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词源: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2.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
社会历史背景
(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
(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 社会运行条件概述
- 社会要素:孙本文——地理要素、生物要素、心理要素、文化要素;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 功能主义:
- 社会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人口、生活方式)与社会精神生活条件。
- 社会运行的内外主要条件
- 人口条件
- 生态环境条件
- 经济条件
- 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
- 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
- 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 迟发展社会和迟发展效应
- 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 社会运行机制的分类
- 根据社会秩序的行政过程,分为自发机制、人为机制;
- 根据社会机制运行的领域,分为政治机制、经济机制、文化机制、心理机制等;
- 根据各种“可观察的后果“,分为显机制和隐机制;
- 根据社会运行机制的层次,可分为一级社会运行机制、二级社会运行机制、三级社会运行机制、四级社会运行机制。
- 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
- 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
- 社会需求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源。这在于它的内在属性:
- 需求和满足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
- 社会需求具有一种永不满足的特性;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是由动力结构、运作过程、运作方式和手段三部分构成的。
-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的结构
社会运行动力机制是由外围机构和内核结构两部分组成。外围机构又包括动力主体、动力受体、动力传导媒介。内核结构包括动力源、动力方向、动力贮存体、社会运行四个要素。
- 社会运行的整合机制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社会运行整合机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整合对象、整合中心、整合过程。
- 整合对象:社会利益。两种不同的整合方式:认同性社会整合、互补性社会整合。
- 整个中心:指能对社会个体、群体产生吸附力量,使之凝聚为社会整体的社会事物。
- 整合过程:自上而下的整合过程(宏观的社会整合,包括三个环节:确立中心、认同沟通、调整反馈)与自下而上的整合过程(微观社会的整合过程)。
-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激励机制由三部分构成:激励标准、激励手段、激励过程。
- 激励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激励的方向和强度所作的规定;
- 激励手段:分为两种类型——功利型、符号型;
- 激励过程:有四个环节组成,即导向环节、检测环节、分配环节、反馈环节。
- 导向环节是将激励标准具体化、操作化并广为宣传的过程;
- 检测环节是对社会成员实际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评定和检定的过程;
- 分配环节是根据检测结果,具体的将社会资源按照一定程序分配给社会成员的过程;
- 反馈环节是指激励机制的输出结果对整个激励过程产生影响的过程,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 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
是指社会通过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力量,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有效地遵从社会规范,从而到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社会运行控制机制有三部分构成:控制手段、控制对象、控制过程。
- 控制手段:组织控制、制度控制、文化控制;
- 控制对象:微观层次指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中观层次指社会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宏观层次指各社会运行系统的关系;
- 控制过程:是控制机制发挥功能的动态运作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组成: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反馈环节。
- 社会运行的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有机系统对其自身运行安全的防护和保卫,阻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而社会保障机制指社会保障的结构、功能及其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保障对象、保障手段、保障过程。
- 保障对象:社会成员、社会制度;
- 保障手段:指运用社会力量对保障对象实施保障的具体方式。社会保障的类型有三种:社会援助、社会疏导、社会调节。
- 保障过程:保障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社会检测、具体实施、反馈调整。
第三章、社会与社会运行
一.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有如下特点:
-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 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从基础的。
-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 社会体系是一个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二.社会的功能
- 整合的功能
- 交流的功能
- 导向的功能
-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三.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是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系统在其前后相继的纵向运行中表现出如下基本关系:第一、继承的关系;第二、变异的关系;第三、中断的关系。横向运行是指社会在某一发展阶段上,社会诸要素、社会主系统的交互作用。横向运行的基本关系包括:第一,交叉与渗透的关系;第二、制约的关系;第三、促进的关系;第四、转化的关系。
四.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从两个角度来把握,首先,它指对社会运行评价的全面性。其次,它指对社会运行评价的整体性。
(二)协调性原则
指社会多种要素、社会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社会运行的协调性包括:
- 结构性协调
- 功能性协调
- 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协调
(三)满足需要原则
需要是个人、社会集团和整体社会对于维持和发展其自身活动的条件的各种要求的总和。需要本身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感觉,而是取决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等等客观条件。
无论是综合性原则还是协调性原则都是我们衡量社会运行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综合性、协调性原则最重要落实到满足需要上来。
五、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 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的角度
- 血缘、地缘、业缘 的角度
- 文化与社会运行
一.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文化的特征
- 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
- 文化的复合性;
- 文化的象征性;
- 文化的传递性
-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
二.文化的区分:
- 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 主文化与亚文化;
- 主文化与反文化
- 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三.文化的结构
社会学主要从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文化的结构。
- 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文化特质可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表现为非物质文化形式。文化特质的特点是每一种特质都可以独自成一个单位,有它的独特的历史和特殊形式,不会与其他特想相混淆。
- 文化丛:也成为文化特质丛,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相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
- 文化模式:所谓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四、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震惊、边际文化的概念。
五、文化的功能
-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
- 文化是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价值观念;
- 文化是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也被称为文化的整合功能;
- 文化塑造了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含义
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理解社会化:
