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题目整理(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3
简析蒋光慈《少年漂泊者》的思想及艺术特点。
《少年漂泊者》借主人公汪中写给进步文学家维嘉的一封长信,在自叙生平中对黑暗社会作了不留情面的剥露。①这部小说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作品倾尽全力讴歌了学生、工人反帝国主义侵略、反军阀统治的斗争,对于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更作了正面的描绘,从而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艺术写真。②小说塑造的汪中形象,代表着自“五四”到“五卅”时期我国不平的青年的进步倾向,这个艺术形象感召着许许多多不满现实的青年人走上自觉反抗旧社会的革命道路。③小说用了速写式的粗犷笔触和单线纵贯的结构方法,层层叙述主人公的坎坷经历,层层喷发愤然的情火,通篇为抗争情绪所弥漫,是20年代革命文学的杰作。
分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点。
蒋光慈是我国早期的革命作家,从起步的作品《新梦》到最后的小说《田野的风》,记录着他在中国革命文学土地上辛勤开垦的成就。①《新梦》热情讴歌了十月革命和列宁,为中国新诗界投进了一线新异的光芒,情感炽烈。他的早期诗歌充满了对于黑暗社会的激烈反抗,对于革命光明前景的热切追求。不足之处在于形式上过于直白,缺少一种深厚的情味与韵致。②《少年漂泊者》反映了2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斗争,成为我国现代史上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艺术写真。小说情感充沛但存在着议论过多的毛病。③《短裤党》以诗人的敏感反映了刚刚发生的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这样直接表现重大社会事件,在当时的小说创作中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但作品上存在着一些“左”的认识与叫喊,在艺术上未注意熔铸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④《冲出云围的月亮》中的王曼英是大革命失败后重觅道路的“时代女性”形象,显示了作者对于光明道路的艰苦探索。⑤《田野的风》通过农村的革命斗争预示着革命风暴之后的胜利前景,显示了蒋光慈思想的敏锐性与先驱性。在艺术上突破了早期小说中速写式的描画和宣泄式的叫喊,对人物心理的描绘细腻而真切,是蒋光慈创作道路上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简析中篇小说《二月》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它写的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跟黑暗社会鏖战而终于败北的一段经历。小说通过芙蓉镇这一角,反映出军阀盘踞下社会的黑暗,人们思想的守旧,并以与环境对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的追求,表现“梦境”之不可求。
《二月》结构单纯、匀称、完整。它从萧涧秋这一中心点辐射开去,荡起一层层光波,最后由于文嫂自尽等变故,这层层光波又逐步收拢,由萧涧秋的出走收束全篇。这种不枝不蔓、首尾圆契的结构手法,使作品呈现出和谐、严整的特色。语言的清俊秀丽,亦使作品弥漫着月下林泉般的迷离诗意。
简析《二月》中萧涧秋形象。
萧涧秋是柔石中篇小说《二月》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寻梦者”形象。萧涧秋富于正义感与同情心,极想有所作为,六年漂泊不定的生活,芙蓉镇上两个月的恼人际遇,虽然令他沮丧,但他却未被黑暗势力所吞没或软化。而在另一方面,他却又缺乏信仰,行动往往盲目,情绪往往陷于悲观,在独力向旧社会开战中一再败阵。这一番描写,体现着作者对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理想的深刻思考。正是在个人的生活愿望与现实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之上,形成了萧涧秋悲剧性的性格。
简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及艺术特点。
莎菲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子,她尽情舒展自己的个性,享受青春的快乐,幻想着热烈而刺激的爱情与痛快的生活。但是,她患病而又贫困,在那个荒颓的古城里,生活是如此灰暗惨淡,接近的人又是如此怯弱与卑琐,一切都令她厌烦。于是,沮丧代表了憧憬,狂放代表了娴雅,刺激代替了慰藉。她反抗而不免病态,鄙视世俗却时而为声色所惑,只是徒然地在性爱角逐中浪费着宝贵的青春。最后她悄然出走,自我隔绝于浊世。莎菲的性格“充满了对社会的鄙视和个人的孤独的灵魂的倔强”。她受社会冷遇,与环境对立,而反抗却是孤独无力的,这使她不能损伤社会的一根毫毛反而为社会的乱箭所射中。正如茅盾所言:“莎菲女士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丁玲没有冰心那种幽雅的情绪,对母爱与自然发出柔婉的颂赞,而是继庐隐之后,写出负着时代苦闷的叛逆女性的焦灼和喊叫,表现了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年轻一代知识女性主体意识的抬头和现代性爱意识的觉醒,以及与守旧社会的剧烈冲突,令其成为文学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当代性题材。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成就。