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考研重点笔记(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02
f、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运动员学习掌握技术和完成技术的质量与
注意力、思维、信心、意志等心理品质有着直接干系,特别是高难技术动作的掌握更受到心理品质很大的影响。
(二)客体因素:a、竞赛规则;竞赛规则直接制约着运动技术的发
展方向和发展速度。
b、技术环境;良好的技术环境,对于运动员、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c、器材设备与场地。运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器材设备与场地的进步。从而为运动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了可能。
3. 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
答:实践证明凡能够攀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
(1) 无论哪个项目,都必须长期的,系统的、坚持不懈的狠抓基本
技术的训练。即使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基本技术训练也应占相当的比重。运动员如欲长期保持高峰状态,延长运动寿命,以基本
技术为核心的基本功是否雄厚,是一个必备条件。训练实践证明,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而想求得长远的发展是不大可能的。
(2) 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球类、体操、跳水等项目中,除了必须
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外,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在现代运动竞赛中, 这类技术本身的难度价值和完成的质量情况,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3) 必须加以认真对待。要发展难度,必须要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
身体素质基础。这样,高难技术和基本技术相互促进,都得到了提高。
4、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答:(1)技术规范又称技术规则。在训练学中,特指依据科学原理而
确立的,人们在进行技术训练时所必需遵从的模式化要求。技术训练必须符合技术规范提供的标准,必须沿着技术规范指出的方向进行。因而在训练中,必须强调技术的规范化。
(2) 我们还应重视技术的个体差异,使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技术
规范是一种理想的动作模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中,某个运动员是不太可能同时具备所有这些特征的,一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很难完全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因此,技术规范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只能为技术训练提供一些准则,为训练指明一个基本方向。
(3) 教练员必须明确:对运动员技术特点的重视,保护乃至有目的
的加以发展,是使这些特点发展为特长,从而攀登上世界体育竞技高峰的重要环节。
5. 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答:(1)特长技术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运
动成绩又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在训练中,对这类技术应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力求使其成为运动员在竞赛中获得高分或克敌制胜的主要手段。
(2)专项运动技术群中哪些技术成为运动员(队)的特长技术,
可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第一, 运动员(队)整体打法及场上位置的特定要求。
第二, 该项运动技术群中,运动员(队)完成得最为出色的技术动作或技术类别。第三, 该项运动技术群中带有关键性作用的技术。
第四, 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及使用的特殊器械。
(3) 在狠抓特长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当力求全面的掌握专项运动中的各项技术,这是因为:a.专项运动技术群中的各种技术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起着相
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
b. 在运动竞赛中技术是否全面,是保证特长技术能否发挥
的重要条件。这说明,现代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不但要求运动员有精湛的特长技术,而且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全面技术。
c. “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技术的全面性决定了战术的多
样性。
(4) 现代运动实践的发展,不但要求运动员有精绝的特长技术,而
且还要求较高水平的全面技术,只有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技术水平提高和发展,提高运动成绩。
6、重视运动技术创新(07)
答:(1)所谓技术创新,是指技术飞跃式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往往
会引起整个技术体系动荡,建立新技术结构,率先创新者取得优异成绩。
(2)技术创新具有如下具体意义:
第一,直接提高运动成绩。在技术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项目中, 创新技术是运动员夺取优异运动成绩的法宝。
第二,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制胜因素单个水平或因素间的组合水平。在特定含义下,专项运动的发展与成绩的提高,就是制胜因素的单个水平及相互间组合水平得以提高的过程。其中,新技术的出现,是制胜因素产生和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有效的制约现有技术。这种情况在对抗性项目中尤为突出。即某项技术的创新往往是为了更有效的制约现有的某一技术。可以认为,创新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在对抗的前提下完成的,其目的之一是在新的对抗中占据优势。
第四,更大限度的发挥人体潜能。这种情况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表现及为明显。在这些项目中,任何技术的创新,都是为了开发运动员人体潜能,从而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目的。
7. 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答:(1)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这是运动技术区别于其
他技术的最显著的特征。运动技术只能通过运动员身体动作表现出来因为人们长期将运动技术又称为技术动作、动作技术等。
(2) 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在任一特定时刻,运动技术的
规范要求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暂时的。随着运动员身心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运动器械设备的不断改进,运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过程之中。
(3) 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运动技术应具备相
对稳定的动作结构。在比赛中,应力求保持这种结构。同时,随着比赛环境、比赛对手的变化,有效的运动技术应能随这些变化而有所调整。
(4) 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不论何种运动技术都必须符合科学
原理,具有运动的规范性有公认的动作规格。然而,由于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等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个人特点,所以,运动技术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对每个具体的运动员来说,最合理的技术动作都不会完全相同,而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
