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学田麦久考研复习讲义(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12-02
第二节全程多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 制定多年计划的必要性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长期性的要求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的要求
二、全程性的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多年训练过程中有明显的年龄特征。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以及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都有特定的专项规律。在最适宜的年龄段是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水平,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据。
三、 全程多年训练计划内容安排
四、 全程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安排
第三节区间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 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训练任务与基本内容
1.
首先要发小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
2.
通过这些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二)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循序渐进:增加负荷-适应-再增加-再适应二、专项提高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计划专项提高阶段中努力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同时要不断完善专项运动技术,进一步打好全面的技术基础
三、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基本特征与训练任务(二)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四、高水平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基本特征与训练任务(二)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第四节多年训练过程中三个链接区间的训练安排一、链接一区的训练安排
(一)链接训练的主要任务
在链接一区的训练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从基础训练阶段的以"全面训练为主"向"专项提高阶段"的"以专项训练为主"的有机转变
(二)链接训练的内容安排
重视体能训练内容循序渐进
(三)链接训练的负荷控制
在链接一区的训练中,要注意适当增加训练负荷的变化,一方面通过这种变化增加运动员承受的训练刺激,提高训练效应另;一方面也提高运动员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为更好的适应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奠定基础。二、链接二区的训练安排
(一)链接训练的主要任务
链接二区的训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实现训练从"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到"充分展现竞技能力,创造优异成绩"的转换,引导运动员尽快适应负荷始终在高位持续的训练。
(二)链接训练的内容安排
在链接二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唻瘦复合的能力,让运动员参加较高水平比赛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提高承受竞赛压力的机会。
(三)链接训练的负荷控制
适度加大运动员的训练强度,适当改变运动员的负荷节奏,保证运动员逐渐适应最佳竞技阶段的复核安排规律三、链接三区的训练安排
(一)链接训练的主要任务
链接山区的训练任务就是在于实现"创造最佳成绩"向"保持竞技高峰"的转变,需要重点解决转换问题,就是训练负荷的调整与机体恢复的问题。
(二)链接训练的内容安排
要非常重视心理训练的安排,一方面要提高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稳定性,力争创造好成绩;另一方面还要着力减轻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继续投身竞技训练的参赛的热情。
(三)链接训练的负荷控制
一方面要注意变换复合节奏,基本上采用波浪式的安排,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采用跳跃式的形式。促使运动员在总体负荷水平整体下降的前提下,适应训练负荷的变化,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第十章运动员年度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运动员年度参赛安排机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
一、 运动年度参赛安排
年度训练计划,顾名思义就是以年度作为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时间单位,而制定的训练计划是对一个年度训练周期所做的训练,计划与安排。
(一)比赛次数
(二)比赛的分类及安排
1.
竞技性比赛
2.
训练性比赛
3.
检查性比赛
4.
适应性比赛
(三)比赛阶段的划分
1.
为运动员结果更多的比赛机会。
2.
在每一个阶段中,可以使运动员持续发展自己的竞技状态,逐步引导至最佳状态。
3.
