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考研高分必备笔记经典版本(1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神者形气之妙用……夫神必借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矣。 ”《内台集 .答何柏斋造化论》(一)精神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二)精神只是物体所具有的作用,不是另外一种实体
六、批判心学的以心为天说“若曰天乃天吾心亦天神乃神吾心亦神以之取喻可矣即以人为天为神则小大非伦灵明各异征诸实理恐终不相类矣。 ”《雅述》上篇七、对五行观念的分析和批判(一)先秦五代以五行学说为世界的基本元素。上古五行是从“民用”的观点来讲的。但后来五行观念被牵强附会地解释万事成物,于是五行竟和迷信结合起来。“谓此五者流行于天地之中切于民用不可一日而缺治天下国家其政所宜先者。 ”《五行辩》“以五行分配十二支于四时”有人“以五行配五脏六腑“,有人“以五行名星纬”,有人“以五行论造化生人物”,这都是“假合傅会迷乱至道”
都是“怪诞之谈”(二)对于五行说的分析“且夫天地之初惟阴阳二气而已阳则化火阴则化水水之渣滓便结成地渣滓成地即土也金木乃土中所生。 ”(同上)金木是不能和水火土相配的八、物种的生成王廷相肯定“气有变化”“道有变化”,但又认为一切物种在太始以来就已存在。“天地之间无非气之所为者其性其种已各具于太始之先矣金有金之种木有木之种人有人之种物有物之种各为完具不相假借。 ”《五行辩》“万物巨细柔刚各异其材声色臭味各殊其性阅千古而不变者气种之有定也人不肖其父则肖其母数世之后必有与祖同其体貌者气种之复其本也。 ”《慎言 .道体》
※评价九、“理载于气”的评价
第二节对于先验认识论的批判一、认识的来源(一)认识的必要条件――凭借感官经验“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自圣人以下必待此而后知故神者在内之灵见闻者在外之资物理不见不闻虽对哲亦不能索而知之使婴儿孩提之时即闭之幽室不接物焉长而出之则日用之物不能辨
矣而况天地之高远鬼神之幽冥天下古今事变杳无端倪可得而知之乎?(《雅述》上篇)
人心有精神活动,这精神活动具有思维的作用;但必须凭借感官的经验才能有所认识(二)天性之知与后天之知“婴儿在胞中自能饮食出胞时便能视听此天性之知神化之不容已者自余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父母兄弟之爱亦积习稔熟然耳何以故使父母生之孩提而乞诸他人养之长而惟知所养者为亲耳涂而遇诸父母视之则常人焉耳可以侮可以詈也此可谓天性之知乎由父子之亲观之则诸凡万物万事
之知皆因习因悟因过因疑而然人也非天也。 ”
《雅述》上篇)
如果说有天性之知,只有饮食可以称作天性之知,此外,都是后天的认识(三)对于圣人的天性之知,不敢否认,只是限制“而不知圣人虽生知惟性善近道二者而已其因习因悟因过因疑之知与人大同。 ”(同上)把圣人之知仅仅限于道德意识方面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一)否认单单靠思虑的认识 1、王粗略看到两者的区别及联系,认为一切知识必须凭借见闻和思虑,而所谓知识就是见闻与思虑的结合; 2、没有超经验超思维的知识“夫神性虽灵必借见闻思虑而知积知之久以类贯通而上天下地入于至细至精而无不达矣虽至圣莫不由此。”《雅述》上篇“夫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 ” 3、批判“德性之知”“世之儒者乃曰思虑见闻为有知不足为知之至别出德性之知为无知以为大知嗟呼其禅乎不思甚矣殊不知思与见闻必由吾心之神此内外相须之自然也德性之知其不为幽闭之孩提者几希矣禅学之惑人每如此。 ”(同上)认为这是禅宗的影响使然(二)感性与理性相互共同作用 1、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认识必须凭借感性经验“夫心固虚灵而应者必借视听聪明会于人事而后灵能长焉赤子生而幽闭之不接习于人间壮而出之不辨牛马矣而况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节度乎而况万事万物几微变化不可以常理执乎 ”《石龙书院学辩》 2、理性认识及运用道理
(1)“耳目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不善用之适以狭其心。 ”《慎言 .见闻》不能局限于耳目见闻
(2)强调“思之自得”,强调“习之纯熟”
“广识未必皆当而思之自得者真泛讲未必吻合而习之纯熟者妙是故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达于事。 ”《慎言.