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1946年“五四指示”发布后到1947年党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这一历史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财物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小说围绕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土改运动的深人,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作者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描写农民既写出他们的革命性,也不回避小生产者思想上的一些弱点;干部也各有个性。如钱文贵、李子俊老婆的形象塑造,就颇为成功。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新农民张裕民、程仁及老农民侯忠全形象。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农民形象的塑造颇为丰满。①张裕民从小受苦出身,是暖水屯第一个共产党员,后来又是村党支部书记,土改运动的主要骨干,工作踏实,人也能于。土改初期,工作组组长文采不信任他,他就找其他成员谈心,争取工作组的支持和帮助。他对阶级敌人表现出了应有的警惕和机智,当地主打算提前卖果子,他便将果园子管起来。后来又毫不犹豫地在大会上站出来指斥张正典的错误,深人细致地做群众工作,终于团结了广大群众,斗倒了地主钱文贵。但小说同时也写到了他的一些性格弱点和土改过程中的失误。张裕民虽然不是最先进的农民形象,却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艺术形象。②程仁,原来也是雇工,钱文贵的佃户,土改时当了农会主任。作者写这个人物时,把他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中来刻画,既写他最初因为与钱文贵的侄女黑妮相恋,怕斗了钱文贵,会伤害了黑妮,行动犹豫不决;也写了他随着斗争的深入,在党的教育下提高了认识,毅然揭露钱文贵老婆的阴谋诡计。小说对人物内心活动和思想上的矛盾挖掘得比较深,着重写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③侯忠全老汉是作品中塑造得最生动的形象,他被传统的尊卑观念和宿命论压得直不起腰来,被农会主任程仁笑作是一个“死不肯翻身的人”。最后我们看到形势在催促他,事实在教育他,他终于感受到了翻身的快乐。作家随着土改运动的进展展示了农民思想由落后到觉醒的过程,因之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与现实斗争的发展逻辑取得了统一。
简析张天翼讽刺暴露性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①他揭露了绅士淑女们用“礼义廉耻”装饰起来的不过是一个污秽的“禽兽世界”。他的笔无情地鞭挞了小官僚、政客、太太、公子们的自私、贪欲、虚伪和冷酷。②在另外一些作品中,张天翼把解剖刀伸向弊端百出的社会肌体,揭露了社会政治的腐败和黑暗,指出阶级压迫的血淋淋事实。如《三太爷与桂生》等小说体现了张天翼的民主立场和深刻的道德感情,说明他是一位勇猛精进的文学新人和左翼作家。③张天翼还以相当篇幅鞭挞了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哲学和畸零性格,触及了某些知识阶层中的庸俗、敷衍、无聊、空虚的生活,写出了病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生相。④张天翼的讽刺暴露小说没有简单地以革命原理去图解生活和制造反抗,或硬造自己所不熟悉的突变式的“英雄”。他要求自己脚踏实地,严格地从生活中取材,写人状事,让倾向从这些人事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他的创作为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简析沙汀小说的创作特色。
沙汀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①他善于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素材,通过对四川农村世态人情和风俗习惯的描写,反映出人物带地域色彩的性格特征与时代风云,使得他的作品生活实感强,而且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②他往往不直接表露对丑恶现象的看法,而是冷峻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具体描绘,让反面形象显示出自身的矛盾与荒谬。③他的作品经常通过对具有喜剧色彩的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对富于喜剧性的矛盾冲突的深刻揭示,以及运用风趣而口语化的语言,使作品洋溢着一种炽热的讽刺力量。他的小说,对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简析艾芜小说《南行记》、《南国之夜》的思想和艺术。
①艾芜的《南行记》、《南国之夜》描写了西南边境上农夫、士兵、流浪汉等下层人民的生活。他跟他笔下这些辗转于生活底层的人物一起经受着坎坷生活和残酷命运的磨炼,代他们倾诉内心的激愤,也从他们褴褛和粗野的外表下去发掘精神的美。②艾芜小说以浓郁的异国风光和边远地区的异地风习为陪衬,以人物在不安定的,多灾难的流浪生活和殖民地的屈辱生活中的顽强求生意志为内核,将写景、叙事、抒情和刻画人物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昂扬与忧郁奇特兼杂的格调与浪漫的色彩,形成一种浪漫抒情小说的新范例,从而为30年代前半期的小说创作增添了新的色调。
简析《丽人行》的思想与艺术。
《丽人行》以日本侵略军铁蹄下的上海为背景,刻画了三个不同的女性形象:纱厂女工刘金妹、知识女性梁若英、地下工作者李新群。剧本通过这三个不同的灵魂启示人们对生活道路的思考,并通过她们及其周围人物的艰辛和苦难,对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的罪恶给予有力揭露和控诉。
