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相悖对于宏观社会结构也产生一定影响。地位相悖者比地位一致者更倾向于改变现状,是结构变迁的重要动力。对这些能量、动力加以引导和利用,是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 在社会转型中调整社会分层结构
调整分层结构的总体思路是:降低各分层地位之间的相关度,使各种分层标准相互独立,从而提高社会结构弹性。在具体调整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两项总的指导原则,即
(1)注意到结构调整幅度是受社会经济基础制约的;(2)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协调起来。
第四节 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 试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状态的变化。(人大1997,社会学) 试用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阐述改革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特点。(人大1999,社会学、人类学)
1、试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演变的趋势。(人大2004,社会学)
- 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
(一)分层结构的制度背景
建国以后,我国在长时期内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具有如下特点:1、行政权力控制社会资源的再分配,2、城乡的分割,3、城市社会的“单位”化。建国初期,国家试图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改造”消灭旧中国的阶级体系,由此造成的财富和资产的均等化使得原有经济意义上的阶级不再存在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大大缩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分层就此中止了。经济差异的缩小使得以前不明显的其他形式地位差异凸显出来,围绕着行政权力和政治、身份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层结构。这套新的权力—身份分层结构,具有一套稳定的法律、法规及社会规范的维护体系。
(二)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状况
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结构,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1)它属于一种政治性分层。
(2)原有的分层是一种权力化分层。
(3)原有社会分层是一种身份制分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两个重大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其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
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对社会分层有哪些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后,便开始了政府主导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中国日益加速的融入世界现代化潮流。
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着技术和经济的合理化趋势,即基于计算的对经济效率的合理追求。他对社会阶层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分工体系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推动着原有职业结构的不断改变。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产品生产者向服务行业转移,增加了一批劳动强度较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兴职业,非体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上升。
- 新兴职业要求自获性成就,因而更加依赖于教育和训练。类似的职业将获得大体相同的报酬。教育、职业声望及收入之间对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经济综合地位(SES)构成社会分层的基本指标。
- 职业结构的改变,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中间阶层,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缓解了社会冲突,促进了社会稳定。
- 职业体系日趋开放,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扩大,从而能够依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总的来看,由于现代化以科技和效率为向导,在现代化推动下,教育体系成为重要的职业分配机制,整个社会的职业一般会出现结构性向上流动趋势。
考察现代化进程对社会分层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除了要关注上面的一般趋势以外,也不能忽略下述重要的特殊因素:
- 任何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均发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不同文化传统完全可能影响经济合理化的具体途径,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分层模式。
- 每个社会在步入现代化进程时具有不同的社会起点,具有不同的政治架构、意识形态、组织制度和社会利益结构,这些差别有可能导致不同社会分层结构的最终差异。
- 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和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大区别,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更强的干预功能。
- 外部国际环境的差异,我国属于“迟发——外生型”的现代化,集中表现为受到“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我国的社会分层化过程在总体上可能会接近某种共同模式,出现一些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具有自己的特色。
如何认识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经济体制转轨是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特殊问题。20世纪80年代,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一变化构成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分层的重要背景。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实质是变革原有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关系,因而是一场影戏那个深远的社会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
考察我国在市场化转轨中社会分层的变化,必须充分关注以下特点:
- 我国的经济转轨是国家主导的、渐进的、和平的改良过程。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形成一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混合体制”意味着社会不同部分的转轨是不同步的、非均衡的。
- 自上而下的市场化转轨意味着市场并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因此权力阶层可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市场规律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又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取向的行动者。“经济市场化”很可能伴生出“政治市场化”,即财富和权力有可能相互交易。
- “混合体制”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再分配”体制中的主要成分如所有制形式、产权关系、户籍制度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仍然是影响社会分层的制度性要素。
- 市场化导致“体制外”经济成分逐渐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展,出现了“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在社会分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总之,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尚未完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因而社会分层结构也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两种体制的并存是解释我国社会分层模式变革的基础。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若干问题
(1)社会精英的构成问题,即谁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精英的产生是市场机制的循环模式,还是路径依赖的社会再生产模式。
(2)中间阶层的走向问题,即中间阶层能否成为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主体?能否形成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菱形分层结构,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弱势群体问题。形成主要是制度性歧视(如农民工),结构性整体性淘汰(如下岗工人),都是社会原因,容易引起个人对社会的不满和抱怨,对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极大。
对策:逐步摒弃集体性排斥方法,完善税收制度,以缓解贫富差距,建立最广覆盖的社保。
(4)阶层范畴与阶级概念的关系问题。用阶层范畴来淡化阶级概念不仅必要,并且符合社会差异的实际,有利于减缓社会张力,增加社会整合力。
第五节 社会流动 人大2005名词解释,社会学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
Ø社会流动
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广义的讲,指一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讲,指个人职业地位的改变。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Ø流动方向
1) 垂直流动(包括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在一个分层结构中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
2)水平流动: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地位移动
Ø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
- 一生中的流动:个人一生中的地位升降变化(参照基点,个人的初职)
- 代际流动:同上一代人进行比较而确定的地位变化状态(参照基点,父母与本人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 或其他地位)
Ø流动原因
1)结构性流动: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而造成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变动。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
2)自由性流动(非结构性流动):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变化
三、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因素
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地位对于个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很多时候都把职业地位作为个人社会地位的综合性象征。
影响人们获得某种职业地位的因素包括:
(1)个人条件:1)先赋条件2)自获条件
1.先赋条件:个人生而具有的或自然得到的属性。
2.自获条件:个人由于自己的行为或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一些属性。
3.传统社会中,先赋条件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现代社会,以自获条件作为职业录用标准是机会平等原则的体现。
