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7
1. 〖HTXBS〗〖ZK(〗[记忆 图画]〖HTSS〗文字 产生 以前 用 图画 记忆 事情 的 方式,它 与 口语 中 的 词 等 建立 稳定 的 联系 以后,就 形成 了 文字 符号 形式。
〖ZK)〗2. 〖HTXBS〗〖ZK(〗[渐变性]〖HTSS〗语言 特别 是 口语 一般 只能 逐 渐 变化,可以 进行 规范化,但是 一般 不能 进行 突变性 的 改革。即使 发生 语言 替换, 也 要 经过 长 时期 的 双语 体制 阶段。
〖ZK)〗3. 〖HTXBS〗〖ZK(〗[类推性]〖HTSS〗语言 具有 一种 能够 推动 不 规则 现象 演变 成 有 规律 的 同类 现象 的 力量。例如 “从容” 中 的 “从”, 原 来(1985 年 以前) 读 阴平 声调,由于 “从容” 这个 词 以及 记录 阴平 声调 的 “从 ”这个 字 非常 不 常用,“从容” 中 的 “从” 就 被 类推 成 统一 读 阳平 声调 了 。
〖ZK)〗4. 〖HTXBS〗〖ZK(〗[汉语 词 的 多音节化 规律]〖HTSS〗在 古代 汉语 向 现代 汉语 演变 的 过程 中,由于 语音 系统 简化,音节 数量 减少,单音节 区别 词 义 的 能力 降低,导致 词 的 形式 变 长,由 单音节 为主 向 多音节 为主 的 状态 演变 ,从而 使 被 破坏 的 平衡 得到 重新 恢复。
〖ZK)〗5. 〖HTXBS〗〖ZK(〗[文字 表音化]〖HTSS〗世界 上 的 文字 从 古代 到 现 代 的 演变 规律,就是 从 原来 的 表意 文字 演变 成 大多数 是 表音 文字 的 规律。
〖ZK)〗6. 〖HTXBS〗〖ZK(〗[语言 接触]〖HTSS〗在 说 不同 语言 的 人 的 接 触 过程 中,不同 语言 之间 通过 双语 体制 出现 借用、混合、替换 等 现象。
〖ZK)〗7. 〖HTXBS〗〖ZK(〗[双语 体制]〖HTSS〗语言 使用者 在 日常 生活 中 交 替 使用 多于 一种 语码(语言 或者 方言) 的 语言 生活 方式。例如 许多 汉族人 交 替 使用 普通话 和 方言。
〖ZK)〗8. 〖HTXBS〗〖ZK(〗[洋泾浜 语言]〖HTSS〗临时性 的 混合 语言,是 在 语 言 接触 中 出现 的,两种 或者 多种 语言 由于 临时 需要 混合 起来 使用 的 现象。 例如 在 缺乏 外语 人才 的 旧 中国 的 上海,出现 过 汉语 和 英语 混合 起来 的 洋 泾浜 英语。
〖ZK)〗9. 〖HTXBS〗〖ZK(〗[克里奥尔 语言]〖HTSS〗永久性 的 混合 语言,是 在 语言 接触 中 形成 的 两种 或者 多种 语言 长期 混合 并且 成为 一个 民族 的 母语 的 现象。例如 牙买加 国家 在 英语 基础 上 形成 的 永久 混合语。 〖ZK)〗10. 〖HTXBS〗〖ZK(〗[“世界语”]〖HTSS〗人造 的 世界 共同语 的 一 种 ,〖JP〗1887 ( )年 由 波兰 医生 柴门霍夫 创造。虽然 设计 很 科学,可是 缺乏 生命力,没有 人 把 它 当做 母语 使用。
