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理论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4-01
作用:结构作品;可与圆形人物形成一种繁简对照的辨证关系;烘托圆形人物。
9、心态型人物:(117页)
心态型人物是指那种着重展示内在心理过程,表现某种精神体验的人物形象。对于心态型人物,作者并不着重其外在形貌和行为的描述及其性格的刻画,而旨在通过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来展示其内心生活的图景,表现某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这种人物的外在可感性和性格特征都比较模糊,而内在心理过程的展示却非常具体、细致,主观体验的揭示极其深刻,也能在读者的心理层次上引起强烈的共鸣、震动。如《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
10、圆形人物:(117页)
圆形人物的性格比较丰满、复杂、立体感强。这种人物往往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个性格层次,这些不同的性格侧面和性格层次相互交错融合,构成一个独立自足、气象万千的“世界”。如阿Q、堂•吉诃德、哈姆雷特等。圆形人物是作者花大笔墨着力描写的对象,其性格轴心及多侧面、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因而人物性格稳定而不凝固,给人一种流动感。这是一种动态型或发展型的人物塑造方式,她要求空间感和强调色彩。因此,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必然是一个闪烁着各种色彩的多面体,它容量大,具有说不尽的性格内涵、多方面的审美意义,显示出多质、多向、多义的特点。
11、典型人物:又称典型性格。
⑴定义:它是现实主义形态的叙事的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⑵特征:
A、典型人物往往具有“整体个性”的特点。
a、没有单一,没有定型,没有性格的特殊性,人物性格的丰富表现就无法统一,难以体现其不同的个性。
“单一”与“杂多”的统一:人物形象既要有与众不同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又不能把次个别性、特殊性表现为平乏的单一性。
黑格尔——“定型的整体”(单一与杂多的辨证关系):“喜剧人物必须显得浑身有生气,必须是心情和性格与动作和目的都互相协调的‘定型的整体’。这里关键并不在于特殊性格特征的广度,而在把一切都融贯成为一个整体的那种深入渗透到一切的个性,实际上这个整体就是个性本身,而这个个性就是所言所行的同一源泉,从这个源泉里派生出每一句话乃至思想行为举止的每一方面。”
b、没有性格的丰富多样的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化就会成为平乏的单一,成为一种类型,一种概念,一种符号。
B、典型人物的普遍性在于体现了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
C、典型人物在表现人生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别林斯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来说都是似曾相似的不相识者。”
“似曾相识”:典型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人生或个性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正是以这种普遍性为媒介,典型人物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人们共有的感受、情绪、理想。
“不相识”:普遍性的表现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想结合的。人所共有的感情、思想在典型人物身上表现得格外强烈集中而富有个性。典型就是对人生、人性的一种发现、敞开,其独特性就在于它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展奥秘。因此,典型的魅力就在于这种发现和敞开提升了读者对于人生、人性的感受和理解,其永恒魅力在于它以审美形态显示了人生、人性的价值。
12、典型人物与圆形人物的关系:典型人物一定是圆形人物。
典型人物强调的是社会因素对性格和人性形成的作用,而圆形人物则着眼于性格和素质构成的复杂程度,至于这种复杂与否的原因不一定与社会因素相关。
13、一般人物:相对于典型人物而言,一般人物虽然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也包含某种普遍意义,但或者因为其个性不够鲜明独特,或者因为其蕴含的社会意义不够普遍深广,或因为在形象的刻画上不够生动形象,总之,典型形象所具有的特点不那么突出,我们称此形象为一般人物。
14、环境:(118页)
A、定义:所谓环境是指环绕人物、形成其性格、造成其命运或心态,并促使其行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B、环境在叙事文本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人物塑造和故事发生发展取得可心性的根据。
C、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一切人际关系。
D、从环境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可分为:写实环境、假托环境和虚幻环境三类。
15、环境与人物的关系:(119页)