在艺术形式上,田汉大胆打破了话剧分幕的格式,采用了传统戏曲灵活安排场子的方法,安排了4幕21场次,从而让剧情在多变的场景中迅速开展和转换。同时又吸取了活报剧一类的手法特点,各场间设“报告员”登台致词,让这些串连词和剧情互相发生和映衬,有利于三线归一,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田汉这种向传统戏曲寻求文化支援的探索,对我国话剧舞台性艺术的发展是个有力促进。
简析林语堂“闲谈体”散文的特点。
“闲谈体”散文体式是林语堂在《人间世》第6期《论小品文笔调》中所提出,它与“闲适笔调”、“娓语体”同为林氏对西方familiarstyle一词的意译。他称此种文字的长处是在“笔墨上极轻松,真情易于流露”。从内容上讲,“闲谈体”散文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都可作为写作的主题。形式上“除游记诗歌题跋赠序尺牍日记之外,尤注重清俊议论文及读书随笔”。林语堂的大多数幽默文章与小品文,都是用极自由的散文笔调,谈天说地,庄谐并用,化严肃为轻松,恰如密友攀谈,全无客套,更无八股气味。通过林语堂的努力,闲话风的散文成为一种正规的文体。
简析何其芳《画梦录》的思想和艺术。
散文集《画梦录》最能体现何其芳的才情和艺术创造力。其中有对于衰微的昔日的感唱,有对于悲苦的闺阁少女的系念,有对于“山之国”的故土的眷恋,是一个社会囚徒发出的凄恻的变徵之音,从中可见出作者所体味的时代的沉重与僵硬。这是一本雕云绘梦的书,它的调子是感伤的,流露的感情也是相当纤弱的。
《画梦录》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对散文艺术的自觉追求与散文的抒情美、形式美的创造上。何其芳在创作这批散文时,极其注重情调和氛围的创造,往往采用思索者“独语”的语调,复织进多重复合的意象,来传导他奇幻的想象,将读者推进他设置的“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丽”的艺术天地。他大胆起用能引起新的联想的中外典故和传说,采用充满才智的譬喻和点化,将一股情思,一星感触,点染成一片沁人心脾的奇丽幻景。在文字的运用上,他像一个极精细的淘金者那样睁大眼睛苦心孤诣地从旧诗文中寻觅、汰选一些富表现力和独异性的词语,化入他的文章。他还经常采用现代派文学建立在通感理论上的词语奇异搭配来创设美妙的新空间。何其芳散文是“五四”期“美文”的一个新进展,它对散文文体的新探索,特别是在现代散文“抒情性”的创造性探索方面,直接推动了30年代前半期“抒情散文热”的形成。
简析萧红《呼兰河传》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作品从大泥坑子这一带有象征意味的事物,写出这荒僻小城人们精神的麻木,通过小团圆媳妇的惨死等情节 有力地写出了千古相传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习俗对于人们灵魂的惊人锈蚀。们呼兰河传》实际上也是沉默的国民的灵魂的别传。在艺术上,《呼兰河传》比《生死场》更为成熟,表现为抒情性更加浓厚,笔调更活泼纯熟,叙事写景大都真切动人,揪住人心。
简析戴望舒早期诗篇的艺术特点。
前期的戴望舒是个感伤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中第一辑中的12首诗,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新月诗派新格律诗的影响,注重音乐性,句式大体匀称,每节 行数相等,诗形整饬,押韵且韵位固定。第二辑《雨巷》六首,可看做一个过渡,诗形多半整齐,注重音乐性。第三辑《我底记忆》八首,已从过分追求音律中解脱出来,多用句式、调式灵活自由的散文化手法传达内在的节 奏——诗情。
第二部诗集《望舒草》确立了以散文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诗体。在这部诗集中,情绪的节 奏已完全代替了字句的节 奏,其律动表现于诗中现代人的情绪的自由而又有法度的跃动上。《望舒草》表现了作者诗艺的趋于成熟。
简析臧克家诗作的艺术特点。
臧克家诗在技巧形式方面受到我国古典诗词和闻一多新格律主张及手法的深刻影响。诗人的艺术注意力大部集中在创意和创词上,并为此下过不少功夫。在创意方面,他常在人所共见的生活素材中出奇制胜地开掘新意,并赋予诗以丰美的意象。在创词方面,他不断地掂量着每一个字、词的色泽和韵味,力求安得妥贴、新奇。他的全部艺术追求,可用“意新语工”四个字来概括。他确立的是一种严谨的创作作风。
20.简析《啼笑因缘》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啼笑因缘》叙述了一个以樊家树为中心的多角恋爱故事,它具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首先,它揭露了封建军阀飞扬跋扈、穷奢极欲的丑恶面目。其次,杨杏园的清白自许和冷清秋的淡泊自甘等言行,以及他们参禅学佛的忍让哲学的烙印大大淡漠,出现了一种对豪门抗争的侠义豪情。最后,樊家树与沈凤喜相爱过程中,并不受“门阀”、“节 烈”等封建观念所左右,也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啼笑因缘》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首先,故事的情节 架构巧妙;其次,反霸道、反强权的精神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情爱故事相融合;第三,作家将缠绵悱恻的言情小说和惊险紧张的武侠传奇融为一炉,又将传统章回小说和西洋小说新技法融为一体。
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一)
简述“孤岛”文学创作。
