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考研复习讲义黄达(14)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2-05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相当于对你的存款征收了税收,通货膨胀率越高,存款就越不划算。在高通货膨胀时期,人们会提取存款,手持现金购买实物资产用以保值,从而使通货与存款的比率自然会上升。反之,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就可以得到较好地发挥,人们存款就很划算了,通货比率就会下降。 
(一)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
3、存款的名义收益:存款利率越高,我们到银行去存款的动机就越强;反之,存款利率越低,我们到银行去存款的动机就会相应地减弱。
  银行的名义存款利率只是影响我们是否到银行去存款的重要因素之一。存款利率的下降,甚至是零利率,也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不需要银行的存款服务了。财富量越大,通货比率会越低;反之,则会越高。  
4、享受银行服务的便利程度:银行服务越便利,对现金的需求就会越少。
5、银行恐慌 :是指存款者因对银行失去了信心,纷纷到银行挤提存款而导致银行流动性严重不足,进一步导致银行大量倒闭的现象。
  发生银行恐慌时,人们担心在银行的存款血本无归,就会聚集在银行的门口排起长龙提取存款,导致银行存款的急剧下降,通货急剧上升。

(一)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
(6)地下交易
地下交易是指违返现行法律或规章制度的交易,在这些地下交易中,都会采用现金结算的办法。此外,交易者为了逃避税收义务也会用现金支付,而不会采取支票转账的办法。所有这些交易中,如果用支票进行结算,很容易被监管者进行监控,就极大的提高了他们进行地下交易的风险。
地下交易活动越猖獗,对现金的需求也越高,从而会提高通货对存款的比率。
(二)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
1、银行投资工具的收益率:商业银行用于超额准备的金额越多,可用于发放贷款或购买其他收益证券的金额就越少,银行投资工具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也越高,这样,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的动机也越弱。反之,商业银行可用于投资的工具的收益率越低,那么,它持有超额准备的收益损失则越小,机会成本也越低,因而,持有超额准备的动机可能会越强。
2、贷款的风险:借款者的信用风险越高,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就越弱,因为在这时发放贷款,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还要连老本都亏进去。
经济衰退,企业的存货普通增加,资金周转缓慢时,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它的超额准备比率也会大幅度地上升。

(二)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
3、预期存款外流:如果商业银行预期存款可能大量外流,它就必须提高超额准备,以应付存款者的取款需求。所以在节假日来临之季,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会上升。
4、存款流量的稳定性:存款和取款流量越稳定,银行面临突发性的流动性冲击的可能性越小,从而对超额准备比率的需求也越低。
5、借入准备的难易程度:当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冲击时,如果它很易地从中央银行或同业拆借市场上借入资金,而且借入准备的成本又较低,那么,它所需要的超额准备就越少;反之,如果从中央银行或同业拆借市场借入准备越麻烦,成本越高,那么,它所需要的超额准备就越多。因此,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的需求与借入准备的难易程度呈反方向变化。


(三)影响非交易存款与存款比率的因素
1、财富总额:财富增加会使t上升,货币乘数m1下降。
2、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定期存款利率上升、支票存款利率上升、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会导致t的变动。

对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进行总结:法定存款准备金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c、t由社会公众的行为决定的,e是由商业银行决定的,因此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共同决定的。

第五节  货币供给模型
一、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MS = B×m
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而且是这两个因素的乘积。
(一)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货币乘数m一定时,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成正比。影响B的因素的变动,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在货币乘数一定时,货币供给发生变动。
(二)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成正比。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的改变,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动,在基础货币一定时,货币供给发生变动。

二、货币供给模型
三、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



第八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demand for money):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经济中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的货币量。
    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
二、货币需求的划分
  (一)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
  (二)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否考虑价格变动情况)

第二节  传统货币数量说
一、传统货币数量说
(一)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      MV=PT
     MV=PT(P表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T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
   
费雪方程式的假设前提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灵活性,只要有过剩的劳动力,工资就会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降低失业率,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这样,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灵活性时,经济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实际产出的变动也很小。 T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所以总交易量在短期内不变。
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动,V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在短期内可视为一个常量。

