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考研复习讲义黄达(1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2-05


  消费者贷款:发放贷款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购买消费品-见下图
  同业拆放:有多余资金的商业银行贷给头寸不足的商业银行
贷款的发展趋势-贷款证券化

  (四)证券投资
投资业务就是商业银行购买有价证券或投资于其他实物资本的业务活动。如商业银行购买股票、政府债券或投资于房地产、自己经办实业等。主要是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对象:主要是政府债券,(中)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
  对于购买股票、企业债券或投资于房地产,则
   1、在实行分业管理的国家,法律禁止商业银行购买股票、企业债券或投资于房地产。
   2、在实行银行与证券业混业经营的国家,商业银行在投资于股票或房地产资产时,受到的限制就很少。
证券投资目的: 增加收益、分散风险、充当二级准备(信用风险低、可以流通转让)

美国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
以美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投资为例,2004年美国商业银行证券资产的余额是1494亿美元,其中政府债券和政府机构债券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投资工具,其次是市政债券,股票投资只占证券投资的1%。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证券信贷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8.3%。
四、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中间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指银行利用自己的便利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顾客办理的服务,包括汇兑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信用卡业务等
狭义表外业务: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与资产负债总额业务联系紧密的业务(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表内资产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通常称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包括贷款承诺、担保、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银行业务
80年代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迅速:
 

2004年四大国有银行与国际著名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对比情况
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工行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123.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71%;
农行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71.72亿元,占营业收入11.24%;
中行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115.27亿元,占营业收入12.33%;
建行2004年中间业务收入73.52亿元,占营业收入9.17%。
其中,农行、中行中间业务收入比例高一些,原因是农行营业收入的基数比较小,中行则资金交易业务有优势。
数据来源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公布的2004年年报

五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P490
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会议,通过《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
确定资本的构成。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实收资本和公开储备)和附属资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一般贷款损失准备、次级债务等)其中核心资本大于等于附属资本
确立了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方法
确定了8%的资本充足率比例和时间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核心资本+附属资本)/(表内风险资产加权总额+表外项目信用风险等额)≥8%
 
表内风险资产加权总额=Σ表内资产额×风险系数
表外项目信用风险等额=Σ表外资产×信用转换系数×表内相对性质的风险权数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第四节 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
    由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的存款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有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证金的责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随后,许多国家也相继效仿。 截至2000年,已有72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
利:1、有利于保护众多的小储户、小投资者的利益
    2、降低挤兑和金融机构连锁倒闭的可能性

弊:1、诱导存款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会使存款人过份依赖存款保险机构,而不关心银行的经营状况。诱导存款人对银行机构的风险掉以轻心。从而鼓励存款人将款项存入那些许诺给最高利息的金融机构,而对这些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是否弱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并不十分关心。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银行自身的制定经营管理政策时,也倾向于将存款保险制度视为一个依赖因素,使银行敢于弥补较高的存款成本而在业务活动中冒更大的风险。因为它们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  
    3、不利于优胜劣汰。因为管理当局对不同的有问题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政策,仅有选择地允许一些银行破产。

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引进问题

第五节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
   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
   “三性”原则贯穿银行经营的全过程
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一)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三原则:在资产的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一)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商业贷款理论
 可转化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
基本内容就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1、流动性管理
2、利率风险管理
3、贷款风险管理

1、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弥补流动性不足渠道)
准备金(现金资产)
定义: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和库存现金。其中,在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和库存现金之和称为超额准备金
持有准备金的目的是保持银行的流动性,防止出现挤兑危机。
法定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必须缴存的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为商业银行总储备资产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余额,它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超额准备金率。
思考:如果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应如何解决?


调整资产方1:持有足量的超额准备金
调整资产方1:持有足量的超额准备金
持有足量的超额准备金可以满足流动性需求,但会减少盈利。原因是:持有超额准备金,导致贷款和有价证券减少,盈利降低。

调整资产方2:出售有价证券
调整资产方3:收回贷款
调整负债方1:吸收存款-800万元
调整负债方2:从中央银行借款-700万元
调整负债方3:同业拆借-700万元
对流动性管理的总结
银行面临流动性不足时,可以通过出售证券、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收回贷款、保留足量的超额准备金、吸收存款等方式来解决。

2、利率风险管理
(1)利率敏感性分析:是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分为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
利率敏感性资产就是指资产的收益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的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就是指负债的成本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的负债。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利率敏感性缺口(GAP)>0;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利率敏感性缺口(GAP)=0;
  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时,利率敏感性缺口(GAP)<0。
思考:当利率敏感性缺口>0、=0或<0时,利率变动对银行的利润有何影响?
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GAP<0)
在GAP<0时,利率上升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在GAP<0时,利率下降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GAP>0)
在GAP>0时,市场利率上升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在GAP>0时,利率下降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2)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当预测市场利率上升时,主动营造资金配置的正缺口,当预测市场利率下降时,主动营造资金配置的负缺口,当预测市场利率较难预测时,可以保持零缺口。
缺陷:1、短期利率预测准确率不高,目前改为与经济周期相联系;2、银行对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调控有限(银行与客户的意愿相反),所以可以用利率互换和期货期权的套期保值来规避利率风险。
(2)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利率互换。把其中的浮动利率负债转为固定利率负债等方式-见下图
利用期货期权的套期保值来规避利率风险。优点在于,交易的成本比利率套期低,其相对的缺点则在于这些交易的合约一般是标准化的,因而难以被精确地分割或组合来满足银行的需要。
当预测市场利率上升时,利用利率互换调整缺口
当预测市场利率上升时,利用利率互换调整缺口
(3)存续期分析(略)
利率敏感性分析并未考虑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差异,实际上,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并不相同。一般而言,负债期限较短,资产期限较长。
存续期分析就是考虑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存续期对利率变化对银行利润的影响。

3、贷款风险管理
银行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两类。通常地,正常贷款是借款人完全按照借款合同的承诺还本付息的贷款,否则就是不良贷款(或不良资产)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法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贷款本息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借款者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建、中、工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比率   单位:亿元、%
 2006年全球1000家银行前25位银行不良资产排行榜

2、信用风险管理
(1)筛选  
银行在发放贷款前,要对借款者各方面进行评估,以判断借款者还款意愿和还款的能力,区分借款者的风险。
银行信贷审查5C的内容
  借款能力(Capacity to borrow):银行放款时,不仅关心借款者的偿还能力
  借款人的品质(Character):指借款人要诚实、可靠和讲信用,有强烈归还借款的愿望
  资本(Capital):自有资本越多,银行在放款时发生逆向选择和借款者借款后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低。
  放款时的担保(Collateral)
  经营情况(Condition of business):借款者的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

银行信贷审查5P的内容
借款者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即借款者的信誉和偿还贷款的能力;
目的(Purpose factor):借款者有无增加生产的积极意义;
偿债因素(Payment factor):偿还资金是否具有自偿性和如何安排最好的偿还时间。
债权保证因素(Protect factor):即放款的抵押品和收回贷款的保障措施,如要求借款者提供第三方担保;
前景因素(Prospective factor):对盈利风险的评价。

(2)贷款专业化:指银行集中于当地企业或某一个特定行业的企业发放贷款。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专业化有悖于分散化原则。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贷款专业化又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样可以利用专业化分工的好处。银行集中在某一特定的行业发放贷款,能更好地对行业内的各个企业比较分析,筛选出信用较好的企业。

相关话题/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