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约的“霍桑试验”、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三).现代组织管理理论
——组织系统理论、组织权变理论、组织经济理论
- 组织管理方式
- 家长制的管理方式
特征:
- 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在最高领导人手里;
- 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 任人唯亲,因人设位。
-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 终身制。
- 科层制的管理方式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位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其特征:
- 明确的分工
- 明确的职权等级
- 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
- 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
- 量才用人
- 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 官僚主义问题
凡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的现象都可以称之为官僚主义。
由家长制产生的官僚主义表现在:遇事推诿、敷衍塞责、热心谋取私利、一言堂、命令主义。
由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表现在:浮夸习气;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繁文缛节、文牍主义;例行公事、文山会海。
官僚主义存在于任何社会中,其根源在于体制,而非个人品质。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社会分层的概念
社会分层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琐碎知识点
三、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
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的研究有两大理论渊源,从而形成两个理论传统:一个是以马克思阶级理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另一个是以马克斯·韦伯三位一体分层论为渊源的理论传统。前者强调社会冲突的方面。后者强调社会协调的一面。
-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
- 阶级的含义: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 阶级产生的条件:首先,以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前提;其次,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相关系。
- 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判断一个阶级是不成熟的“自在阶级”还是成熟的“自为阶级”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一是阶级意识;二是阶级的组织化程度。
- 私有制社会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私有制条件下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阶级的历史发展条件:阶级消亡意味着人类最终能够消灭社会不平等。
- 阶层分析是阶级分析的具体化。
资本的私人占有以及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生产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此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
(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1.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
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的不平等。
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也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况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简单说,或分解剂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市场购买力”,而不涉及在所有制中所处的地位。
声誉是由社会公认的评级体系确定的。影响人们声誉的因素,主要有出身门第、仪表风度、知识涵养、生活样式。
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是指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
韦伯认为“名、利、权”在任何社会都是既有价值又是稀缺的,因此在社会生活领域中,人们总是求名、逐利、争权,社会分层结构就是用等级秩序将将上述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中。
2.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帕累托认为,社会分层结构的存在是普遍的、永恒的。现代社会的不平等主要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决定的,即基于自然差别。社会成员归属于哪个社会层次取决于他们天生的能力和才干。
精英概念并不表示由社会地位所确定的特定集团,而是指那些具有特殊才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活动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成员。每一个以社会地位划分的集团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精英。各个集团成员能力和才干的平均值决定着该集团在社会分层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到了工业社会,阶级的稳定性被一种称为“精英循环”的社会流动所冲破,稳定性不平等被暂时性不平等所取代。
帕累托试图用精英及精英循环概念说明社会系统——特别是政治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基本机制。
帕累托指出,社会平衡的基本条件就是保持循环路线的畅通,以使执政阶层中总能保持一定数量的精英。一个社会只有执政阶层的能力、才干的平均值高于非执政阶层才是稳定的,而要经常保持这一点就必须借助于精英循环,即非执政阶层中的精英人物上升为执政者,以及执政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层。
四、分层的方法和标准
- 社会学的分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 主观法
- 声誉法
- 客观法
- 社会学的分层标准
只有对人们的心理或社会表现产生较大或持续影响的因素,才能作为分层的标准。分层标准一般有两类:第一,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第二,以潜在地位为划分标准。
此外,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还包括: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
五、我国的阶级 阶层状况
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
- 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
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具有如下特点:
- 行政权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再配置;
- 城乡的分割;
- 城市社会的单位化;
- 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状况
- 建国初期,经济差距缩小,但围绕行政权力和政治身份形成新的社会分层结构,即“权力—身份”分层结构。计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工人、农民。
- 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结构的特点:
- 它属于一种政治性分层;
- 原有的分层是一种权力化分层;
- 原有社会分层是一种身份制分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一)现代化进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表现在:
- 劳动分工体系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
