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参考资料(20)

考研加油站 考研加油站/2007-11-14


 (1)藏教:小乘教義,以四諦為主,正化聲聞緣覺,旁化菩薩。即三藏教。
 (2)通教:大乘初門,為二乘所共,以說因緣即空為主,正化菩薩,旁通二乘。
 (3)別教:專為菩薩,不通二乘,以說因緣假名為主。
 (4)圓教:為最上利根菩薩而立,以說二諦中道為主,事理圓融、究竟了義之教。
 化儀四教:(化儀指教化過程或方式)
 (1)頓教:佛成道初,直說無上法,即華嚴經所代表之教法。
 (2)漸教:漸次引誘,先小後大。
 (3)秘密:可解為漸,可解為頓,聽者隨機得益。
 (4)不定:頓中有漸,漸中有頓,聽者自悟。
c.諸法實相:諸法當體即是實相。萬有差別的事相,皆是顯示法性真如的本相。
d.三諦圓融:諸法實相由空、假、中三諦表明。視諸法為空、假、中,以空看則三諦即空,以假看則三諦即假,以中看則三諦即中,即空、即假、即中,為三諦圓融。《中論》三諦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e.一念三千:智者之說,以自我在任何境界中,均可通往其他任何境界,其升降進退,      悉歸一念。萬物相互融通,一心具有三千世間(十法界各具十法界,一法界各具十如是,十如是各具五蘊、有情、器三世間)(十如是: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此顯萬法之交互相融,每一法可通往其他各法,與華嚴宗之因陀羅網相似。
f.性具善惡:善惡皆性德本具,如來不斷性惡,但斷修惡;闡提不斷性善,但斷修善。
g.無情有性:色心不二,所以一草一塵都具佛性。
h.一心三觀:一心中,空、假、中三觀之任一觀可貫他二觀,由一心生萬法,說萬法之相融相通。其宗旨是掃除對概念之執著,又同時安立各概念於言說中。「觀」而以「止」附之,止觀不離,即定慧互成之意。
i.六即佛(修行之位次):
 (1)理即:眾生在「理上」本與佛不離。 (2)名字即:通過名言知識而知此理。
 (3)觀行即:心明此理,行守此理。     (4)相似即:接近正覺。
 (5)分真即:已悟但僅得部分之真。     (6)究竟即:佛境界。
 .3華嚴宗(又名賢首宗或法界宗)
完成本宗理論者,為唐代賢首法師。本宗以《華嚴經》為主,而吸取北方的地論、攝
論學說,且受玄奘唯識學的刺激形成,為唯心緣起法門。用海印三昧描繪佛境,一滴
海水有百川之味,無盡圓融。賢首有五教十宗之說。
a.五教為:
(1)小乘教:專說「人空」,未能盡「法空」之義,乃對劣根者說。
(2)大乘始教:大乘初門,以般若、唯識之學屬之。
(3)大乘終教:真常之教。
(4)頓教:不講階位,不立法門,乃一乘教。
(5)圓教:一攝一切,一切攝一,重重無盡,圓融無礙,亦一乘教。
b.法界觀:諸法在一領域中,成一法界。賢首立「四法界」:
(1)事法界:就現象本身看,以差別為特色。
(2)理法界:現象所依之理看,以無二無差別為特色。「理」指實相或真如說。
(3)理事無礙法界:現象與實相(真如)不離。現象由實相生,實相在現象上顯,           此即理事不一不異,融通無礙。
(4)事事無礙法界:一一現象彼此間,皆由同一真如,故彼此融攝,取任一法,皆           可顯真如本身,亦可顯其他萬法,此即一攝一切,一切攝一,即賢首所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事事無礙,即一事理可通其他事理,即每一境界可通其他境界。
c.十玄:由十個論點說明「法界緣起」之理,即以十玄門來說明萬有都是依原樣相即相入,一體不離,一即多、多即一。有「唯心迴轉」一義。
d.六相圓融:賢首以一概念之意義,皆與其他概念之意義互為條件。換言之,概念之意義只在關係中成立。因此,一一「法」皆在「界」中獲得意義。就一法依待他法而有意義說,即是「相融相即」。乃以六相作為示例:
 (1)總相:一種緣起中,具足各種成分。例:舍。
 (2)別相:各種成分,有其差別。如:椽。椽之所以為椽,必是某舍之椽。而椽即是舍,若離於椽,舍即不成;得椽即得舍。此明因果相為條件之理,亦明總別互依之理。
 (3)同相:各部分相依,同成一總體。如椽、瓦同作舍,皆名舍緣,故名同相。
 (4)異相:各部分互生,仍各相異。椽與瓦形類相異。各緣互異,功用不同,方能       同為一舍之緣。故同異二概念亦互相涵攝。
 (5)成相:各部分緣起,法得成。由諸緣,成舍義;由舍,椽、瓦成緣名,成則互成。
 (6)壞相:各部分仍住自法未動。椽、瓦諸緣各守本身之法,諸緣本身並未變成舍。
 「總即一舍,別即諸緣;同即互不相違,異即諸緣各別;成即諸緣辦果,壞即各住自法。」(賢首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四)
 .4禪宗(又名佛心宗,楞伽宗)
一般分「禪」有下列五種:
  a.外道禪:印度所通行,以生天為目的。
  b.凡夫禪:行五戒十善。    c.小乘禪:以小乘法所修,即安世高所傳者。
  d.大乘禪:又名菩薩禪,以安般、不淨、慈心、觀緣、念佛為內容。
  e.最上乘禪:如來清淨禪,達摩所傳。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後又名祖師禪。
本宗係持「禪悟」以參究法,徹見心性本源。禪悟非禪定,禪定是一般修持工夫,非教外別傳;禪悟是大乘一乘教,乃教外別傳。梁時菩提達摩傳入此法。達摩傳《楞伽經》,為偏於真常之唯識經典。達摩之教有「理」「行」二門:
  a.理入:深信真性,堅住不移,不用思辯言說之教法。
  b.行入:修心實踐之法,有四行:
   (l)報怨行:不怨。                 (2)隨緣行:苦樂得失隨緣,心無增減。
 (3)無所求行:無所貪求,安心無為。 (4)稱法行:心歸清淨,修行六度,自利利他。
唐時惠能、神秀開「南頓」「北漸」二派: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