〖ZK)〗11. 〖HTXBS〗〖ZK(〗[语言 替换]〖HTSS〗曾经 叫做 语言 融合,是 在 语 言 接触 过程 中 出现 的 一种 势力 比较 强大 的 语言 逐渐 排挤 和 替换 另外 一种 语言 的 现象。它 使 语言 数量 减少,走向 统一。
〖ZK)〗12. 〖HTXBS〗〖ZK(〗[语言 的 统一]〖HTSS〗通过 共同语 的 推广 逐 渐 替换 非共同语 从而 使 语言 的 数量 减少。只有 自然 统一 才 容易 成功,人工 设计 统一 的 共同语 难以 产生 生命力。
〖ZK)〗13. 〖HTXBS〗〖ZK(〗[共同语]〖HTSS〗一定 社会 范围 的 全体 成员 共同 使用 的 语言。包括 民族 共同语、国家 共同语、国际 共同语 等。狭义 的 共同语 指 民族 共同语。
〖ZK)〗14. 〖HTXBS〗〖ZK(〗[民族 共同语]〖HTSS〗一个 民族 的 全体 成员 共同 使用 的 语言。它 是 在 一种 影响 最大 的 方言 的 基础 上 形成 的。汉族 的 共同 语 就是 在 北方 方言,准确 地 说 是 在 北京 方言 的 基础 形成 的 “普通话”。
〖ZK)〗15. 〖HTXBS〗〖ZK(〗[普通话]〖HTSS〗汉族 民族 共同语 的 通俗 名称 , 也 是 中国 国家 共同语 和 国际 共同语。在 台湾 叫做 “国语”,在 一些 海外 华人 中 叫做 “华语”。
〖ZK)〗16. 〖HTXBS〗〖ZK(〗[国语]〖HTSS〗国家 共同语 的 简称,是 一个 多 民族 国家 各个 民族 共同 使用 的 语言。它 选择 采用 主体 民族 的 语言。例如 加拿 大 的 国语 是 英语 和 法语。
〖ZK)〗17. 〖HTXBS〗〖ZK(〗[基础 方言]〖HTSS〗作为 一种 民族 共同语 的 基础 的 一种 方言。例如 汉族 共同语 的 基础 方言 是 北京 方言。
〖ZK)〗18. 〖HTXBS〗〖ZK(〗[方言]〖HTSS〗一种 语言 在 不同 地区 或者 行 业 中 的 变体 或者 分支,分为 地域 方言 和 社会 方言,一般 指 地域 方言。
〖ZK)〗19. 〖HTXBS〗〖ZK(〗[亲属 语言]〖HTSS〗从 相同 的 原始 语言 演变 出来 的 不同 语言,例如 英语 和 德语,它们 都是 从 日尔曼语 演变 出来 的。
〖ZK)〗20. 〖HTXBS〗〖ZK(〗[语言 建设]〖HTSS〗通过 学者 的 权威 和 国家 的 政权 等 方式 引导 和 推动 语言 按照 自己 的 规律 健康 发展。主要 是 规范化 建设 ,还有 文字 和 书面 语言 的 改革,以及 语言 信息 处理 等 工程。
〖ZK)〗21. 〖HTXBS〗〖ZK(〗[书面语 改革]〖HTSS〗废除 脱离 口语 的 旧 书 面语 ,建立 接近 口语 的 新 书面语。例如 中国 用 白话文 代替 文言文。系统 的 书面语 改革 就是 书面语 替换。口头 语言 替换 与 书面语 的 替换 有 一定 的 相似性。
