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选择题带答案(6)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18


3. 男,45岁,颊黏膜上白色病变半年,边界清楚,与黏膜平齐,舌舔时有粗涩感。镜下可见上皮增生,过度正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上皮钉突伸长,基底膜清晰,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为:
A. 红斑   B. 扁平苔藓   C. 白斑   D. 白色水肿   E.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B1型题
第1-4题
A. 成牙本质细胞内和细胞间液体积聚形成水疱,挤压邻近的成牙本质细胞,使其体积缩小变形,状似稻草束
B. 牙髓出现大小不等泡状间隙,充满液体,牙髓细胞减少,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和神经消失,呈现充满液体的纤维网状结构
C. 牙髓内细胞成分减少甚至消失,纤维成分增多,粗大的胶原纤维与牙髓长轴平行,或显均质状玻璃样变
D. 由于某些刺激使牙髓细胞变性、坏死,成为钙化中心,周围层沉积钙盐而形成
E. 牙髓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牙髓结构消失
1. 髓石
2. 牙髓网状萎缩
3. 牙髓纤维性变
4. 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第5-8题
A. 基底细胞极性倒置
B. 肿瘤上皮细胞形成玫瑰花样结构
C. 肿瘤组织内可见到淀粉样物质钙化,成同心圆样沉积
D. 肿瘤内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排列如同正常牙
E. 肿瘤内出现广泛地角化
1.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2. 牙源性钙化囊肿
3. 组合性牙瘤
4. 牙源性腺样瘤
第9-13题
A. 无釉柱釉质     B. 釉板   C. 釉索  D. 釉龛   E. 釉结
1. 钟状期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为
2. 垂直于牙面的薄层结构,在磨片中呈裂隙状结构为
3. 釉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看不到釉柱结构为
4. 钟状期牙胚釉结向外釉上皮走行的一条细胞条索,似乎将成釉器一分为二的为
5. 钟状期牙胚片状的牙板向内凹陷形成的充满结缔组织的腔隙为
答案:A1: 1-5 D/E/B/C/C/  6-10 C/B/D/C/B/  11-18C/A/C/E/C/D/D/A/
A2: 1-3 A/A/C/     B1:DBCA/CADB/EBACD



口腔组织病理题节选
多形性腺为( b )。
A.良性肿瘤,生长较快
B.良性肿瘤,生长缓慢
C.恶性肿瘤,易复发
D.恶性肿瘤,生长较快
E.良性肿瘤,不复发
( c )形成牙周膜。
A.成釉器
B.牙蕾
C.牙囊
D.牙板剩余
E.牙乳头
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称为( d )。
A.过度角化
B.过度正角化
C.过度不全角化
D.角化不良
E.棘层增生
牙釉质最厚处(牙尖部)是( a )。
A.2~2.5mm
B.4~6mm
C.4μm
D.3~5mm
E.7μm
腺样囊腺癌预后最并的组织学类型为(E  )。
A.管状型
B.筛孔型
C.小条索型
D.乳头状型
E.实体型
托斯颗粒层位于(D)。
A.釉牙本质界内侧
B.牙本质小管周围
C.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
D.根部牙本质接近牙骨质处
E.冠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
釉牙本质界弧形的凹面(C  )
A.与釉质生长线平行
B.朝向牙本质
C.朝向釉质
D.与施雷格板平行
E.与釉板长轴平行
根尖肉芽肿的病理表现为(E  )。
A.根尖周病变中央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B.根尖周病变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脓肿形成
C.牙髓组织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泡状间隙,其中充满液体,牙髓细胞减少
D.牙髓血管扩张充血,液体成分渗出,组织水肿
E.根尖周病变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
牙源性角化囊肿又称(B  )。
A.炎症性囊肿
B.始基囊肿
C.牙旁囊肿
D.残余囊肿
E.牙龈囊肿
上皮异常增生可表现下列变化,除了( B )。
A.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上皮钉突呈滴状
D.有丝分裂相增加
E.细胞核浓染
上皮异常增生可表现下列变化,除了(B  )。
A.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上皮钉突呈滴状
D.有丝分裂相增加
E.细胞核浓染
( C )的是叶状乳头。
A.数目最多,舌尖部较多,体积较小,略呈锥体状
B.体积最大,约10个左右,沿界沟的前方排列成一行
C.位于舌侧缘的后部,在人类仅有5~8条平行的皱壁
D.呈卵圆形,为味觉感受器
E.数目较少,色较红,呈蕈状,顶端圆形
牙髓中不含以下哪种细胞( B )。
A.成纤维细胞
B.成釉细胞
C.成牙本质细胞
D.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E.巨噬细胞
关于牙骨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D )。
A.与密质骨相似
B.牙骨质细胞有许多细长的胞浆突起
C.细胞性牙骨质和无细胞牙骨质可交替排列
D.细胞性牙骨质常位于近牙颈部
E.牙骨质呈板层状
甲状舌管囊肿有以下特点,除了(B  )。
