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蒋光慈《新梦》:开创无产阶级革命诗歌。新诗“平民化”的极端,消解主观性和个人性;从大时代的人民革命斗争吸取诗情,注重理性理想的灌输而趋于平实。
2、中国诗歌会的创作:“大众化(非诗化)”创作趋向。 1932.9,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其创作特点:
○1“捉住现实”及时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鼓动作用。
殷夫 《1929年的5月1日》 正面反映工人阶级自觉斗争的最初尝试。
蒲风 《茫茫夜》 母子对话揭示农村苦难的根源,战士形象的塑造。
《六月流火》 长篇叙事诗。反映围剿和农村革命的深入。
杨骚 《乡曲》 30年代农村的破产与骚动。
抗日时期,还提出“国防诗歌”口号,创作了大量鼓动抗日爱国热情的诗歌。得:扩大了诗歌表现领域,开拓了新的美学风格,表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别具刚健、粗犷、壮阔的力的美丽,以及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失:忽视诗歌本身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将反映现实生活重大题材推于极端,导致诗歌的单一化。扩大了新诗表现领域,却又由于思想、艺术观念的片面、绝对,导致另一种形式的狭隘化。
○2“诗的意识形态化”:理性化色彩与主观性加强,强调表现集体的大我。
殷夫 早期《孩儿塔》集中多对爱情与自然的歌咏,投身革命后“我已不是我”。
○3艺术表现上,采取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 导致抒情因素减弱、叙事因素加强的趋势,产生直抒胸臆的抒情和叙事诗的发展,使诗成为“群众的听觉艺术”的努力。
在诗歌形式上,还提出了 “歌谣化”,做了创造诗歌新形式的试验。如创作大众合唱诗等。
3、臧克家 现实主义精神:关注现实和底层人民苦难,艺术上却与新月派相通。
《烙印》(第一本诗集)《罪恶的黑手》集 “坚忍主义”。农民式苦吟。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以1928《新月》月刊新诗栏,1930《诗刊》季刊为主阵地。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徐、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青年诗人群。
1、非格律化倾向和“纯诗”立场
徐志摩 《诗刊放假》 对闻一多格律立场的一种松动。
陈梦家 《新月诗选》 序言被视为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宣言。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针对左翼的,自我表现、超功利的。
2、精神危机和艺术探索
○1幻灭的诗感 徐志摩 从《志摩的诗》到《猛虎集》《云游集》
《渺小》《生活》《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向瘦小里耗”。
陈梦家 《一朵野花》 幻灭的空虚,迷茫的感伤。
○2现代化倾向 强调抒情,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出现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
陈梦家 《都市的颂歌》《自己的歌》 孙大雨 《自己的写照》
徐志摩 《两个月亮》 以象征和暗示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
3、诗的形式试验,特点是“商籁体”的尝试 更自觉的试验,发现中西诗体形式的“契合点”。
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由后期新月派和早期象征派演变而来。
1、现代派的形成:《现代》杂志创刊 1932.5
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雨巷》 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1927
《我的记忆》 现代派诗的起点。1929
2、现代派诗的主要特征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 现代派诗歌的宣言。“纯然的现代诗”。
○1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现代都市风景线” 郁琪《夜的舞会》施蛰存《桃色的云》徐迟《二十岁人》
“都市怀乡病” 徐迟《春烂了时》
“现代都市青春病” 戴望舒《回了心吧》《寻梦者》《夜行者》《单恋者》《乐园鸟》
