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堂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3


(一)超人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1、“上帝死了”意味着基督教和理性主义的终结
①由苏格拉底和基督教肇始的西方明意味着人类的堕落和退化
②传统文明和价值体系濒于崩溃,虚无主义抬头
③物质技术虽有重大起进步,人们的精神却日益贫乏
④人已处于失去依靠和理想,从而失去价值和意义的状态。
2、上帝已死,我们现在希望超人诞生
①超人是挽救人类免于堕落和退化的力量
②超人是大地的意义
(二)超人是尼采关于人的理想、类型的一个隐喻、象征
1、超人:是金发野兽,既可隐喻狮子,作为自由刚强的象征,也可隐喻雅利安民族,作为种族主义的象征。它是权力意志、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人格化。
①超人是权力意志充分发扬的人;
②超人是冲破一切传统束缚,而重新为价值立法的人;
③超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
④超人是智力超群、意志坚强、绝对自主、激情高昂的人;
2、末人
①末人是个性被泯灭的人,他们遵从传统,千人一面;
②末人是缺乏创造性、自主性的人,一切模仿别人,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③末人是庸庸碌碌、浑浑噩噩生活的人,苟且偷生,无所作为。
(三)超人的本质
1、它是现实的人通过自我超越而达到的一个目标;
2、现实的人只能为超人的产生做准备;
3、超人是一种理想,指人的精神的自我超越性;
第二章存在主义
第一节存在主义概况
一、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
存在主义:是一个从揭示人的本真的存在出发来揭示存在物的存在结构的哲学流派,“人的存在”是其出发点和研究中心。
在第一战不久形成于德国,二战期间盛行于法国,以后流传到其他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法国哲学家萨特。
主张从人的存在出发来揭示世界的存在;
将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当作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具有强烈的悲观色彩;
孤寂、烦恼、畏惧、绝望、迷惘、困惑、沉沦、恶心、死亡(心理体验)
强调人的存在的超越性;
将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对立起来。
二、存在主义产生的根源
(一)它是西方哲学中非理性主义传统的继续
圣•奥古斯丁:信仰高于理性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主观主义原则)
康德、谢林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因素
尼采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影响
(二)它与西方社会、文化危机思潮遥相呼应
1、反映当代西方社会的冲突、变革、矛盾、病症;
2、反映当代人的痛苦、呼声、向往;
(三)存在主义与战争结下不解之缘
1、在一战血与火交汇的炮声中,人们的幻想破灭。
战前: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光辉普照,人们对理性原则、价值观念、未来充满信心。
2、战前的乐观主义为悲观主义所替代。
3、二战后,社会与文化的双重危机感席卷西方社会。
(四)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现象是存在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
1、人的异化状况:
单一劳动的重复使人成为机器的延长线,人可以象机器零件一样任意配换。
自我的存在消融在“总体大众秩序”之中
2、人的异化源于技术增长和科学主义渗透;
三、存在主义的流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式形成于德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中心由德国移到法国。
萨特、马塞尔、加缪、梅洛—庞蒂是主要代表,主要利用文艺等较为生动的形式阐发哲学观点,促进了存在主义的传播。
如加缪曾在《西西弗斯神话》、《局外人》、《鼠疫》等作品中表现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3、存在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逐渐风行;
影响很广。60年代美国出现“荒谬剧”,“垮掉了的一代”嬉皮士等都深受存在主义影响。
4、20世纪70年代存在主义走向衰落。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一、海德格尔的生平和著作
(一)生平:
(二)著作:30年代中期以前:《存在与时间》(1927)《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论根据的本质》(1919)30年代后期直至去世前:《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7)《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3)《什么是思想》(1954)《通向语言之路》(1959)《诗、语言、思想》(1971)
二、基本本体论的建立
(一)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1、传统本体论(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直到黑格尔)在没有了解存在者怎样存在以前就肯定了它们的存在
2、传统本体论以对存在者的研究代替了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开启了“存在的遗忘的时代”。
(二)什么是存在和存在者
1、存在:指存在物的显现、在场,不是指具体的、现成的存在物
①它不是什么“实体性”的东西,不是指存在者的是什么?而是指存在者的怎么样?为什么?