A.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B.所有病例出生时即有
C.位于舌盲孔至甲状腺之间
D.多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E.可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扁平苔藓病变上皮(B  )。
A.表面不角化
B.只表现棘层增厚
C.基底细胞增殖明显
D.基底细胞增殖明显
E.固有层内淋巴细胞浸润常达粘膜下层
以下可能是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的原因,除了(C  )。
A.手术难以完整摘除
B.衬里上皮生长活跃
C.囊肿部分区域癌变
D.囊壁内有卫星囊
E.口腔粘膜基底细胞增殖
多形性腺中上皮、肌上皮细胞与( C )组织相混合。
A.纤维样
B.肌样
C.粘液软骨样
D.软骨骨样
E.水肿样
混合性牙瘤( C )。
A.是真性肿瘤
B.由大小不等的牙齿样结构组成
C.镜下肿物为排列紊乱、相互混杂的牙体牙髓组织
D.X线可见多个牙齿样结构
E.镜下有典型牙齿结构
牙釉质最厚的部位是( C )。
A.牙颈部
B.窝沟处
C.牙尖部
D.无釉柱牙釉质
E.釉板处
以下相对预后较好的口腔癌是(D  )。
A.舌癌
B.颊癌
C.牙龈癌
D.唇癌
E.口底癌
20
有关牙本质小管的结构,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  )。
A.在牙尖部小管较直
B.小管越近牙髓一越细
C.小管贯穿牙本质全层
D.牙本质小管可有许多分支
E.在牙颈部弯曲呈“~”形
釉质中的有机物和水占其总重的( C )。
A.1%
B.2%
C.3%~4%
D.5%
E.6%~10%
继发性牙本质是( D )。
A.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
B.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D.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E.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继续形成的牙本质
( C )形成牙骨质。
A.成釉器
B.牙蕾
C.牙囊
D.牙板剩余
E.牙乳头
龈袋是指( C )。
A.牙周袋邻近牙龈的部分
B.龈沟
C.假性牙周袋
D.由牙槽嵴水平吸收在牙龈和牙冠之间形成的沟袋
E.早期骨内袋
按世界陌生组织对口腔鳞癌的分级方法,角化珠多见、多形性较轻者应为(A  )。
A.Ⅰ级鳞癌
B.Ⅱ级鳞癌
C.Ⅲ级鳞癌
D.Ⅳ级鳞癌
E.Ⅴ级鳞癌
釉柱横纹间距是(C  )。
A.2~2.5mm
B.4~6mm
C.4μm
D.3~5mm
E.7μm
新分泌釉质基质的第一次矿化仅占无机物总量题的(B  )。
A.15%~20%
B.25%~30%
C.35%~40%
D.45%~50%
E.55%~60%
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连的方式是(C  )。
A.约30%牙骨质少许覆盖在釉质上
B.约70%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连
C.约10%釉质和牙骨质并不相连
D.全部为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连
E.约30%釉质少许覆盖在牙骨质上
根尖囊肿有下列病理改变,除了(B  )。
A.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
B.基底层上皮细胞呈柱状,胞核呈栅栏状排列
C.囊壁内常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D.可见透明小体
E.常含胆固醇裂隙
灶性可逆性牙髓炎的病理表现为(D  )。
A.根尖周病变中央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B.根尖周病变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脓肿形成
C.牙髓组织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泡状间隙,其中充满液体,牙髓细胞减少
D.牙髓血管扩张充血,液体成分渗出,组织水肿
E.根尖周病变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
成釉细胞瘤可能发生于下列结构,除了(D  )。
A.成釉器
B.口腔粘膜
C.牙源性囊肿衬里上衣
D.异位腺上皮
E.Malassez上皮剩余
无釉柱釉质出现于( D )。
A.近托姆斯突处
B.釉质表层30μm
C.近釉质生长线处
D.釉质最内层和表层30μm
E.釉质钙化程度较低处
牙板的发生始于( E )。
A.胚胎第二周
B.胚胎第三周
C.胚胎第四周
D.胚胎第五周
E.胚胎第六周
高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 B )。
A.表皮样细胞少于10%
B.粘液细胞少于10%
C.中间细胞少于10%
D.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均少于10%
E.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均少于10%
鳃裂囊肿(D  )。
A.衬里上皮均为复层鳞状上皮
B.结缔组织囊壁内少见淋巴组织
C.属牙源性发育性囊肿
D.可能由淋巴结中异位的上皮发生
E.其发生与甲状腺迷走组织有关
关于牙龈上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
A.牙龈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组成
B.附着龈位于游离龈的根方
C.覆盖于龈沟壁的上皮称为龈沟上皮
D.龈沟上皮有上皮钉突
E.龈谷表面覆盖的是无角化鳞状上皮
( A )的是丝状乳头。
A.数目最多,舌尖部较多,体积较小,略呈锥体状
B.体积最大,约10个左右,沿界沟的前方排列成一行
C.位于舌侧缘的后部,在人类仅有5~8条平行的皱壁
D.呈卵圆形,为味觉感受器
E.数目较少,色较红,呈蕈状,顶端圆形