理想失落后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感伤。
○2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行
文言语词入诗 戴望舒《小病》何其芳《脚步》李广田《灯下》(早期象征派)
诗的散文化 坚持“纯诗”观念。废名《谈新诗》:内容是诗的,形式是散文的。
戴望舒《望舒诗论》:不借重音乐而借重“诗情”生发的韵律。
3、戴望舒:象征派形式与古典派内容的结合 与传统诗歌主流的深刻联系。
《我的记忆》 “有节制的潇洒和有功力的淳朴”,残酷的主观记忆外化为友。日常生活化的意象。
《印象》 听觉视觉意象的叠加,具象的直观与抽象的暗示融合。
《寻梦者》 大时代里个人命运的忧伤,奋斗者心灵的历史,“华美而有法度”。
4、三诗人 《汉园集》1936出版,内收何其芳《燕泥集》卞之琳《数行集》李广田 《行云集》
○1何其芳 《燕泥集》其中《预言》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交汇着东西方影响。
《欢乐》《爱情》《砌虫》《梦歌》《罗衫》 美丽的诗,天真可爱的忧郁。
○2卞之琳《数行集》《音尘集》《鱼目集》 “小处敏感,大处茫然”,被称作最醉心于新诗技巧和形式试验的艺术家,着力“欧化”“古化”。
主情向主智的转变,如新的智慧诗。具有自觉的哲学意识,具象词与抽象词相嵌合的语言试验。对早期白话诗、宋诗等“理趣”的回应与发展。代表作《断章》。
诗的非个人化 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诗人主体的退出与模糊。对早期白话诗的反拨,向传统的回归。
○3李广田 《行云集》
5、废名:“东方化”的现代诗人。“诗禅”与六朝文风致的晦涩,现代人的孤洁感。《十二月十九夜》 思接万仞千里,超越逻辑的瞬间顿悟。与西方现代派相通。《掐花》《街头》
6、林庚 新格律诗试验。转向对传统诗歌形式的历史借鉴。《夜》《春夜与窗》到《北平情歌》
第三个十年 一、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
(一)、抗战初期的同声歌唱
1、战斗性、宣传性 写实主义诗风风靡诗坛,记录抗战初期昂扬乐观的民族情绪。 诗歌题材领域的扩大。健康浅露的抒情内容,宣言式直书胸臆的抒情方式,议论式陈词,简单粗陋的描摹再现叙写方式。出现了郭沫若《战声集》任钧《为胜利而歌》臧克家《从军行》《泥淖集》等
2、民族化、大众化
用民间形式宣传抗日的热潮。老舍用大鼓调写长诗,其《剑北篇》用旧形式表现新内容的试验。
诗朗诵运动的出现。 主张使诗重新成为“听觉艺术”,以服务于抗战。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光未然《屈原》等。
3、散文化自由诗体 田间“时代的鼓手”,鼓点式的诗。《给战斗者》 自由形式而有节奏。
(二)、相持阶段的艺术探索
1、形式美的追求与探讨
○1力扬 《我们底收获与耕耘》《射虎者及其家族》受艾青的影响,又有自己独立创造与发展。
○2李广田 《论新诗的内容和形式》 出现了艾青《诗论》朱自清《新诗杂话》李广田《诗的艺术》朱光潜《诗论》等将新诗艺术探讨提到理论高度的学术著作。
○3卞之琳 《十年诗草》 多方面尝试引起诗坛的讨论和总结。
2、个性化的自觉追求
○1臧克家 《泥土之歌》 洗净铅华的朴素美,更生活化,更纯净。
○2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深沉感情的外化,舒缓中悲壮的情思。
○3王亚平 《火雾》长篇抒情诗,以具体形象表现诗人战士的性格与情操。
3、七月诗派的出现 艾青影响下,胡风为中心。
阵地 《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
诗人 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
特色 “突入生活” 的革命现实主义,融入个人体验;散文化自由诗体。
诗集 《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之诗集、《白色花》(81年)
作品 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终点,又是一个起点》《伽利略在真理面前》《你是谁?》以政治尖锐性、历史感、繁复的形象、愤激而含嘲讽的诗情,给人震撼。
鲁藜 《延安散歌》《红的雪花》《草》清新明丽,《泥土》表现新的人生哲学,朴实隽永。
阿垅《纤夫》沉稳、坚忍,冀汸《跃动的夜》,曾卓《铁栏与火》,牛汉《鄂而多斯草原》草原黑的死寂、红的壮丽和绿的生命的复活。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4、抗战后的讽刺诗和政治抒情诗
郭沫若 《进步赞》 反语中蕴积着巨大的愤怒。
臧克家 《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 尖锐的政治主题,诗句朴素自然。