“八一三”事变后,留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的有利条件,在“孤岛”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和抗敌活动。这时最为活跃的是戏剧创作。一批戏剧工作者充分利用上海沦陷时清闲下来的舞台空间,创作了大量的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的话剧,翻译和改写了不少外国戏剧,宣传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颂扬抗击外敌侵略的民族英雄,对坚守上海的几百万人的心理防线起到了很大的稳定作用。戏剧方面的代表有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明末遗恨》、《海国英雄》、《洪宣娇》等。杂文创作方面唐弢、孔另境的《边鼓集》、《横眉集》影响颇大。梅益编的报告文学集《上海一日》也是孤岛文学的重要收获。
简析“九叶”诗派的思想及成就。
“九叶”诗派是四十年代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讴歌人民的奋然抗争,诅咒反动统治的倒行逆施,力求写出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他们把民族的愤怒与斗争、痛苦和欢乐,以及时代的黑暗与光明、腐朽与崇高水乳般交融在诗作中,在艺术上他们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既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技巧,又从西方现代派诗中吸收一些表现手法,更接近于表现现代复杂、快速的生活节奏。
简析艾青长诗《向太阳》的主题。
艾青的长诗《向太阳》以武汉为背景,真实地展现了抗战初期全国人民为神圣的民族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壮丽画面,以高度的热情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诗人一方面赞美着在阳光照耀下的城市、村庄、田野、河流和山峦,它们正从沉睡昏暗中醒来,勃发出浓郁的生机;另一方面诗人又把目光注视于阳光普照下的现实生活:有伤兵、少女、工人、土兵……等等,在这生气勃勃的抗战画面中,诗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向太阳》形象地叙写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热烈紧张的战斗生活和乐观主义的神情容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焕发出来的同仇敌忾的民族意志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力量。
分析艾青诗歌的独特风格。
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在于:①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深沉。从早期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后期的《献给乡村的诗》,艾青的诗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凋残破败、濒于破产的凄惨景象,以及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民家破人亡、谋生无路的悲惨命运,表现出对农民生活的深刻同情与关怀。②前期诗歌充满了“忧郁”的感伤色彩和“漂泊的情愫”。艾青虽出生于地主家庭,但自幼由农民抚养。这使他从小就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辛苦难,感染了农民的忧郁并深深爱上了农民。法国留学期间接受了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熏陶,形成了诗人“漂泊的情愫”。抗战时期他辗转于许多地区,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民的灾难与痛苦。这忧郁的情思渗透在他的诗作中,形成了以“忧郁美”为特征的独特情韵。③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烧的激情。回荡在艾青诗篇中的不仅是冷淡的哀愁,还有对于祖国、民族前途的热切思考。当诗人这种思虑一旦萌发出生机,透露出光亮时,感情的烈火便熊熊燃烧了起来。④鲜明深刻的意象和浓郁的诗情,想象丰富,比喻新鲜,有色调,有光彩,诗中有画。艾青的不少诗作都从现实生活中采掘出鲜活的意象与完美的诗绪,创造出一幅幅色彩绚丽、清新可感的图画。⑤革命现实主义融进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艺术技巧。艾青的诗一方面坚持了革命现实主义“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与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的艺术技巧,从而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⑥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艾青十分重视诗体形式的自由开放,他的诗作都是自由体式。他讲究诗情内在的律动,把外在音律消融于诗的内在骨骼,把形式积淀到内容中去。自由体的中国新诗是在艾青手中真正成熟的。
简析田间《给战斗者》的思想与形式。
创作于1937年底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是代表田间风格的优秀诗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的朴实而安宁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同胞惨无人道的蹂躏,并发出必须为祖国而战的强烈呼声。在诗中,作者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现象组织成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图画。急促的旋律,跳跃的节 奏,表现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反映了抗战初期热烈、高涨的民众情绪。这首具有饱满的战斗激情和高昂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在当时发挥了强有力的鼓动和号召的作用。
