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2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9



10、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
答: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文学活动自古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与沟通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述诗歌的作用时就说到“诗可以群”。“群”即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接受者沟通情感、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文学交流自文学产生之日就一直存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原始社会的劳动号子、巫术仪式说到底都是一种交流模式。今天随着现象学、阐释学的发展,文学的交流属性就尤为重要。我们知道文学交流源于日常生活,又不同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单向度的非对称的,可能是强制性的、说教的、枯燥的,或者是扭曲的。但是这一切都难以发生在文学交流中。文学接受的一大特性就是自律性。自律性是指接受主体(读者)对特定文学作品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反映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是自愿的投入到文学作品的世界之中的。正是从文学自律的意义上,主体才可能自由心境的基础上获得多样化的感受,从而促进文学接受的丰富性。也正是由于文学接受的自律性和丰富性,也才为文学交流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对话机制,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艾布拉姆斯所论述的文学的四要素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也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的。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们是相互交流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也决定了文学接受作为审美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交流,读者与其他读者的交流,以及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

11、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金钱的关系?
答:文学创作和金钱的关系并不是如很多人所描述的是绝对对立的。文学创作和作家谋取利益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作家进行创作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作家追求真善美和赚钱并不是矛盾的两面。作家只要在进入艺术世界的时候能够暂时抛开其外的杂念,听从艺术的召唤即可。这样的结和在很多作家身上都有体现,比如说巴尔扎克。虽然他的创作动机很大一部分是处于赚钱,但是这并不防止他成为一名著名的文学家。

五、知识要点:
1、广义的文学生产包括狭义的生产及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与此相适应,作为一般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具体表现方式之一的文学生产应当包括创作、出版、发行和阅读等要素。而狭义的文学生产是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念形态的文本创造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如文学书籍、电影拷贝、录像带、录音带、电子光盘等等的制作。
2、文学传播活动的变迁轨迹: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文学传播方式发生着历史的变化并趋向多样化,由此也引起文学消费的日益大众化与世界化。总的来说,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段。 
3、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是指,文学消费既是商品消费,又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电影拷贝、音像带等),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 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如等价交换与市场供需原则),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总之,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审美产品的消费,是既享用又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
4、文学产品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如果不经过消费者转化为现实的审美对象,文学消费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这便是文学消费的再创造性质
5、文学消费对于意识形态有三种反应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文学消费直接为现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服务,传播和在再生产着现行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意识形态;第二种模式是文学消费为批判现行政治和经济制度服务,传播着批判现行制度不合理性的意识形态观念;第三种模式则是声称文学消费与政治无关,声称文学与远离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或超越主流的意识形态观念,即所谓非意识形态化。
6、非意识形态化: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它从庸俗的技术至上论出发,把科学技术绝对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应从科学技术上加以解决,不能受代表阶级和集团利益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它的一个突出的观点就是把科学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认为一切意识形态都是出于阶级的“私利”,因而是不可能有任何科学性的。现代资产阶级正是利用这一理论抹煞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否认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主张人们远离意识形态,从而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声称远离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反映模式。
7、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作为一门正式的文学理论术语出现在20世纪。其中最突出的贡献者是接受美学的姚斯、伊瑟尔等人。在这种新兴的接受美学中,作者被宣告死亡,作家的权威被作品内在的结构所代替。文学接受被视为对于作品结构与意义的发现。
8、文学交流:文学交流是一种重要的人类存在方式。现代西方文学理论倾向于打破传统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更加重视人际之间的交流,看中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9、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与其它的文化形态不同,它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这种属性能够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使他们获得共鸣,给他们带来审美享受。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的来源首先是在于文学作品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深深得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其次除了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包含作家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具有审美价值以外,文学作品的形式本身也是文学审美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最后文学的审美属性的最根本的来源是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辨证统一所造成的即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为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提供的一种其他意识形态不能替代的处所。文学的审美属性规定了文学阅读活动可以而且应该是一种审美方式的阅读。文学的审美属性是文学活动的其他文化属性的基础,人们之所以愿意以文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启迪自己的理智和智慧,增进自己的人际交往,首先就是因为文学接受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具有审美属性。
10、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话语产品,由于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读者从中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因此其最为基本的文化属性之一就是它的认识属性。正因为这一点,莎士比亚、雨果等都将文学作品比喻为生活的镜子。文学作品的认识属性不仅可以反映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而且还可以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甚至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求,帮助读者了解人的内在世界,增进读者对人类自身以及读者自我的认识。文学作品的认识属性,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了解客观世界、丰富生活经验、洞悉人生真谛的有效途径。读者的生活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而生活却是无限的。因此,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生活,既了解过去,又洞察未来。
11、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对于读者来说,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其文化阐释与品评兴趣的价值或者属性。文学的文化价值是文学属性中最为古老也最为现代、最为深厚也最为广泛的属性,一般地说,文化价值是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在内的总体化的价值属性,因而它大于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多方面的,除了认识和审美外,最常见的是通过阅读某一部文学作品,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风俗、民俗。文学作品中所包括的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价值等内涵,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在纪实性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最为丰富。
12、文学价值作为交流活动: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话语活动。文学活动自古以来就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与沟通的作用。文学交流自文学产生之日就一直存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文学接受的一大特性就是自律性。自律性是指接受主体(读者)对特定文学作品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反映都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并且是自愿的投入到文学作品的世界之中的。正是从文学自律的意义上,主体才可能在自由心境的基础上获得多样化的感受,从而促进文学接受的丰富性。也正是由于文学接受的自律性和丰富性,也才为文学交流之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对话机制,也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艾布拉姆斯所论述的文学的四要素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也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的。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来看,它们是相互交流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也决定了文学接受作为审美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交流,读者与其他读者的交流,以及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
13、文学接受的整体性: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属性和交流属性的划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文学接受的客体是认识属性、审美属性、文化属性和人际交流的统一体,而文学接受的主体也是认识者、审美者、阐释者、交流者的统一体。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审美属性、认识属性、价值诠释属性和人际交流属性往往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就综合的论述了文学接受的整体属性。而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也较早的意识到了文艺的多重价值。他认为音乐的价值就在于,一、教化;二、净化;三、精神享受。当然一部优秀的作品虽然可能是它们四个方面的辨证统一,但是不同的作品也可能侧重点不一样,因此也可能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它们的辨证统一也是相对应的。
  