世界卫生组织(197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级主要依据(B  )。
A.肿瘤大小
B.组织学特征
C.浸润深度
D.淋巴结转移与否
E.病程长短
关于牙本质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  )。
A.与釉质龋相比,其发展较快
B.常形成一底向内,顶向外并稍圆突的三角形病损
C.细菌侵入层可形成串珠状细菌破坏灶
D.脱矿层尚无细菌侵入
E.病变相应的髓腔壁上可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40
多形性腺瘤中可见下列结构,除了(E  )。
A.导管样结构
B.肌上皮团块
C.角化珠
D.鳞状上皮化生
E.筛孔状结构
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成分主要为(A  )。
A.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B.鳞状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C.肌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
D.粘液细胞和导管内衬上皮细胞
E.粘液细胞和软骨样细胞
固有牙槽骨又称(C  )。
A.网状板
B.束状板
C.硬骨板
D.基板
E.松质骨板
粘液表皮样癌( E )。
A.好发于青少年
B.大多数发生于男性
C.多见于舌下腺
D.小涎腺多发于舌腺
E.均属恶性、但恶性度不同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发生多为( B )。
A.上颌单发
B.下颌单发
C.上颌多发
D.下颌多发
E.上下颌无差异
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的组织来源可能是(D  )。
A.结合上皮
B.缩余釉上皮
C.上皮根鞘剩余
D.牙板上皮剩余
E.牙乳头
关于牙齿发育,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
A.牙胚由牙板及邻近的外胚间充质发育而来
B.帽状期成釉器细胞分化为三层
C.多根牙的形成是由上皮隔的发育所决定的
D.最早形成的牙体组织为釉基质
E.牙胚是在成釉器的帽状期形成的
小球间牙本质是(B  )。
A.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
B.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D.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E.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继续形成的牙本质
关于牙髓的神经,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B )。
A.牙髓内神经很丰富
B.大多数是无随神经
C.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
D.神经末梢可进入牙本质小管内
E.从根尖孔进入牙髓后可分成许多细小分支
牙槽龈组纤维是(C  )。
A.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
B.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
C.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
D.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
E.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
龈牙组纤维是( B )。
A.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
B.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
C.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
D.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
E.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
成釉细胞瘤的生物学特点为(C  )。
A.良性肿瘤、无浸润
B.缓慢生长、无浸润
C.良性肿瘤、有局部浸润
D.恶性肿瘤
E.良性肿瘤,快速生长
口腔鳞状癌最常见部位是(D  )。
A.颊
B.唇
C.口底
D.舌
E.牙龈
含牙囊肿有以下病理改变,除了(B  )。
A.囊壁较薄
B.衬里上皮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C.上皮只有2~3层扁平或矮立方形细胞组成
D.无明显上皮钉突
E.囊壁中偶尔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唾液腺的排泄管(C  )。
A.与闰管相延续
B.又称纹管
C.穿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中
D.管壁由单层柱状上皮所组成
E.为最细小的终末分支部分
(E  )形成牙本质。
A.成釉器
B.牙蕾
C.牙囊
D.牙板剩余
E.牙乳头
牙髓纤维主要是(E  )。
A.胶原纤维
B.弹力纤维
C.嗜银纤维
D.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
E.胶原纤维和嗜银纤维
釉柱的直径平均为(A  )。
A.4~6μm
B.2~3μm
C.7~9μm
D.0.5~1μm
E.10~12μm
关于口腔鳞状细胞癌,以下哪项是错误的(C  )。
A.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B.男性多于女性
C.以口底转移较少见
D.血道转移较少见
E.口腔后部鳞癌较易转移
氟牙症(A  )。
A.是一种特殊的釉质发育不全
B.属牙齿萌出异常
C.主要是饮用水中氟含量过低所致