8.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区别(09) 答:(1)定义不同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对于运动技术的质的特征所进行的评价。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对于运动技术的量的特征所进行的评价。
(2)手段和途径不同
a. 定性评价以观察法为主要手段,要注意观察的客观性、系统性和精
确性。采用观察手段评价运动员技术状况时有两种途径,即在运动员完成动作的现场直接观察、评价和借助于录像技术在间接观察中进行评价。
b. 定量评价主要是依靠各种仪器设备,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各种生
物学特征进行定量描述与评价。目前,定量评价往往采用‘理论模式分析’和‘实测’两种具体方法。
9. 运动技术评价的定义及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
定义: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与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是指评价者在科学评价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活依据自身经验发现、描述与评价运动员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为运动员实现理想的或满意的技术状态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目的任务:旨在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和论争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促进其运动水平提高的目的。
基本标准:两大基本标准包括时效性评价,合理性经济性评价。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1. 简述竞技战术的构成:
答: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用的计谋和行动。是
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战术行动等构成。
(1) 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
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
(2) 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指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
(3) 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
(4) 战术知识: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种形式。包括对专项战术运用原则与战
术形式,战术的发展趋势,比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制约等方面的了解与把握程度。
(5) 战术形式:指战术活动中具体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
动方式。
(6) 战术行动:指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
2.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答:(1)把握项目制胜规律:所谓制胜规律是指在竞赛规则的限定内,
教练员、运动员在竞赛中战胜对手、争取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每个项目中,制胜因素是一个因素群,在认识项目的制胜因素及其关系是,要特别注意各因素内涵的现状及发展情况。
(2) 培养战术意识: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
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3) 培养战术运用能力;在运动训练中,应当把培养运动员在各
种复杂而艰苦的条件下合理运用战术的能力这一任务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4) 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个人战术行为
指运动员在战术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行为。是运动员个人战术的直接表现,亦是集体战术行为的基础。集体战术以个人战术为基础并对此加以协调配合。战术配合水平取决于:运动员在战术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活动方式的协调程度;
(5) 重视战术组合;战术组合分为程式性组合与创造性组合。程
式性组合表现于训练和比赛之中;创造性组合表现于比赛之中。程式性组合是创造性组合的基础。
(6) 加强战术创新研究。战术创新分为常用战术创新和特殊战术
创新。常用战术创新是一种基础创新,难度较大;特殊战术创新是一种实用性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 战术训练方法
一、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二、减难与加难训练法;三、虚拟现实训练法;四、想像训练法;五、程序训练法;六、模拟训练法;七、实战法。
4 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
制定战术方案时,首先应考虑战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考虑攻守转换的灵活性,运动员对本方案的可接受性及是否发挥每个运动
员的特点及长造性,又有利于机体各个成员之间的协同性,同时还需注意以下因素:1 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 2 处理好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的关系 3 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 4 充分利用竞赛规则 5 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5 战术的分类: 1 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可分为阵型战术、体力分配战
术、参赛目的战术、心理战术 2 按参加战术行动的人数可分为个人
战术、小组战术、机体战术 3 按战术的攻防性质可分为进攻战术、
防守战术、相持战术 4 按战术的普适性可分为常用战术、特殊战术。
6 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1 战术任务及具体目标 2 预测对手的
战术意图,包括进攻与防守以及具体心理等 3 确定战术原则 4 己
方的战术行动,包括具体的任务分工 5 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情况及应变措施 6 适应竞赛环境的措施 7 赛前战术训练的安排
8 对本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
1.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答:运动员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意念训练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像进行训练的方法。
(二) 诱导训练法 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个事物或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 模拟训练法(实景模拟训练法、想象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训练。
2、运动智能的意义,训练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答: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运动智能的重要意义:
a、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对于本专项竞技的特点和规律有
着较为深刻的把握,对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也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和体验。
b、具有较高运动智能的竞技选手,善于正确理解先进合理的运动技
