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笔记夏书章第四版(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4-01



第二节. 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
行政信息管理是与行政信息有关规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其具体内容包括行政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和信息设施等在内的信息资源管理。
一、    行政信息管理体制
(一)    行政信息管理的机构
(1)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和各级政府最高行政领导担任组长。
(2)    在国务院成立负责行政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管理部门
(3)    在各政府部门内成立行政信息管理工作部门或机构,一般是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信息部或情报中心
(二)    行政信息管理职能
1、    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
主要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地方或系统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国家、地区或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使信息资源按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包括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控制职能。
2、    行政信息微观管理职能
主要指各政府部门管理机构对本部门行政信息实施具体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职能。其主要职能是在行政信息宏观管理的指导下,根据本部门的行政信息利用需求,合理开发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行政信息的采集、组织、检索、开发、传播和服务等,实现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过程
大多数学者将政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决定、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
一、政策议程建立
议程建立是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决策者需要辨认什么是政策问题,并依据某种标准,对问题的轻重缓急作出排序。
(一)    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共性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成为政策问题的问题都必须具备一定范围和强度的影响力。问题的强度和影响力,以及渴望解决问题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问题能否进入议程和在议程中的排序。不同角度和不同理解会有不同的问题定义,又是甚至会形成冲突。实际决策过程中大量问题都是边界模糊的复杂问题,不同角度有不同看法。
(二)    建立议程的途径
公众关心和讨论的各种问题叫做公众议程,进入决策程序并被正式提出来讨论的各种问题,则是制度议程或政府议程。
(1)    外在发动型
(2)    政治动员型
(3)    内在发动型
二.    政策方案的形成
制订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信息性原则:掌握充分的信息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政策问题是具体的,政策方案必须基于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广泛性。
2、    系统性原则:任何一个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问题相互关联,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和系统。
3、    预见性原则:方案的制定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
4、    灵活性原则
5、    可行性原则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应从政策方案的形成阶段上就充分强调和贯彻。
三.    政策决定
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可能是多样的、不稳定的,操作技术因素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政策的合理性如何得到保证。
合理性既需要充分展开的民主,也需要充分有效率的决断。一般来说,在政策方案形成阶段上,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民主咨询的机会。而在政策决定阶段上,则要强调集中与通盘考虑。
合法化:
1、    决策者及其权力的合法化
2、    政策决策程序的合法化
3、    政策内容的合法化
4、    政策内容法律化
四、    政策执行
(一)    政策执行的主体及其对象
1、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
2、    立法与司法机构
3、    中介组织
4、    社区组织
(二)    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1、    政策决定因素:合法性、合理性
2、    政策资源因素:执行经费、执行人员、执行机构、执行保障
3、    政策环境因素:公众态度、执行机构态度、政府整合程度、公共管理部门的威信
五、    政策评估
首先是确认政策到底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描述;肉厚,用一系列衡量标准和方式去评估政策的效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一)    政策评估的主体和标准:内部和外部评估者
(二)    政策评估的类型:正式评估与非正式评估;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第二节.       政策分析的方法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二、专门的分析方法
(一)过程方法
(二)实体方法
(三)逻辑实证方法
(四)计量经济学方法
(五)后实证主义方法
(六)参与主义路径
(七)规范性描述方法
(八)意识形态方法
(九)历史方法

第十章   政府公共关系与行政沟通、行政协调
第一节  政府公共关系
一、    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和特征
(一)    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
政府公共关系特指政府在施政过程中运用传播沟通方法,促进政府与公众间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管理活动。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运用。从静态看,政府公关主要指发生在政府与公众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的行为与状态;从动态看,政府公关即政府机构与社会公众间的双向传播沟通活动;从管理角度看,政府公关是一种管理职能,即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间的传播沟通行为和状态进行管理,或对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对象、媒体、资源、过程与效果等基本要素进行管理,以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最终达成政府目标。