(二)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侧重于微观角度,把持有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研究。
 影响人们持币的因素:
 (1)财富总额   货币需求与财富总额成正比
 (2)持币的机会成本
 (3)人们对未来收入、支出、物价的预期
     →Md=kPY   
其中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Y为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    

(三)两者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剑: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
 2、研究方法不同
 费:流量法,与支出流量相联系,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所以称为现金交易说;剑:存量法,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来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称为现金余额说
 3、对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
费:从宏观角度考虑;剑:从微观角度考虑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  
一、货币需求的动机
(一)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一货币需求的数量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为应付那些意料之外的支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一货币需求也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而且也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M1=L1(Y) ( M1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和谨慎性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
(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指为了在未来的某一恰当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典型的投机活动就是买卖债券。
(三)投机动机
凯恩斯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的利率水平。若利率低于这一正常值,预期未来利率会上升,债券的价格就会下跌。为了避免债券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人们就会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超过了人们认为的正常利率时,预期利率将下降,债券价格将会上升,因而人们在目前购进债券将会获得一定的资本收益。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水平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就会抓住机会买进债券,导致投机性货币需求越少;反之,利率水平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就会纷纷卖出债券持有货币,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
M2=L2(r)   ( M2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Md=M1+M2=L1(Y)+L2(r)       
    式中,Md表示货币总需求;M1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和谨慎性货币需求;M2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r表示市场利率;L1表示M1与Y的函数关系;L2表示M2与r的函数关系。

三、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结论
2、得出的三个结论:
(1)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
(2)在货币需求波动很大时,货币流通速度也必然有较大的波动
  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流通速度并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即使是在短期内,技术条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货币流通速度也将是不稳定的。将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代入费雪方程式就可以得到:V=PY/Md=Y/〔L1(Y)+L2(r)〕
(3)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很大时,货币需求量M与名义收入PY之间具有不稳定的关系

四、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950年代之后,不少经济学家对货币需求的动机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修正和完善了凯恩斯的理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均突出强调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一)鲍莫尔——托宾模型
  鲍莫尔(W.J.Baumol)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只是收入的函数,而与利率无关。鲍莫尔则通过分析,发现即使是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同样是利率的函数,而且同样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一)鲍莫尔——托宾模型
假定:1、人们收入的获得和收入的使用一般不会同时发生
      2、人们有规律地每隔一段时间获得一定数量的收入Y,支出是连续和均匀的。
      3、每次出售债券与前一次出售的时间间隔及出售数量K都相等,假定每次出售债券的交易费用为b
   当交易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的交易费用就可能超过利息收入,因此消费者必须在利息收入和交易成本之间进行权衡。持有货币余额越少,损失的利息收入就越少,但需要出售债券的次数就越多,从而交易成本就越大。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将会选择一个最优的货币持有量,使得利息损失和交易成本之和最小。
(一)鲍莫尔——托宾模型
则债券出售次数为Y/K,交易成本为b×Y/K,平均货币持有额为K/2,损失的利息收入为K/2×i
消费者的总成本C= b×Y/K+ K/2×i,
对K求导,得出K=(2bY/i)1/2
所以最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平均持有量:L11=K/2=1/2×(2bY/i)1/2
这就是著名的“平方根公式”,它表明,当交易量或佣金增加时,最适度现金余额将增加,而利率上升时,最适度现金余额会下降,但变化不是成比例的。

交易需求
(二)惠伦的谨慎性货币需求
凯恩斯认为谨慎性货币需求也只与收入水平有关,但惠伦等认为,影响谨慎性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非流动性成本、持有谨慎性货币余额的机会成本、以及收入支出波动的方差。
非流动性成本越高,谨慎性货币需求越高。
谨慎性货币需求随非流动性成本的上升而增加,随机会成本的上升而下降;反之,随非流动性成本的下降而减弱,随机会成本的下降而增强。
支出波动的方差越大,谨慎性货币需求越高。

相关话题/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