通常把通过非选举程序产生而被任命担任政府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称为公务员,管理这类人员的制度称为公务员制度。
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    严格区分政务官与事务官
(二)    强调政治中立
(三)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
(四)    实行功绩制原则
(五)    强调官风官纪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
二、    中国公务员制度
(一)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    不搞政治中立
2、    分类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
3、    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4、    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三)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保守国家和工作秘密;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权利: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参加培训;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申请辞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    职位分类
3、    公务员录用
4、    考核、奖励、纪律与惩戒
5、    职务任免与升降
6、    培训、交流与回避
7、    工资、保险与福利
8、    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与申诉控告
9、    职位聘任

第三节    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
一、    当代西方国家人事行政的变革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一场规模庞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又称新公共管理运动,其基本精神是借鉴工商企业和市场化方法,有人甚至提出建立“企业家政府”。在这场运动中,政府人事管理也发生很大变化,现代意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逐渐被引入政府部门。
(一)    政治中立原则的动摇
(二)    弹性化的任用制度
(三)    谈判工资制
(四)    绩效管理和绩效工资出现
(五)    放松规制
(六)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
二、    中国人事行政的变革
(一)    政府雇员制
(二)    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
(三)    绩效考核创新
(四)    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第七章  公共预算
第一节  公共预算概述
一、    公共预算的含义
公共预算是政府关于未来某个时期的收支预测,它反映的是政府在未来某个时期内的活动选择以及相应的成本估算,是政府的政策选择以及相应的政策成本测算。
二、    公共预算的功能
1、    控制功能是指为确保有效实施特定工作任务而对具体人、财、物的控制,所以,他常建立在对预算支出详细分类的基础上。
2、    管理是指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地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非常关注管理绩效。
3、    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目标、测算为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等一系列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
三、    公共预算的目标
在宏观层次上,公共预算制度对政策制定和构成财政总额约束;在中观层次上,公共预算制度影响以战略重点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微观层次上,公共预算制度影响资金使用、进而影响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的效率。因此公共预算主要有三各层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加强对财政总额的控制、按战略意义上的优先顺序分配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或运作效率。从根本上讲,公共预算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财政问责机制。公共预算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吸取和使用履行对公民的责任,实现财政问责。
(一)    总额控制
(二)    配置效率
(三)    运作效率
(四)    财政问责

第二节     我国的预算改革
一、    预算改革前我国的预算体制
1、    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预算编制模式简单,导致政府内部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
一方面,使财政部门无法编制出保函所有财政收支、反应全部政府及部门活动的政府预算;另一方面,传统的功能预算编制模式比较简单粗糙,预算编制不能将资金细化到部门和具体项目。
2、    财政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导致在预算执行中缺乏集中的行政控制
(1)    现代余额分散
(2)    采购分散,付款分散
(3)    财政交易监管和会计控制分散
3、    由于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细化,人大无法有效地行使宪法和预算法赋予的预算审查与监督职能
二、1999年以的预算改革:迈向现代公共预算
(1)采用综合预算方法编制部门预算,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中反映,这就改变了以前政府预算指反映预算内收支,大量预算外资金只报账甚至不报账的粗放管理方式。
(2)规范预算编制方法,改进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细化部门预算,建立规范、科学的预算分配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为进一步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
此外,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与逐步完善,政府预算也编制的越来越全面、细化和准确,为人大预算监督奠定了基础。
1999年预算改革标志着现代公共预算开始在我国建立。其主要目标是建立控制取向的现代公共预算。
一方面,这些改革在政府内建立起集中的行政控制,主要体现在:部门预算改革在预算编制环节建立起集中的行政控制;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和和政府采购则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建立起外部控制体制。这有助于改进预算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作效率,规范部门的收支活动,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这些改革,尤其是部门预算改革为全国人大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预算审查监督职权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建立财政问责机制。
第三节    预算编制与审批
一、    我国预算的编制、审批程序
“一上”:支出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通知后,对部门下一年度收支进行测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一下”:财政部门收到个部门预算后,由职能处室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审查,然后将审查意见反馈给各部门。
“二上”各部门在财政部门下达控制数内重新编制本部门预算。然后报送财政部门。
“二下”人大通过预算后,由财政部门批复给各部门,开始预算执行。
二.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原则
1、    合法性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2、    真实性原则(以实际需要为依据)
3、    完整性原则(体现综合预算思想)
4、    科学性原则(方向、程序、方法、核定要科学)
5、    稳妥性原则(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6、    重点性原则(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先重点急需后一般项目)
7、    透明性原则(体现公开、透明原则)
8、    绩效性原则(建立绩效考评制度)
三.    编制方法
1、    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定额管理
部门的职能和工作量;财力;往年支出标准;其他地区标准
2、    项目支出
遵循综合预算、科学论证合理排序、追踪问效的原则
3、    绩效评价
四.    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
(一)    部门预算改革从以下几方面为人大预算监督创造了条件
1、    每个部门编制一本部门预算,并将部门预算提交人大审议
2、    实行综合预算,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从而纳入人大预算审批的范围
3、    细编预算,这使得提交人大审查的预算包括了详细的各个部门收支的预算信息
4、    早编预算,使得人大能够提前介入预算
(二)    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的基本框架
1、    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开展预算审查监督,而非以预算支出功能来审批
2、    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立法,各地出台各自的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依法审查监督
3、    加强组织能力建设,夯实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的人员编制,并加强其专业技术力量
4、    确立人大审查政府预算的基本程序,包括初审和大会审两个主要阶段
(三)    加强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力度,激活人大代表的作用的创新举措
1、    扩大预算草案发放范围,提高人大代表知情权和参与度
2、    要求政府预算真正遵守预算的全面性原则,将所有政府收支编入部门预算
3、    要求预算调整和追加报人大审批
4、    加强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与政府财政部门预算信息沟通
5、    由于时间、能力有限,开展以部门或专题为主,百姓关注的重要领域进行审查
6、    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人大的专业技术水平,针对普通百姓进行宣传教育
(四)    人大审批预算存在的问题
1、    人大初审权力和责任定位不明确。首先,预算初审的职能定位和性质不明确,一些地方预算审查属形式审查,而非实质性审查;其次,初审对象和标准不明确。
2、    预算修正权尚未落实