潜心》
感官经验――以思维分析――运用于事情――正确认识
3、特别强调行的重要
(1)强调实际活动在认识中的作用
“学之术有二曰致知曰履事兼之者上也。 ”知――致知;履事――实践
“虽然精于仁义之术优入尧舜之域必知行兼举者能之矣。 ”《慎言 .小宗》
(2)以操舟作喻,讲实际经验的重要性
“世有闭户而学操舟之术者何以舵何以招何以橹何帆何以引笮乃罔不讲而预也及夫出而试诸山溪之滥大
者风水夺其能次者滩漩汩其智其不能缘而败者几希何也风水这险必熟其机者然后能审而应之虚讲而臆度
不足以擅其功矣夫山溪且尔而况江河之澎汹洋海之渺茫乎彼徒泛讲而无实历者何以异此?”《石龙书院学
强调了实历,也就是实际活动的经验
(3)批判程朱陆王两派的弊病“但近世学者之弊有二一则徒为泛然讲说一则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于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往往遇事之来泛讲论者多失时措之宜盖事变无穷讲论不能尽故也徒守心者茫无作用之妙盖虚寂寡实事机不能熟故也晚宋以来徒为讲说近日学者崇好虚静皆于道有害。 ”《与薛君采二》“徒讲说者”――程朱学派“徒守心者”――陆王学派
第三节人性问题与历史进化观点一、反对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一)在气质之性以外的“天命之性”是不存在的。
“人有二性此宋儒之大惑也……余以为人物之性无非气质所谓者离气言性则性无处所与虚同归离性言气则气非生动与死同途是性与气相资而有不得相离者也。 ”《答薛君采论性书》(二)性与人生的先后朱熹――“人之有生性与气合而已”王廷相――“人具形气而后性出焉今曰性与气合是性别是一物不从气出人有生之后各相来附合耳此理然乎人有生气则性存无生气则性灭矣。 ”《雅述》上篇人性以身体为依据,有生以后才有所谓性,未生以前没有性。二、人性有善有恶(一)反对传统的性善说“自世之人观之善者常一二不善者常千百行事合道者常一二不合道者常千百……故谓人心皆善者非圣人大观真实之论而宋儒极力论赞以号召乎天下惑矣。 ”《雅述》上篇多数人是不善的(二)善与气质“性之善者莫有过于圣人而其性亦惟具于气质之中但其气之所禀清明淳粹与众人异故其性之所成纯善而
无恶耳又何有所超出也哉圣人之性既不离乎气质众人可知矣气有清浊粹驳则性安得无善恶之杂?”《答薛
君采论性书》
气质清明淳粹者则善;昏浊杂驳者就善恶混杂
三、历史观
(一)肯定历史是发展的
以婚姻制度来论证历史的发展
(二)指出政治也是随时变化
“道无定在故圣人因时尧舜之事有羲轩未能行者三代之事有尧舜未能行者。 ”《慎言 .作圣》
肯定历史演变
(三)从历史演化的观点反对复古泥古,主张随时改革,因时制宜
“法久必弊弊必变变所以救弊也、 ”《慎言 .御民》
(四)只承认逐渐的变化,不主张聚变
“变有要乎曰渐春不见其生而日长秋不见其杀而日枯渐之义也至矣哉。 ”(同上)
渐――一点一点的改良。历史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地演进
(五)评价
1、反对历史退化论,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2、但在什么人创造历史的问题上,仍然继承了传统的史观
“仁义礼乐维世之纲风教君师作人之本君师植风教者也风教达礼乐者也礼乐敷仁义者也 ”《慎言 .御民》
“愚谬安足成乱故乱天下者才智之雄也。”《慎言 .御民》
英雄史观
第十一章王艮与泰洲学派
第一节王艮的格物说与良知说
一、立场――为统治阶级着想
“使仆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岂曰小补云
乎哉?”