D.在氟牙症流行区饮水氟含量约在0.2ppm以下
E.牙釉质由羟磷灰石取代钙氟磷灰石
60
早期釉质龋病变的暗层(D  )。
A.孔隙增加,约占釉质容积的20%
B.紧接在表层的表面
C.是病损区范围最大的一层
D.生长线和横纹的结构不清楚
E.是龋损引起的最先可观察到的改变
成釉细胞瘤有下列组织学分型,除了( C )。
A.滤泡型
B.丛状型
C.梭形细胞型
D.基底细胞型
E.棘皮瘤型
( B )的是轮廓乳头。
A.数目最多,舌尖部较多,体积较小,略呈锥体状
B.体积最大,约10个左右,沿界沟的前方排列成一行
C.位于舌侧缘的后部,在人类仅有5~8条平行的皱壁
D.呈卵圆形,为味觉感受器
E.数目较少,色较红,呈蕈状,顶端圆形
面部的发育始于(B  )。
A.胚胎第二周
B.胚胎第三周
C.胚胎第四周
D.胚胎第五周
E.胚胎第六周
成釉细胞瘤有以下临床表现,除了(A  )。
A.男性患者占绝大多数
B.渐进性颌骨膨大
C.按之有乒乓感
D.X线可为单囊或多囊性透射影
E.肿瘤区牙齿移位、松动
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D  )。
A.肿瘤生长迅速
B.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强
C.肿瘤无包膜
D.首次手术不彻底
E.肿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关于白斑,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B )。
A.是指在粘膜表面发生的白色斑块,不能擦掉
B.在临床和病理上可论断为其他疾病的病变也可称为白斑
C.上皮单纯性增生属于良性病变
D.白斑属前病变
E.白斑可表现不同程度的上皮异常增生0
面部发育异常出现于(B  )。
A. 胚胎第三周至第四周
B. 胚胎第六周至第七周
C. 胚胎第九周
D. 胚胎第十周
E. 胚胎第六个月
( E )形成斜面裂。
A.上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B.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C.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D.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E.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含牙囊肿衬里上皮发生于( B )。
A.牙板上皮
B.缩余釉上皮
C.上皮根鞘剩余
D.沟内上皮
E.结合上皮
( A )形成釉质。
A.成釉器
B.牙蕾
C.牙囊
D.牙板剩余
E.牙乳头
多形性腺在小涎腺多见于(D  )。
A.唇部
B.颊部
C.舌部
D.腭部
E.牙龈
牙源性角化囊肿有以下病理改变,除了( D )。
A.复层鳞状上皮衬里
B.基底细胞栅栏状排列
C.表面不全角化
D.腺上皮样分化
E.伴卫星囊形成
急性牙髓炎( C )。
A.可分为闭锁性和溃疡性两类
B.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C.夜间痛明显
D.常伴肉芽组织形成
E.可导致牙髓发生营养不良和退行性变
牙骨质含有机物和水(A  )。
A.约40%~45%
B.约50%~55%
C.约60%~65%
D.约70%~75%
E.约80%~85%
粘液表皮样的细胞组成是(D  )。
A.表皮样细胞、腺上皮和粘液细胞
B.表皮样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C.腺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D.表皮样细胞、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E.粘液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前期牙本质是( A )。
A.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
B.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D.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E.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继续形成的牙本质
以下哪组病理特征可用于鉴别扁平苔癣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D )。
A.上皮表面过度角化,可发生糜烂或溃疡
B.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性,基底膜不清晰
C.棘层萎缩变薄,上皮钉突伸长
D.可见角质栓塞,血管周有淋巴细胞浸润
E.上皮与固有层之间可形成裂隙和小水疱
修复性牙本质是( E )。
A.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是一层未钙化的牙本质
B.牙本质钙质小球之间遗留的未钙化间质
C.在冠部靠近釉质和根部靠近牙骨质最先形成的牙本质
D.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E.釉质表面因磨损、酸蚀、龋病等而遭受破坏时,部分成牙本质细胞继续形成的牙本质
腺样囊性癌可表现以下组织学类型,除了(C  )。
A.管状型
B.筛孔型
C.乳头型
D.小导管小条索型
E.实体型
80
( E )的是蕈状乳头。
A.数目最多,舌尖部较多,体积较小,略呈锥体状
B.体积最大,约10个左右,沿界沟的前方排列成一行
C.位于舌侧缘的后部,在人类仅有5~8条平行的皱壁
D.呈卵圆形,为味觉感受器
E.数目较少,色较红,呈蕈状,顶端圆形
属纯粘液腺的小涎腺是(E  )。
A.唇腺
B.颊腺
C.味腺
D.磨牙后腺
E.腭腺
牙骨膜组纤维是( E )。
A.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
B.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