运动员可以利用比赛阶段之间的间隔组织实施必要的赛间训练。
(四)优秀选手比赛次数的控制
优秀选手在安排比赛时应注意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既保证必要的比赛次数,更要确保在重大比赛中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二、年度训练计划的结构类型及安排特点
(一)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训练大周期:是以参加重要比赛,获得满意成绩为目标,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主要依据而确定和划分的(包括:提高、保持、下降)
一个训练的大周期: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的提高、保持和下降三个阶段相对应,分别组织准备时期(或称训练期)、比赛时期(或称竞赛期)和恢复时期(或称过渡期)的训练,并把这一循环称之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
P360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和大周期的划分(表)(二)不同类型年度训练计划的安排特点
竞技状态发展过程 生物学基础 训练任务 训练时期
提高 适应性机制 :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现象 提高竞技能力,促进竞技状态的发展与提高 准备时期
保持 动员性机制 :心理 /生理能力被释放动员,各系统高度协调 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 ,参赛创造好成绩 比赛时期
下降 保护性机制 :机体自动停止积极的应激反应 积极恢复,消除心理与生理疲劳 恢复时期
1.年度单周期: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大周期组织实施
2.年度双周期:全年按两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称为双周期(包括两个准备时期、两个比赛时期和一或两个恢复时期)
3.年度多周期:按 3个以上大周期组织全年训练的过程
(三)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
1.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
(1)对于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而言,选择年度单周期的训练计划模式是较为适宜的。
(2)
对于处在竞技提高阶段的运动员而言,可以适当选择双周期作文年度训练计划模式。
(3)
对于处在最佳竞技阶段和高水平保持阶段的运动员来说可以选择年度三周期和多周期的训练模式
2.不同项群的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周期类型的选择
(1)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表现准确性项,技心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个人隔网对抗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安排中可采用双周期或者多周期模式
(2)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群以单周期模式为主。
(3)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依不同的参赛目的,可采用单和双周期模式也可以采用多周期模式
补充:
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安排的训练学要点注意事项
1全年训练负荷的量度是不断变化的,安排时力求在重要的竞技比赛时,运动员机体处
于能表现出最高强度(包括最大速度,最大重量,最大距离,最高质量)的状态。2全年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与安排,应与运动员机体状态的周期性变化相适应3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无论发展体能,技能还是战术能力,都应首先加大负荷
量,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负荷强度,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同时加大负荷量和提高负荷强度
4应高度重视负荷后的恢复,使训练负荷带给机体的疲劳及时得到消除,并出现超量恢复,以获得更大的训练效应。
不同项群年度训练过程中负荷量度安排的不同特点:
1安排的主要着眼点不同2体能主导类项群的训练负荷量度计划比较具体、明确。技能主导类项群计划中,对各种手段的练习量常常不作非常严格的规定,而使技术或战术掌握情况而定。
第二节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
一、训练大周期时间(一)确定主要比赛日期:由竞赛日程予以确定的(二)确定主要比赛阶段:围绕主要的比赛日确定的主要比赛阶段(三)确定主要比赛时期:在主要的比赛阶段前加上一个历时 4-6周的热身比赛阶段。
两个阶段合起来就组成了比赛时期,总时间为 8-12周,其间要注意安排必要的热身赛。(四)确定整个训练大周期(加 6-12周的准备期,后加 2-4周恢复期,共 14-32周)二、大周期训练计划要点
(一)准备时间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基本任务:就是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和促进竞技状态的形成;时间:不少于 1.5~2个月。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准备时期的素质训练,以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为主,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负荷的量较大,强度相对较小。准备时期的技、战术训练,均以分解主为主。
(二)比赛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训练任务:包括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已具有的竞技能力这样两个方面。时间:不少于 1个半月。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为了与准备时期训练方法的特点相联系,比赛时期训练发展体能主要采用重复法,发展技能主要采用完整法,并较多地采用比赛法,以便综合地发展与竞赛密切相关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
比赛时期负荷强度大而负荷的量较小。
从计划的安排上要注意做到:
1、安排好负荷的节奏,使运动员的体能变化在比赛时处于超量恢复阶段。2、技术、战术的掌握达到高度熟练和自动化,但又不因过多的专项技战术练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专项技术动作的超限抑制和重复泛化。
3、通过适当的热身赛和其他适应性比赛,激发运动员强烈的竞赛欲望,而又不因过多的比赛引起运动员的厌烦,甚至对比赛的恐惧。
4、采取各种措施激励运动员的进取动机,但又不能造成过高的激活状态
要特别注意组织好赛间训练:
体能主导类运动项目赛间训练的主要任务,在于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进行积极的调节,是运动员从上一组比赛或上一次比赛的疲劳状态下恢复过来,重新聚集力量,以理想的体能状态投入新的比赛。同时对于上一次或上一组比赛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短暂的赛间间歇,力求在某些短时间内能有效改善的方面,获得新的训练效应。
(三)恢复时期的训练计划
1、训练任务和时间
训练任务:
(1)通过负荷内容、量度、组织形式及训练环境的改变,达到从心理上和生理上消除疲劳的目的。
(2)认真总结全年训练经验与教训,并制定下一年度的训练计划。
时间:单周期训练安排的恢复时期(1~1.5个月)双周(2~3周)
2、训练方法、手段和负荷特点
为了达到恢复的目的,在恢复时期宜以游戏、变换法为主进行训练。恢复时期训练负荷的突出特点是要降低练习难度,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保持一定的训练量。四、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的比较:
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是两种不同的训练大周期。前者需持续不短于 14周的时间,要求运载分别提高不同的竞技能力,进而综合起来,表现高度的专项竞技能力;而后者通常安排于 2~3个月的准备参加重大比赛的训练之中,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运动员集中精力于恢复或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
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结构与特点的比较
常规大周期 微缩大周期
周数 14~32 8~12
训练比赛任务 逐一提高各类竞技能力提高综合的竞技能力比赛中充分表现竞技能力 重点提高个别竞技能力恢复 /提高综合竞技能力参赛表现竞技能力
训练内容 一般 →专项 一般 →专项
专项化程度 较高 →高
负荷量 大 →中 →小 中 →小
负荷强度 中 →小 →大 中 →大
补充:比赛的分类及其训练学特征类别主要任务安排竞技性比赛创造理想的成绩,实现训练目标每个大周期 1—2次主要比赛训练性比赛在比赛条件下,培养和发展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某种能力或综合能力多用于准备时期后期及比赛时期前期检查性比赛检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与稳定性水平,专项素质发展情况,阵容安排的适宜度,多用于重大比赛前战术设计的价值和配合
的熟练程度适应性比赛提高运动员对重要比赛的场地、气候、对手、观众及裁判等各方面条件的适应能力多用于重大比赛前
为了能使运动员对重大比赛作好准备,常常在主要比赛之前安排一系列适应性比赛,称热身赛
第三节赛前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
一、 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的结构及负荷安排
二、 赛前中短期集训中的区别对待
(一)对不同类型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二)对不同项目集训队员的区别对待
第四节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用表一、规范化用表的用途作用:有助于教练员遵循运动训练活动的一般规律,系统地思考训练工作,有序地设
计训练进程。内容:1上一年度比赛及本年度参赛指标。2上一年度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及本年度竞技能力指标。3实现参赛目标的可行性分析。4实现参赛指标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5上一年度训练负荷量度的基本统计及本年度负荷量度指标6年度训练的周期阶段划分及各项计划内容要点。7周训练计划的基本模式。8年度训练过程的检查评定安排。
二、年度训练计划的规范化用表示例
第十一章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一节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一)基本训练周的主要任务
基本训练周:通过特定的程序和反复练习使运动员掌握和熟练专项技、战术,以及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多种竞技能力。(二)基本训练周的内容结构特点
1.周训练计划中不同内容交替安排的理论基础:(为何要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一、
各种训练内容对机体不同生理系统和心理过程提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接受了某一内容的负荷之后,机体不同的生理系统及心理过程的反应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也不相同。也就是说,在一次训练后,人体有些系统会产生深度的疲劳,而另一些系统则只产生中度的或轻度的疲劳。各个系统的恢复过程也呈现出异时性的特征,因此,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在一周中的不同训练日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1)
负荷下肌肉收缩时人体三个供能系统的参与是非同步的,在复核后恢复的过程也是非同步的。
(2)
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供能系统参与运动,在各种训练中三个供能系统参与工作的水平也是不同的。
(3)
不同的训练内容对人体各生理系统的要求也不同。
(4)
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不同的肌群或肌群相同。
(5)
不同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实施不同的心理负荷。
(6)
不同的训练对运动员技能状况的要求不同。
2.训练周期中训练内容交替安排的项群特点
(1)
体能主导类项群运动项目训练内容的交替主要体现在各种素质和技术训练的安排中。
(2)
在技能主导类表现类项群运动训练过程中技术训练占有突出的地位,几乎每天都要安排技术训练。
(3)
在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安排训练中,技术训练占有突出的地位,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基本训练周的负荷的结构特点
1.基本训练周的课次安排
不同年龄运动员周训练课次有所区别。儿童在基础训练阶段初期,每周训练 3~4次即可。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及竞技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运动员承受负荷能力的提高,周训练次数与课训练时间都有所增加。
课次的增加,起初总是从增加训练的日数开始的。每日安排两次课时,通常以一次为基本课,另一次为补充课。基本课一般安排提高主导竞技能力,或以体能、技战术训练为主,而补充课则可安排比较广泛的训练内容。基本周训练负荷的节奏安排与运动项目的比赛特点以及复合后身体恢复的状态有关。
2.基本训练周负荷的变化
由于大多数训练负荷后的充分恢复,都需要 24-72小时,即 1-3天的时间。
负荷加大途径:
1增加负荷量,同时负荷强度保持不变或相应地下降。
2提高负荷强度,负荷量保持不变或相应下降
3负荷量和负荷强度都保持不变,通过负荷的累加效应给机体以更深的刺激