六、历年真题:
1、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所有文学方向文学理论试题-简答10分)
答: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是指,文学消费既是商品消费,又是意识形态消费与审美消费;既是有形的实物形式的损耗(如书籍、电影拷贝、音像带等),又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享受;既是产品的欣赏与接受, 又是产品的再创造与再生产。既须遵循商品消费的一般规律(如等价交换与市场供需原则),又受制于意识形态体制与艺术法则。总之,文学消费具有商品消费的属性,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审美产品的消费,是既享用又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

2、试论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关系。(厦门大学2001年现当代文学方向文艺理论试题-论述20分)
答:文学消费和文学之间是辩证的互动关系,首先,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1)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的对象,即文学产品。没有消费对象的消费行为是不存在的,消费者最终能消费到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也是由生产者决定的,所以说文学消费对象受者文学生产的规定。(2)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不同的传播媒介便会带来不同的文学消费方式,如依托于平面媒介的文字阅读,依托于影视广播的视听阅读,依托于电脑手机的视频阅读等。而随着生产形式的多样,消费者可以选择独自阅读或是集体欣赏,室外或室内阅读等多种消费方式。(3)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或者说,生产着新的消费者。艺术对象常遭出动的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一个社会或一个民族的文学消费者的文化层次、艺术修养、审美曲霉和精神追求往往是靠文学产品自身创造出来的。
其次,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1)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文学产品的价值在文学消费才得以完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生产周期并非以作家创造出一部文本为终结,而是要经过读者大众的消费,文学生产才真正完成,文学消费是文学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有赖于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2)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作品的生产最终是要被消费的,所以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无法忽视消费者的不同层次和要求。如文学生产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就是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3)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正是读者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决定和刺激着文学生产。如果脱离了读者的消费需求,文学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3、为什么文学消费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请述之。(厦门大学2002年现当代文学方向文艺理论试题-论述20分)
答:(1)文学消费作为一般商品消费,具有商品属性,对于作者、出版者、发行者以及广大读者有着重要的各具特色的作用和影响。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文艺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了马克思关于文艺产品具有一般商品属性的论断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的属性。(2)但是我们又不能将文学消费与一般商品消费完全等同起来,文学消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认识和审美等精神属性。第一,一般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例如同一部高雅文学作品全集,对于一位文学教授和对一位书店售货员,它的消费价值就有很大的不同。第二,一般物质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严格依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而文学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往往只能与凝聚在文学产品的物质化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相等价,而与其中蕴涵的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等价,后者的独特价值则往往难以作定量评估。第三,一般物质商品的消费是一种纯粹的价值耗损,其使用价值随着消费中的有形耗损与无形耗损,友谊个必然被淘汰的过程,它们中的个别物品可能转化为文物被博物馆收藏,但绝大多数会退出消费领域。但文学产品则不然,尽管大量文学产品也存在被淘汰的可能,然而各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却有超时代性,它们以永久的艺术魅力而为历代读者所共享,伟大的经典文学名著甚至具有价值增殖性。第四,一般商品消费是名副其实的消费,而文学产品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文学作品如果不经过消费者转化为现实的审美对象,文学消费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所以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4、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文艺学方向文学理论试题-解释8分)
答:(1)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文学产品的价值在文学消费才得以完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生产周期并非以作家创造出一部文本为终结,而是要经过读者大众的消费,文学生产才真正完成,文学消费是文学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因素,文学作品有赖于作者与读者来共同完成。(2)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作品的生产最终是要被消费的,所以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无法忽视消费者的不同层次和要求。如文学生产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就是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3)文学消费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正是读者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决定和刺激着文学生产。如果脱离了读者的消费需求,文学生产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5、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兰州大学2004年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概论试题-解释8分)
答:文学消费的意识形态性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古今中外人们所普遍认识到的,但它们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或隐或现,或轻或重,一般说来,在社会矛盾激化的动荡世纪,其意识形态性表现得很鲜明,而在社会矛盾缓和的情况下则表现得间接和隐蔽。说文学消费是一种意识形态消费,并不是说文学消费本身就直接是意识形态,也并不是说文学消费等同于政治、哲学等观念的直接接受和占有。而是寓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和艺术娱乐的效果之中,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或更新消费者的艺术感受力,进而影响其对整个世界的感受力。