(二)    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1、    主体的权威性
2、    对象的复杂性
3、    传播的优越性
4、    目标的独特性
二.    政府公关关系在中国
(一)    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动力
1、    经济市场化是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基础
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重构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理顺政企关系。同时,世贸组织要求我们确立高美誉度的政府形象,即有限政府、有效政府、责任政府、透明政府形象,以及作为国际的愿意和平共处、坚持独立自主、乐于互惠互利、倡导沟通协商、能够守信负责的政府形象。
2、    政治民主化为政府公共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主政治史参与政治,即民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民主政治也是公意政治,政府应以公众满意为其绩效准绳。这是民主政治环境中政府公关的外部推动力。
3、    行政改革的突破是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一直伴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为深入。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建立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伍,逐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    我国推进政府公共关系的意义
1、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要求政府相应强化公关职能,以适应社会关系的转型。
政企关系的平等性也使政府不得不以平等的姿态去作公关引导、协调关系,化解政企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误解。
2、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    沟通是民主的基本特性
(2)    政府严格按民主程序办事,加强与公众间的传播沟通,集思广益,从根本制度上保证了决策民主化。
(3)    通过开展政府公关,可保证政府时刻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密切政府与公众的鱼水关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现实可行的渠道
3、    有利于维护转型期社会秩序的稳定
政府开展有效的公关工作,及时沟通各方面的联系,有助于协调关系,缓解矛盾,使各种社会摩擦与冲突的能量能在微调方式中得到释放和缓解,从而形成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
4、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国际形象
三.    政府公关关系的任务
(一)    把握公众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了解舆论;引导舆论;回应舆论;完善舆论
(二)    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争取公众了解和支持
首先要加强政府机构的对外信息发布工作,其次要公开办事程序。
(三)    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完善有效的渠道,缩短公众与政府的距离
从思想层次看,社会越开放,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越显得重要,只有树立强烈的沟通意识,才会有自觉沟通行为。
从行为层次看:社会协商对话;公众咨询活动;政府机构开放接待日;推动政府上网工程建设。
(四)    多办实事,协调内部外部关系,创造“人和”的行政环境
(1)    要有群众观念,时刻注意把群众意见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办实事的重点,限期解决,取信于民。
(2)    改进政府某些不合理、不适当的行为模式,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尽可能完善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设施,采取方便群众的工作方法,如现场办公、提供某些项目审批服务。
(3)    经常深入实际,及时捕捉典型事例,对那些代表未来发展倾向的苗头,要做超前研究,把握公众需要的脉搏。
四、行政公共关系实务举要    
(一)民意测验
政府的每项事关民生的重大政策或措施出台之前,都应该通过民意测验了解公众的基本态度和意见,为决策提供更充实可靠的根据。
(二)信访工作
政府的信访工作部门在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政府公共关系作用。
(三)政府信息公开与办事公开。
(四)新闻发布。
建立和完善政府发言人制度;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内容。
(五)    拓宽社会沟通渠道。
社会协商对话;公众议政活动;公众投票公决。
(六)    公共危机事件处理 。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域内危及政府职能运行、社会生活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件。对政府来说,国内国际社会出现的重大纠纷或冲突都可以成为公共危机事件。
1、    尽快掌握事实真相的全貌
2、    确定对外发言人及统一新闻发布口径
3、    加强信息交流,寻求公众支持
4、    做好善后处理
(七)    政府形象管理。
政府形象是公众心目中对政府的政策表现、公务员的言行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也是政府组织的外部风貌、内部特征以及全部活动状况在社会公众心目中产生的心理反应。
1、    政府形象而对基本特征
(1)    政府形象是整体形象与个体形象的统一。
(2)    政府形象是政府自我设计形象与人民期望形象的统一。
(3)    政府形象是行为事实与公关宣传的统一
2、    政府形象管理
所谓政府形象管理,是指政府为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而采取的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行为。(1)形象调查:政府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政府实际形象评估和政府形象差距分析。(2)政府形象塑造 (3)形象评估与检测

  第二节 行政沟通
一、    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要素
行政沟通是指行政过程中上下级间、各部门间行政信息的传递、交流与分享。沟通时与行政过程紧紧相伴的行为,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具共性的东西。
二、沟通主体:行政组织和组织化了的个人
(一)行政组织作为传播源的缺陷
(二)行政沟通把关人
(1)信息内容要求把关
(2)沟通者自身因素影响把关
三、沟通内容:行政信息
(一)沟通内容与行政活动
(二)不同层次的沟通内容对行政过程的影响
上、中、基层信息
四、沟通渠道:质量与选择
(一)沟通渠道的容量与长度
(二)行政过程中的沟通渠道选择
五、沟通对象
(一)信任度与认同感:一般受众心理状态分析
(二)主动性与积极性:双向不对称沟通模式对工作人员的额影响
六、沟通效果对行政过程的影响
第二节  行政协调
一、行政协调的概念和作用
(一)行政协调的概念