〖ZK)〗22. 〖HTXBS〗〖ZK(〗[规范化]〖HTSS〗根据 语言 发展 规律 制定 和 推广 语言 的 各种 规定 和 标准。例如 〖JP〗1985 年( ) 的 国家 公布 的 《普通 话 异读词 审音表》 就是 制定 规范,〖JP〗1997 ( )年 国家 决定 把 每 年 9 月 的 第3 个 星期 确定 成 “推广 普通话 宣传周” 就是 为了 推广 普通话 的 规 范。
〖ZK)〗23. 〖HTXBS〗〖ZK(〗[标准 语言]〖HTSS〗经过 规范化 的 语言,一般 只 对 民族 共同语 进行 规范化。〖ZK)〗
4. 8
1. 〖HTXBS〗〖ZK(〗[母语]〖HTSS〗一个 人 生 下来 掌握 的 第一 种 语言。
〖ZK)〗2. 〖HTXBS〗〖ZK(〗[中介语]〖HTSS〗在 外语 学习 过程 中 出现 的, 介于 第一 语言 和 第二 语言 之间 的 一种 的 个人 或者 集体 混合 语言,一般 不会 成为 下 一代 学习 的 标准 语言 。
〖ZK)〗3. 〖HTXBS〗〖ZK(〗[语言 迁移]〖HTSS〗在 外语 学习 过程 中 出现 的 , 第一 语言 对 第二 语言 产生 影响 的 现象,分为 积极 的 正迁移 和 消极 的 负迁移 。
〖ZK)〗4. 〖HTXBS〗〖ZK(〗[语言 能力]〖HTSS〗人类 具备 的 一种 通过 在 社 会 学习 能够 掌握 人类 语言 的 先天 能力。这种 能力 脱离 人类 社会 就 无法 发挥 作 用。
〖ZK)〗5. 〖HTXBS〗〖ZK(〗[语用 行为]〖HTSS〗人类 使用 语言 进行 交际 和 思维 的 行为,分为 做事 行为 和 述事 行为。
〖ZK)〗6. 〖HTXBS〗〖ZK(〗[语境 过滤]〖HTSS〗在 语用 推理 的 过程 中,如 果 出现 意义 有 分歧 或者 不 具体、明确,就 参考 语言 环境 进行 信息 筛选,找到 真 正 的 意义。
〖ZK)〗7. 〖HTXBS〗〖ZK(〗[合作 原则]〖HTSS〗在 语言 使用 过程 中,交际 双方 互相 配合 使 交际 按照 双方 的 愿望 进行 下去 的 原则。例如 “礼貌 原则”。
〖ZK)〗8. 〖HTXBS〗〖ZK(〗[主体 信息]〖HTSS〗根据 当时 的 交际 目标,通过 语言 直接 表现 出来 的 新 信息。一般 的 话语 提供 这种 信息。
〖ZK)〗9. 〖HTXBS〗〖ZK(〗[附属 信息]〖HTSS〗与 当时 的 交际 目标 无关, 通过 语言 间接 表现 出来 的 新 信息。有意 设计 的 话语 和 无意 理解 的 话语 会 出现 这种 新 信息。例如:“你 没有 打 他 了 吧?” 的 附属 信息 是 “我 想 顺便 证实 你 是否 打 过 他。”
〖ZK)〗10. 〖HTXBS〗〖ZK(〗[含义]〖HTSS〗在 表义 的 基础 上,通过 逻辑 推理 和 语用 推理 得出 的 话语 的 超常 的 目标 意义。例如 “天气 真 热” 可能 的 含 义 是 “可以 打开 窗户 吗?”