6、结合实际经验谈谈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文学理论和外国文学方向文学理论试题-论述题30分)
答:(1)文学消费实为一种意识形态消费。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识形态消费除了文学以外,还有政治、哲学、艺术等等,文学消费只是其中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消费,使人在阅读的时候获得审美的享受,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环境优雅的地方,心情舒畅的读一首好诗,或是一篇好文,便会有如沐春风之感。如果文学作品本身就有宣扬某种意识形态的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在进行文学消费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这种意识形态的消费。比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文学,就宣扬着新兴资产阶级关于自由、平等、博爱等意识形态的观念。(2)文学消费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再生产的过程,读者在文学欣赏和阅读的过程中,维系一定社会结构所需要的某种意识形态观念被再生产出来,并被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比如中国古代的经典诗歌总集《诗经》,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虽然作品中的文学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但其传递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这类温柔敦厚的意识形态观念,更是封建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的法宝。从而在文学作品的消费中达到了意识形态再生产的目的。(3)正式因为文学消费可能直接为某种现行体制和社会结构服务,传播和再生产现行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现代资产阶级通过高度商品化的现代艺术消费,销蚀了文学消费者对现行制度的历史性思考,瓦解了文学消费者变革现实、改造世界的要求。所以我们更是要在马克思文艺理论思想的指导下理性地看待文学消费和意识形态消费,树立科学的文学消费观。
 
7、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有什么新的特点?(大意)(湖南大学2005现当代文学方向文学理论试题简答15分)
答:文学消费已经包涵了文学接受的内容,但是二者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1)文学消费既指未含阅读活动的购买、占有文学产品的物质消费行为,又包括阅读、欣赏作品的精神消费活动,具有文学消费和精神消费的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专指审美文化范围内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2)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比如有的人买书并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收藏、摆设或显示某种品味、身份。或者投资购买某一种罕见的版本,还有出于对美好东西的嗜好而购买。购买、拥有而未曾进入阅读属于文学消费行为,不能称之为文学接受活动,文学接受则需要精神消费能力,是为欣赏而阅读,所以说文学接受活动只是对进入了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3)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它们的主客观条件是各有侧重的,主观条件方面,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消费心理和经历能力、闲暇时间等,而文学接受除了以上的条件外,更强调接受者的个性、气质、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期待视野和阅读心境等。客观条件方面,文学接受则主要指接受的文本以及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等。
     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冲击下,文学消费所具有的新特点有:(1)文学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在互联网和电视电影的影响下文学消费更趋向了普及,消费者不用面对单一的纸质媒体,而是可以选择视听和网络等多种消费方式。(2)文学消费种类和时空的扩展。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以及此时能够选择的方式进行文学消费,而互联网络甚至使文学资源共享和奇缺的文学阅读变成了可能。(3)消费对文学生产有了更直接的反馈作用。通过网络的点击率或者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电影的票房,文学生产者就能清晰地掌握消费者的兴趣取向,从而生产出更被喜闻乐见的作品。


