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群体整合程度高;成员关系密切,群体意识强,在维护群体利益上会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7)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成员间关系都是非正式的,充满感情,因此对群体的控制主要依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
三、 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条件
(1)社会活动空间接近;空间包括现实和观念上的区位关系。地理位置接近,便于相互熟悉了解。
(2)接触时间长;只有持续的长期交往,人们才能全面了解。建立富于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
(3)相互交往较自由,不受过多拘束;
(4)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
除此而外,群体成员的稳定性以及某些人突出的个性特征,都有助于初级群体的形成。
四、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1999年简答
初级社会群体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大体上可以区分为正、负两种方向。
(一)正功能
(1)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初级群体内富于感情的人际交往和表现多种角色的人际交往,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极其重要。如家庭和小伙伴对人的影响。(联系社会化中的功能)
(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在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其在潜移默化中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而达到社会控制效力,同时,通过其规范和内聚力,有效控制成员行为。因此,要重视其建设和引导。
(二)负功能
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发挥着负功能。
(1)微观心理角度,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会发生个体意识消退现象,个体盲从群体意识和规范。
(2)宏观结构角度,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我国一些社会组织中裙带关系、帮派集团的存在。
总之,初级社会群体在社会中过度发达或过度萎缩都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应当掌握好“度”,积极引导初级群体充分发挥其积极功能,同时抑制其负功能的出现。
五、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一)社会转型时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随着这一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合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典型的如结婚和离婚。
(2)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①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如家庭的教育功能更多转到了学校。
②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初级群体日趋松懈。如中介组织的出现产生的影响。
③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地位和作用下降。如邻居成了纯粹地理上的概念,缺乏交流。
总之,随着社会的日趋现代化,初级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有下降的趋势。
(3) 初级群体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联系到初级群体所发挥的双重社会功能,可以看出初级群体的变化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体现在正、反两个方面。
正的方面:
①这种变化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使个人获得更大的自主性。
②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③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合理化的表现。
反的方面:
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另外,在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与次级群体的发展并非一种简单的替代过程。在特定情况下,初级群体可能通过转换其结构与功能而适应社会发展。同时,次级群体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对初级群体的新的需求。
第十章 社会组织
- 社会组织概述
- 社会组织的目标
- 社会组织结构
- 社会组织的管理
第一节 社会组织概述
社会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组织是次级群体的一种类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日益取代初级群体,并成为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的群体形式。现代社会中90%以上的人都在社会组织中从事工作。社会组织作为人们设计出的一种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社会的高度组织化是社会合理化的一种表现。在这种合理化的过程中,具体的个人倒是显得不太重要了。
二、社会组织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Ø含义
广义: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狭义: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为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包括:1、目标结构2、心理结构3、技术结构4、整体活动。
Ø特征
(1)非人格化。社会组织否定人们自身的个性,要求人们转变为“组织人”。
(2)整体合理性和个体非合理性。社会组织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否定实质上的合理性,也就是要求人们只按照组织的要求来行动。
(3)道德和非道德的两重性。组织在根本上是一种工具,用以提高社会活动效率,而不管它服务的目的。
Ø构成要素
(1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目的是使社会生活的互动行为标准化;
(2地位,指人们在组织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形式:1、归属地位—与生俱来的2、成就地位—后天努力而得
(3)角色,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
(4)权威,指一种合法化权力。是维持组织运行的必要手段,使成员在组织内感受到约束和限制。
特征:1、权威是组织的特性2、依附于职位。
二、组织的研究变项
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的内容复杂多样,既有组织内部结构及其功能转换,同时还包括组织与个人,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换关系。组织研究的特点表现在研究变项的运用。
组织的研究变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内的基本变项包括组织的结构、部门化、操作和相互行为;
(2)输入系统的变项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
(3)输出系统的变项包括生产力因素,如产品、商品等,团结或整合的目的及高昂的士气等;
(4) 人与组织的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三、社会组织的分类
一般的组织分类原则包括:
(1)按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和模式维持组织;
(2)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分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
