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度《古镜记》(现存唐传奇中最早的一篇)
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张琢《游仙窟》
(二)中唐时期(黄金时代) 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
一、“黄粱一梦、南柯一梦”系列,反映现实黑暗。
沈既济《枕中记》(刘义庆《幽明录》“焦湖庙祝”)卢生、道士吕翁、青瓷枕、黄梁饭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搜神记》“卢汾梦入蚁穴”)淳于棼、南柯太守、公主
艺术上,穿插颇多而结构严整,情节丰富而脉络清晰。结尾尤为成功。还有《古岳渎经》
二、以爱情为主题,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谴责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对妇女的迫害;并且经常运用写实手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和环境气氛,创造了一系列优美的妇女形象。
沈既济《任氏传》(富公子韦金、郑生、狐女任氏)
李朝威《柳毅传》(柳毅、洞庭龙女、钱塘君)
蒋防《霍小玉传》(歌妓霍小玉、书生李益)
白行简《李娃传》(妓女李娃、荥阳公之子某生)
这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人物有血有肉,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文笔清丽圆转,描写淋漓尽致。反映了唐代长安繁华复杂、充满陷阱的都市生活,生活气息。
元稹《莺莺传》(张生、崔莺莺)
陈玄右的《离魂记》、许尧佐的《柳氏传》
三、以历史故事为题材
郭提的《高力士传》、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无名氏的《李林甫外传》
陈鸿的《长恨歌传》和《东城老父传》
(三)晚唐时期
1.大批传奇专集的出现,牛僧孺《玄怪录》、李复言《续玄怪录》、牛肃《纪闻》、薛用弱《集异记》、袁郊《甘泽谣》、裴刑《传奇》、皇甫枚《三水小牍》
杜光庭《虬髯客传》(杨素宠妓红拂、李靖、虬髯客)
袁郊的《红线传》、裴刑的《聂隐娘》《昆仓奴》
薛调的《无双传》晚唐爱情传奇中最好的一篇 (王仙客与刘无双)
皇甫枚的《步飞烟》、牛僧孺的《崔书生》、裴刑的《裴航》(描写爱情故事)
牛肃的《吴保安》(患难朋友的深情厚谊)
2.出现了一些含有教训意义的神话小说,发展了志怪传统,采取寓言笔法,对某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牛僧孺的《郭元振》李复言《李卫公靖》裴刑《韦自东》
第三节 唐代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1.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2.以简洁、准确、丰富、优美的语言,把古代散文的巨大表现力,发挥到了很高的地步。
第十二章 唐代通俗文学和民间歌谣
第一节 变文
关于“变文:
变文是寺院僧侣向听众作通俗宣传的文体,一般是通过讲一段唱一段的形式来宣传佛经中的神变故事。正象佛经中神变故事的图画叫作变相,这种文体就叫变文(注:一说是把经文转变为通俗易懂的文体,因而得名。)
敦煌变文
内容:1.宣讲佛经的作品。
讲经文——先引一小段经文,然后边讲边唱,加以敷演。
变文——大都后者直接讲唱佛教故事,不引经文。
“押座文”——在讲经以前念唱的诗篇,篇幅较短,用以安定四座听众情绪。
2.其他通俗讲唱文学作品。
以讲唱历史故事的为最多。如《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张义潮变文》《张淮深变文》
表现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反抗暴政的精神
形式:一段散文、一段诗歌、边说边唱、交互进行。
第二节 俗赋、话本和词文
1.首先是俗赋:《韩朋赋》、《晏子赋》、《燕子赋》
与俗赋体裁相似的尚有《孔子项托(橐)相问书》和《茶酒论》。
2.其次,从敦煌发现的《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叶净能话》等作品看,话本小说在唐代就已出现。(《唐太宗入冥记》)以散文叙说故事,很少或没有诗歌配合。
3.最后是被称作词文的通俗叙事诗,如《季布骂阵词文》和失题的董永唱词。
第三节 民间歌谣
1.揭露统治集团的腐朽黑暗,表达人民对他们的憎恨与反抗的。如《王法曹歌》《两京童》
2.繁重的租赋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农村破产、人民逃亡的凄惨景象。
3.歌颂爱国将领的作品。如《薛仁贵军中歌》
第十三章 晚唐五代词
第一节 词的起源、发展和民间词
关于“词”
词大约是在初盛唐产生,从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新诗体。词即歌词,它跟乐府歌辞的辞是一个字,本指一切可以合乐歌唱的诗体。唐代称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词为“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这就是我们今天用以跟诗或曲对称的词。
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名。由于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比之五七言诗,词最显著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词调的句子都长短不齐,因此又称为“长短句”。为了乐曲的反复吟唱,每调一般分为上下二阕,称为上阕、下阕,或上片、下片。也有不分阕的单调,如〈十六字令〉、〈望江南〉等小令。至于分作三片、四片的长调,如〈瑞龙吟〉、〈莺啼序〉等,就更少了。
配合词调的音乐主要是周、隋以来从西北各民族传入的燕乐,同时包含有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清商乐。