②它不仅指现成的怎样,而且更指可能的存在方式,动态的存在方式。
2、存在者:指现成已有的存在物,包括一切已显示其存在的现实以及仅仅是观念中的事物、现象。
(三)建立存在本体论的方法——现象学方法
1、现象:指人的先验意识现象,现象与本质是同一的,都是意义的结构。
2、为了达到现象只能采用直接显示的,直观的方法。
①直接显示、澄明存在的意义的结构
②把人直接体验到的自己的存在的种种状态展现、揭示出来。
③真理不是关于对象(客体)的真理,而是人自己的存在的真理。
3、为了获得存在的真理,就必须借助于人的内心体验来揭示、展现、澄明人的存在本身。
(四)人的存在即此在的意义
1、此在(亲在,纯在):指人的存在。它是存在意义的发问者和追究者
2、“此在”与众不同的三种优先地位
①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地位
“此在”的规定性就是它的存在本身,而不是其他东西。
它不是现成已有的东西,没有实体性的意义,而是一种可能性。
它是破解存在的意义的合适的存在者。
②本体论的优先地位
此在(或人的存在)能追问自己的存在。这种追问本身就是此在作为存在者的意义。
③此在不仅包括了对其本身的存在的领会,也包括了对一切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的领会。
此在打开了通向一切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的门户。
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成为存在的问题的提出者和追问者,只有人才能揭示存在者的存在意义。

三、此在的基本存在状态——在世
(一)在世的基本含义
1、此在(人)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独的存在,它总是处于一世界中,它与其世界同时出现,同时在此。
2、此在(人)与其世界浑然一体不分轩轾。
①离开主体的世界是不能确证的,是无法领悟和揭示的;
②离开世界的主体(自我、我思)同样不能确证。
③如果没有此在存在,也就没有世界在此。
(二)在世的基本结构——烦
1、烦:焦虑、烦恼、关切、担心,操心等意
2、人生在世总是处于不断地与外物、他人(世界)发生各种关系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就是烦。
3、烦分为烦心(烦忙)和烦神(麻烦)
①烦心(烦忙):指人与他物发生关系,打交道的存在状态。
②烦神(麻烦):指人与他人打交道的存在状态。
人在与他物、他人即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使人与世界融为一体,由此既揭示了人本身的存在,也揭示了世界的存在意义。

评析
1、在世学说肯定了外物与他人的存在,有别于传统的唯心主义。
2、他的思想包含肯定实践的作用和强调主体的能动性的积极因素。
(三)此在的时间性结构
此在(人)的存在是一种存在起来的动态过程,人的存在过程就是烦。
烦也是一种过程,包含三个环节:
1、先行于自身的存在——这是此在(人)的根本特性
这一环节代表将来时态,它规定着过去和现在。
而先行于自身,指人的自我超越,自我创造。
人在思想上总是走在自身当下的前面,进入他所期待的将来,因此,人在存在过程中,已经先行于自身了。
①人的生存与其他存在者的存在相异
②人生存最大特点是他总要和自己的可能性打交道。
③人不断领会着属于他的可能,以筹划、实现自己。
2、已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
这一环节代表过去时态
①人和周围世界是与生俱来、共同在此,不可分割的。
②人必须在既定的世界之内承担自己的可能
3、依附于世界内的存在者的存在。
①人沉沦于他所烦忙的世界
②人在日常的烦忙中失去自我,任由摆布。
四、人的本真的存在和非本真的存在
(一)此在的筹划和选择——人的本真的存在
人的本真的存在:指人之作为可能性存在,人的筹划、设计、选择蕴含着人可以成为不同形态的存在,即可以获得其本身。
1、此在(人)总是走在自己前面,进入其所期待的未来;
2、此在(人)总是其所不是而将要是的存在;
3、此在(人)不会固定于某一点上,而总是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筹划、设计、选择自己。
评析
海德格尔这种关于人是其可能性的观点是存在主义关于自由选择学说的重要形态。
他从不同角度谈论人的自由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已看作是对可能性的选择,这意味着自由是人的先天规定性。人生来是自由的,人注定了必须自由选择!