〖ZK)〗11. 〖HTXBS〗〖ZK(〗[会话 含义]〖HTSS〗必须 借助 更多 的 语言 环 境 通过 语用 推理 才能 获得 的 理解 难度 比较 大 的 超常 意义。例如,过份 地 赞美 的 话语。
〖ZK)〗12. 〖HTXBS〗〖ZK(〗[语用 推理]〖HTSS〗根据 话语 以外 的 语言 使 用 的 间接 语境 得出 含义 的 思维 过程。它 给 理解 难度 大 的 话语 进行 逻辑 推理 打下 基础。
〖ZK)〗13. 〖HTXBS〗〖ZK(〗[语用 策略]〖HTSS〗语言 交际 双方 通过 语言 使 自己 处于 有利 的 语言 使用 地位 的 方法 和 技巧。例如 “我 先 说 3 点 想法”, 可以 避免 别人 插话。
〖ZK)〗14. 〖HTXBS〗〖ZK(〗[语码 转换]〖HTSS〗又 叫做 语码 选择,在 多 语言 的 环境 中,根据 交际 对象 进行 语言 选择 和 转换,提高 交际 效率。
〖ZK)〗15. 〖HTXBS〗〖ZK(〗[笔误]〖HTSS〗一种 书写 中 的 语用 失误,由于 思想 照顾 不 周到、记忆 模糊 等 原因 的 干扰,导致 心中 想 的 和 写 出来 的 不 一致。
〖ZK)〗16. 〖HTXBS〗〖ZK(〗[实用 书法]〖HTSS〗在 一定 时代 的 文字 规范 的 基础 上 形成 的 既 实用 又 美观 的 书法。〖ZK)〗
〖KH*3〗〖FK(H069B20244。28〗〖HT3HP〗5. 回答和论述〖HT6 〗
5. 1
1. 语言学 在 发展 过程 中 有 哪些 变化 趋势 或者 发展 路线?〖KH*3〗
2. 简要 论述 世界 语言学 发展 的 几个 大 的 阶段 或者 流派。〖KH*3〗
3. 现代 语言学 发展 的 不同 阶段 的 特点 分别 是 什么?〖KH*3〗
参考 答案 提示〖CD11〗 〖HTSS〗 1. 〖ZK(〗 ① 书面语 到 口语② 表层 到 深层 ③ 历史 规定 到 现状 描写
〖ZK)〗2. 〖ZK(〗 ① 传统② 历史 比较③ 结构 主义④ 转换 生成
〖ZK)〗3. 〖ZK(〗 ① 附属性② 外部性③ 系统性④ 普遍性〖ZK)〗
5. 2
1. 语言 可以 进行 哪些 不同 的 分类?〖KH*3〗
2. 汉藏 语系 和 印欧 语系 语言 有 哪些 不同?〖KH*3〗
3. 联合国 的 6 种 工作 语言 以及 德语、意大利语、日语、蒙古语、维吾尔语 等 语 言 分别 属于 什么 语系 和 语族?〖KH*3〗
4. 什么 是 语言 的 结构 分类?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 各自 有 什么 特点 ?〖KH*3〗5. 语言 的 主要 功能 或者 作用 是 什么?〖KH*3〗
6. 论述 语言 的 社会性。〖KH*3〗
7. 为什么 说 语言 是 人类 最 重要 的 交际 和 思维 工具?〖KH*3〗 8. 黑猩猩 为什么 不能 像 人 一样 地 说话?人类 语言 与 动物 语言(动物 交际 手段 ) 的 本质 区别 是 什么?〖KH*3〗
9. 你 是否 使用 过 一种 以上 的 语言 或者方言?你 现在 是 运用 汉语 普通话 思 维,还是 运用 汉语 方言 思维,还是 用 少数 民族 语言 思维?体会 一下 你 的 思维 是否 与 特定 的 语言 联系 在 一起。〖KH*3〗
10. 为什么 说 语言 中 的 词 是 符号?语言 是 怎样 通过 词 形成 符号 系统 的?〖 KH*3〗
11. 怎样 理解 语言 是 符号 形成 的 系统?〖KH*3〗
12. 语音 和 文字 作为 语言 的 两种 形式 是否 都 不能 缺少?它们 各自 有 什么 优 点 和 缺点?〖KH*3〗