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也是现实生活中两者关系的艺术升华。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在环境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得到确立的。人与环境都必须通过对方而得到确立。A、环境创造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可以说,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其性格、命运和心态都是由各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的合力造成的。B、人作为社会生活的积极的、有意识的主体,在接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又总是通过自己的各种社会实践对社会环境进行着能动的改造。C、人自身也在能动地改造客观环境的过程中得到改造、丰富和提高。因此,作家要写人,也应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写人。
一方面,要写出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和制约,以便为人物提供活动的场所,揭示出人物性格、命运和心态所形成的原因和根据;
另一方面,还要写出任务改造环境的能动性,写出人物对环境所作出的种种反应和抗争,从而充分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及发展变化。
a、革命现实主义:最为充分的体现了环境创造人、人创造环境的辨证关系。因为无产阶级反抗和改造旧社会、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生活为其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b、批判现实主义:人物是被动的,更多地受到环境的压迫和制约,人的正茬功能心态和天性被扭曲,其抗争往往以悲剧而告终。
c、积极浪漫主义:借助理想化的人物与环境,来揭示人物创造和改变环境的充分自由。
d、西方现代主义:表现的是人物与环境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在强大的无法抗拒的环境面前,人物是那样的孤独、渺小和无能为力,种种不尽人意而又难以改变的环境,像梦魇一样束缚和压抑着人的个性,人物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感到荒诞、不可思议,产生怀疑乃至悲观绝望。
e、:后现代主义:“顽主”式的人物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和真理,人物似乎不再为环境感到焦虑、痛苦,反而获得一种游戏人生、玩世不恭、超脱环境的戏剧感。
这些关于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描写都有着现实生活的依据。人与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必然有不同表现,或更多地表现为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或突出体现了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因此,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北京中孕育出的文学作品,也必然会对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作出种种不同的艺术处理。
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作家的着眼点是人,环境的描写主要是为展示人物性格、命运或心态提供一个特点的历史空间和具体的活动场所。在人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还可看出作家的创作倾向和审美意图。人物与环境的描写不过是作家传达审美意识的方式和手段而已。
四、意蕴层:
1、意蕴层的地位:文学文本的现象层是由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包裹的,而文学文本的意蕴层是由文学文本的现象层包裹的。因此,相对于文学文本的语言层和现象层来讲,文学文本的意蕴层才是文学文本的内容、实质、核心和灵魂之所在。所谓意蕴层是指文本的现象层——现象体系所蕴含的审美意识。
2、文学文本中作为能指的形象(现象层)与作为所指的意蕴层之间的关系是既不能二分的,也不是任意的,某种意蕴只能包括在某个形象之中。
“不能二分”:指文学文本的意义不能从形象和现象层之中分离出来。意蕴不可能脱离现象层而独立存在。
“不是任意”:是说一定的的意义,只是通过特定的形象来表现形象和意义之间是不可更替的对应关系。
文学文本的意蕴即文本现象层所蕴含的意义,这种意义潜藏在形象之中,并不具有独立的形态,因此文学文本的意蕴一般具有含蓄、多义的特点。
3、意蕴的层次:形而下意蕴层与形而上意蕴层。(124页)
⑴形而下意蕴层:是指文本的现象层通过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所传达出的比较明确、具体的情感和观念,亦即本事意蕴。(《红楼梦》:封建社会的“缩影”。)
⑵形而上意蕴层:又称审美意蕴,它超越了特定社会历史内容,是带有全人类性的,更为普遍、永恒的一种精神体验和哲理思考,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询和追问。(《红楼梦》: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如黛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些追问和感叹,都超越了个体有限生命,超越了具体时空,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对人的命运的体悟和感叹,体现了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人类情怀。)
