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情境:为互动而互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较深的感情投入。
(三)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与混合关系——人际关系性质
情感关系:家庭等初级群体之间的关系。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
工具关系:个体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关系中,双方并不预期有亲密的情感关系和长期交往。遵循公平法则。
混合关系:介于情感与工具之间的人际关系。个体在家庭之外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交往双方都预期将来还会继续交往,并有一定的情感联系。遵循人情法则。
二、社会互动的过程
关于社会互动的过程,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的问题。
评价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
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
注意:
(1)三阶段并非直线发展,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
(2)在互动的各个阶段中往往伴随有情绪的因素,因此互动过程分析可能要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
(3)多人互动中,互动的对象和方面,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二)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帕克、伯吉斯)
互动过程区分为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四个阶段。
三、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的、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转型难免引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引起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只有通过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互动,才有可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新旧更替。另一方面,社会
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社会互动本身具有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类型。
一、 社会互动的维度
对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即要找到一些具体的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这就是互动的维度分析。一般来说,互动有下列四个维度:
(1)向度,反映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
(2)深度,反映互动的程度,表明互动双方相互依赖的大小;
(3)广度,反映互动的范围,表明互动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
(4)频度,反映一定时间内发生互动的多寡;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互动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互动类型。
(一) 合作 合作(人大2001名词解释,社会学)
合作: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二) 竞争
竞争: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间接的反对关系。
(三) 冲突
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四)强制
强制:互动中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其核心是一种力量对另一种力量的统治或制约。
(五)顺从与顺应
顺从:互动中的一方自愿或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
顺应:除顺从的含义外,它还指互动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
请谈谈你对竞争与合作的理解。
合作是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人们之所以需要合作,是因为仅靠某一方的单独行动往往无法实现这种利益或目标。从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
成功的合作应具以下条件:
①目标一致。②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能够得到基本共识。③行为配合。④要讲信用,即说话要算数。
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竞争具有以下特点:
①它必须是人们对于一个相同目标的追求,目标不同就不会形成竞争。
②这个追求的目标必须是比较少的和比较难得的,即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夺取到了目标就意味着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失去了得到的机会。对于数量很多、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的目标和追求,不能形成竞争。
③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
竞争与合作表面上看是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都是个体或组织为了一定目的、利益而在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只是两者采取的方式手段不一样,合作是相互帮助扶持,竞争是不断赶超对方。竞争离不开合作,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往往更加有力;合作也离不开竞争,缺乏竞争的合作缺乏活力。因此,只有竞争中的合作与合作中的竞争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提倡公平竞争、友好合作的精神。
第四节 集合行为
2.简述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人大社会学专业04年考题)
试联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论述如何对“集合行为”加以预测、引导和控制。(人大1997论述,社会学)
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一、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
特征:
(1)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2)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3)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与组织行为比较:
(1)发生原因:组织行为,解决程序化了的经常事件。集合行为,社会突发事件。
(2)行为方式:组织行为,遵循正常的社会规范和角色关系。集合行为,往往采取非常规的方式;
(3)互动特点:组织行为,经过组织层次产生的制度化行为。集合行为,通过个人情感的相互刺激而产生;
(4)持续时间:组织行为,长期的重复行为,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长远目标。集合行为,持续时间短,主要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
二、集合行为的理论
大致上,有关集合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必须注意的是,某些解释只是对特定的集合行为适用,而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一)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努力。
六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为了避免破坏性集合行为的发生,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社会减压阀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有自己的减缓结构性压力的机制,以疏导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不满情绪,避免不满情绪向现实行为的转化。
(二)模仿理论——塔尔德
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多数入将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出现“还原现象”。这时人们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产生。
(三)感染理论——勒朋
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参与集合行为的人,其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以及暗示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个人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
(四)紧急规范理论
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这种“紧急规范”一旦产生,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而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作是“紧急规范”。
(五)匿名理论 匿名理论(人大1997名词解释,社会学)
匿名,人们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破坏性集体行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行为中的人处在匿名的地位上,从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并降低了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性,从而做出越轨行为。
(六)控制转让理论
集合行为中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理性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权转让给他人。但是这种转让实际上是理性权衡的结果,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收益。转让行动的控制权,并不必然导致混乱,但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会发生集合行为。
三、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一)恐慌
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态及所作出的不协调的违反常规的行为。
(二)谣言
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描述某一广泛关心事件的信息。