词在内容、手法和声律上都显著地受到近体诗的影响,从中晚唐开始就是如此。
词音乐性强,不适宜于曲折叙事或倾泻诗人的深哀积愤之作。词调的上下分阕、反复吟唱的形式,比较适合于一些触景生情或今昔对比的抒情小诗的写作。
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是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的内容:1.反映了国家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引起少数边疆民族倾慕的情况。2.反映了人民对府兵制的不满。3.反映了战争频繁、边疆多故的情况,且涉及黄巢起义、敦煌归义军保护西疆等历史事实。4.写商人、渔父、书生等各类人物的作品。5.歌颂皇帝功德的四首〈感皇恩〉,夸耀菩萨灵异的六首〈苏幕遮〉,以及类似医生汤头歌诀的三首〈定风波〉。
敦煌曲子词的艺术成就:
想象丰富,比喻贴切,生活气息浓厚,而语言通俗生动,具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共同艺术特征。格调方面已明显看出近体诗的影响,声律还不够严格,艺术上也比较粗糙。
张志和、刘长卿、韦应物是较早的作家。
张志和的〈渔歌子〉。韦应物和戴叔伦的两首〈调笑令〉是最早的描写边塞景象的文人词。
艺术上:就韵位的富有变化、声律要求的严格,以及句调的更为长短参差看,韦、戴二词继承了近体诗讲究声律的精神,而摆脱了近体诗句度整齐的形式,从而在更大程度上表现词调的特点。这对后来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白居易、刘禹锡
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刘禹锡〈萧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两首〈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巴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频。
李白(相传)〈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第二节 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
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较少伤时感事之作。他的爱情诗,虽文采绚烂,而雕琢过甚,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实际是齐梁绮艳诗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温词 题材更狭窄:1.绝大多数是描写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的。〈菩萨蛮〉:
2.部分描写闺情的词,如〈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更漏子〉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艺术成就:
1.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
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
2.表现十分含蓄,比较适于篇幅短小的词调,也耐人寻味;但往往不够明朗,甚至词不达意。3.字句的修饰和声律的谐协,加强了词的文采和声情。
花间词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为花间词人。创作上表现出反现实主义倾向。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更狭窄,内容也更空虚。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浊流,一直影响到清代的常州词派。
韦庄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牛希济的〈生查子〉(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李旬的〈南乡子〉
第三节 李煜及南唐其他词人 感伤基调 着重写内心无可排遣的哀愁。
南唐词人:五代时期有几个跟花间词人同时而稍晚的词家,集中在当时南唐的首都金陵,称为南唐词人。重要作家有冯延己、李景和李煜,以李煜的成就为较高,影响也较大。
冯延己(字正中)《阳春集》 〈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李景 遗词四首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李煜(字重光)
前期有些词写他对宫庭豪华生活的迷恋,实际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
后期流露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饷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艺术成就:
1.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人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无意流露或曲折表达自己心情的手法,而直接倾泻自己的深哀与剧痛。这就使词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对后来豪放派词家在艺术手法上有影响。
2.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3.语言也更明净、优美,接近口语,进一步摆脱花间词人镂金刻翠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