“今闻主上有纯孝之心斯有纯孝之行何不陈一言为尽孝道而安天下之心……钦惟我太祖高皇帝教民榜文
以孝弟为先诚万世之至训也。 ”
“事父孝故忠可移于君。 ”《与南都诸友》
二、思想的核心
――(一)“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
这是对“正心诚意……”思想的发挥。
(二)统治者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在于修身正已,只有已正了才能正物。
“吾身犹矩天下国家犹方天下国家不方还是吾身不方。 ”《语录》
(三)如何安身?
“止至善者安身也。 ”《答问补遗》
“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本必端端本诚其心而已矣。 ”《复初说》
“止至善”与“端本诚心”皆谓统治者讲求伦理道德修养
解释“止至善之旨”――“明明德以立体亲民以达用体用一致阳阴先生辩之悉矣。 ”《答问补遗》
解释《大学》――大学止字即是止仁止敬止慈止孝止信;据于德即是“据仁义礼智信者心之德。 ”
※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所讲的“安身立本”的实质,为统治者带头来提倡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知君臣上下名分秩然而天下之治诚如示掌之易矣。 ”《语矣》
※
哲学思想为他这一套政治主张提供理论根据三、淮南格物说(一)王艮格物说的理论渊源(二)格物理论的解释 1、名词解释
“格如格式之格即?矩之谓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 ”《答问补遗》
(1)“格”――量度事物的意思,或使事物成为一定格式的意思
(2)“?度格字之义”――“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
(3)格物的“物”――“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 ”《语录》“身与天下国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末之谓”“身也者天地万物之本也天地万物末也。”《答问补遗》
2、只有本立才能末治。所以有:“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同上) 3、而安身己的具体内容则在于反求诸己,“止至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反己是格物底工夫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正己而物正也。 ”“知修身是天下国家之本则以天地万物依于已不以己天地万物”“格物却正是止至善。 ”《语录》四、“复初说”(一)理论渊源接受了王守仁的“良知”,把“淮南格物说”与之结合――“复初说”(二)格物与复初 1、格物是止至善 2、至善是“至善即性善。 ”《答问补遗》 3、所以,格物即反求自己的本性,致良知而已“治天下有本身之谓也本必端端本诚其心而已矣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知不善之动者良知也知不善之动而复之乃所谓致知以复其初也。 ”人性是本善的,格物止至善就是要复其人性本善之初(三)良知与复初 1、为什么会有恶“今人只为自幼便将功利诱坏心术所以夹带病根终身无出头处。 ”《语录》因此诚心就在于“复其不善之动” 2、什么叫良知“知不善之动者也。 ” 3、什么叫致良知“知不善之动而复之。 ”恢复本性善之初 4、达到了这点就叫做“圣”,圣凡之别就在于能不能不为功利物欲所蔽,能不能正心复初(四)“良知即性” 1、为什么“知不善之动者”为良知,良知本身是至善,出于本性的,因此致良知即是复其本善之初。 2、性是道,即是天理“道也者性也天德良知也不可须臾离也。 ”《答刘鹿泉》 3、所以,良知即是天理“惟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以为天然自有之理惟其天然自有之理所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 ”《天理良知说答甘泉书院诸友》 4、天理是天然自有之理,所以天理良知人人皆有自然流行,表现出来就在日常生活之中“百姓日用之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只是“圣人知而不失百姓不知即会失。 ”《语录》 5、既然良知出自天理,良知能不加任何思索自然知道自己对事物是知还是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良知也。 ”《天理良知说答甘泉书院诸友》 6、良知天理的主要内容无非是仁义礼智这些封建道德观念(五)明哲保身是良知良能 1、“明哲者良知也明哲保身者良知良能也。 ”《明哲保身论》 2、这是从“安身立本”的思想出发的。既然安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本,那么也只有保身才能保家保国保天下。“吾身保然后能保一家矣。 ”“吾身保然后能保一国矣”“吾身保然后能保天下矣。 ”“吾不能保身又何以保君父哉?”(同上)3、如何保身“知保身者则必爱身如宝能爱身则不敢不爱人能爱人则人必爱我人爱我则吾身保矣能爱人则不敢恶人不恶人则人不恶我人不恶我则吾身保矣能爱身则必敬身如宝能敬身则不敢不敬人能敬人则人必敬我人敬我则吾身保矣能敬身则不敢慢人慢人则人不慢我人不慢我则吾身保矣此仁也万物一体之道也。 ” 4、提倡“安心”“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不安其身而安其心者次之不安其身而又不安其心斯为下矣。 ”《语录》安身――保住自己安心――要人们安于自身的现状表面上看,安身放在第一位;实际上只有安心才能安身
第二节泰州学派的发展一、泰州学派的形成二、王襞――宣扬王艮的良知说(一)良知自知“性之灵明曰良知良知自能感应自能约心思而酬酢万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一毫不劳勉强扭捏而用智者自多事也。 ”《语录遗略》“学者自学而已吾性分之外无容学者也万物皆备于我而仁义礼智之性果有外乎率性而自知自能天下之能事毕矣。 ”(二)反对一切人为先进人物,反对任何向外求的学问,主张良知的“自然流行”“舜之事亲孔之曲当一皆出于自心之妙用耳与饥来吃饭倦来眠同一妙用也人无二心故无二妙用得此岂容一毫人之力于其间以其不及舜孔之妙用者特心不空而存见以障之耳故有滞之心乌足以窥圣人圆神之妙。 ”《率性修道论》良知的妙用是否能发挥,在于心存不存成见,心能做至空而一无所见,那妙用就能自然流露,否则良知“存见所障”(三)反对一切人为安排,主张“以不犯手为妙”,所谓“省力处便是得力处。 ”