- 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教育和培训;
- 职业结构的变动,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
- 职业体系日益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有利于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二)经济体制转轨对我国分层结构的影响
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
考察我国在市场转轨中社会分层的变化,应注意一下特点:
- 我国的经济转轨是由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混合体制”
- 自上而下的市场转轨是在政治权利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政治市场化”
- 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
- 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空间和自由流动资源。
(三)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
- 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循环模式”or“再生产模式”。
- 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政治——身份型”向“经济——职业型”转变。
- 弱势群体问题:通过制度性歧视、整体性淘汰而形成。
- 阶层范畴和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
六.社会流动的概念和类型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的类型
(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3)根据流动的原因的又可以将代际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非结构性流动)。
7.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
(一)个人条件
个人条件又可以划分为先赋条件和自获条件。先赋条件是指个人与生俱来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自获条件指经过自己的行为或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一些属性。
以先赋条件为标准的社会往往形成封闭分层体系,以自获条件为职业录用标准有利于促进自由流动,打破各层次间的人为壁垒,形成开放性分层体系。
由凝聚式分层结构转变为代际对流的动态分层结构,有助于促成社会职业层次不断重新分配,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可能造成的冲击和摩擦,以及由此带来的给社会运行带来的恶性影响。
(二)社会条件
就业制度:市场化选择提供越来越多的自由流动资源,扩大了人们自由选择的自由流动空间。
职业声望观:它是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的综合性评价,是通过职业声望表现出来的。
七、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
- 合理流动的一般标准
包括量的合理性和质的合理性两个一般标准。
量的合理性,即适应社会需要和社会承受力的流动量;质的合理性指社会流动所体现的原则与社会的基本制度要求相适应。在现阶段合理流动的基本原则是机会平等原则。要想实现机会平等原则,必须同时实现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用来衡量社会地位的开放性质是否合理的标准,一般包括:社会地位开放范围的普遍性、筛选标准的普遍性、实现标准的普遍性;
自获性原则是用来衡量个人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是否合理的标准。自获性原则应该注意:1.应当排除或缩小个人的先赋条件对其流动的影响;2.自获性原则不承认个人的分层归属性或集团归属性是其流动唯一决定因素;3.个人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素质、知识、技能、成就等等应当是影响其流动的决定因素。
- 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协调运行的作用表现在:
- 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 合理流动有助于拓宽社会各层次间的接触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
- 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社会良心运行。
第十二章、社会设置
- 社会设置的含义
社会设置是在特定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为的重要结构框架。
二、社会设置的构成
- 社会价值观
任何具体的社会设置,都是对特定人群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整和规定,是对人们的地位、角色和利益关系的一种较为清楚地界定,这种利益关系的地位秩序,体现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每个具体的社会设置,都通过自身的价值取向,来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符合社会运行总目标的行为选择。
- 社会规范体系
社会设置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规范组成的。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形式包括社会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
- 社会习俗: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或常规。
- 规则:是一类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特点: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调整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一种 外约束性。
- 道德规范或宗教:带有一种更为明显的、更为强烈的价值倾向。道德和宗教以人们所普遍信奉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为前提,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约束人们的行动,规定人们的行为关系。
- 法律:法律通过强制性的权威手段去仲裁、调整不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利益关系。法律的强制性来源于国家或政府的权威,有专门的机构来执行与维护。
- 权威与地位结构
权威是规范或准则所支配的对他人实施影响的一种力量。
权威通常是某种社会设置的化身。
权威是社会设置的基石。权威的存在,表明该种社会设置所具有的合法性在该社会领域被普遍认可。
马克斯·韦伯把权威分为:传统型权威、超凡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
一方面,权威来源于基于某种社会秩序的规范或准则。另一方面,它的存在监督着人们对该种社会设置的遵从,从而维护着社会的运转和持续,因此,权威是实施社会设置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性手段。
权威的贯彻与服从,依赖于一套对权利、责任、义务有明确规定的地位结构,,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角色和角色集。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稳定的角色关系、地位结构是社会设置的实际承载体。
- 社会机构与设施
社会设置的运转必须凭借一定的条件和媒介,必须有一定的辅助物,这就是机构和设施。机构和设施是根据社会设置运作的需要而设置的,它成为社会设置运作的空间场所。
三、社会设置的特征
- 可重复性:一种社会设置对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互动方式、利益关系的规范,不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转移而转移,只要累死的社会情境出现,该种社会规范、设置就会起作用。可重复性体现了社会设置的稳定性,也是人类行动具有可预见性。
- 集体约束性:特定领域的社会设置总需要该领域的群体成员共同遵守,其结果便是集体行动,这种集体行动控制着每一个个体的行动。因此社会设置是具有社会性的、带有普遍意义的。
- 社会设置的自我维护性。社会设置一经形成就具有历史惯性,尤其当这种设置已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之中是,对社会设置的维护就表现为对自身的维护。而且,一项社会设置一经形成,便开始产生历史文化的积淀效应,它能是社会设置在失去生命力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延续着对人们的行为约束。