审美意蕴明显大于本事意蕴,它具有超越本事的普遍性,反映了普遍的人生或人性的哲理。
4、本事意蕴与审美意蕴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一个文学文本应同时包含本事意蕴和审美意蕴,这是由文学文本意蕴的特点决定的。
特例:A、在一个文本中只有本事意蕴,缺乏审美意蕴。(大众文化、通俗文学)。因为,形而上的意蕴可以说揭示了社会生活或人性的某种深层内质的思想,文学文本只有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才可能蕴含深层意蕴。而此类文本以故事见长,传达给我们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B、文学文本的现象层具有明显的隐喻性或象征性,从而使其超越了本事意蕴而直接进入审美意蕴(现代主义)。
5、文学文本意蕴的价值:
⑴本事意蕴: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题材。A、题材的选择对文学文本的意蕴有一定的影响→表现重大题材。B、文学文本意蕴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题材,文学文本还包含审美意蕴。
⑵审美意蕴:其价值的大小更多的取决于作家的主体因素(开掘、思索人生的哲理),能否从本事意蕴上升到审美意蕴是决定意蕴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判断一个作家思想与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准。
6、文学文本的主题:与艺术形象交融在一起的,饱和着作家审美情趣的一种意蕴,亦即为艺术形象所包含的审美意识。(126页)
7、文学文本主题的构成:(128页)
⑴作家力图通过文本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即作家立言之本意。(主动的)
这是作家试图言说的意思,表现了作者本人对题材的理解和解释,同时又是他个人创作意图的体现,由此就构成了作者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赋予。(基础来源)——《红楼梦》:对已经逝去的安福尊荣的封建贵族生活的无限留恋,对大厦将倾的哀婉以及对社会显示的不满等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愫;抒发那种人生如梦、自色悟空以及无才补天等人生感慨;其总的基调是伤悼、悲慨。
⑵接受者从文本中发现并阐发出来的审美意义。(被动情境下的相对主动)
文学文本形象本身蕴含的蕴意,存在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不断的理解和阐释中,是动态的,读者的理解只可能是形象本身蕴含的蕴意的一种,只可能接近它却无法达到把握它。文学文本的主题有待解释,需要解释,以至于解释不尽,说不尽,便成了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以自己的体验去感受去理解去创造的独特魅力。(“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红楼梦》:表现了反封建的思想情感,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其总的倾向在于反叛性、批判性。
⑶尚未揭示出来而又包含在文本形象中的审美意义。(不确定的、潜在的)
这是形象本身蕴含的蕴意。文学文本主题在文本中存在的唯一形态,形象本身所蕴含的蕴意最符合我们理论上的文本意蕴,文本的主题是存在于形象之中的。它在理论中最接近于主题,但转化为现实形态时必须依赖读者理解,但不等于读者的理解就是形象本身蕴含的蕴意。
8、主题的多义性:是指一部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因而有各种不同的释义。(130页)
9、对哈姆雷特的不同理解和评价:(131)
10、多主题:由于文本现象层的复杂与丰富,使其蕴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意蕴。
正主题:在多主题的文本中,主题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相对的,其中必有一个居主导地位,我们称之为正主题。相对来说,居从属地位的称之为副主题。
五、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文本的含义及其结构层次的划分?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文论中不同的文本理论?
2、如何理解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何谓语境?多义性的生成与语境有什么关系?
3、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心态型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4、如何理解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情节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5、什么是文学文本的主题?为什么不能将主题仅仅归结为一种思想?主题的多义性指的是什么?造成主题多义性的原因何在?