※这把王艮的“不借安排”推至了极点,其实质仍然是宣扬事亲事君的一套封建道德观念,与“饥来吃饭倦来眠”一样。三、王栋――宣扬王艮的格物说(一)“先师之学主于格物”
“孔门传授无非此学”《会语正集》“格物是止至善工夫”“格物原是致知工夫作两件拆开不得……王艮说物有本末言吾身是本天下国家为末可见平居未与物接只自安正其身便是格其物之本格其物之本便即是未应时之良知至于事至物来推吾身之矩而顺事恕施便是格
其物之末格其物之末便即是既应时之良知致知格物可分拆乎?”(二)对王艮乐学说的阐发 1、“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人心本乐,为私欲所障而不能自乐,要学乐,就要去私欲。这是要人们消除自己的一切欲望,陶醉于自己的本心之心。 2、人心之体本自悦乐,只是因为不学而不能复其本体,悦乐之体就埋没了“孔门教弟子不啻千言万语而记《论语》者首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夫子教人第一义也盖人之心体本自悦乐本自无愠惟不学则或憧憧而虑营营而求忽忽而恐怕戚戚而忧而其悦乐本自不愠之体遂埋没矣故时时学习则时时复其本性而亦时时喜悦。 ”《会语正集》“一时不习则不时不悦一时不悦则便是一时不习可见圣门学习只是此悦而已。 ” 3、结论“学不离乐”为“孔门第一宗旨”
四、韩贞
《明儒学案》卷三十二)
(一)深受王艮学说的影响“慕朱樵而从之学后乃卒业于东崖”以歌咏演唱的形式宣传王艮思想(二)宣扬思想“世路多歧未许游得休休处且休休。 ”《与东村》“人生安分且逍遥莫向明时叹不遭。 ”《与葛槐泉》“偷个闲时取个欢莫将悉事锁眉端。 ”《勉盛子忠》(三)与统治阶级(四)评价
第十二章李贽第一节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一、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危害性(一)批判所谓“德礼刑政”是束缚人民的工具而已德礼是钳制人民思想的,政刑是束缚人民手足的,都扰害人民而使人民不得其所,是社会埃和人民痛苦的根源“有条教之繁有刑法之施而民日以多事矣。 ”《焚书 .论政篇》(二)批判封建礼教强调夫权和重男轻女的思想“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对于高明的女子“恐当界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了。 ”主张婚姻自主“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嘉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藏书 .司马相如传》(三)深刻揭露了维护封建礼教的假道学的虚伪描述耿定向“试观公之行事殊无甚异于人者人尽如此我亦如此公亦如此自朝至暮自有知识以至今日均之耕田而求食买地而求安读书而求科第居官而求尊显博求风水以求福荫子孙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利我欲利他……以此而观所讲者未必公之所行所行者又公之所不讲其与言顾行行顾言何异乎?”《焚书 .答耿司寇》认为伪君子们“反不如市井小人身履是事中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作者但说田力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 ”《焚书 .答耿司寇》还尖锐指出,道学学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 ”《焚书.又与焦弱侯》二、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一)所谓“人伦物理”,人与人的关系及规则,在“穿衣吃饭”的物质生活中。“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者也。 ”《焚书 .答邓石阳》(二)认为升官发财追求富贵也是自然的,应任其发展“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 ”《焚书 .答耿中丞》“是故贪财者与之以禄趋势者与之以爵强有力者与之以权。 ”(同上)(三)除了这些要求,对于有道德的人,要给他一个空名义,让人民瞻仰,对于才能高的人给以重要职位,让其随意用钱“各从所好各聘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四)他的社会理想是一个自由竞争强者得势的社会三、利己主义的人性论――自私是人的天性“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藏书 .德业儒臣后论》“如服田者利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才利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利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 ”“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 ”“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 ”
四、对于市民商人的同情
(一)“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得者末。 ”《焚书.又
与集弱侯》
(二)“大概读书食实禄之家意见皆同以余之所见质之不以为狂则以为可杀也。、”《焚书 .蜻蛉谣》
(三)主张“道不虚谈”“学务实效”,
因此表扬战国提倡变法的历史人物“各各有一定之学术中各各有必至之事功。 ”《焚书.孔明为后主写韩申子
六韬》
五、对封建官僚的批判
第二节世界观和真理学说
一、世界观
(一)早年反宗教,后接受宗教
“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 ”《王阳明先生道学钞》
后受王守仁与佛教禅宗影响,接受心学思想
(二)提出对于程朱学派的反驳
认为,世界昀初只是阴阳二气并没有在阴阳二气之上的理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而又谓一能生二理能生气太极能生两仪何欤夫
