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18)

考研加油站 考研加油站/2007-11-14


  b.大乘般若系統:支婁迦讖、支亮、支謙(大月氏人)所譯般若經典對西晉用老莊思想理解佛法(格義佛教),影響很大。此系開拓了以後的玄學性佛教。
 .3第一位到西域取經的,是魏時漢僧朱士行(250左右到于闐),其弟子攜回《放光般若經》,後被譯出,大有助於西晉之般若研究。曹植信佛,曾聞空中梵天之贊,乃作梵唄和之,中國最早梵唄始於曹植。魏嘉平中(249-253)中天竺的曇柯迦羅來,譯了戒律,並請梵僧來行受戒,這可能是中國受戒之始。中國僧侶始按戒律生活。
 .4三國時牟子由交趾來,寫了《理惑論》底本,首論三教異同優劣。
 .5西晉時月氏人竺法護(譯經年代266-308)譯了超過一百五十部經。所譯《法華經》普及了觀音信仰。
3中國佛學的初期發展(東晉、南北朝佛教317-589,勞、鎌田)
大體來說,北方重實踐、禪法流行;南方重玄談、義學發達。
 .1道安與六家七宗(六家七宗之說據吉藏《中觀論疏》日本安澄《中論疏記》)
道安(312-385)為中國佛教奠基之人,重視注釋佛典,可謂佛典注釋之祖。他編纂佛典目錄《綜理眾經目錄》,後來梁僧祐以此為藍本編成《出三藏記集》(現存最早的佛典目錄),對研究佛教幫助很大。道安之學以般若為主,亦倡禪定、重戒律、制定儀法,首倡姓釋,對營運教團,有所貢獻。弟子數千人,為一代師表,乃中國佛教運動之重要人物。但其早年亦循「格義」之法,依附他派之說講經。當時許多重要論著(如《中論》)尚未傳來中國。六家七宗之中,有些也受道家形上學影響,從本體義看般若義。
  a.本無宗:道安為代表人物。「無在萬化之前,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滯在末有,若宅心本無,則異想便息。……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無。」(吉藏疏)
  b.本無異宗:竺法深(285-374)竺法汰(319-381)為代表。「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吉藏疏)「諸法本無,壑然無形,為第一義諦;所生萬物,名為世諦。」(安澄記引)執著於形上意義之「無」,同於老子「有生於無」,不合般若空義。
  c.即色宗:支道林(即「支遁」314-366)為代表。
  關內即色義:「明即色是空者,此明色無自性,故言即色是空,不言即色是本性空也。此義為肇公所呵。肇公云:此乃悟色而不自色,未領色非色也。」(吉藏疏)「細色和合,而成粗色。若為空時,但空粗色,不空細色」(安澄記)。乃實在論立場。
即色遊玄論:「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雖色而空;知不自知,雖知而寂。」(安澄記引)「明即色是空,.….此猶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吉藏記)
d.識含宗:于法開(約與支道林同時)為代表。「三界為長夜之宅,心識為大夢之主。     今所見群有,皆於夢中所見。其於大夢既覺,長夜獲曉,即倒惑識滅,三界都空,是時無所從生、而靡所不生。」 (吉藏疏)不以無或空為形上學,其說稍勝。
e.幻化宗:道壹(約328-399)為代表。「一切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為世諦。     心神猶真不空,是第一義;若神復空,教何所施?誰修道?隔凡成聖,故知神不空。」(安澄記)
f心無宗:支敏(愍)度、竺法溫為代表。「心無者,無心於萬物,萬物未嘗無。此釋意云:經中說諸法空者,欲令心體虛妄不執,故言無耳,不空外物,即萬物之境不空。」(吉藏疏)
g.緣會宗:于道邃為代表。「緣會故有,名為世諦;緣散故即無,稱第一義諦。」(吉     藏疏)以緣會解釋萬法皆空,然只重在說對象之空,未契般若深義。
 .2鳩摩羅什及其弟子僧肇
鳩摩羅什(約344-413)為西域名僧,在長安譯經、講經,是使中國佛教從移植期轉入發展期的原動力,頗能掃除「格義」之謬。羅什中心工作在闡明般若教義,全承龍樹之義。所譯之《中論》,明「無我」之義,以法身不同於個別靈魂。某著作未流傳。弟子有僧肇、道生等。僧肇(384-414)有著作發揚師說:
a.不真空論:「空」即「不真」,即對「獨立實有」之否定。「待緣而後有」故非「有」;「緣起故不無」故非「無」。論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
b.物不遷論:以時空變化等觀念,皆依認知活動而立,本身非實有。
c.般若無知論:以般若智異於一般認知,前者雖照而不滯於事象或規律;後者主客對      立,互相限定,故有知識而無智慧。
 .3北方四宗(據隋代北方淨影寺慧遠《大乘義章》)
a.立性宗(毗曇宗):小乘中淺,以諸法各有體性,皆從緣生。
b.破性宗(成實宗):小乘中深,以諸法虛假無性,法雖無性,不無假相。
c.破相宗(般若宗):大乘中淺,以虛假之相亦無所有,雖說無相,未顯法實。
d.顯實宗(真宗):大乘中深,以諸法妄想故有,妄想無體,起必任真,真者所謂如           來藏性,生死涅槃出同一真心實性,乃最高主體之肯定,同地論宗、涅槃宗,亦近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
 .4慧遠
慧遠(334-416)係道安弟子,南方之佛教運動者。以般若為本,堅持持律,亦參以禪定法門,且倡淨土。建白蓮社,唱念佛三昧,為蓮宗祖師。其於般若之學所知不過道安,而不及僧肇。他保有格義佛教之影響,其思想具過渡性資。有〈沙門不敬王者論〉,可見禮教與佛教之衝突,此論已持泥洹常住之說:「泥洹不變,以化盡為宅。……不以生累其神,則神可冥。冥神絕境,故謂之泥洹。」。另有(法性論),已佚,剩一句:「至極以不變為性,得性以體極為宗。」。其〈大智度論抄序〉云:「無性之性,謂之法性,法性無性,因緣以之生;生緣無自相,雖有而常無;常無非絕有,猶火傳而不息。」
 .5道生
道生(355-434)幼從竺法汰出家,後從僧伽提婆習小乘「一切有部」義,後又受業於鳩摩羅什,習般若義。南歸之後,適法顯西行歸來,攜有「六卷泥洹」(即大涅槃經之一部分)並譯出,道生乃據此立「佛性」之說,謂「一闡提有佛性」,被抨擊後居廬山,倡涅槃宗義,乃中國最早主真常之教者。自大本涅槃經譯出,果與道生說合,道生之學乃大盛。除闡提成佛說外,又倡頓悟成佛說、善不受報說,以離望報之心始有善。頓悟說影響了後代的禪宗和華嚴宗。道生著《法華經義疏》,魏晉佛教以般若為主,至宋齊以後以法華、涅槃為主,道生此《義疏》是其轉折點。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