C.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
D.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
E.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
关于口腔粘膜,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B )。
A.咀嚼粘膜的上皮较厚,可角化
B.唇红部上皮无角化
C.颊粘膜可发生异位增生的皮脂腺
D.舌腹粘膜属于特殊粘膜
E.唇的粘膜下层较厚,内含混合性腺体
慢性根尖脓肿的理表现为( A )。
A.根尖周病变中央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B.根尖周病变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脓肿形成
C.牙髓组织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泡状间隙,其中充满液体,牙髓细胞减少
D.牙髓血管扩张充血,液体成分渗出,组织水肿
E.根尖周病变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
釉丛的高度为(B  )。
A.釉质的全厚
B.釉质厚度的1/5~1/4
C.釉梭高度的1/2
D.釉板高度的1/4
E.施雷格板高度的1/5
舌的发育始于(C  )。
A.胚胎第二周
B.胚胎第三周
C.胚胎第四周
D.胚胎第五周
E.胚胎第六周
关于牙周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  )。
A.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B.处于病损确立期的牙周炎不可发生逆转
C.早期病变内胶原的破坏丧失可达60%~70%
D.始发期为急性渗出性炎症
E.进展期为持续性炎性破坏过程
( B )形成唇裂。
A.上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B.一侧或两侧的球状突或上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
C.侧腭突和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
D.前腭突与上颌突未能联合或部分联合
E.上颌突与侧鼻突未联合
牙本质龋最前缘的改变是(D  )。
A.脱矿
B.细菌侵入
C.透明牙本质形成
D.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脂肪变性
E.再矿化
鳃裂囊肿常位于胸锁乳突肌的( A )。
A.前缘
B.后缘
C.内侧面
D.表面
E.后内侧
根间组纤维是( D )。
A.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
B.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
C.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
D.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
E.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

相关话题/口腔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填空题
    1、牙龈固有层中的胶原纤维束可分为:环行组、牙骨膜组与、和。 2、举出三种类型的牙源型囊肿:、和。 3、举出三种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肉芽肿型病变、和。 4、多形性腺瘤的病理组织像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名词解释
    口腔组织病理学(组织部分)一 一、 名词解释 1.外胚间叶:头面部的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嵴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组织或外间充质。 2.鳃弓:胚胎第4周时,原始咽部的间叶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左右对称的背腹走向的6对柱状隆起,与6对主动脉弓动脉相对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易错题整理
    1.能调节唾液的量及渗透压的结构是 A.浆液性腺泡 B.黏液性腺泡 C.闰管 D.分泌管 E排泄管 【答案】:D 【解析】:腺泡是唾液腺的分泌部,功能是产生腺泡分泌物,故不选A、B.当腺泡分泌物流经分泌管时,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钠,排出钾,并转运水,改变唾液的量和渗透压,故选D.闰管和排泄管都没有分泌管的此项功能,它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名词解释
    口组名词 1上皮间充质转化:胚胎第四周时两侧神经褶在背侧中线汇合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位于神经嵴处的神经外胚层多潜能干细胞,未进入神经管壁,而是离开神经褶和外胚层进入中胚层,位于神经管和表面外胚层之间,形成沿胚胎头尾走向的细胞带,以后分为两条细胞索,列于神经管被外侧,转变为间充质,即所谓的上皮间充质转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口诀
    牙源性腺样瘤-----------------玫瑰花样结构 涎腺多形性腺瘤--------------双层导管结构 成釉细胞瘤--------------------星网状层结构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同心圆钙化 恶性多形性腺瘤--------------肉瘤成分 牙源性角化囊肿--------------子囊 涎腺多形性腺瘤--------------鳞状化生 慢性盘状红斑狼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组织病理学复习题(修改)