学生运动中的“诗朗诵”运动,艾青《向太阳》《火把》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你是谁》是广场朗读中最受欢迎的诗作。还有袁水拍 《马凡陀山歌》 引人注目之处在与小市民的深刻联系,是怪诞与真实的统一,大量运用了通俗民间语汇与歌谣形式。
二、从校园诗人群到“中国新诗派”
(一)校园诗人群 1、从生命的“沉潜”到艺术的“沉潜”
“知性的提升与融合”和“文本实验”的自觉 逼视现实的“沉思的诗”。
西南联大汇集了前辈诗人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李广田,以及年轻诗人穆旦、郑敏等。
2、冯至《十四行诗集》
生命体验自觉上升到哲学的层次。 西方思潮的影响和东方哲学的底蕴。
《甚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深夜又是深山》
将自然流动的美凝定为有法度的美。 一系列“流动”与“凝定”的意象。
内在诗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 艺术上相对完美,庄严、单纯与从容。
(二)中国新诗派
1、形成 主张 提倡“新诗现代化”。(袁可嘉、唐湜、陈敬容)
北方 诗人 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
阵地 《大公报·文》《文学杂志》《益世报·文》《文艺复兴》《文汇报·笔会副》
南方 诗人 杭约赫、唐湜、陈敬容、唐祈,辛笛
阵地 《诗创造》(1947创刊上海)
联合 刊物 《中国新诗》1948
2、“综合”:中国新诗派的基本诗歌观念。即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社会的、个人的现实,诗学里的象征规定为表现于暗示含蓄,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将意象与思想凝合,传统的主观抒情变为戏剧性的客观化处理。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
3、穆旦
○1“残缺”为中心的现代哲学和诗学的建立
超越了以“圆”为中心的传统哲学与诗学,出现了处于矛盾张力上的不断分裂、破碎的“自我”,是“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郑敏所说)如《被围者》
○2“非诗意”的抽象化抒情 拒绝传统意象,造成一种冷峭、奇峻、惊异的美。
《还原作用》 “使诗的形象现代生活化”,充满现代人荒诞无奈的生活体验。
怀疑的眼光,摆脱二元对立,冷峻的逼视和清醒的超越。
《打出去》《我向自己说》《玫瑰之歌》《出发》《先导》《五月》
○3诗的语言的现代化 拒绝文言,主张诗要明白无误地表现较深的思想,走在“现代汉语写作的最前沿”,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性,具有沉雄之美。如《诗八首》《赞美》
郑敏 《诗集1942-1947》 陈敬容《盈盈集》《交响乐》 杜运燮诗集《诗四十首》,其《滇缅之路》最早表现了现代交通建设中坚忍的民族精神,被誉为歌咏现代化的现代史诗在孕育、诞生的最初消息。其诗亮点:讽刺、幽默对抒情的渗透,《追物价的人》
北方沦陷区,涌现出了以吴兴华、黄雨、沈宝基、查显琳等为代表的校园诗人。
吴兴华,主要贡献是古题新咏的长诗写作,如《柳毅和洞庭龙女》《褒姒的一笑》等
三、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
“诗的歌谣化”发展到了极致 诗歌创作特点:颂歌成为新诗的主要内容与体式;诗人成为大众代言人,表现群体的思想感情;抒情放逐,趋向群众斗争与劳动生活的如实描写与具体叙述;追求语文的朴实易懂、大量采用口语、土语入诗;吸收、借用民谣的形象原型、体式、表现手法、韵律与语言,追求自然、自由而富有节奏感的音乐效果。
歌谣体新诗代表作: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
出现了叙事诗潮流,艾青《雪里钻》《吴满有》张志民《王九诉苦》李冰《赵巧儿》。
【戏剧部分】 第一个十年 一、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和诞生
1、话剧的传入 1866年,上海西人业余剧团建立第一个正规剧院——上海兰心剧院。约1899年后,中国人演话剧是从教会学校学生业余演出开始,后几校学生联合组成业余剧团—“文友会”。
2、春柳社和“文明新戏”
1907年2月,留日学生组成春柳社(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于东京演出《茶花女》第三幕。后又公演五幕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自觉探讨与创造之始。
《演艺部专章》:本社以研究新派(演艺)为主。注重表演的“写实性”,翻译改编外国的剧作。