(三)流行
流行: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时为人们所崇尚的生活模式,它涉及服饰、音乐、美术、娱乐、语言、用品等各个方面。人们追求流行是个性表现与从众心理的统一。
第八章 社会群体
- 社会群体概述
-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 初级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重要结构要素。它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广义: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是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基本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称自己为该群体的成员,并期望本群体成员作出某种行为,但他们不会要求非群体内的成员作出这样的行为。
(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成员间的关系不是临时的,生疏的,而是面对面的,亲密的交往。
(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互相影响和学习,会产生共同的观念、价值观。大家会遵守模糊的或明确的规范,而当群体遇到来自外界的压力时,意识和规范就会更加清晰。
(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作为一个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程度的内部分工是存在的。并且,群体的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
(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在群体共同规章的作用下,成员随时具有一致行为的能力。
二、群体存在的基础
社会群体的产生与存在,取决于个人与社会的双重需要。
⑴社会成员个体:
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生活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和情感的需要,以及自尊的需要等等。
⑵社会自身:
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群体一旦形成,便具有自我维持的倾向。但是,一个群体持续、有效地存在,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三、群体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群体可以被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主要的类型。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典型形式。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正式组织是典型形式。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
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高,互动制度化、规范化,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关系都有明确、书面规定。
非正式群体:正规化程度低,互动随意的、常规,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尤其是成文的—规定。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 内群体(人大1999名词解释,社会学)
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甚至对立。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
所属群体:规定成员身份的群体。
参照群体:并非是某个(些)人身份所属的群体,却被他们用作自己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通常对人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
血缘群体: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
地缘群体: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
业缘群体: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
趣缘群体: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志向而形成。
第二节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人大1996,2004名词解释,社会学)
Ø群体凝聚力
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表现为三个层次:
(1)人际吸引,群体中尚未形成规范压力,或者,成员尚未了解、接受规范;
(2)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把个人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束,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成员建立更深的关系;
(3)成员把群体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各成员因此对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产生高度整合的一致行动,这是群体凝聚力的最高层次。
Ø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包括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
(1)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群体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感受到这种吸引力。
(2)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利益一致。
(3)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结构相似,性质互补。
(4)群体成员与其领导关系——了解和信任起领导才能,领导具有合法性,领导的魅力。
(5)群体与环境的关系——内部无分裂因素时,外部压力会提高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形成及维持的作用表现为: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成员,保证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二、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观念。但是,群体规范的效用是有一定范围的。
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对于外界事物的经验具有一种将其格式化、规范化的自然倾向,这种规范化的经验被称为定型,它有助于人们在重新遇到此类事物时做出尽快的反应。群体规范就其形成过程来说,也属于定型。另外,群体规范的形成还受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因素的影响,是群体成员为着目标的实现而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三、 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群体内部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1)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2)“社网图”: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社网图”是美国社会学家莫雷诺使用的一种表示群体内成员间个人偏好的示意图,它由一个个圆圈及彼此间的联通线组成;
(3)群体内部的信息沟通方式:了解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
四、 群体领导与决策
群体领导: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领导形式,一是工具性领导,它指引群体为达到目标而奋斗;一是表意性领导,它力求保持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领导作风基本类型:权威型(也叫“独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群体决策: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群体决策一般经历以下几个连续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搜集信息,群体成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第二阶段是对搜集到的信息做出估价,此时,成员表明自己的看法,并对他人的意见做出反应;
第三阶段是做出决定,在这一阶段,随着联盟的组成和一个正在形成的多数派将其观点强加于少数人而会出现紧张情绪;
一旦决定做出,就出现第四阶段,这时成员们普遍努力恢复他们之间的融洽关系,以保证群体继续团结。
正功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失误。
反功能:降低事情的严重性,造成责任分散。也容易导致冒险决策,造成失误。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
一、 初级社会群体研究的发展
第一,个体、群体和社会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正在逐渐得到认识。
第二,重点从群体对其成员和环境的影响转到了对小群体自身的分析,从群体影响转到了群体过程,从群体输出转向群体内部动力机制。
第三,小群体研究成功地运用了实验方法。
第四,研究者通过创造自我分析群体,变外部观察为内部参与。组成群体的成员既是活动者,又是观察者。
第五,一般系统论正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初级社会群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研究初级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
(2)研究、解剖初级群体可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
(3)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
(4)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引导、改造初级群体,促进其正功能的发挥。
二、 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人大1996,社会学)
(1)成员有限;一般在2到30人之间,这样才能有经常的和亲密的交往。
(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交往是直接的,经常的因而关系才亲密。
(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没有严格的分工,不会仅仅保持一种角色。成员间通过深入的频繁的,非正式的交往能在多方面表现自己。
(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不像正式群体中的交往那样生疏和短暂,而是亲密的,心与心的交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