行政协调是指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是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
(二)行政协调的作用行政协调能够保证行政过程的稳定,正常发挥行政功能,提高行政效益。行政协调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三点:
1.有利于增强行政凝聚力。一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取决于其集体向心力和聚合力的程度。
2.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有效的行政协调,可以节省金钱,减少浪费,使人、财、物等资源的利用得以适当调节,特别在防止和处理不正常竞争中对资源的开发纠纷和无序开发的现象,乃至急功近利破坏资源的现象,行政协调都有特殊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协调使有关规章制度相互配套,各项政策、计划、法规,使其互不抵触,使行政组织对重要的事情处理都有合法程序;同时通过对行政系统内外多重要素的综合调控,遏制或减少了系统内部上行、下行、平行各组织单元之间的摩擦、冲突等损耗因素,这本身就是一个减少内耗的过程。另一方面,行政协调沟通内外,融洽环境,使行政过程更多的为外界群众所了解、关心,这对行政实施成本的降低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主要模式和方法
(一)行政协调的基本原则
在行政协调的各种不同的协调模式中,也要遵循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全局。
2.坚持分层运作。
3.坚持动态协调。
4.注意非平衡因素的影响。
克服非平衡的恶性因素;适当引进一些非平衡的良性因素。
(二)行政协调的主要模式
1.内部协调模式
2.外部协调模式
3.纵向协调模式
4.横向协调模式
(三)行政协调的主要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行政协调的具体技术多种多样,在此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主体合流法。
2.中间数法。
3.冷处理与热处理法。
4.当面表态法。
5.谈心法。
6.跟踪处理法。

第十二章  行政法治
第一节  行政法治概述
一、行政法治的含义
行政法治是行政组织结构法治、行政职权法治和行政行为法治的总称,具体包括:
(1)行政组织结构法治:根据《编织法》《政府组织法》管理政府行政机构设置、职能和职权配置;处理各级政府间、各政府部门间的关系。
(2)行政职权法治:政府职权来源于法,政府各项职权都由法律明文规定;政府自身不能为自己设置任何职权。行政权力是国家公共权力的组成部分,坚持政府职权法治要从根本上杜绝国家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做法。
(3)行政行为法治:要坚持依法行政,具体做到:一是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二是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是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利;三是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四是法律经各级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权限仍需受法律限制。一切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根据、服从、遵守法律。
因此,行政法治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要点: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法;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将行政权严格置于法律约束下,乃依法行政本质。
二、行政管理的法律逻辑
(一)行政权力需要法律的约束与规范
(二)行政管理研究的法律途径
1、行政管理法律途径的兴起
(1)宪法和行政法对行政管理调节和规范的力度不断加大
(2)司法机制对行政管理的裁判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致出现“公共行政司法化”趋势,即将行政运作程序视为与司法程序一样,目的在确保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现代行政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府从权威的源泉和法律权威的享有者转变为市场合同的缔结者”
2、行政管理法律途径的基本理念
(1)维护工作的基本权利,个人应享有的实质权利和法律的平等保护
(2)正当法律程序,“不按照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3)建立畅通、有效的救济渠道,包括建立司法审查、撤销、违宪审查、权力制约与监督、律师制度等。
3、行政管理法律途径的主要内容
(1)强调宪法层面的公正、程序、权利和平等价值
(2)把公共部门视为能通过公正的抗辩程序来解决争端的结构形式
(3)注重建立明确的行政管理行为准则和监督机制
(4)把行政管理的对象看作完整和独立的个体,关心个人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保障
(5)重视行政管理结果的合理性,不仅要求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和程序合法,还要求有利于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提高效率。
三、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演进历史
法治行政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政运动的产物。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法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国方法,法治原则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宪法原则得以确立。没有法治行政,就不会有法治国家的存在。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基本要义、基本精神体现在法律制度和具体的法律规范之中,体现和贯彻实施于公共行政活动之中且历时变迁。
(一)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与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主义的统治方法和议会至上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法治行政的基本要义表现在:
(1)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2)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民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力;
(3)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4)法律经各个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裁量权的界限,仍须受法律限制。
一切行政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根据法律,服从法律,遵守法律。这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无法律即无行政”的法治行政现实,也是“政府法治主义”的充分体现。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与积极行政、服务行政相适应的法律支配下的法治行政。
(1)凡有关人民自由、财产权的规定,应受法律的支配;
(2)以法律指导行政,行政行为与法律相抵触时,不产生效力;
