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 社会化概述
-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熟练掌握)
Ø社会化
个体在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始终的长期过程。
三种角度:
⑴文化角度
社会化看做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⑵个性发展角度
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具有个性的人。
⑶社会结构角度
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会性,角色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同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系和发展社会结构。
二、社会化的类型?(熟练掌握) 人大2005,简答,社会学
一共有五种社会化类型:
⑴初始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
⑵预期社会化。
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⑶发展社会化。
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并且是在韧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
⑷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⑸再社会化。
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与发展社会化的本质不同在于: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剧烈。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三、社会化与社会运行
⑴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可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⑵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特征为基础的
(一)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维的外部表现,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借助语言文字学习知识,传达信息,交流思想,借助语言与他人沟通合作,参与社会生活。知识和观念要靠语言来传达和接受,大量的社会互动凭借语言来实现。
(二) 思维能力
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理解所处社会环境的意义,接受社会文化熏陶;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学习能力
人能在感性经验和抽象思维两个领域内进行学习,把外界的信息自觉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技能,并在有目的的学习基础上不断创新。
(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人出生后不得不接受周围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养成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儿童与大人的依赖与被依赖关系,也使得儿童可能接受大人的教导。
二、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社区等。
(一)家庭
家庭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的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社会化的开端。对于个体早期社会终来说,家庭环境因素对个人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会发生浴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2)对儿童进行感情和爱的培养。一个人的感情能否正常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家庭环境。
(3)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会化有重大影响。家庭环境中的权威形象和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使家庭社会化对个体的心理和观念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塑造力。
(二)学校
随着儿童和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学校和教师的影响逐渐成为他们社会化中最重要的因素。
(1)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构,它为学生接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系统化教育提供了条件,带有半强制性和系统性。
(2)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学生在这里将面对次级群体中的权威,遵守带有强制性的行为准则,并学会过一种群体生活。
(三)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它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同龄群体中的规范和价值往往成为个人的重要参照系。
(2)在同龄群体中,儿童以独立姿态参与活动,个人学会平等地与他人交往,学会扮演多种角色,增加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并培养独立精神。
(3)能接收到大量的亚文化影响,形成较为明晰的亚文化意识。
(4)同龄群体是个人认识、了解和适应社会的重要渠道。
(四)工作单位
(1)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工作单位中,个人学习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学会扮演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角色,掌握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技巧。
(2)工作单位也提供了一个检验家庭和学校社会化成果的场所。进入工作单位,意味着他开始真正地走入社会。
(五)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达,它在向人们宣传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着人们的社会态度、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
它对人们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主要有哪些理论?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Ø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形成每个人独特的“人格”。
“人格” ——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与感情)。” 简单地说,“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我是谁”的看法和判断,它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婴儿刚出生时并不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因而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²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库利)(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自我和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
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在做出行为后,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3)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最终,库利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²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人大2001名词解释,社会学)
1.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2.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3.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据此,他将社会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和博弈阶段。
模仿阶段。简单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自我意识很弱。
嬉戏阶段。扮演特定、重要的角色。
博弈阶段。“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
²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无意识”驱动的。
2.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驱动,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能和谐一致,则人格发展就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或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就会发生困难。
3.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过程分为五个时期,即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人格在前三个时期已经确定。
²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八个阶段: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自主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社会环境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Ø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问题的研究。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且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理念有效落到实处。
其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
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相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所谓生命周期,就是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根据身心发展的特点,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在现代社会中,生命周期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人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别,社会化也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简述转型期社会化问题的特征。(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Ø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早期社会化包括儿童期和青年期的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但现实的情况是,各个社会化主体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和冲突,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
多个影响因素的分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内化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时无所适从。
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价值体系正在发生剧烈的、深刻的变动,整个社会在价值判断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迷悯,这更加深了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Ø社会化偏差与失败
偏差:使人处于不利地位。/失败:无效的文化传递,造就反社会人格。
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矫正。
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如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空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
Ø代差
代差是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它反映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变化速度与程度。因此,社会变化越迅速、越深刻,世代之间的代差也就越深、越宽。
必须高度重视代差问题的存在,适当处理代差问题。
代差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下一代对上一代文化的扬弃,表明一代强于一代。
对代差的性质要具体分析。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为标准。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熟练掌握)
Ø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四个方面。
Ø政治社会化
含义: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作用:
从个体角度讲,培养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
从社会角度讲,培养个体对某种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的认同、忠诚和责任感。
个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和能力是现代民主制度运转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设计得十分精致的政治制度也会沦为一具空壳。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维持和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信任、支持和义务承扭。人们承认某种政治统治是“合法的”,愿意服从,愿意对它承担义务,不仅可以降低政治治理的成本,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政治团结和社会整合。相反,“合法性危机”和“认同危机”则常常导致政变、动乱和分裂。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加速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包揽一切的政治格局正在打破,越来越多的事务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利用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大众传播媒体和政治组织等多种因素加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工作。
- 家庭是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第一,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第二,家庭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重要传播场所。第三,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政治行为模式。
- 同辈群体“能诱导其成员去接受被群体拥护的政治准则,尤其在改变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方面比正规教育的作用更大。在传递反传统的政治准则方面作用尤为突出。
- 学校是传授政治知识和政治价值标准的正规场所。
- 大众传媒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途径:一、通过报道引起注意。二、直接或间接影响公民政治判断。
- 各种政治组织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Ø道德社会化
含义: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
作用:
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⑴动员、整合和控制社会。
⑵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团结。
过程:
关于道德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和内在机制的讨论,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中。
⑴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两阶段:
他律阶段:儿童认为服从权威,遵守规范是对的,对某种行为的道德判断只看结果,不看行为人的动机。
自律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即在某种情境下正确的道德规范在另外的情境下有可能是错的,不再盲目服从,道德判断除了考虑行为后果外,也开始考虑行为人的动机。
⑵科尔伯格将道德社会化分为三个层次
前习惯层次
习惯层次
后习惯层次
同时认为,不是每个人的道德社会化过程都会经历所有的层次。
第六章 社会角色
- 社会角色的理论和概念
- 社会角色的类型
- 社会角色的扮演
- 社会角色的失调
第一节 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一、社会角色理论的四个来源
社会角色理论至少有四个重要来源。
(1)芝加哥学派——乔治·米德
最早系统地运用了这个概念,旨在说明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文化人类学——拉尔夫·林顿
林顿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
(3)“完型主义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