厥初生人惟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初无所谓一与理也而何太极之有以今观之所谓一者果何物所谓理者果何
在所谓太极者果何所指也?《焚书 .夫妇》
(三)接受了佛家思想,讲所谓真空,认为所谓“人伦物理”都是“真空”的表现
“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
《焚书 .答邓石阳》
真空:佛教所讲的昀高精神本体(四)提出昀高精神性本体与事物现象相即不离的关系“若无山河大地不成清净本原矣故谓山河大地即清净本原可也若无山河大地则清净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
为断灭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真空本体:“妙明真心” ――“吾之色身洎外而山河遍而大地并所见之太虚空等皆是吾录明真心中一点物相耳。 ”《焚书 .解经文》这种思想是与禅宗一脉相承的二、认识论方面(一)承认“生知”认为人人都是生知“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 ”《焚书 .答周西岩》(二)提出了真理的相对性的问题 1、否认孔子思想为绝对真理的传统观点 2、所谓是非即正确与错误,是相对的,随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3、※不能理解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联系,没有找到是非的客观标准 4、“是非无定”“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可也谓为千万世大贤大人之公是非亦可也谓予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而复非是予之所非是焉亦可也则予之是非信乎其可矣。 ”无定质:指没有固定的本质“是”可以不是“是”;“非”可以不是“非”;“非”可以转化为“是”,“是”可以转化为“非”(三)宣扬所谓“童心” 1、童心是“真心”,是“绝假纯真昀初一念之本心”。 2、一切“闻见道理”都是童心的障碍;闻见道理是从“多读书识义理”来的,所以“多读书识义理”是
天津考研网,考研快乐主义倡导者!天津地区考研门户网站!第 125页共 149页
《焚书 .答自信》
“障其童心”的 3、与王守仁的良知比较有所不同
(1)王守仁――良知以“义理”为内容
(2)李贽―――义理是障碍童心的“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然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 ”《焚书 .童心说》(四)作人不必效法孔子 1、如果一定要效法孔子,那孔子以前的人就不成为人了“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 .答耿中丞》“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而学孔子者务舍已而必以孔子为学……真可笑矣”(同上) 2、孔子本人就是这样教育人“为仁由己”
相关话题/哲学
中国哲学名校历年考研真题
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释词 心斋 ;人副天数; 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 二、翻译(略) 三、简答 1、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3、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论述 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2020年宁夏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8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名校考研真题[电子书]全国名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11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2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现代西方哲学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9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西方现代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电子书]邓晓芒《西方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69西方现代哲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2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西方现代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西方现代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西方现代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同济大学人文学院8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2019年复旦大学830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大纲
830科学技术哲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核心问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流派,注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对相关论题的分析能力。考试范围以下面所列参考书中涵盖的内容为限。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复旦大学825中国哲学史考研大纲