术,从而明显地缩短学习和熟练掌握运动技巧的过程;他们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运动战术的精髓和实质,在比赛中善于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他们具有较多的心理学知识,善于动员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 从而保证在竞技中更为出色地发挥已有的竞技水平,表现出更高的总体竞技能力。
(2) 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一般智能的训练:a、观察力训练;b、记忆力训练;c、思维、想像力训练。
(二)运动智能的训练: A、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a.学习
文化理论知识的一般方法;b.结合训练实践学习体育专业理论知识;c.广泛学习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
B、 提高运动员运用知识的水平:a.提高应用理论知识的自觉性
b.认真做好专题总结。
(3) 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提高运动员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发展运动智能意义的认识,动员他们的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参加运动智能训练的自觉性。
(二)运动智能训练在根据对象实际情况,选择内容,确定方法及分量。
(三)运动智能训练应列入训练计划中,在计划中应占有一定比例。
(四)应逐步建立运动智能测定和评价的制度。
3. 心里紧张的克服方法:1 表象放松法 2 自我暗示放松法 3 阻断思维法 4 音乐调节法 5 排尿调节
4 心里胆怯的克服方法:要找出使运动员胆怯的原因 ,解除思想负担
5 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1 激励法 2 转移法 3 升华法 4 暗示法 5
体验法
6 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1 运动员产生情绪激动与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有关,应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2 对个性突出的运动员应加强自我调节能力的训练。 3 提高运动员的动机水平。
7 心里淡漠的克服方法: 1 帮助运动员分析比赛的情况,使他们正确认识比赛的主客观有利条件,并且应制定具体可行的比赛措施,使运动员增加比赛信心。 2 帮助运动员形成崇高的比赛动机,端正对
比赛的正确态度。 3 防止赛前过度训练,使运动员情绪高涨,以饱
满的热情参加比赛。
8 盲目自信的克服方法:1 教会运动员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胜不骄, 败不馁。2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使运动员学会科学地全面地分析问题 3 每次比赛之前,教练员都应带领运动员事实求是地分
析彼此双方的实力,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使运动员处于良性的战斗准备状态。
9 注意力分散的克服方法: 1 在平时应加强培养运动员抵抗外界事
物干扰的能力。 2 使运动员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所实践的活动有强
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 3 杨称作是坚持到底的习惯 4 在参加比赛时,要引导运动员不要多项比赛结果,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的过程上。 5 在比赛之前消除担心害怕等心理状态。
10 心理焦虑的克服方法: 1 引导队员把思想集中到比赛过程,少
考虑比赛结果。
2 进行积极的想象,采用放松的训练方法,消除焦虑情绪 3 赛前也
可以演练一下比赛的情形,把思想集中到比赛中去。 4 在完成动作之前可以将整个动作及完成动作时的思想状态按照程序背诵一遍。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和组织
1. 简述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答: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训练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排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
(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是根据未来高水平专项竞技的需要发展运动
员的基础运动能力。
(2) 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专项提高阶段则集中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
技能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最佳竞技阶段、最佳年龄去年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3) 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是最主要的阶段,它的任
务就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一切训练均应围绕着使运动员能在最佳年龄区间处于最佳竞技阶段而组织进行。
(4) 竞技保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尽量保持已经达到的竞
技水平或尽量减少竞技水平下降的成都。这实际上也就是充分地运动前几个阶段的训练成果,发挥更大的训练效益。
负荷特点:
1 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特点是采取循序渐进留有余地。
2 专项提高阶段,逐年增加逼近极限。
3 最佳竞技阶段,在高水平区间起伏。
4 竞技保持阶段,保持强度明显减量。
2. 什么是高原现象,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克服的方法:
答:(一)高原现象: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二)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1) 随着运动员进入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规律。
(2) 由于多年同一教练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3) 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 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降。
(三)克服的方法:
(1) 随着运动员专项竞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大训练符合。
(2) 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符合的内容以及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3) 对处于青春期高峰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协调性下降、体重增加
的青少年选手,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标,及时改变符合的安排及要求。
(4) 对于已出现明显的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伤病的选手,应采取果
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
(5) 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的运动员, 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3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
的要求 2 运动员竞技能力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3 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4 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 1 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
力发展阶段的球员之前的适宜比例 2 保持适宜的平均累计配合训
练年限 3 采用全国选拔式组建国家队 4 采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和组织