13. 怎样 理解 语言 既 有 任意性 又 有 强制性? 为什么 任意性 不 等于 随意性,强 制性 不 等于 不变性?为什么 任意性 和 理据性 并不 矛盾?〖KH*3〗
14. 汉字 为什么 可以 简化 又 不 允许 人们 随便 使用 自己 创造 的 简化字?为什 么 汉字 简化 和 规范化 并不 矛盾?〖KH*3〗
15. 怎样 理解 语言 既 有 线条性 又 有 层次性?为什么 文字 既 有 平面性,又 有 线条性,并不 矛盾?〖KH*3〗
16. 语言 系统 是 怎样 结构 的?〖KH*3〗
17. 口语 和 书面语 有 什么 联系 和 区别?〖KH*3〗
18. 词、音节 和 字 在 语言、语音、文字 3 个 系统 中 的 地位 有 什么 相 同 特点?为什么 不能 把 它们 等同 起来?〖KH*3〗
19. 怎样 理解 语言 是 抽象 的 又 是 具体 的?〖KH*3〗
20. 语言 系统 和 语言 现象(言语) 有 什么 区别 和 联系?〖KH*3〗
21. 不同 的 阶级、阶层 或者 社会 集团,对 “民主”、“人权” 等 词 语 的 理解 不会 完全 相同,为什么? 这 是否 说明 语言 具有 阶级性?〖KH*3〗
22. 为什么 要 区分 语言 的 自然性 的 具体 单位 和 社会性(功能性) 的 概括 单 位?这种 不同 为什么 不 只是 在 语音 中 的 音素 和 音位 区分 中 存在?〖KH*3〗
23. 语言 单位 的 自然性 特征 和 社会性(功能性) 特征 有 什么 区别 和 联系?举例 说明。〖KH*3〗
24. 为什么 说 组合 关系 和 聚合 关系 是 打开 语言 系统 的 总 钥匙?〖KH*3〗
25. 怎样 理解 语言 系统 的 自足性?〖KH*3〗 参考 答案 提示〖CD11〗 〖HTSS〗
1. 〖ZK(〗 ① 9 个 大 语系 ② 4 种 结构 类型
〖ZK)〗2. 〖ZK(〗 ① 声调 ② 形态 变化 手段 ③ 重音 ,轻声 ④ 量词〖ZK)〗3. 〖ZK(〗 ① 英语,印欧 语系 日耳曼 语族
② 汉语,汉藏 语系 ③ 俄语,印欧 语系 斯拉夫 语族 ④ 法语,印欧 语系 拉丁 语族
⑤ 西班牙语,印欧 语系 拉丁 语族 ⑥ 阿拉伯语,闪含 语系 闪语族
⑦ 其他 请 自己 查找
〖ZK)〗4. 〖ZK(〗 ① 根据 语言 自身 的 结构 特点 ② 有 不同 的 结构 角 度 ③ 有 形态 变化 ④ 词 和 句子 不 区分 ⑤ 意义 和 形式 一对一 ⑥ 词干 和 词尾 结合 紧密
〖ZK)〗5. 〖ZK(〗 ① 交际 ② 思维 ③ 文化
〖ZK)〗6. 〖ZK(〗 ① 随着 不同 社会 范围 出现 不同 的 内容 和 形式 的 结合 ② 需要 在 社会 中 学习 ③ 伴随 社会 发展 而 发展
〖ZK)〗7. 〖ZK(〗 ① 基础性 ② 广泛性 ③ 思维 一般 无法 脱离 语言
〖ZK)〗8. 〖ZK(〗 ① 它 的 思维 没有 理解 人类 语言 的 生成 能力 ② 生 成性
〖ZK)〗9. 〖ZK(〗 ① 一般 是 汉语 普通话 和 一种 汉语 方言 ② 根据 生 活 环境 选择 一种 常用 的 形式 ③ 往往 是 母语 形式
〖ZK)〗10. 〖ZK(〗 ① 它 用 声音 代替 事物 ② 使 不同 的 声音 表达 代 替 不同 的 事物 ③ 把 词 通过 规则 结合 成 词 的 系列
〖ZK)〗11. 〖ZK(〗 ① 语言 中 的 声音 形式 与 语义 内容 或者 文字 和 口语 具有 符号 的 代替 关系 ② 通过 有限 的 词 生成 无限 的 句子 ③ 每个 词 或 者 词 的 系列 之间 互相 联系 和 制约
