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第6集(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7-09
(这样的地方)是人类的独特需求
第四部分:as opposed to shelter, which is a distinctly animal need
这部分与上文构成两组相对的概念:shelter与a sacred place of peace对应;animal need与human need对应。这两组相对的概念用短语介词as opposed to连接。as opposed to的意思相当于rather than,译成“而不是”。名词shelter表示“避难所”或“栖身之所”。接下来的定语从句的关系词which指代shelter,表明shelter is a distinctly animal need,与a sacred place of peace is a distinctly human need形成对照。这部分可译成:
而不是栖身避难之所,那只是动物所需要的。
综合上面各部分的译文,然后再进行加工、润色,最后的译文可以是:
精品译文 译文1:一个能让身心安宁的憩息圣所,无论它多么简陋,都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需求,它不同于仅供遮风挡雨的栖身避难之所,那只是动物的本能需求。
这个译文比较贴近英文原文的结构,但读起来显得有些凌乱和松散,缺乏紧凑感。于是我进一步润色修改成:
译文2:人类与动物对于居所的需求迥异,人类需要的是一个能让身心安宁的憩息圣所(尽管或许很简陋),而动物所需的只是一个供遮风挡雨的栖身之所。
这里我采用了总分结构:先表达人类与动物对居所需求的差异,然后再具体说明差异所在,在行文上也注意句式结构的对称。另外,我把原文中用逗号分隔的插入语however crude it may be放在括号里,作为附带说明的内容,使得行文不显得拖沓。
满胜老师点评
从句法结构角度来看,本句并不难。翻译时,需理解however表达的让步含义,as opposed to表达的对照含义,并找到这两组相对的概念:a sacred place of peace与shelter,human need与animal need。
从实词翻译角度来看,要注意peace、crude、distinctly和shelter的翻译。
下面译文的错误或疏漏之处都在于没有彻底理解上述这些方面。
译文1:无论地方多么简陋不堪,寻求一片静谧圣土是人类特有的需求,而动物需要的仅是避难栖息之地。
这个译文尚可接受,但是有两点不可取:
一是译者把“无论地方多么简陋不堪”与“一片静谧圣土”分述成两句,造成了“地方”与“一片静谧圣土”之间的语义脱节。译文中的“地方”前面没有任何修饰,而英文原文的place带有sacred和of peace两个修饰语。因此,这个译文窜改了英文原意。
二是前后的对比在句式结构上不对称。讲到人类的需求时使用的是动词“寻求”,在讲到动物时却没有使用相应的动词来呼应。从而使整个译文显得有些凌乱,不紧凑。
译文2:一个平静的神圣之所,不管多么不讲究,也明显是人类的需求;而不仅仅是一个住所,那只是动物的需求。
该译文中的分号使用明显不当。译文比较拘泥于英文句式结构,而没有讲究中文的对称。
译文3:然而,一块神圣的和平之地,或许可能是粗糙的,但它都是一种人类本能的需求,和庇护所相反,那只是动物的本能需求。
译者没能准确理解peace、crude和as opposed to的含义。
译文4:尽管可能有点简陋,但这一神圣和平之地明显象征着人类需求,就好比外壳明显象征着动物需求。
译文中出现了“外壳”一词,乍一看让人莫名其妙,仔细一想,译者一定是错把shelter当成了shell,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可能是受到“外壳”的影响,译文中出现了“明显象征着”“就好比”这样的凭空捏造之语。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3 The gardens of the homeless, which are in effect homeless gardens, introduce form into an urban environment where it either didn’t exist or was not discernible as such. (第48题)
妙语点睛 第一部分:The gardens of the homeless, which are in effect homeless gardens
在第(46)句译文的解析中我已经解释过了,作者说“the gardens of the homeless实际上就是homeless gardens”,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句中的the homeless指无家可归的人,homeless指没有居所。通常情况下,花园(garden)是跟家(home)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句中的这些花园没有与之配套的家。从下文也可以找到证据:These gardens are in effect little precincts. It is in such well-defined precincts that human repose first becomes possible.(这些花园实际上就是一小块围地,正是在这些划界明确的围地上,人们才可能首次得以憩息。)