第四节       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是各个部门根据批复的预算筹集财政收入,进行支出,开展各项活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预算执行通常涉及预算收入执行、预算支出执行和预算变更。
一、    控制与灵活性的权衡
应设置适当的约束机制以确保无论发生怎样的调整都不会威胁到公众的接受能力或预算的会计责任。
第一、    尽量减少预算变更的需要和程度。
第二、    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哪些预算变更必须事先报立法机关审查批准,哪些则不用。
在我国,为了确保预算执行顺利进行,使各项事业有效地得以实现,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依法执行预算
(2)    严格执行预算
(3)    执行进度合理
(4)    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5)    严格依程序进行预算变更
二.    财政管理周期
(1)    政府授权周期
(2)    与现金管理相联系的控制过程
(3)    现金和债务管理之间的配合
三.    我国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执行进度偏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
财政支出进度偏慢,一方面会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造成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效益低下已经大量资金的结转,冲击下年预算;另一方面会使得国家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
(二)    收支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行为
(1)    违规拨付和支付财政资金
(2)    截留、挪用财政资金
(3)    在基本支出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违规行为包括:一是无预算的支出;二是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三是未经批准随意调整基本支出预算;四是虚列支出套取财政资金。
(4)    在项目支出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违规行为包括:挪用项目资金,用于基本支出;对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商品和服务支出不执行政府采购程序;对应纳入招标投标的工程项目直接规定工程承包商或施工单位。
(三)    预算变更随意性仍然比较大
在我国预算执行过程中,涉及到预算变更的情形包括预算调剂、预算调整、预算追加、预算超收收入使用、动用预备费和预算规划。
第五节    政府决算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各级政府在年度内预算的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
一、    政府决算的主要内容
政府决算由中央总决算和地方总决算组成。其中,中央总决算由中央直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决算、企业财务决算、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国库年报和税收年报等汇总而成;地方总决算由省(市、自治区)总决算汇总而成。
二.    政府决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年终清算具体工作包括:核对年终预算收支数字;清理本年应收应支;结清预算拨借款;理清往来账项。
财政总决算的年终决算包括:
(1)    预算管理体制的结算,包括了原预算管理体制确定的对补助地区的“体制补助”以及上解地区的“体制上解”等
(2)    不列入财政收支包干基数的事项需要在年终进行结算
(3)    企事业单位财务隶属关系改变后预算规划的结算
(4)    国家采用重大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引起两级财政两级资金相互转移,影响原来的收支包干基数
单位决算的编制程序是:基层单位完成决算编制后,连同单位决算说明书,经单位负责人审阅盖章后正式报送主管部门,汇总变成部门的汇总单位决算。然后由主管部门报送财政部门,作为财政部门编制本级总决算的依据。