第五章 文学创作
一、创作主体:
1、文学创作主体:是作家,即从事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并最终写出文学作品的作家。(182页)
2、创作主体有相应的规定性,表现为受动性和能动性:(183页)
⑴所谓受动性是指作家要受到他所生活的是嗲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作家不可能任意地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作家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见解、能力和审美智能结构、心理结构,归根结底都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不可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
这就决定了作家创作的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所欲表现的主题意蕴,一般都很难超过他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
⑵能动性是指作家的创作以及审美智能结构和心理结构虽然受制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但这并意味着作家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作家的能动选择接受的。由于作家的这种能动性,所以生活在同一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作家会有不同的创作。
2、文学创作的动机:是基于人的高层次需要即审美需要产生的,它是激发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并把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意象活动、言语活动等引向特定的艺术对象,进而把特定的艺术对西哪个熔铸成艺术形象的心理原动力。(184页)
文学创作的动机非常复杂,各个作家有不同的情况。一般说来,可以分为表层动机、深层动机和临近动机。
3、集体无意识: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它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积淀物,是某种遗传的心理气质,这种遗传的心理气质显现在反复出现的某些意象、故事和想象之中,作家正是受了它的影响,才创造出了触及他的民族之魂的伟大的文学作品。
二、创作客体:
1、创作客体:是进入创作主体的实践和创作活动领域,和创作主体发生对象性联系的客体对象。(189页)
2、创作客体的规定性:(189页)
A、创作客体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存在。
B、创作客体不能脱离创作主体而存在。
C、创作客体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有自然界的方方面面,也包括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同时还有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意识、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等。
三、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的统一:(191页)
文学创作是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的有机同意,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主体的审美心理和客体的审美特征的融合。
B、主体的审美追求同所创造的审美形象的融合。
四、文学创作的构思与传达:
1、艺术积累:是指作家运用自己的艺术眼光能动地观察、吸收、掌握和占有创作素材。(195页)
艺术积累的基本途径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和体验。
2、艺术体验:是作家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身体力行地经受和体验自己将要表现的对象。(196页)
3、文学创作的实施阶段包括艺术触发、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这样三个步骤。(197页)
4、艺术触发:指的是作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或创作愿望而开始进入创作过程。(197页)
艺术触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外界事物的刺激,一个是作者的内心的孕育。(198页)
5、艺术构思:所谓艺术构思是作家对静观默察得来的、已经烂熟于心的材料聚精会神地进行想象、联想,以致虚拟、结构、组合,直至按照一定的意图孕育出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构思由艺术触发开始,到孕育出艺术形象大致结束,其中心任务是孕育出艺术形象。就一般情形而言,它包括主题意蕴的提炼、艺术形象的孕育、结构的安排和艺术形式的探寻等一系列环节。(199页)
6、在艺术构思中,原型和母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型”即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对于文学艺术构思来讲,原型的作用表现为:原型中蕴涵着文学创作活动的主体根源,原型为艺术构思提供基本的主题,原型直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原型结实创作中的非自觉性现象。(203页)
7、一般人都认为最早使用形象思维这个概念的是别林斯基,他说过“寓于形象的思维”。(206页)
8、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它是指创作过程中物理的对象和心理的对象始终以审美的具象化的形式存在于创作主题的头脑中,作家在对其进行选择、加工、虚拟、假设、延伸、发展的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渗透其中,构思出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206页)
9、与一般思维方式相比,形象(艺术)思维的特点:(206页)
A、形象思维与感性材料接触,并使二者结合在一起。
B、形象思维属于辐射性的创造思维。
C、形象思维的最终结果,是要得到一个能够把作家所观察、积累到的所有事物、人物的本质特征,都概括进去的新的形象。
D、形象思维过程中也有分析和判断,但这种判断是对感性材料的分析和判断,它并不是看其是否契合所谓的理性的结论,而是看其是否能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作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
10、灵感:所谓灵感是指艺术构思和形象思维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特别高涨而导致感悟和认知发生飞跃升华的心理现象,其表现形态是对某一对象或某一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209页)
灵感思维的特点:偶发性、短暂性、亢奋性、创造性。
11、审美情感:不同于一般的情感,它是积淀着人类审美意识和社会生活意蕴的情感。它总是内在地、动态地融合于诸种审美心理形式和审美心理能力中和审美意象、审美形象孕育的各个阶段,并把理性的认识内容渗透到作品所虚构的形象体系的意境、情韵之中。(211页)
12、想象:是一种在观念形态上再造或创造现实的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也是艺术构思的一种心理机制。(211页)
13、艺术虚构: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展开方式,是艺术想象力高度发挥并达到成熟的结果,也是对生活素材进行集中、概括、移植、改造、补充、夸张、融合,使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典型、更理想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虚构是要靠想象来实现的。(213页)
五、创作个性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1、创作个性:是指作家的兴趣爱好、禀性天赋、气质性格、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个性心理特征融进作家的创作,并在作品中作为一种鲜明的特色呈现出来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作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个体性的东西。(217页)
2、文学风格:所谓文学风格是在一系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显示出来的作家的精神个体性。(223页)
3、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9224页)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文学风格是创作个性的外在表现。一个作家只有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才能在文学创作和作品里展现自己的风格。一个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说明他在思想上、艺术修养上以及审美情趣上都相当成熟,他的思想情感积淀、审美体验、审美意象的构建格局、艺术表现方式都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仅仅属于自己的精神个体性。当这种个体性表现在作品里的时候,其文学作品就明显地呈现出文学风格来。
六、思考题:
1、掌握创作主体、创作客体、艺术触发、艺术构思、形象思维、灵感、创作个性、文学风格等概念。
2、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客体是怎样统一的?