               第十五章:文学接受过程
一、考点综述:
1、基本概念:
文学接受  期待视野  接受心境  隐含的读者  正误与反误  共鸣  净化  领悟  延留
2、基本原理:
文学接受的发生  文学接受的发展  文学接受的高潮

二、识记:
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里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阅读文本的既成心里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2、在具体的文学阅读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
3、隐含的读者: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者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可能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4、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5、净化: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的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概括的说,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三、解释:
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里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阅读文本的既成心里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2、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
3、隐含的读者: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者应该出现的读者。这种预想有时可能是自觉的,有时可能是不自觉的。
4、正误与反误: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抵牾,但作者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
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6、净化:净化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的达到的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概括的说,所谓“净化”就是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7、领悟: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具体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8、延留:所谓延留是指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之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的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脑际并不断回味的状况。

四、问答:
1、 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么形成的?
答:阅读期待视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由生活实践和文化教养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等影响读者期待视野的形成的。第二,是由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学体裁,文学发展史,文学发展状况,文学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只有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与之相关的文体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等等。
第三,是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所有这些也回影响读者的期待视野。从总体上来看,正是这些源于世界观、人生观、文学艺术素养和特定生理机制的先在欲求、先在经验,逐渐形成了读者阅读活动中的某些心理图式,即期待视野。

2、如何理解期待视野?
答:期待视野作为接受美学的一个术语,最早由社会学家曼海姆和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由德国文学理论家姚斯首先将这个术语引入他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之中。接收美学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这三角关系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因素.不是单纯作出反应的环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一种主动的态度,参与创造文学作品,甚至创造文学的历史。读者的主动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在接收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界”。这是一种“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第二,读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与阐释。第三,读者的想象性再创造。其中第一个方面发生在阅读之前,而第二第三个方面则发生在对具体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过程之中。因此姚斯也认为“期待视野”是对作品的“先入之见”。这种“先入之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取舍、基本态度以及评价。

相关话题/文学理论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文学概论题库-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文学概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 A哲理性 B荒诞性 C象征性 D抽象思维直接参与 2抒情偏于表现作者主观世界,是用话语的( ) A抒情动作 B抒情内容 C声音组织 D画面组织 3抒情反映现实现实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 A 象征性 B主观性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皖西学院中文系 卢佑诚 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练习题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 以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复习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版)读书笔记 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1)目前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美国学者韦勒克、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中认为,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总结笔记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发展过程、相关知识、基本规律的学科,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文学理论精品课电子讲义(阎嘉)
    第一讲:文学本质论 一、文学的本质 (一)考察文学的不同视点(二)有关文学本质的有影响的观点 1,模仿论:模仿论也被称为再现论。模仿论强调的是自然或生活等客体对文学的决定作用。 2,表现论:表现论强调的是作家个人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内心世界决定了文学的本质。 3,形式本体论:形式本体论强调的是作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9
  •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编 导 论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3章 文学作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22
  • 2019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全套资料
    目录说明:本全套资料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电子书。使用全套资料密码激活后,全套资料里的所有电子书、所有题库均可使用。1.考研真题[电子书]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免费下载]2.参考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电子书]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录封面内容简介目录2014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5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6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7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17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扬州大学文学院6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30
  • 2019年复旦大学703文学理论考研大纲
    703文学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范围以美国学者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所著《文学理论》为主要参考读本,结合其他现代西方文论,以及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相关知识与概念。要求对文学基本原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准确把握,能分析论证有关论著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2019年集美大学803文学理论与写作考研初试大纲
    集美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3]考试科目名称:文学理论与写作一、考核目标(一)考查考生对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二)考查考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文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考研大纲
    2019年文学理论与阅读理解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运用文学基本理论的能力、针对实际的阅读现象如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体主要考察内容如下:1.文学文本构成及文本分析;2.对文学话语特征的把握;3.读者反应及接受理论。二、主要参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闽南师范大学2019年文学理论考研大纲
    2019文学理论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2.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运用。二、具体内容包括1.文学理论的性质、形态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理解并阐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及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征;3.理解文学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理解当前文学活动的基本特点;4.理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1-04
  •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 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5
  •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考研文学理论与思潮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与思潮专题 学衡派(17、10、02)战国策派(16、07)主观战斗精神(16) 《大公报》文艺奖(15) 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 (14) 孤岛文学(14、07、04)中国新文学大系(13)文协(13)苦闷的象征(13)第三种人(12、08)新潮社(12)学衡派(11)《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