3、进化团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焦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的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他们打着…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一炮打响。
“天知派新剧” 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重教化功能,开“广场戏剧”先河。追求现场宣传鼓动效果,强调即兴表演,演出采用幕表制,角色类型化。
4、新剧公会和“甲寅中兴” 1914年,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文明社、春柳社等组成。
职业化和商业化。 “家庭戏”为主,突出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和审美情趣世俗化,但艺术粗糙。代表作《恶家庭》。
5、以南开学校和清华学校为代表的学生业余演剧 其话剧艺术的探讨,注重剧本创作,逐步建立较健全的演剧体制。张彭春编导、南开新剧团演出《新村正》洪深编导、清华学生业余演出《贫民惨剧》成为早期话剧的代表作。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
1、“旧剧评议” 对传统旧戏的猛烈攻击。 主要指向儒道思想的封建性内容,同时批判传统旧戏仅求娱悦耳目的戏剧观念、非写实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现实主义戏剧,表现我们每日的生活),建设“西洋式的新戏”。
传统戏曲(小说)文学史地位的提高 “中国戏曲”课程。
2、翻译改编和“易卜生专号” ①战略部署
胡适、傅斯年,宋春舫在北大开设“欧洲戏剧”课程,西洋戏剧正式进入中国高校的开始(1916)
②易卜生专号 1918《新青年》4卷6期,发表了《傀儡家庭》《国民公敌》《小爱友夫》节译,
刊载胡适论文《易卜生主义》,袁振英《易卜生传》。 个性解放思想、现实主义精神, “制造现实的幻觉”的戏剧美学观,散文体戏剧形式。(剧场话剧的主要追求与基本特点)
③译介热潮 多元的戏剧观念、戏剧美学、戏剧形式与技巧的涌入。
3、“国剧运动” 1926年6至9月,《晨报》副刊《剧刊》,赵太侔、余上沅。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建立新剧。反对社会问题剧,娱乐性、纯艺术性倾向,提出糅合东西方戏剧的表现艺术。
三、“爱美剧”和“小剧场运动”的倡导
1、上海民众戏剧社 1921年3月,汪仲贤首先倡议,联合陈大悲、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等人建立的“五四”后第一个新戏剧团体。创办《戏剧》月刊,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由理论倡导转入建设与实践。主张艺术的功利主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也提倡“民众的戏剧”,与文明新戏有继承和超越的复杂关系。
2、上海戏剧协社
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1921年,应云卫、谷剑尘,后欧阳予倩、洪琛加入。
3、“爱美剧”,也即业余戏剧。
《民众戏剧社宣言》的提倡、学生业余演剧的高潮。
1921年11月,北京实验剧社(李健吾等主持)。 北京学生业余剧团的联合组织。
1922年1月,上海民众戏剧协社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
1922年冬,蒲伯英、陈大悲创办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 第一所培养戏剧人才的学校。
1925年,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主持,恢复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第一个国立戏剧教育机构。
4、“小剧场运动” 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的革新运动。
1919宋春舫《小剧院的意义、由来及现状》第一篇介绍与倡导小剧院运动的文章。
陈大悲《爱美的戏剧》,其倡导集中: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话剧体制,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洪琛《少奶奶的扇子》;新的戏剧美学原则、表演体系和模式的提出,强调逼真、生活化效果。
四、田汉、丁西林等的话剧创作
1、“社会问题剧”的最初成果