3、艺术构思中,作家的思维形式和心理机制起着怎样的作用?
4、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关系怎样?
第六章 文学思潮、流派与类型
一、文学思潮:
1、定义:所谓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运动或时代变革的推动下,一些政治文化思想相近、创作主张和审美追求相似的作家共同形成的带有广泛社会倾向性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230页)
2、文学思潮出现的原因:(231页)
A、外在原因,由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所引起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是文学思潮形成的根本原因。
B、内在原因,文学自身的运动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学思潮发生的原因。
3、文学思潮不等于创作群体,也不等于文学流派,有着严格的规定性。(230页)
A、文学思潮的形成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与社会历史条件的情况及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的变化相关,在艺术上或创新,或变革,或复古,或背离传统,大多倡导新的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和文学主张。这些具体表现在:开辟新的题材领域,变换新的表现角度,开拓新的表现手法,复兴传统思想或技巧等。
B、文学思潮表现为一定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
C、文学思潮以一定的文学思想作为旗帜。
D、文学思潮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作品、文学理论著作、文学批评著作作为实绩。
二、文学流派:
1、定义:所谓文学流派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由思想倾向、艺术倾向、文学见解、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结合形成的,并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学成果为标志的文学派别。(233页)
2、特点:(234页)
A、有一个相当数量的作家群。在此创作群体中必须有一个或几个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们以自己的创作成就,反映了这个群体的创作特色。
B、这个作家群在思想倾向上是一致的。
C、这个作家群体文学观念相近,文学见解、创作主张、审美追求等有相同的地方。
D、这个作家群所创作的作品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风格即形成了流派风格,他们彼此间风格可能有差异,但在这些个性之中仍有共性特点即流派特点。
三、文学类型:
1、定义:文学类型即文学形态类型,它是指因艺术精神和形象创造的不同而创作的形态。
2、文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分类:
⑴文学体裁的划分(以外在语言形式或结构样式为标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
文学体裁是对文学种类的研究,属于文体研究——客观的。
⑵文学类型:是指文学创作活动中因为艺术精神和表现形态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文学类型。
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3、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文学犹如镜子映照生活——文学与生活一样;文学犹如灯照亮生活,给人以理想与希望,追求与期盼——文学有别于生活。
四、现实主义:
1、作为文学理论概念:现实主义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2、现实主义文学类型的基本特征:
⑴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的文学精神。强调文学要正视现实、忠于现实,强调在历史的发展中表现人生、揭示人性。
⑵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写实性的表现形态。
A、其塑造的文学形象贴近现实,可以假乱真,为了达到此效果,其非常注重艺术描写的客观性和具体性,注重艺术描绘的精雕细琢。
B、它追求细节描写的准确和真实。
C、它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达到表现现实的目的。
现实主义在表象形态的写实性只是一种现象,它其实也是对生活现象进行某种提炼、概括后的产物。虚构性才是其核心。
艺术概括:文学艺术所创造的个别形象,应该具有概括性即能够通过某个具体个别的艺术形象开反映更广泛的社会内容,甚至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个本质性或规律性的特点。
⑶现实主义文学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方式。
“典型化”:通过收集、分析种种社会现象,抓住提炼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社会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虚构,重新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能够通过个别显示一般的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
为了如实的反映生活的真实、发展的逻辑,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主观愿望。(如:曹雪芹、巴尔扎克等)
现实主义作家的倾向性是通过叙述过程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
⑷现实主义文学注重从社会关系上描写生活和塑造形象。(典型人物应放在典型环境中。)
相关话题/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教案(下)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教案(下)第一编宋代文学第一章 绪 论宋代是中国文发展的又一高峰。表现之一是各种文体都十分繁荣;二是文学批评的自觉、发达;三是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家;四是作品的数量惊人。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散文方面,韩愈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在唐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教案(上)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精品课程教案(上)第一章 《诗经》古人曾经讲过: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而一部文学史有浩如烟海的作品,有灿若星河的作家,我们又从何说起呢?我们打算从两个字说起风骚。清人赵翼有诗云:李杜文章万口传,至今己觉不新鲜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1洪子诚版本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