- 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作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人的社会化就是接受世代累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
- 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作是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是经由社会而形成的有个性的人。在社会心理学派看来,内化他人的态度,并按照社会上其他人的一般期待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 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承担,社会化过程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种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因此,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的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二.社会化的类型
- 初始社会化:向儿童传授语言和认知本领,时期内化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理解社会的角色的期待。
- 预期社会化: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额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 发展社会化:成年人为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 逆向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
- 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 社会化的意义
1、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
2、文化具有完善个人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了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
四.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五.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 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 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 库里的“镜中我”理论——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有关自我的概念,即每个人的“自我”管你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提高而发展起来的。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就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社会化的过程可分为: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
- 弗洛伊德德人格发展理论——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性因素,特别是性的因素。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 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有多个生命事件构成序列。它以“生命事件”打通了社会结构和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生命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
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社会结构与个体的命运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
-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苏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
- 生命的相关性——不同生命历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 生命的时间安排——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
- 人的能动性
- 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 儿童期——初始社会化;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依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世界,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 青年期——预期社会化;青年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问题,青年人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向何处去”等重大人生问题;“自我认同危机”,即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所作行为与社会期望不符。
- 成年期——发展社会化;成年期,人格已经定型,自我形象已经确立;个人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和创造能力,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扮演某种角色,还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某种角色。
- 老年期——社会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59岁现象”
- 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 早期社会化困境——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和青年期的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社会难以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以及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
- 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无效的文化传递(造成反社会的人格)和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 代差——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是冲突。
九、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
第六章、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概念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 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 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的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于特定地位的上的人的行为的期待;
- 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它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内部的关系,另一种是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 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1.社会角色的确定
社会角色的确定要回答的是“我是谁”、“我们是谁”的问题。
当人们遇到一些新的社会关系,来到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是,就会遇到角色确定的难题。
角色确定不当的情况:一、不能胜任角色;二、未能承担合适角色;二、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
2.社会角色的表现
- 布景与道具
-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 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对角色的期望——社会或他人对于某一角色的期望;
(2)对角色的领悟——人们对角色的扮演虽受社会期望的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是个人角色领悟的结果。我们应尊重社会上多数人的看法,努力缩小自己的领悟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3)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角色建设”:角色扮演着面临新情况不得不随机应变地创造一些这一角色过去所不具有的行为规范。
4.角色距离——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水平和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角色距离既包括那些行为、品质达不到角色规范的人,也包括那些组织远在角色规范之上的人。
“进入角色”的条件:一、获得承担某种角色的认可;二、表现出扮演这一角色所必须的能力和品质;三、本能的、或积极的,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均投入这一角色。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1.角色冲突
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对立、抵触,妨碍了角色的顺利进行。
一般表现为:一、角色间的冲突,常常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照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而是角色内部的冲突,即多种角色和社会地位集中于一人之身,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角色紧张”)。
2. 角色不清
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主因,这表现在:
(1).在社会和文化的迅速变迁时期,很多社会角色都在发生变化。
(2).在社会变迁中,总会产生一些新的职业与新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