(3)按照组织谋求人们顺从的方式分类——疏远型组织、功利型组织、道德型组织;
(4)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分类——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
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一般采用两种角度。
一是以产业为标准,分为三类组织:(1)第一产业组织:是指以自然为开采对象的产业组织形式 (2)第二产业组织:是指在第一产业组织基础上形成的产业 (3)第三产业组织: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类。
二是以机构编制为标准的分类:(1)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 (2)国家事业编制组织 (3)国家企业编制组织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目标
一、组织目标的涵义与分类
Ø组织目标
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Ø意义
(1)是组织的灵魂。组织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目标为依据的,组织的活动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展开的,没有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对内而言,组织的方针政策是围绕一定的目标来制定的;对外而言,是向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使人们了解这个组织。
(3)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组织活动是否正确,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都要通过目标来衡量。
Ø分类
(1)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
(2)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3)平衡性目标与改进性目标;
(4)显目标与隐目标。
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组织目标是一个协调协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都力争反映自己的利益。
组织目标的制定遵循原则:
(1)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人员都有利;
(2)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实现程度;
(3)选择原则,即要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
目标确定以后,就要安排人力、物力和财力贯彻实施。组织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1)选择适当机会;(2)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监督检查。
三、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组织目标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受到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
(1)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2)组织系统内不同目标之间相互影响;
(3)组织参与者的影响。
四、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与评估
目标实现程度是决定组织能否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管理部门有责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评估。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组织活动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完全合理,因此组织追求的目标应当是“满意”,而不是最优。对于一般组织来说,测定目标实现程度及效绩的标准包括三个:
(1)有效性,指组织实现各种目标的实际能力,它意味着组织能以最终实现全部目标的方式来安排和使用其资源;
(2)效率,指组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与产出的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资源的消耗应当带来相应的正面的结果,;
(3)人道主义或人文关怀,即组织应追求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仅是追求效率。随着社会的进步,“注重人的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节 社会组织的结构 正式组织(人大2000名词解释,社会学)
一、组织结构的涵义
组织结构: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它包括两种基本的类型,即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二、组织正式结构的内容
组织正式结构: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其内容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即总体结构和职务工作结构。组织结构的总体设计是根据组织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进行的,内容与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组织结构的不同。组织结构的职务工作结构设计,是对某类工作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一工作的内容和数量及完成该工作所应具备的责任、权力和技能。
确定组织正式结构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任务原则;(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
(5)责权对等原则;(6)精简与效率原则; (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原则。
组织中的正式结构一般表现为结构图,并将组织的规章制度载入各种手册和正式文件之中。现代社会中组织正式结构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类型:
(1)直线职能制结构形式。又称生产区域管理制。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管理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这种结构职权分明,要求管理人员有很高素质。实际上,这种结构的指挥与管理职能基本上由厂长自己执行,它比较适于小型组织的管理。
(2)矩阵式组织结构。又称规划矩阵结构或规划目标结构,它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矩阵。这种结构能够比较好地把集权与分权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激发职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并充分发挥中低层管理人员的作用。同时,这种结构本身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是,它也有相应的缺点。
(3)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又称分权组织或部门化结构。其特点是把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产品种类和地区分成若干个事业部,实行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原则。各事业部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此种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种类众多、各类产品之间的工艺差别较大、市场条件变化也较快的企业。
三、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 1、简述正式组织中产生非正式结构的主要原因。(人大2004,社会学)
Ø非正式群体