(3)行政活动虽非必须全部从属于法律,但对基本权力的限制必须以法律制定。
垄断资产阶级面对尖锐的矛盾冲突,既要求授予政府广泛的委任立法权和自由裁量权,同时又要在根本上坚持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原则,对政府行使委任立法权和自由裁量权加以控制。因此,法治行政原则就包括了既要强调行政权威,授予政府必要的行政权力,以应付日趋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各种利益冲突;又强调控制政府,防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的双重要义。
(三)资本主义一步一步走上国家资本主义或资本垄断之路,它的政治将不可避免地要极权化、官僚主义化。
这种极权化、官僚主义化的“万能政府”,形成了政府垄断,导致了公共行政的低效率,带来了巨额的政府财政支出与赤字,导致了政府干预的高额成本。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放松规制,民主宪政对公共权力的限制与制约,在形式上已不局限于刻板的法律条文对公共权力的限制,而是寓市场竞争机制于公共管理之中,强化公共部门的责任和“服务意识”;变过去的过程控制和单纯的规则控制为绩效控制、结果控制,推行政府绩效评估。这样,既要适应当代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政府公共部门及其公务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又要保证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基本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无论如何变化,法治行政所包含的对行政权力加以制约的民主宪政理念没有改变,只是根据社会条件的需要,法治行政所依之法由议会制定的成文法律扩展到政府根据议会或法律授权而制定的规章,在行政权力制约的方式上也进行了变化;第三,这种变化越来越表明,在制度上要强化行政权力制约,以体现制度的公平、公正和民主,但在运行机制上,要强化行政权力的有效性、高效率性,并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第二节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含义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行政立法,指政府机关为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有关公共行政事务或与公共行政活动有关的事务的、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二)行政立法的实践及其发展
(三)我国行政立法的类型
1、职权立法
职权立法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职权所进行的立法。这种职权立法是国家宪法、法律的具体化,它本身不能创设实体上的权力与义务。政府职权立法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而制定,是一种执行性的立法活动。
2、授权立法
授权立法是指政府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或者根据国家权力机关专门决议的授权,就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项制定规范性文件,它包括国务院的授权立法,国务院所属各部委的授权立法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的授权立法。
我国授权立法的另一种方式是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具体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授权立法;根据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授权立法;根据国务院部门规章授权立法;根据地方政府规章授权立法等。
行政授权立法对弥补我国立法数量不足的缺陷,使社会关系能及时得到法律规范的调整,做到有法可依;对国家权力机关摆脱繁重的立法任务的困境,做到重大原则有权力机关立法解决,次要问题由授权立法解决;对细化法律、法规的原则规定,有效保障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还为国家权力机关日后的立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条件。
二、行政立法监督
立法监督是行政立法的重要环节,监督是否到位关系行政立法的质量,关系行政权力能否正确行使。一般来说,对行政立法的监督主要有以下方式:
1、权力机关的监督
2、行政主体自身的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第三节  我国行政管理的法治化
一、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建设的目标
(一)法治行政的必要性
1、法治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2、法治国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
3、法治行政是实现公共利益的保障
(二)法治政府建设
1、法治政府应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
2、法治政府应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遵循比例原则
3、法治政府应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4、法治政府应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
5、法治政府应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相关话题/行政管理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笔记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必备)
    行政:(狭义)指除国家立法、司法机构以外的政府部门的政务活动。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中义)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依据:政治行政两分法。(广义)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和处理。行政的涵义:①行政是国家行政,是国家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
  • 张永桃行政管理学高教版考研笔记
    行政管理学 配套教材《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一章 绪论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 行政的涵义 (一)国内外学者对行政涵义的解释和分析 《左传》:行其政事,行其政令。 1.从三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南京大学考研试题行政管理学、政治学全套考研真题)1996-2014经典(共38份)
    2014年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回忆版) 政治学原理(613) 一、 名词解释(10*10=100) 1. 《理想国》(柏拉图) 2. 立宪君主政体 3. 国家元首 4. 公民权利 5. 政治冷漠 6. 政治社会化 7. 魅力型权威 8. 极权主义 9. 地缘政治学 10. 协商民主 二、 论述题(50) 1. 论多元化社会下的治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最新夏书章版行政管理学课程考试笔记(精华)