【文学思潮与运动部分】 第一个十年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背景:a上世纪末,诗界革命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b 晚清裘廷梁提倡白话文运动,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c 1911年辛亥革命和1915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01古代文学完美打印版_袁本
第一编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选自《毛诗大序》 二、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谐,无相夺论,神人以和。曰:於!予击石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正本考研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1.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①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②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③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2.我国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修改版)
中国文学史 笔 记 整理版 导 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古代文学史(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考研要点超全笔记整理)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古代文学答题参考笔记
导 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古代文学笔记(南开+高教)
古代文学笔记(转)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英国文学复习要点_教材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
英国文学复习要点(教材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 Part One: Early and Medieval 1. Beowulf: national epic of the English people; Denmark story; alliteration, metaphors and understatements. *2. Romance (名词解释) (1).The basic material of medieval romance is knightly activity and adventure; we mi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312019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学、MTI考研调剂安排
根据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安排和关于《2019年我校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的通知》(链接附后)要求,现将法语语言文学、MTI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工作安排如下:一、接收方向、缺额及条件 专业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30《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辅导 主编:秦为忠 编写:秦为忠 牛旻 刘永隆 张可杰 石若英 郭丽莺 胡晓亚(以编写章节为序)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考点综述: 1、基本概念: 文艺学 文学理论 文学哲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2、基本原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92019年黑龙江大学关于物理电子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农艺与种业专业调剂的通知
各位考生同学:根据前期工作情况,现启动电子工程学院:物理电子学专业,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满语),农作物研究院:农艺与种业专业新一轮调剂工作。开通调剂系统的时间定3月28日14:30至3月29日2:30。特此通知。黑龙江大学研招办2019年3月28日 ...考研调剂信息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9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论述 根据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的参考书和资料整合而成
现代文学简答1.怎样理解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①新文化运动对传统采取猛烈抨击的态度,一时来不及分析传统文化中合理的可供现代转化运用的成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冲破旧垒,开拓新路,显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②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做整体性歧化选择,并对传统文化采取以批判为主的态度,也带来负面影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现当代文学资料考研保密版(北大、复旦、武大、南开)
编委(18人):何明(北大)、王娟(北师)、罗国斌(人大)、杨新明(清华)、郭建平(社科院语言所)、任乐平(北语)、张志亮(复旦大学)、田雪华(华东师大)、辛军强(南京大学)、随红侠(南开大学)、朱生喜(武汉大学)、蔡小平(华中师大)、李志勇(浙江大学)、刘璐(山东大学)、徐宏(吉林大学)、高满军(东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