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内部具有确定的结构,有领导、有一系列组织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在初期没有自觉的目标和方向。从范围上讲,一般是在组织规则不严密的地方产生的。
Ø产生条件
一是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
二是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互相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而在正式关系中加入非正式行为模式。
Ø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²对组织成员的正功能
⒈ 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严格的工作规章限制了工人在工作中的接触,经常性的工作导致工人的厌烦情绪,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利于缓解这种情绪。
⒉ 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减少群体紧张。可以满足工人对地位的需要。如成为非正式组织中的领导。
⒊ 提供充分表露情绪的渠道。一方面,使具有共同特点,有共同工作的人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经常的互动有助于他们情绪的表达,为他们建立起沟通的渠道。缓和了工人角色中情感中立和普遍主义原则所带来的紧张
⒋ 提供独立的机会。正式群体的管理是严格和非人格化的,非正式组织的存在能为个人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工人可以从中获得自由和独立。
²对组织活动正功能
⒈ 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相对于大型组织,非正式组织由它的灵活性。很多通过正式渠道不容易做的事非正式组织却可以做到。不过前提是两者的目标一致且规则允许。
⒉ 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管理者意识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可以依靠非正式组织来完成一些工作并能创造出宽松友好的工作环境。
⒊ 提高工作满意度。宽松的环境减轻了规章对工人的束缚,增加了工人的满意度。
²负功能
⒈ 抵制变革。非正式组织宽松的工作环境会使成员倾向保持现状,因此对于公司采取的变革措施会抵制。
⒉ 目标冲突。正式群体的目标以组织为核心,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主要以个人或是非正式群体为核心,二者难免冲突,应该尽可能减小这种冲突。
⒊ 盲目遵从非正式群体规范。由于群体内部的和谐气氛,使得成员较少考虑个人愿望,附和群体的意见。
⒋ 谣言。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小道消息的传播提供了通道,在传播过程中,谣言不可避免。
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组织结构(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调整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结构?)
Ø组织结构
是指组织内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
Ø我国结构特点
改革前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是“党政不分”,它是建立在条块分割基础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这种一元模式强调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全面性与合法性。
改革以来,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开始分化,不同组织在结构上的独立性和功能上的自主性相对增强,新的中介组织也开始出现。
转型时期我国组织结构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我国组织结构普通受初级关系畸型发展的影响,非正式结构冲击和干扰着正式结构;
(2)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我国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大体上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单位制结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构分化程度过低;
(3)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社会组织由于长期处在产品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还是各个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纵向行政控制结构,缺乏建立在功能互补基础上的横向联系。
Ø调整方式
(1)关注非正式结构及其影响,控制其消极功能,使其与正式结构相协调;
(2)以功能分化为导向促进组织结构的分化,形成多元开放式结构,并在分化的基础上,加强管理的整合功能;
(3)以功能互补为基础,以市场为中介,打破条块分割的行政控制结构,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建立横向联系网络。
第四节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组织管理的含义
组织管理:运用权威来协调组织内部人力、物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这种效率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管理。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管理者的角色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向内观察着组织内部秩序;向外观察着环境的变化。
二、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一般被区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一)古典组织管理理论
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管理14项原则和韦伯的科层制管理。古典理论是以等级规则和非人格因素为基础建立的。也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因为它们强调组织成员必须遵守组织规则,而不带个人情感因素,以此提高组织机构的效率。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代表人物包括梅约和巴纳德等。这种理论在组织形态上重视民主的、非集权而少等级结构的组织形式,强调权力均等,反对非人格化的科层制。但是,它们在集中注意人际关系改善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工作本身和经济技术的研究。
组织权变理论:
权变,就是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强调各分系统之间相互关系模式及其特殊性。
权变学派一个基本命题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境。权变学派认为组织系统是由各分系统构成的,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权变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并试图了解组织在变化的条件下和在特殊环境中运行的情况。权变学派最终目的在于提出适宜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
组织经济理论:
科斯:“交易费用”概念:
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概念: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让某种权力(企业家)赖支配资源,部分市场费用便可以节省。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最明显的特长是作为交易费用的代替物。因此,实际上有两种制度协调和配置资源,在企业外部,由价格机制指挥生产,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实现资源的配置;企业内部,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由企业内部的协调人际合作和指挥生产的管理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