第八章  行政信息
第一节 行政信息概述
一、    行政信息的内涵
(一)    信息资源与行政信息
1、    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仅指信息内容,是限于信息本省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图形、图像、电子信息等。
广义的信息资源以信息本身为核心,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各要素的总称。
2、    行政信息
行政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只能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体制。具体包括:
(1)    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组织的等行政管理主体为履行职能而采集、加工和使用事物各类信息。
(2)    政府部门在办理业务和事项过程中产生与生成的各类信息。
(3)    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信息
(4)    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行政信息
(5)    与行政信息的制作和获取相关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等信息资源
(6)    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二)信息资源管理
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
(1)管理哲学说。此说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哲学或思想
(2)系统方法说。此说将信息资源管理看成方法或者技术
(3)管理过程说。此说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管理过程
(4)管理活动说。此说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管理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是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满足信息需求而实施的集约化管理活动,包括对信息活动要素(信息、人员、技术设备、资金等)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
2.    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
(1)    微观管理是最基层的信息资源管理,是基于政务部门、信息机构等具体组织层面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对象,以分析组织内部各类人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开发、集成和控制为主要任务。
(2)    中观信息资源管理以地区、行业的信息资源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对象,以制定地区或行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组织与协调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及本地区和本行业与其他地区或行业的信息资源交流、协作,实现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信息资源的利益最大化为主要任务。
(3)    宏观管理是战略管理,由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通过经济、法律、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从总量和结构上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管理效果带有总量和全局性质;确定目标、进行投资决策,并为各行政管理主体中观层次信息资源管理提供条件;确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保密和保存制度,协调与国际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合作关系;一资源的最优配置原理确定信息资源分布。
3、    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
(1)    信息资源管理架构
(2)    信息资源管理组织
(3)    信息资源管理环境
(4)    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
(5)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三)、行政信息管理
1、行政信息管理的含义
GIRM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管理各要素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
2.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
行政信息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确保国家秘密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行政信息最大限度的共享,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促进行政信息化发展,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推动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经济的良性运作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实现行政信息科学管理,是基础性目标;实现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这是行政信息管理的根本性目标;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开发,是直接目标;促进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和谐发展,是终极性目标。

相关话题/行政管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必备)
    行政:(狭义)指除国家立法、司法机构以外的政府部门的政务活动。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中义)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依据:政治行政两分法。(广义)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理。行政的涵义:①行政是国家行政,是国家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
  •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高教版考研笔记
    行政管理学 配套教材《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一章 绪论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 行政的涵义 (一)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和分析 《左传》:行其政事,行其政令。 1.从三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南京大学考研试题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全套考研真题)1996-2014经典(共38份)
    2014年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回忆版) 政治学原理(613) 一、 名词解释(10*10=100) 1. 《理想国》(柏拉图) 2. 立宪君主政体 3. 国家元首 4. 公民权利 5. 政治冷漠 6. 政治社会化 7. 魅力型权威 8. 极权主义 9. 地缘政治学 10. 协商民主 二、 论述题(50) 1. 论多元化社会下的治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最新夏书章版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笔记(精华)
    第一章 导论 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美国的首先把行政管理学把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情况原因。 1)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立国较晚,历史还不太长。因而较少受旧传统的约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下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下册)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与正常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过程 一、政策议程建立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 (二)建立议程的途径 1.外在发动型;2.政治动员型;3.内在发动型 二、政策方案的形成 制定方案必须遵循以下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上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上册) (上册) 第一章 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什么是行政 (一)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 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行政环境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行政职能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行政组织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行政领导 5.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东华大学629行政管理学考研初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9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一、考试总体要求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财务行政、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行政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山东大学2019年811行政管理学考研大纲
    811行政管理学一、考试目的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测试。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量,择优选取,进入复试。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全面地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科学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行政管理学演变的脉络,熟悉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吉林大学2012行政管理学 考研真题
    2012年行政管理学 简述题(每题15分,共10题) 1.为什么说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阶段; 2.结合我国行政实践简述经济环境对我国行政系统的影响; 3.请简述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4.现代组织理论的内容、特点; 5.简述在职能转变前提下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6.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标准; 7.简述行政伦理的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
  • 西北工业大学2013《行政管理学》回忆版考研真题
    西北工业大学2013研究生入学初试《行政管理学》回忆版真题 一. 名词解释 行政监督 行政立法 行政决策 行政伦理 二. 简答题 1. 简述行政决策的运行机制 2. 如何建立健康的行政网络环境使之促进行政管理的发展 3. 政府公共关系的具体职能 4. 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内容 三. 论述题 1. 行政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4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考研资料整理
    行政管理学 1.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 1)行政的概念---这本书所讲的行政管理,则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补充考纲资料行政伦理
    第十一章 行政伦理 考纲: 1)行政伦理的发展背景、定义、功能; 2)行政伦理的结构和内容; 3)当代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规范构建与行为约束。 行政伦理是关于调整国家公务员与社会、行政机构之间、国家公务员之间,以及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行为规范的综合。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夏书章据考纲整理的资料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导论1.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1)行政的概念;2015辨析2)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2012 2014辨析3)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2.行政管理学在中西方的发展1)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2013辨析2)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3)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