四、社会设置的功能
从社会层次上讲,社会设置具有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具有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的可能性;从个体层次上讲,社会设置为人类行为选择提供各种服务,具有消除不确定性、建立个人与社会群体、组织之间的联系、提供激励等可能性。
首先,从社会整体层次水平上看,社会设置的一项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主要是利益关系,从而起到维护社会整体秩序、社会整合的作用。社会设置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是其首要功能。通过制定规则和规范吗,明确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权力、责任、义务,确定相应的社会地位结构及社会资源的分配关系,调节人们在不同生活领域中的矛盾、纠纷。
其次,从个体层次水平来看,社会设置的创建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了多种服务。社会设置提供了合作的前提,为人们协同解决个人力量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有效地保障。社会设置还能为个体行动者降低不确定性。社会设置的可重复性为人们提供了预测行为后果的依据。
p.s.考察社会设置功能的角度:
(1)从社会设置的功能耦合网的角度。
(2)从社会设置潜功能的角度。
(3)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设置的功能性质问题。
五、社会设置的功能变迁的原因:
- 当社会生活中的某种利益关系的格局发生变化,或者设置环境出现重大调整的时候,原有的设置功能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这是设置功能变迁就发生了。
- 导致社置变迁的另一个因素是设置内部出现了创新活动,即设置创新,设置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提出。诺斯认为潜在利益的存在促使人们追逐现有规则之外利益。一般意义上的设置创新与变迁,则是指一个改变原有的设置形式以满足变化了的人类生活需要,适应变化了的系统环境的新的设置模式。
第十三章、社区
- 社区的涵义及含义
社区(Community)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 社区的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的因素、文化、社会活动、时间的分配。
-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1)人际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2)人口的同质性强,社会的整合程度高;(3)具有较强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4)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 转型期社区的协调发展——在中国表现出以下四个特点:(1)同质性向异质性的转变;(2)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3)生活方式的转变;(4)产品经济市场化。
- 社区转型中的关键点:同步性、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加强社区规划与预测、培育社区自组织能力。
- 虚拟社区是指由网民在电子网络空间进行频繁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场所。特点:
- 交往具有超时空性;
- 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
-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
- 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
-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差异:表现在地域空间的界定上。
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 虚拟社区是对现实社区的反映和重构,实际社区中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规则会影响到虚拟社区的建构;
- 虚拟社区会反作用于实在社区,为实在社区的重组和再造增加新的元素。
- 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第十四章、城市化
-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亦被称为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城市化的必然性在于:
-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 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
- 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
-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场所在空间地域上有条理分布而形成的格局。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主要表现在:
- 集中与分散
- 集中。任何城市都是集中过程的产物。人口及其活动的集中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优越性: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流通费用、可促进学习和刺激竞争、便于融资、便于提高管理效率;集中还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优越性:加速人的现代化过程、创造新的观念和交往方式、提高人的素质等。
- 分散。即城市人口及其活动分散到郊区乃至远郊。【分散的原因】
- 生态隔离(专门化)
城市生态学八城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做生态隔离。城市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活习惯、文化水准、财富等差异,相类似的个集聚在一特定区域。如唐人街、“小西西里”。
专门化是指城市范围内某些特定区域被限制于或集中了某中专门用途或特殊活动的现象,如城市的商业区、工业区、娱乐区等
- 侵入与继承
- 侵入。侵入是指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进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集中的地域的过程。侵入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开始时会受到一些阻力和抵制,这些阻力和抵制既来自于原先占有该土地的人口团体,也会来自于法律及政策的限制,以及原有土地使用类型的惯性等。
- 继承。继承是继侵入过程的发生而出现的。
-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
- 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
- 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把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类型,即以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和以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会。前者具有强烈的内聚性,彼此关心、团结一致、亲密无间。后者唯我独尊、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利益和自私自利。
- 齐美尔:大城市的精神生活
齐美尔将“大城市型特性”描述为个人主义、个性、自由、非人性、理性和非感情化,并将这回总独特的城市个性看作是城市居民适应和接受工业化新环境的结果。
齐美尔揭示了金钱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发达的劳动分工要求有普遍化的交换手段。而且,城市人对陌生人相当冷淡,对整个社会的看法也相当的灵境,人际间保持相当的距离。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演变成一种对社会的距离感,个人于是就成为无关紧要的渺小的个体,而为显示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城市人几乎都有一种从事怪异行为的冲动。
- 沃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
沃思认为城市具有三种基本的社会生态学特征:众多人口、高人口密度、高人口异质性。三个特征对社会生活均产生重要影响。
-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的综述
- 城市人口规模大、密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