〖ZK)〗12. 〖ZK(〗 ① 语音 不能 缺少 ② 文字 可以 缺少 ③ 语音 受到 时 间 和 空间 限制 ④ 文字 受到 视觉 的 光线 和 纸张 等 外层 载体 的 限制
〖ZK)〗13. 〖ZK(〗 ① 任意性 指 符号 开始 结合 ② 强制性 出现 符号 在 使用 过程 中 ③ 随意性 违背 了 使用 中 强制性 ④ 理据性 是 任意性 中 的 非常 有限 的 一定 根据
〖ZK)〗14. 〖ZK(〗 ① 简化 符合 任意性 ② 随便 使用 违背 了 强制性 ③ 规范化 符合 使用 中 的 强制性
〖ZK)〗15. 〖ZK(〗 ① 符号 形式 的 排列 一个 一个 顺着 时间 线条 ② 符 号 内容 有 直接 和 间接 结合 的 层次 ③ 文字 是 视觉 的,除了 具有 听觉 的 声音 的 特点 以外,一个 字 的 内部 构件 可以 出现 非线性 的 平面 结构 ④ 语音 中 的 声 调、语调、重音 等 非音质 特征 也 有 一定 的 非线性 特点
〖ZK)〗 16. 〖ZK(〗 ① 3层:语义,语音,语形(文字) ② 3 级:最小,最小 又 自由,最小 又 自由 又 传递 了 交际 信息〖ZK)〗
17. 〖ZK(〗 ① 语言 的 两种 变形 方式 ② 口语 第一性 ③ 书面语 可能 保 守 和 落后
〖ZK)〗18. 〖ZK(〗 ① 都 是 最小 又 自由 的 单位 ② 有 内容、形式 和 实体 的 不同
〖ZK)〗19. 〖ZK(〗 ① 它 的 规则 和 社会性 单位 都是 概括 出来 的,具有 多种 可能性 ② 它 在 交际 中 又 是 特定 的
〖ZK)〗20. 〖ZK(〗 ① 概括 和 被 概括 (抽象 和 具体) ② 简单 和 复杂
〖ZK)〗21. 〖ZK(〗 ① 人们 对 事物 的 看法 有 差别 ② 符号 本身 没有 变化,人们 对 基本 词汇 和 语法 结构 的 理解 是 一致 的 ③ 看法 不同 的 人 并没有 必要 使用 不同 的 语言 系统 ④ 思想 偏见 可能 导致 语言 使用 中 的 一些 差异,也 不 说明 语言 有 阶级性,例如 中国 大陆 和 台湾 对 使用 简化 汉字 和 繁体 汉字 的 态度
〖ZK)〗22. 〖ZK(〗 ① 就是 区分 抽象 和 具体 ② 有利于 简单 把握 语言 和 准确 使用 语言 ③ 音素 和 音位 是 常见 的 区分 ④ 音节、词 等 单位 同样 存在 这种 关系 的 认识
〖ZK)〗23. 〖ZK(〗 ① 自然 特征 是 单纯 从 客观 角度 观察 出来 的 ② 如果 考虑 它 的 社会 作用,就 同时 具有 功能性 了 ③ 例如 送气 和 不送 气 的 不 同 语音 特征,也许 所有 语音 中 都 自然 存在,但是 汉语 有 功能性,英语 没有
〖ZK)〗24. 〖ZK(〗 ① 聚合 反映 符号 之间 的 联系 和 制约 ② 组合 反映 符号 的 生成 ③ 让 每个 语言 符号 进入 交际 状态 都 不能 离开 这 两种 关系 ④ 认识 语言 表达 的 信息 也 同样 要 这样 进行
〖ZK)〗25. 〖ZK(〗 ① 没有 一种 语言 不能 完全 表达 自己 民族 的 思想 ② 借用 外语 成份 实际 上 伴随 在 引进 社会 进步 成份 的 同时 出现 的 贪图 方便 的 语言 行为,这 并不是 自己 语言 的 无能 ③ 放弃 自己 民族 语言 也是 为了 方便, 因为 自己 民族 语言 的 实际 社会 作用 越来越 少〖ZK)〗
5. 3 1. 联系 实际 简要 分析 语音 的 不同 性质。 〖KH*3〗2. 为什么 说 语音 的 社会性 是 它 的 本质 属性?