①胡适《终身大事》 仿《娜拉》,开风气之先。
②陈大悲《幽兰女士》 从家庭着眼分析社会问题,归结到道德的完善。
③欧阳予倩《泼妇》 透过婚姻问题揭露封建道德的罪恶。
④蒲伯英《道义之交》 揭穿中产阶级真面目。
⑤洪琛《赵阎王》 注意写出人物复杂性格。袭用奥尼尔《琼斯王》。
2、田汉
①戏剧活动 多产的剧作家,新文化运动、话剧运动积极分子。
“创造社”(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三叶集》(郭沫若、宗白华)。
1922《南国》半月刊(易漱渝)、1924《南国特刊》。
1926“南国电影剧社”(唐槐秋)、1927“南国社”。
②“艺术家”形象系列 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精神流浪汉”气质。
《梵峨嶙与蔷薇》(他第一个剧本,1920年) “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中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通过了现实主义熔炉的新浪漫主义剧”。
《湖上的悲剧》离奇的悲剧,动人的生命命题。《苏州夜话》“四海无家”的画家。《南归》浓重的感伤,内心深处的渺茫感。《古谭的声音神秘的象征诗剧,表现“生命的永远的诱惑”。
③美(爱情、艺术)的幻灭与毁灭(摧残、扭曲)
《咖啡店之夜》《苏州夜话》 梦想幻灭后正视了“社会的真实”。
《获虎之夜》 第一次接触了婚姻与阶级问题,呼出了反封建、个性解放的时代强音,带感伤。
《名优之死》 写了刘凤仙的堕落。带有悲壮的色彩,是他思想日趋激进的反映。
④“诗人写剧”的特色:抒情性强,重视语言的艺术。
3、创造社的戏剧活动
①郁达夫《戏剧论》,郭沫若历史剧、成仿吾《欢迎会》,郑伯奇《抗争》。
②白薇 与创造社接近。 《琳丽》《苏斐》《访雯》融入女性的呐喊,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侧重表现人物心理,在手法上多借用西方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剧中人的对话多用诗句。
4、强调“趣味”的创作
①陈大悲、汪仲贤 仍保留文明戏特点,写小市民,追求“趣味”。
②熊佛西 《戏剧与趣味》 以趣味为戏剧上品。
《醉了》 表现刽子手复杂心理。 《洋状元》 讽刺留学生,近乎闹剧。
《一片爱国心》 “五卅”以后作,原革命党人和日籍妻子的矛盾。
③余上沅《兵变》 情节热闹。
5、丁西林 ①独创机智与幽默喜剧 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为喜剧趣味。“欺骗”的母题。
处女作《一只马蜂》 现实的和审美的两种生活观念构成喜剧冲突。
②独幕剧的戏剧冲突模式 “二元三人”模式(即将剧中人物压缩到最大限度,通常由三人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对称对峙格局,第三者起结构性作用,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某种契机。)喜剧通常是“皆大欢喜”式结局。如《酒后》《北平的空气》
戏剧结构上,注重结尾的艺术,常有惊人之笔。《压迫》 房东老太太、男客、女房客。
③语言的喜剧性 机智幽默。
此外,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第二个十年 一、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的倡导。
1、五大剧社 不满现状,又找不到出路,表现出浓厚的感伤情调。
田汉南国社,洪琛复旦剧社,应云卫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罗鸣凤辛酉剧社,陈白尘摩登剧社。
2、“无产阶级戏剧”
①1929上海艺术剧社 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出版《艺术》《沙仑》刊物和《戏剧论文集》。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②南国社的转变 1930田汉《南国月刊》之《我们自己的批判》。
③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辛酉、南国、摩登,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在“演剧大众化”口号下,将戏剧推向大众普及。 以话剧直接反映现实革命斗争,面向工厂农村。田汉《洪水》、尤兢《江南三唱》、袁殊《工厂夜景》、冯乃超《阿珍》、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人》反映人民困苦生活。 适夷《S.O.S》《活路》表现抗日反帝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