简析穆旦诗中的“自我”。
穆旦的诗持久深入地探索、表现了“自我”。《我》、《我向自己说》、《诗八首》等诗中显示了穆旦对于“自我”的独特探索与表现。①穆旦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诗八首》既是关于爱情的诗,也是关于自我的诗。诗人抒写、礼赞了爱情丰富而复杂的历程,礼赞了爱情的美、力量和永恒。②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早期的诗作中已经透露出关注现实人生的倾向。随着诗人的成长、人生阅历的加深,欧美现代派及艾青等诗人的影响,诗艺日益成熟。在社会人生的现实中探讨个体,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认现实,遂成为穆旦诗的显著特色。③穆旦的自我始终处于痛苦的自我解剖之中,致力于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上海屋檐下》描写的是一群小市民和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剧本通过对小学教员赵振宇,报贩“李陵碑”,少妇施小宝,纱厂职员林志成,以及失业者黄家楣的描写,反映出一群善良的人们的不幸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那种令人窒息、抑郁的时代氛围。尤其是通过二房东林志成、杨彩玉一家的故事,对黑暗势力和反动统治发出了强烈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政治内容。
《上海屋檐下》显示了夏衍在艺术上的成熟。作者利用上海弄堂房子的特殊结构,将五户人家用了一个场景画面,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开。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剧作的情节 ,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视角,减少了场次,突出了主题,而且大大加强了舞台的生活实感。此外,作者还把剧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气的黄梅时节 。象征着抗战前夕如黄梅天一样晴雨不定、郁闷阴晦的政治气候,反映出人小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这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使剧作收到了极其强烈的戏剧效果。
简析《心防》的主题及刘浩如形象。
《心防》生动地记叙了抗战初期坚持在上海“孤岛”继续进行斗争的进步文化工作者的生活。主人公刘浩如是一位有着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新闻记者,当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很多文化工作者准备去大后方时,他毅然决定留下来坚持斗争,用笔来“死守一条五百万人的精神上的防线”。他以报纸为武器同敌伪作战,揭露侵略者和汉奸走狗的种种丑行。敌人以手榴弹威胁他,以高薪引诱他,报纸的外国老板也出面阻止他,然而他都不为所动,继续坚持斗争。即使在遭受特务暗杀负伤时,关心的仍然只是能否打击敌人,他最后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这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抗日文化战士的英雄形象。它有力地鼓舞了许多滞留在敌占区的进步文化工作者,狠狠打击了卖国的民族败类。
简析《法西斯细菌》的思想内容及俞实夫形象。
《法西斯细菌》描写的是一位留学日本的细菌专家,在现实的教训面前终于由不问政治到投身于抗战洪流的故事。“九•一八”事变前夕,在日本留学的青年科学家俞实夫还沉浸在超阶级的“纯科学”研究中,认为“科学研究不仅是为国家、为民族,也为人类,为全世界人类的将来”,因而,他对日本人侵占东北并不关心,甚至还应邀回到上海,在一个日本人办的研究所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迫逃至香港,他的实验室被捣毁,自己的身心被凌辱,并得悉日寇在华北灭绝人性地使用细菌武器野蛮屠杀同胞时,他才终于认识到:“法西斯细菌不消灭,要把中国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不可能”。俞实夫的觉醒、转变过程表现得实实在在,合理可信,它使人们看到了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曲折脉络和复杂层次,看到了人物思想发展和性格变化的逻辑演进,具有相当高的典型意义。
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
夏衍剧作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以普通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平凡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创作对象和题材。剧作中活跃的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小人物,作家努力从司空见惯的人物情感和人事纠葛中发掘他们内在的悲剧性和喜剧性,并真实揭示他们心灵深处复杂而痛苦、积极或消极的精神世界多个层面。
二是单纯而集中的剧情,匀称平实而严谨的结构,冲淡而深远的意境,是夏衍独具的戏剧艺术品格。《上海屋檐下》、《芳草天涯》等剧中普通的家庭故事,却产生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效果。生活矛盾和内心苦痛内外交织的巧妙组合,“几乎无事”的生活平淡所蕴含着对人生的隽永透视,便创造了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