〖KH*3〗3. 语音 有 哪 4 个 物理 要素?从 物理 声学 的 角度 来看,这 4 个 要 素 分别 是 由 什么 决定 的?举例 说明 每个 要素 是 怎样 起 作用 的。
〖KH*3〗4. 音质 的 不同 决定于 哪些 产生 声音 的 条件?
〖KH*3〗5. 人 的 发音 器官 由 哪些 部份 构成,它们 在 发音 的 时候 分别 起 什 么 作用?
〖KH*3〗6. 国际 音标 有 哪些 特点?除了 国际 音标 你 还 知道 哪些 音标?
〖KH*3〗7. 元音 与 辅音 的 主要 区别 是 什么?
〖KH*3〗8. 元音 有 哪些 大小 类型?
〖KH*3〗9. 舌面 元音 可以 从 哪 几个 方面 去 分析?分别 描写 其中 的 8 个 标准 元音。
〖KH*3〗10. 辅音 可以 从 哪 几个 方面 去 分析?可以 分为 哪些 大小 类型?
〖KH*3〗11. 汉语 拼音 和 国际 音标 表示 的 音素 相同 而 形体 不同 的 有 哪些?
〖KH*3〗12. 音位 归纳 的 原则 有 哪些?决定 两个 音素 属于 不同 音位 的 原则 是 什么?举例 说明 音位 归纳 的 4 种 结果。
〖KH*3〗13. 在 分析 音节 结构 的 时候,元音 辅音 分析 方法 与 中国 传统 的 声 母 韵母 声调 分析 方法 有 什么 相同 和 不同?各自 有些 什么 优点 和 缺点?
〖KH*3〗14. 音位 与 音素 有 什么 联系 和 区别?音征 与 它们 有 什么 联系 和 区 别?
〖KH*3〗15. 对立、互补 和 互混 怎样 区别?
〖KH*3〗16. 什么 叫做 语音 的 分布?研究 语音 的 分布 有 什么 意义?
〖KH*3〗17. 举例 说明 常见 的 语流 音变。
〖KH*3〗18. 一个 语音 系统 有 哪些 主要 内容?
〖KH*3〗19. 同样 的 两个 音素 为什么 有的 语言 可以 在 句子 中 进行 组合,有的 语言 不行?举例 说明。
〖KH*3〗20. 举例 说明 什么 是 音位 的 条件 变体 和 自由 变体。
〖KH*3〗21. 为什么 说 音位 总是 属于 具体 的 语言?
〖KH*3〗22.为什么 同样 一个 语音 系统 会 出现 音位 数量 的 多少 不同?举例 说 明。
〖KH*3〗
参考 答案 提示〖CD11〗 〖HTSS〗 1. 〖ZK(〗 ① 用 一个 汉语 的 词 或者 句子 做 例子② 物理、生理、 心理、社会
〖ZK)〗2. 〖ZK(〗 ① 表达 意义 是 语言 的 目的② 意义 是 社会 赋予 的③ 语言符号 的 形成、变化 和 多样性 都 与 社会 有关
〖ZK)〗3. 〖ZK(〗 ① 音高、音强、音长、音 质② 振动 频率、振动 幅度、振动 持续 时间、声波 形状③ 声调、重音、长(元) 音、辅音
〖ZK)〗4. 〖ZK(〗 ① 发音 物体② 发音 方法 ③ 共鸣器 的 形状 和 大小
〖ZK)〗5. 〖ZK(〗 ① 动力 部份② 振动 部份③ 共鸣 部份
〖ZK)〗6. 〖ZK(〗 ① 国际 通用,数量 多,一个 符号 形式 对应 一个 声 音 单位② 汉语 拼音 等
〖ZK)〗7. 〖ZK(〗 ① 发音 过程 中 气流 是否 受到 阻碍② 肌肉 紧张 的 强弱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