(一)赛前训练周训练主要任务
力求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要求和条件,把长期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竞技所需要的方向上去。引起注意的是赛前训练周主要用于比赛前的专门训练准备。(二)比赛节奏的适应
先准备和适应比赛节奏的方法,是在赛前多次重复未来正式比赛的节奏进行训练。
(三)赛前训练内容
重专项化
这一阶段的竞赛是完成训练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其性质应是检查性和练习性比赛,主要用于检查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的水平(四)训练课负荷的控制
大赛前训练课采用大负荷高强度强化训练,负荷以大负荷强度,中等负荷量为主,总体水平因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一)主要任务
三、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与组织(简答)
(一)比赛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比赛周一般是比赛日为最后一天,倒数一个星期予以计算的。主要任务是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做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创造优异成绩。
(二)比赛周训练的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1.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
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各方面负荷后期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段内出现,这对于顺利的参加比赛,创造优异的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2.连续比赛周安排的特点
在对抗性球类项目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常常要连续的参加多场比赛,这就要教练员根据比赛日程的安排,制定相应的比赛周训练计划。
3.比赛前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运动员从心理生理上做好比赛的准备,有效的减少伤病,确保比赛中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
(一)赛间训练周主要任务
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疲劳,促进进机体的恢复的出现,激发强烈的训练动机,进行针对性的技战术训练,迎接下一次比赛任务。
(二)赛间训练周训练内容和负荷结构的特点
训练内容:
赛间训练中应根据比赛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确定训练负荷。
赛季期间一般不对动作就所进行改造,以免破坏动作的自动化。
赛间训练周负荷变化的基本特点:
1.
是根据在间时间的长短而确定复合强度中等或大,负荷量小或中等。
2.
要注意避免复合的强度和负荷量的同步增加。
3.
比赛活动对运动员身体的刺激较深,赛间训练强度的提高,容易造成疲劳,进一步加深就更需要注意安排好训练负荷的节奏。
(一)恢复周训练的主要任务
恢复周的任务是通过降低训练负荷以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尽快的实现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二)恢复周训练内容及负荷结构安排的特点
为了实现恢复周训练的主要目标要求,其训练内容广泛而灵活。一般性的身体练习。如非专项的球类活动,游泳,各类非竞技性的健身体操等。带有游戏性的练习等。恢复周的负荷安排多采用降低负荷强度,减少负荷强度的方式。
第二节训练周的计划于组织
一、 训练课的不同类型及要求
训练课是运动训练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教练员制定的任何计划都需要通过一次次训练课的组织鱼贯测实施。(一)训练课的种类和特点(简答)
1、体能训练课
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的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提高和保持体能水平。
2、技战术训练课
主要特点是目的明确、内容训练手段与方位较为集中。
3、综合训练课
根据运动员发展多种竞技能力的需要,运用包含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等紧密结合实战需要的综合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训练。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课的负荷量可能较小,但一般来说负荷强度较大或者很大。在某些时候,这种负荷对运动员身体的刺激相当强烈。
(二)不同任务训练种类和特点
1、体能训练课的要求:(简)
(1)
体能训练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各种运动素质,提高运动员体能。要注意安排好不同素质训练的先后顺序及训练的负荷。
(2)
一次课中常常会安排两种以上运动素质的训练。正确安排好练习顺序有助于提高训练的效果。
(3)
要注意把握好负荷的“度”安排好不同课次训练负荷的节奏。
2、技、战术训练课的要求:(简)
(1)
基本任务是学习掌握和熟练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提高技、战质量,及时纠正技、战术错误,两人及集体项目运动员要加强协调配合,提高集团竞技能力;
(2)
要注意安排好技、战术训练程序,选择有效的技、战术训练手段。
(3)
大量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都来将分解法与完整法结合运用。
(4)
技战术训练手段众多。教练员制定课训练计划的时候,应根据结合实践效果明显,组织方便、激发兴趣的原则,选择适用于自己运动员的训练手段。
3、综合课训练要求
全面和综合的发展,运动员所需要的专项竞技能力,还要注意不同训练内容的合理组合,注意负荷的合理分配,以便运动员能一次完成全部的训练内容。
4.测验、检查和比赛课的要求
训练过程中检测,检查和比赛是检查训练成果的手段。要注意采用符合计划要求的测验,检查的练习手段及方式方法,以便准确客观的反映运动员的训练状态。
(一)准备部分
任务是使运动员调整心理状态,调动各种生理机能,准备承受基本部分训练负荷及完成所安排的训练内容,以获得理想的训练效益。
(二)基本部分
1.单一内容训练课的基本部分
但业内的训练课基本部分的特点是内容单一,任务明确,时间集中,适于完成需时较多的训练任务。
2.综合内容训练课的基本部分
综合训练课的内容比较丰富,安排较为复杂。组织这类课的基本部分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
各种内容练习之间的顺序
(2)
改变训练内容时,必须做适应性的专项准备活动
(3)
注意不同训练内容,符合的累积效应
(4)
安排作用于同一机能系统的练习时,负荷应有波浪形的变化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任务主要是解除训练课基本部分所造成的心理、生理上的紧张状态。三、训练课的负荷量
(一)明确负荷属性是度量负荷大小的重要前提
1.