从这个下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花园不是建在房屋旁边的,所以称作homeless gardens(无家之园)。我在网上看到的其他译文都没有理解到这一层:
“无家可归者的乐园,实际上是一个毫无家气息的地方”
“无家可归者的花园实际上其本身也无依无靠,自然天成”
“无家可归的人的花园,事实上是无家可归的花园”
“那些无家可归者的花园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家园”
其中in effect意思是in essence,可译成“实质上”或“实际上”。这部分译文可以是:
无家可归者所建的花园,实际上就是有园无家的花园
或者:
无家可归者所建的花园,实际上就是无家之园
第二部分:introduce form into an urban environment
关键是要理解form一词。也许有读者会纳闷:作者在这里为什么突然用了form一词?这是何意?我们需要在语境中仔细推敲,并结合上文非限定性定语从句which are in effect homeless gardens来理解。作者通过使用斜体对form进行了强调,是想与这个定语从句形成对比,同时在用词上用in effect(实质上)与form(形式上)进行呼应。作者的逻辑是:既然这些在城市中搭建的花园不是建在房屋旁边的,实质上只是homeless gardens(无家之园),那么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garden,只是把garden的形态或形式搬到了城市而已。简言之,这些在城市中搭建的花园只有garden的形式(form)而没有garden的实质(因为没有依附于一个home)。
这部分译文可以是:
把花园的形态引入到城市环境中
第三部分:where it either didn’t exist or was not discernible as such
这部分是本句的难点。首先,这里where引导一个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an urban environment。
其次是it的指代问题。it不是指an urban environment,而是指form,即“花园形态”。在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中,若出现代词,那么这个代词一定不是指代先行词,因为先行词已经被where指代了,所以不可能再次出现在定语从句中。再比如这个句子:
I looked around the bar and then back into the map, picking up the river where we would enter it.
句末的代词it不是指代river,而是指代map。这里的river是指地图上的河流。整句话的意思是“我环顾酒吧四周,然后又回到眼前的地图,找到上面的河流。我们都是通过这个河流来进入地图的。”
第三是关于as such。从结构角度来看,这里such是一个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名词form;从意义角度来看,as such的基本意思是“照此,像这样;事物本身”等含义,但在具体的翻译语境中要灵活处理;从用法角度来看,as such可以用在否定结构中,表示前面提到的某个名词或某种情形的描述不是非常准确。请看例句:
I am not a learner as such—I used to ride a bike years ago. (我算不上是真正的自行车初学者,因为我几年前骑过自行车。)
Even high-tech lie detectors don’t detect lies as such; they merely detect the physical cues of emotions, which may or may not correspond to what the person being tested is saying.(即使高科技的测谎仪也无法识破谎言本身,它们只能识破情绪上的生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和受测者所讲的内容可能相符也可能大相径庭。)
这里的as such就属于用在否定句中的情况,其中such指代lies。在上面的考研句子中,as such也是用在否定句中的,大意是“这样形态的花园没有被人们当做花园辨认出来”。
其实,as such在2010年考研翻译第49题中就出现过:
In Europe, where forestry is ecologically more advanced, the non-commercial tree species are recognized as members of native forest community, to be preserved as such, within reason.