825中国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一、先秦哲学: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大学》、《中庸》、《易传》;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墨家后学;法家: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 名家:公孙龙子、惠施二、秦汉哲学:黄老,贾谊,董仲舒,《淮南子》,谶纬,《白虎通》,王充三、魏晋哲学:玄学:王弼、郭象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复旦大学826外国哲学史考研大纲
826外国哲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外国哲学史(从古希腊到现代)科目试卷,范围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文艺复兴哲学、西方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代英美哲学、现代欧陆哲学等;内容涉及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的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主要概念,主要著作,涉及部分当代西方哲学前沿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研大纲
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作为哲学基础贯穿于其他两大组成部分即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并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纯粹的哲学著作,而且包括他们以其他学科形式如政治经济学形式出现的著作。本科目考试旨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复旦大学716哲学综合知识考研大纲
716哲学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哲学综合知识科目试卷,范围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本科目试卷的内容,涉及上述学科的基本问题、主要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主要概念,主要著作,并涉及部分当代前沿问题。本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29哲学专业基础考研大纲
629哲学专业基础2019年硕士专业课考试大纲629哲学专业基础考察A中西哲学史或B科学技术史,考生只能对A、B两部分中的A部分或B部分答题,不能同时对A、B两部分考题做答。A.中西哲学史1、先秦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孔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等。2、秦汉至隋唐哲学秦与汉初的黄老思想;董仲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29哲学专业综合考研大纲
829哲学专业综合2019年硕士专业课考试大纲829哲学专业综合考察A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或B中国哲学概论或C自然辩证法概论,考生只能对A、B、C三部分中的A部分或B部分或C部分答题,不能同时对A、B、C三部分考题做答。A.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的哲学范畴;时空是物质运动存在形式;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东华大学801科学技术哲学考研初试大纲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01 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哲学一、 考试总体要求科学技术哲学原理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理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些规律和哲学解释,科学技术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哲学的基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北京邮电大学814中西方哲学史考研大纲
814中西方哲学史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中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主要思想。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两个部分(一) 西方哲学史考试内容第一编 古代哲学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一节 伊奥尼亚哲学第二节 南意大利哲学第三节 多元论哲学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第一节 智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初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本课程考试的目的主要在于:第一,测试考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的知识状况; 第二,考察和了解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分析和处理有关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