    试卷一 一、单选题 1、构成牙齿主体的是( ) A.釉质 B.牙本质 C.牙骨质 D.牙髓 E.牙周膜 2、绞釉是指釉柱( ) A 近表面1/2较直,而内1/2弯曲 B 近表面1/3较直,而内2/3弯曲 C 近表面2/3较直,而内1/3弯曲 D 近表面1/4较直,而内3/4弯曲 E 近表面3/4较直,而内1/4弯曲 3、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内牙周病选择题带答案
    1龈上洁治术治疗的是 A.牙周病 B.龋病 C.非龋疾病 D.咬合的早接触 E.在龈上的外伤冠折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2松牙固定术的适应证不包括 A.外伤致个别牙松动 B.外伤致个别牙脱位 C.牙周炎致前牙I度松动 D.牙周炎致前牙Ⅲ度松动 E.术前预防性固定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3牙龈切除术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牙周病学知识点讲义带习题
    《牙周病学》 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的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 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冠端构成龈沟底。 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又称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牙周病学重点知识点讲义
    第一章 绪论 periodontology periodontics periodontal diseases peridontitis 第三节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01 口腔医学中很多的疾病和治疗工作与牙周组织有密切关系, 牙体和牙列的修复工作、正畸治疗、牙颌面手术等均应该在牙周组织健康的基础上进行, 其设计和操作更应该注意保护牙周组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牙周病学重点
    口腔牙周病学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部分结构及作用: 牙周组织由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 牙龈:1、游离龈:正常深度为1.8MM 2、附着龈:正常附着龈宽度范围为1~9MM 3、龈乳头:位于邻近两牙间隙的牙龈 牙周膜:将牙固定在牙槽窝内,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的作用,又称牙周韧带 牙槽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口腔牙周病学复习重点个人总结
    1.龈谷(gingival col):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的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 无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2.结合上皮:(junctional epithelium)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冠端构成龈沟底。3.沟内上皮(sulcular epithelium)又称龈沟上皮:为牙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西安交通大学牙周病学习题
    一、填空(每空 2分,共 6分) 1、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之间为纤维组织,其宽度约为 mm。 2、结合上皮通过基底层细胞的,不断自我更新。 3、垂直型食物嵌塞的原因有咬牙合面磨损及。二、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4分) 1、超声洁牙术禁用于 A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和传染病人 B高血压患者 C糖尿病人 D孕妇 E牙周病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牙周病学习题带答案
    牙周病学 A1型题 1.关于牙周病患者的全身病史,哪一项不准确? A.牙周治疗必须在全身疾病控制下才能进行 B.有助牙周病病因的全面分析 C.全身疾病改变对治疗的反应 D.提醒医生对特殊病人采取特殊治疗 E. 全身疾病改变牙周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 2.关于牙周病史,哪一项不正确? A.就诊的原因及目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牙周病学复习题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
  • 【口腔考研】牙周病学复习资料
    牙菌斑生物膜(dental plaque biofilm)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班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上皮附着(epithelial attachment)龈牙结合部的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齿表面连接. 创伤牙合(traumatic occlusion)造成牙周创偒的牙合关系称。 生物学宽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