(二)人的沉沦和异化——此在(人)的非本真的存在
此在的非本真的存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把此在当作与其他存在者类似的存在者,以致此在失去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不再是独立自主地存在,而受到其他存在者(自然环境)和他人(社会环境)的约束,甚至被后者所吞没。
1、人的沉沦——此在“常人”化,“中性”化,“平均”化
①“常人”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支配引起人的平均化。
扼杀一切冒尖、领先的可能性,人们处于平庸、刻板、消极无为的境地;人们失去了独立性和自由,又取消了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闲谈、好奇、两可等风尚支配。
2、沉沦的特征之一是异化
异化:指此在(人)在沉沦中离开了自已的本真的存在或者自已的本真的存在被掩盖起来的状态。
(三)此在的基本情绪一畏
畏与怕之区别:怕:指向某种具体的存在者,这些存在者对人产生危害和威胁,因而使人害怕。
如:害怕不能得到或失掉某物;害怕他人伤害、背叛自已或对自已造成不利影响。
畏:是人先天固有的基本情绪,人之所畏者是完全不确定的存在者。
1、畏启示着虚无
①虚无不是没有,而是可能性的在世
②虚无为人的存在的各种具体形式提供了开展的境界。
2、畏的情绪展现了此在(个人的存在)的可能性、人的自由、选择和本真。
3、畏使人处于“不在家状态”
①处于畏中的人摆脱制约获得自由,但又茫然失据
②畏使人感到无可名状的恐惧
4、畏是沉沦和异化的根源
①人在无家可归之中企图逃避畏的状态
②人心甘情愿地使自己受“常人”支配,以便从中获得安宁、寻得“家园”
5、人逃避畏,畏追逼着人,人生避免不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命运。
(四)向死而生
死亡—不是从生理、心理、经验上来揭示人的死的结构,而是揭示死的本体论的意义,即分析死对领会人的生的意义,分析人对待死的态度。
1、死是人生的终结
2、死是最本已的可能性
①任何个人的死总是他自已的死②死是绝对不能代替的
3、死是人的一种无关涉的可能性
①死是个人自已的事②死与他人、世界都无关联
4、死是人的不可超越的可能性
①人生伊始就与死面面相觑②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死是无法挽救的
死虽是庸常人生的残酷却是万物必然而永恒的归属。
5、死是人的不确定的可能性
①死必将到来,但何时何地死却不确定②人随时随地面临着死的威胁。
6、“本真地向死而生”能使人领会到生的意义
①把个人嵌入死的境界,并由此超越一切制约
当人们面临着行将到来的死,他们不能不把原来为之而烦的一切都当作过眼烟云,空中楼阁,剩下的只是他自已的独特的个性的生命。
活着才是最真实的。
②死是人生的开放和地平线。死是无法超越的,但在死之前,存在着各种可能性。对死的必然性的领悟使人从沉沦和异化中醒悟,既不执着于过去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又不懦弱地逃避死亡,而是自由地、毫无牵挂地去开展出自已的最本真的可能的存在,积极地自我谋划,自我设计,实现自已最独特的存在。有生之年按照自已的意志获得最好的自我实现。
(五)良心的呼唤
1、良心的含义
①良心是个人的一种内在的呼声②良心意味着负责,但仅对个人自已负责
③良心既不是上帝的呼声,更不是社会的呼声。④良心不遵守异于人本身的任何规范和原则,
2、良心的呼唤是人的本真的存在的体现
①呼唤者是处于烦、畏状态中的人(此在)
②良心的呼唤所指向的是处于常人之中的个人(此在)
③被呼唤出来的是存在于世界中又独立的个人
评析:明显的非道德主义倾向,排斥共同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的只听从自已内心的呼声,表现出主观主义倾向。
海德格尔哲学总评
一、海德格尔对存在的意义追问表达了一种新的哲学观,新的追求,新的视野。
二、他开启了由萨特继承发挥的“存在—自由—人”的存在主义的思路,这种探索也反映出由西方理性和社会病化产生的悲凉心境。
三、他晚年思想关注的中心是语言问题,占主导地位的是对技术进一步作浪漫主义批判的主题以及对自然界的怀念。
第三节 萨特的存在主义
一、萨特的生平和著作
(一)生平:
1、让•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最大代表。
2、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一直以资本主义世界里一个“骂娘的人”的姿态出现。
3、他大讲人道主义以至要融合马克思主义,甚至加入过法国共产党。
(二)著作
二、现象学本体论
(一)现象学一元论
1、现象的一元论:指自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来超越主客、心物、思有等对立的理论
2、现象是存在、本质的直接显现
3、现象既是内又是外
4、现象并不隐藏本质,而是启示本质,它就是本质。
5、现象的存在并非一切存在。
现象的存在是存在的直接显现系列,这种显现出来的系列只能是有限的;
存在本身可以采取的显现系列原则上是无限的。
(二)反思前的我思
1、反思前的意识区别于反思的意识
①反思的意识:是把意识本身当作对象的意识。意识活动不是指向对象,而是指向关于对象的意识。它是第二位的。
②反思前的意识:它直接指向对象,是原始的,第一位的意识。是关于对象的意识,意识本身并未成为对象。(面向事实本身)
2、现象学本体论从反思前的意识出发
①从指向对象的纯粹意识出发
②在进行哲学思维之前必须使意识净化
③面向事实本身:由纯粹意识揭示直接呈现于意识的事实。
3、先验自我不是意识的来源(批判胡塞尔的观点)
①意识是清澈的、透明的,本身没有内容,是无我的,是一种虚无。
②自我及其他对象是在意识的流变过程中,在纯粹意识的意向性活动过程中发现的。
4、萨特认为,意识是它自已的存在方式的原因。用意识解释意识。
(三)自在和自为
1、自在及其特性
自在:是不以意识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它能为主观意识所呈现,但不能为主观意识所创造。①自在的存在是纯粹地、绝对地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是否显现为转移。(存在存在—萨特
②自在完全在其自身之中,不包含任何关系。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没有必然性或可能性。
(“‘存在’是自在的”——萨特)
③它没有任何变化和发展,脱离了时间性。(“‘存在’是其所是的”——萨特)
2、自为及其特性
自为:它不是存在,而是非存在,是对存在的否定、虚无;
它不是自在的,它必然超越自身;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
①自为是显现自在的意识,是自在的纯粹虚无化
②自为是一种超越性、否定性、创造性
③自为是一种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存在
3、自在与自为是联系和统一的
①自在对自为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自为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自在相联系才有存在的意义。
②自在如没有自为,便是没有意义的东西。自为赋予自在以意义。
③自在和自为是相互依赖的,其中自为起决定作用。
评析
1、萨特通过对自在和自为的关系的论述,表达了他对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的看法。
2、他的观点,固然不同于公开的唯心主义,但与唯物主义仍有原则区别。
三、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存在主义指一种把人的主观性当作人的一切认识和行动以致全部人类生活的出发点的学说。
2、人道主义指一种把人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当作人的思想、行动乃至人类生活的一切出发点的学说。
3、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是同义的。前者是探索存在的本性的本体论学说,着重于从意识的意向性出发来论述自在和自为的关系,特别是自为的主导作用;后者则着重于从人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出发论述人的价值和意义。
4、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均以自由为核心。
(二)人的存在和自由:
存在先于本质自由—指以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和自为同义。是人的存在本身,人就是自由。
1、自由是人所不能逃脱的,是被判决给人的。
①上帝是不存在的,所以,一切想要在理念的天国中寻求价值的可能性也随之消失,你没有行动的诫律和依据,个人是孤寂的;
②没有普遍的人性,因而也就没有一种普遍的伦理学指示你该如何做,因此,你必须自已选择,自已决定;
③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够束缚你,你的意志是绝对自主的,你可以在各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
2、存在先于本质
①人一开始只是作为纯粹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
②人的各种规定性,则是出于纯粹主观性、虚无的创造。
③人的一切特性不是与生俱有的或上帝给予的,而是自由的人按照自已的意愿造成的。
3、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使人与物严格区分开来
①物总是消极被动的,没有自由,不能自已造就自已。
②物作为自在的存在没有意义、价值和本质
③物的本质是当其作为人的对象时由人赋予的
4、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它(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鼓励人们不断积极向上的行动哲学。
评析
1、萨特的自由观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人与物的区别,批判了有神论和普遍人性论。
2、但他也把人的能动作用夸大了,使之离开了客观物质基础,把人的自由绝对化了,使之离开了对客观必然性的依赖。
(三)自由选择与道德责任
1、人的意志的选择自由区别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自由
①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随心所欲。人在政治、经济等现实的物质的领域中的自由受到各种具体的条件的限制。
②意志自由是人们在思想上选择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2、人的自由选择与人的道德责任紧密相联。
①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就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命运承担责任;
②人首先应对自己负责人的一切成败得失都是个人自己的行动造成的。
③人还应对他人和世界负责,因为:个人的选择要牵涉到他人以至全人类
个人不仅应关心自己的命运,也应关心他人和人类的命运。
3、责任与个人的烦恼、孤寂、绝望情绪相联
①烦恼意味着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责任感
人是自由的,无法逃避选择和责任;而逃避则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不诚实。
②孤寂意味着一切道德价值均出于个人创造,也应由个人负责。(没有上帝或外力可凭借)
③人们之感到绝望,是因为个人只能信赖自己,无法信赖他人和社会。
④烦恼、孤寂、绝望是对自由的领悟的根本方式。
评析:
1、萨特的自由选择论强调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比宗教的抽象道德说教和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前进了一大步。
2、但他夸大了个人自由意志的作用,仅仅将它当作道德责任的基础,否定了产生道德责任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否定了决定自由意志的更深刻的原因。
(四)个人与他人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
①每个人都力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随自己意向转移的对象(奴隶)。
②在自己的目光中,他人是自己的奴隶,在他人的目光中,自己就变成奴隶了。
实际上世人皆生活在他人目光之下,人皆有其为他存在的一面,即便是自我亦是为他的自我。
2、个人自由总是与他人自由处于对立地位
①个人之间的关系注定了是一种对立和冲突
②无论个人对他人抱什么态度,都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3、“他人就是地狱”。
4、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相互依赖
5、个人自由要服从历史情境
存在主义人生哲学总评:
1、存在主义颂扬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个体生存的意义。
2、强调个体生存尊严和自由。
3、努力为人的生存确立行动的激情和希望,这是存在主义者令人惊叹的信念之一。
4、存在主义夸大了个体自由、人际冲突。
四、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1、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上升阶级即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的方式;
②只要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马克思主义就是不可超越的;
③如果谁想在当代反对和超越马克思主义,那只能回复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陈腐思想上去
2、企图用存在主义来“补充”、“制作”马克思主义。
①马克思主义应当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即以个人的实践为基础的“人学”
②马克思本人后来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却把人丢了。
③在马克思主义中出现了“人学的空场”,
④马克思主义者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患了“贫血症”,使之变得“僵固”了“停滞”了,失去生命力了。
3、必须把存在主义合并到马克思主义中去,使马克思主义能重新“发现人”“探究人”。
评析:萨特所高度评价的马克思主义,是用存在主义“医治”、“补充”的马克思主义,也即存在主义化了马克思主义。他“医治”、“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方法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全割裂开来,一方面全盘否定和排斥辩证唯物主义代之以存在主义的所谓人学辩证法;另一方面曲解历史唯物主义,把它解释为存在主义的所谓历史人学。
第二章科学哲学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历史演进
一、什么是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是以科学本身作为反思和追问对象的哲学学科,它主要研究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是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相对立的唯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
二、科学哲学的理论派别
(一)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
其代表人物是波普,他倡导科学批判精神,认为归纳无用,提倡经验证伪。主张从动态的视角去研究科学的发展。
波普理论组成:科学哲学、社会政治哲学、本体论。提出了证伪原则,由此形成了他的科学发展图式的理论。
(二)库恩的历史主义学派
(三)新历史主义学派
新历史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夏皮尔的信息域理论
普特南的趋同实在论本格的精确哲学
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发展
一、波普:批判理性主义大师