1. 竞技状态的发展与大周期相应的阶段的对应关系(07,08,10)
答:人体竞技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形成,保持,消失三个阶段。在一次负荷下,机体能量消耗产生疲劳,继而解除负荷,逐渐得到回复,通
过机体的超量补偿机制,使得运动员的能力得到提高。而大周期分为组织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
(1) 竞技状态的形成阶段与大周期的组织准备期相对应。
每一次适宜的负荷都会引起机体的适应性变化,多次适宜负荷的刺激,就会引起多次的适应性变化,在一变化过程中,机体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运动竞技状态既不断地培养发展,并逐渐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
(2) 竞技状态的保持阶段与大周期的比赛期相对应。
竞技状态形成后,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得到提高,而且相对稳定,各个系统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协调,进入良好的竞技状态保持阶段。在强烈的参赛动机驱使之下,使各系统高度协调。
(3) 竞技状态的消失阶段与大周期的恢复期相对应。
人体不可能始终保持各个系统之间的高度协调,生理和心理能力的表现也不可能始终处于高峰状态。由于人体的保护性机制参与训练过程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高度竞技状态之后,需要休息和恢复, 以消除生理和心理疲劳。
总之,在机体的适应性机制,动员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 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的运动,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不断地提高。
2 以比赛目的的不同将比赛分为哪几种类型及训练学特征(05) 答;依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
和适应性比赛。
(1) 竞技性比赛主要目的:创造理想的成绩,实现训练目标。安排:每个大周期 1-2 次主要比赛。
(2) 训练性比赛主要目的:在比赛条件下,培养和发展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某种能力或综合能力。
安排:多用于准备时期后期及比赛时期前期。
(3) 检查性比赛:检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与稳定性水平,专项素质发展情况,阵容安排的适宜度,战术设计的价值和配合的熟
练程度。
安排:多用于重大比赛前。
(4) 适应性比赛主要目的:提高运动员对重要比赛的场地,气候, 对手,观众以及裁判等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安排:多用于重大比赛前。
3. 参加不同类型的比赛各有什么不同的参赛目的(07)
答:依主要目的可将比赛分为竞技性比赛,训练性比赛,检查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
(5) 竞技性比赛主要目的:创造理想的成绩,实现训练目标。
(6) 训练性比赛主要目的:在比赛条件下,培养和发展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某种能力或综合能力。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整理
历年北体考研运动训练学大题整理 1998年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训练适应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4.间歇训练法 5.一般训练6.循环训练7.协调能力 二.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举例说明运动素质的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 3.论述训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大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8-11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0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研大纲
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获悉,硕士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已公布,如下:点击查看:610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
《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 1竞技体育:它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 1)它是研究运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 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一、 填空题: 1、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 、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比赛和竞技体育管 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2、建立项群理论的理论意义之一是: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 的共同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精华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精华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背诵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试题《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5*4) 1、运动技术 2、学校体育 3、运动训练 4、体育教学过程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能主导类项目可分为()()和()三个 2、战术训练方法可分为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笔记权威版本
运动训练学主讲教师: 田麦久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起源 1、竞技体育概念: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1、生物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1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内部考研笔记重点2010版本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 内部笔记重点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 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学校体育与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我是10华南体育人文考生,这是根据我的回忆的真题学校体育学一、简答题(3*10分)1.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3.体育实践课程的特点二、论述题(2*30分)1.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2.体育课堂管理的过程三、材料分析题(60分)一段材料分析关于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必要性的分析。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专业课试卷运动训练学上传的附件63cdf705216fb9dd6ce56d4e42fda034.rar(412.88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训练学)请将所有答案标明题号,写在答题本上,试题纸上请勿答题。严禁在答题纸密封线以外留下姓名、考号等任何标记,否则该卷无效。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 竞技能力2. 恢复3. 4. 运动训练手段5. 间歇训练法6. 持续训练法7. 循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