4.先赋条件往往形成封闭分层体系;自获条件则有助于促进自由流动,形成开放型分层体系。
5.虽然先赋条件对自获条件并不是毫无影响的,但是,只要坚持以自获条件为职业录用标准,就会减小先赋条件的影响程度,同时随着垂直流动速率的增大,整个社会中先赋条件的集中优势也将不断受到削减,出现先赋优势扩散化趋势,从而使社会从一种代代相袭的凝固式分层结构转变为代际对流的动态分层结构。这种社会职业层次经常不断地重新分配的做法,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不平等可能造成的冲突和摩擦,以及由此而给社会运行带来的恶性影响。
(2)社会条件1)制度条件:即就业制度:市场选择在择业过程中的作用显现
2)文化条件,即职业声望观——社会成员对各种职业的综合评价,通过职业声望评价表现出来。
四、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 (2004年简答)
1.合理的社会的一般标准:即能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有量的合理性与质的合理性两个标准。
量——即社会流动量保持在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容纳能力之间的特定阈限内。
质——社会流动所体现的原则要与社会的基本制度相适应。
现阶段合理流动的基本原则是机会平等原则,要求实现普遍性原则和自获性原则
1)普遍性原则——衡量社会地位的开放性是否合理的标准
包括:开放范围、筛选标准、能力实现标准的普遍化
2)自获性原则——衡量个人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是否合理的标准
包括:A 排除、缩小个人的先赋条件对流动的影响
B 不承认个人的分层归属性或集团归属性是流动的唯一决定因素
C个人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素质、知识等应当是其流动的决定因素
2.合理社会流动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方面的协调作用主要表现在: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以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2)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阶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了解,以加强社会整合;
(3)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
社会结构的调整过程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如果说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的话,那么社会流动研究及时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的地位结构。
社会分化,特别是垂直分化产生的社会分层现象对社会运行有很大影响。分层现象,归根结底反映着人们观念上和利益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社会表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各个社会层次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障碍,也是产生社会隔阂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因此,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然而,冲突性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现实的社会冲突。人们在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通过某些方法缓解它的消极影响,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就是主要方法之一。
第十五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 社会变迁
- 社会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在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Ø社会变迁的规模
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整体变迁——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
局部变迁——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
Ø社会变迁的方向
进步的变迁与倒退的变迁;
进步的社会变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
Ø变迁的方式
渐进的变迁与激进(革命)的变迁;
Ø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
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三、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
(1)环境。
这里所讲的环境不是指一般的社会环境,而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
(2)人口。
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
(3)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
社会制度或设置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给与社会变迁以直接的影响。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除了经济制度外,人们特别重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作用。
(4)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与社会变迁。
社会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即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因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基本方面,并且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生活方式常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为满足需要而在各种生活领域中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对于社会变迁有重要意义。
(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科学技术是指在社会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
(6)经济与社会变迁。
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和内容,对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迁最根本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必将导致社会稳定状态的变化:一是社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二是社会结构要素的自我发展。社会变迁实际上或多或少,以各种形式发生在社会运行和发展之中。
在研究社会变迁时,必须把社会及其变迁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有着复杂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的系统来认识。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人类在认识社会变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形式和条件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并不断扩大指导与管理的范围,深化它的内容,这就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真正科学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才有可能逐渐做到。并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分层次实现的。
在一定意义上,有计划的变迁表现为特定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而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过程,同时也是决策的过程。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是实现有计划变迁的重要保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方面?
Ø社会现代化
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实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
Ø内涵
-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现代化作为一种过程而不是某些指标的堆积,是一种与前现代社会发展相比独具特色的发展过程。因此,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社会现代化绝非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在它们后面亦步亦趋。由于不同社会在前现代时期社会结构的差别、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不同、内外环境的制约,实际上不可能按照某种“普遍模式”推进本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因为: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能实现的。这种阻力不仅来自于内部条件,而且还来自于外部环境条件。
- 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关系。
-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经济增长确是现代化的中心和基础。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现代政治制度、组织形式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就没有现代化。但是,社会现代化绝不等同于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仅是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增长既不可能孤立地实现,也不能替代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目标两个方面,来看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过程。.经济增长和社会其他结构要素的关系和社会现代化的目标。
补充:
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内涵第二点的理解)
社会现代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中显示出共同的特征。由于西方国家率先开始现代化进程并取得了相对高的成果,某些学者有意无意地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其他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典范”。他们认为,所有的社会无论他们的历史、社会现状和发展起点有多大的不同,都会按照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经历大致相同的过程。因此,第三世界各国可以照搬西方国家曾经实施过的方法和策略。
这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现实的。
社会现代化绝非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在他们后面亦步亦趋。事实上,由于不同社会在前现代时期社会结构的差别、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不同、内外环境的制约,根本不可能按照某种“普遍模式”推进本国的现代化。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都必须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的内外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 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
- 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阻力不仅来自于内部条件,而且来自于外部环境。
因此,对一个特定社会来说,社会现代化必然是从本国一切特定条件的产物,而不是把某种外国的模式当作是通用模式,这样必然会出现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