相关话题/社会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社会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心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l 个体在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北京大学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 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2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4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4 第三节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5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6 第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湘潭大学社会学课件
    第一讲 导 言 个体的自由选择与社会设定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客观、综合地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方式(科学性)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案例: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概括的四种自杀类型利己式自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波普诺社会学读书笔记(图文)
    社会学读书笔记第一章 导言我们是自由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来选择不同的伴侣,但这自由却处处受着周围人群的影响(婚姻,总是门当户对来着)。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体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1、 保持科学性; 2、 力求客观性; 3、 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学的视角帮助我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华北电力大学法律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2019年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尚有部分缺额,现接收调剂申请。一、接收调剂专业、人数、要求根据第一志愿考生上线数及下达的招生指标数,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非法学)均有部分名额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五、调剂复试4月15日前,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次或若干次调剂复试工作。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报考我校的调剂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为24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学院未给出明确受理意见,锁定解除,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一)调剂程序1.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rdqu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019年接收人口学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关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联合成立的国际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中心成立于2015年7月,现为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元中心的总部,与亚洲和其他地区著名人口机构合作从事研究、培训与学术交流。本中心以规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2019年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硕)调剂信息
    一、拟接收调剂专业人数和基本复试线045116心理健康教育硕士,调剂6人要求:总分340,政治50,外国语50,课一150二、其他条件1045116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只接收第一志愿报考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三、调剂复试已经参加过教育学学术硕士的考生如申请调剂到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不需要再参加复试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社会学考研试题习题库
    1、名词解释 1. 杜克海姆的集体意识(南开2000,社会学)  2. 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人大1996,社会学)  3. 报酬类型(布劳)(人大1999,社会学)  4.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人大1999,社会学)  5. 戏剧论(戈夫曼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重点及笔记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 导言 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 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孔德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 人。 3、韦伯提出的理解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2019年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为做好我院201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调剂工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保证调剂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特制定以下调剂方案。一、调剂生的基本要求1. 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 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考,报考第一志愿院校为国家双一流院校或中国科学院大学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1
  • 2019年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学院调剂条件:优秀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生或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不含MBA、MPA考生),符合《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调剂的基本要求,且同时满足下表调剂条件: 法学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