    第一章 导论 行政管理的概念。 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美国的首先把行政管理学把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情况原因。 1)与欧洲各国相比,美国立国较晚,历史还不太长。因而较少受旧传统的约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下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下册) 第九章 政策过程与正常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过程 一、政策议程建立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公共性的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 (二)建立议程的途径 1.外在发动型;2.政治动员型;3.内在发动型 二、政策方案的形成 制定方案必须遵循以下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上册
    行政管理学考研复习重点 上册) (上册) 第一章 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 第一节行政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什么是行政 (一)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广义上,把国家机关和非国家机关,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乃至私人组织中的计划、 决策、协调、人事、后勤庶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
  •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第6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章 导 论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行政环境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 行政职能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行政组织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 行政领导 5.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东华大学629行政管理学考研初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9 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一、考试总体要求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财务行政、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行政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山东大学2019年811行政管理学考研大纲
    811行政管理学一、考试目的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测试。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全面衡量,择优选取,进入复试。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全面地理解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科学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行政管理学演变的脉络,熟悉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吉林大学2012行政管理学 考研真题
    2012年行政管理学 简述题(每题15分,共10题) 1.为什么说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阶段; 2.结合我国行政实践简述经济环境对我国行政系统的影响; 3.请简述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4.现代组织理论的内容、特点; 5.简述在职能转变前提下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6.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标准; 7.简述行政伦理的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
  • 西北工业大学2013《行政管理学》回忆版考研真题
    西北工业大学2013研究生入学初试《行政管理学》回忆版真题 一. 名词解释 行政监督 行政立法 行政决策 行政伦理 二. 简答题 1. 简述行政决策的运行机制 2. 如何建立健康的行政网络环境使之促进行政管理的发展 3. 政府公共关系的具体职能 4. 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内容 三. 论述题 1. 行政监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4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考研资料整理
    行政管理学 1.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 1)行政的概念---这本书所讲的行政管理,则主要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及其具体运作的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程序、环节,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2)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一,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补充考纲资料行政伦理
    第十一章 行政伦理 考纲: 1)行政伦理的发展背景、定义、功能; 2)行政伦理的结构和内容; 3)当代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规范构建与行为约束。 行政伦理是关于调整国家公务员与社会、行政机构之间、国家公务员之间,以及行政机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行为规范的综合。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行政管理学夏书章据考纲整理的资料
    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导论1.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1)行政的概念;2015辨析2)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2012 2014辨析3)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方法。2.行政管理学在中西方的发展1)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2013辨析2)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3)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和发展;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5
  • 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行政管理学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