训练负荷的结构属性
2.
训练负荷的机能属性
3.
训练负荷的个体属性
4.
训练负荷的专项属性
综上所述,安排运动员训练课负荷量度时必须认真考虑特点:
(1)
训练课所要完成的任务的需要
(2)
运动专项的特定需要
(3)
运动员个体所能承受负荷水平
(4)
完成训练课任务时,运动员有机体的主导机能系统所能承受负荷水平。
(二)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等级的划分
1.依主要训练手段的训练量确定训练课负荷量度的大、小等级
完成主要训练手段的最大训练量可作为大负荷训练课的判定标准,运动员所能承受最大负荷的 80%以上为大负荷,50%至 80%为中等负荷,50%以下为小负荷。
2.根据训练课后恢复的状态,确定训练负荷量度的大、小等级
在集体训练负荷刺激下产生疲劳负荷越大,疲劳越深,需要恢复的时间也就越长。
—大负荷运动员达到原来水平的恢复时间为 2-3天 —较大负荷课恢复时间为大负荷课的 1/2,即 1-1.5天,此时负荷量为大负荷课的 70%
相关话题/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考研重点笔记
运动训练学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名词解释: 1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 运动员选材:运动员选材是竞技运动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力的儿童少年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员的起始性工作,是通过 ...其他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12-0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整理
历年北体考研运动训练学大题整理 1998年运动训练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 2.训练适应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4.间歇训练法 5.一般训练6.循环训练7.协调能力 二.简答与论述题: 1.简述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 2.举例说明运动素质的同类转移和非同类转移? 3.论述训练过程中为什么要划分大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8-11201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610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研大纲
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获悉,硕士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已公布,如下:点击查看:610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
《运动训练学》复习重点 1竞技体育:它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 1)它是研究运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2010 年北体考研辅导 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年北体考研辅导--运动训练学重点模拟题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运动训练学》重点一 一、 填空题: 1、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 、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比赛和竞技体育管 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2、建立项群理论的理论意义之一是: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 的共同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精华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精华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成都体育学院考研运动训练学背诵知识点
运动训练学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一是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 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01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入学试题《运动训练学》 一、名词解释。(5*4) 1、运动技术 2、学校体育 3、运动训练 4、体育教学过程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能主导类项目可分为()()和()三个 2、战术训练方法可分为分解与完整训练法、减难与加难训练法、虚拟现实训练法()()()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8-3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考研笔记权威版本
运动训练学主讲教师: 田麦久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竞技体育的起源 1、竞技体育概念: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1、生物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10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内部考研笔记重点2010版本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 内部笔记重点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 一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 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4-1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华南师范大学2010年学校体育与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我是10华南体育人文考生,这是根据我的回忆的真题学校体育学一、简答题(3*10分)1.学校体育对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2.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3.体育实践课程的特点二、论述题(2*30分)1.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2.体育课堂管理的过程三、材料分析题(60分)一段材料分析关于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必要性的分析。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教育学与运动训练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运动训练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专业课试卷运动训练学上传的附件63cdf705216fb9dd6ce56d4e42fda034.rar(412.88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