相关话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笔记整理打印版
本资料提供了很多典型试题,很有代表性,因此必须认真地把每道题做好,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很多题都有答案,也只是参考。答题时除了名词简答要有根有据,论述题考察知识广度和深度,除非无从下手自说一套,但要自圆其说,正确合理,虽不强求一致,但一定要跟所考学校指定书观点一致。 目 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朱栋霖版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教案讲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案 现代文学部分 绪论 一、中国历史的分期与中国文学的分期 (一)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二)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文学中文行政哲学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新民体 答:新民体是梁启超在报章杂志上创立的新的散文体裁,因发表于早期《新民丛报》而得名。新民体是中国传统文体的一次解放,打破了古文、时文、散文、骈文、的界限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1-05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初试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考试目的:测试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运动、文学现象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
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专业目录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必读书目: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 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1999. 5.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6.钱理群、温儒敏、 ...文学硕士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3-02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考研专用343页大礼包资料
1. 年9月, 主编的《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2.《新青年》杂志第1卷原名《 》。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拥护德先生(民主)和拥护 (科学)。 4. 年1月和2月,《新青年》杂志分别发表了胡适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8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复习重点知识点梳理
第1章:新时期文学历史语境与文学思潮正门对面 1、 新时期历史语境给文学带来了哪些影响? 济 答:这是因为:①在思想政治方面,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强调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等使国家政治生活正常化。②在经济方面,经济体制的推行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给新时期的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 正门所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28北京大学201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学衡派2.都市风景线3.白马湖作家群4.《中国新文学的源流》5.李劼人6.《申报—自由谈》二选做四个1.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对中国新诗所做的贡献2.谈谈《憩园》、《寒夜》对巴金写作的意义3.比较田汉与曹禺的戏剧4.论左翼文学和京派文学的“乡土观”5.试论林语堂对中国现代散文做出的贡献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中山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西南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上传的附件7eb123205595c8dde88194fd8496193f.rar(177.57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上传的附件be77f727da07d0ec0ff3a838e1f958b3.rar(276.39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国现当代文学上传的附件8f1924ccc15dd982070f40936bd0e873.rar(382.28KB)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