我在那里详细讨论了它的含义和用法,请大家参见P247。
第四是时态对比问题,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前面主句的谓语动词introduce采用了一般现在时态,而这里定语从句的谓语didn’t exist or was not采用了一般过去时态。在翻译时应该反映出这种时间变化关系。
综上分析,整个定语从句where it either didn’t exist or was not discernible as such在意思上等同于:This form of garden didn’t exist or was not discernible as such in an urban environment。可以译成:
此前,这样的花园形式在城市中要么不存在,要么即使存在也没有被人们当做花园辨认出来。
综合上面各个部分的译文,然后再进行加工、润色,最后的译文可以是:
精品译文 无家可归者所建的花园(其实就是无家之园)是把花园的形态引入到城市环境中,而此前,这样的花园形式在城市中要么不存在,要么即使存在也没有被人们当做花园辨认出来。
满胜老师点评
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来看,本句的难点在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上,要搞清楚where是指代environment,而it是指form。其次,还应把握as such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应注意时态的今昔对比,我在上面的译文中是用“此前”将这一点传达出来。我所见到的大多数译文都没有察觉到这样的时态对比,因而导致前后语义矛盾:上文刚说已经把form引入到了城市,下文就说在城市不存在这样的form。
从实词翻译的角度来看,难点在于要准确理解homeless gardens和form的含义。
下面译文的错误或疏漏之处都在于没有彻底理解上述这些方面。
译文1:无家可归者的乐园,实际上是一个毫无家气息的地方,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种新的形式,而这样的城市环境中,形式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就完全不是以这种明显的方式存在。
在这个译文中,作者将gardens译成“乐园”,改变了原意;将homeless gardens译为“一个毫无家气息的地方”,理解错误;将form翻译为“形式”,过于僵化,语义未出;同时,也没有体现时间的今昔对比。整个译文让人感觉译者并没有理解英文原文。
译文2:无家可归者的花园实际上其本身也无依无靠,自然天成,这些花园将某种“形态”的概念引入城市,这种“形态”在城市里要么不存在,要么不明显。
同上面的译文一样,该译文的译者也完全误解了homeless gardens的含义。他把form译成“某种‘形态’的概念”,而没有明确指出是花园的形态,显然是对form理解得不透彻。而且,译文中也没有体现时间上的今昔对比。
译文3:无家可归的人的花园,事实上是无家可归的花园。它为城市环境引入了一种形式。这些城市要么没有,要么没有如此显眼的花园。
这个译文的译者同样没有理解homeless gardens的含义,将其译成“无家可归的花园”,让人看了不知所云。整个译文几乎没有可读性。
译文4:那些无家可归者的花园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家园,同时花园被引入了城市,在那儿,它们之前即不存在也未曾像这样可以被辨识。
这个译文通过添加“之前”译出了时间对比含义,这点很好。除此之外,整个译文错误百出,没有可读性。比如译者将it either didn’t exist or was not...译成“即不存在也未曾”(应该是“既不”),是对原文的理解错误。我们都知道,“既不A也未曾B”是既否定了A也否定了B。但是英文原文并非此意,而是说“要么没有A,要么没有B”。请比较:
a. either not A or not B:要么没有A,要么没有B
b. not either A or B:既不是A,也不是B
译者把it either didn’t exist or...与it didn’t either exist or...混为一谈,而不知道二者语义是完全不同的。
由此可见,在翻译时,具备深厚的英语功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理解了英语原文的含义,才能将其翻译成地道的汉语。如果没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误解了英文的原意,那么再地道的汉语表达也只是译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14 most of us give in to 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 which we usually blame on som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until one day we 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 and feel the oppression vanish as if by magic.(第49题)
妙语点睛 第一部分:most of us give in to 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
在讲give in to之前,我不得不提及这篇文章的出处。这篇文章是从Gardens: An Essay on the Human Condition一书中选取的,在命题时进行了修改。在原文中,这段话是这样的:
Another urge or need that these gardens appear to respond to, or to arise from, is so innate that we are barely ever conscious of its abiding claims on us. I mean biophilia, as well as what I would call our chlorophilia. When we are deprived of green, of plants, of trees, most of us (though evidently not all of us) succumb to 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 which we usually blame on some psychological or neurochemical malady, until one day we 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 or park or countryside and feel the oppression vanish as if by magic.
我们看到,原文作者用的是succumb to,但出题人将其改换成了give in to。这一改换就出了问题。虽然succumb to与give in to都有“屈服”的意思,但succumb to还有“患上疾病”(succumb to an illness)之意,而在本文中,succumb to正是此意。并且我们看到下文作者使用了malady,也是“疾病,不健康”的意思。所以,此处的succumb to不能用give in to替换。对此,命题人似乎没有考虑到。
将succumb to改换成give in to还会对我们翻译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产生很大的误导。give in to 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很容易会被理解成“屈服于精神堕落”,或者“自甘精神堕落”“自甘道德败坏”等。其实,此处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应该译成“精神萎靡不振”,以表达不健康之意。
另外,这里的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与下文的the oppression是两个语义相近的概念,都是表达精神方面的问题。我们从作者对冠词的使用也可以觉察出来:先使用了不定冠词a,再使用了定冠词the,可知是第二次提到同一个概念。如果我们把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译成“道德败坏”,一方面无法与the oppression构成语义呼应,另一方面也无法与下文的until从句构成语义上的衔接——前半句说的是自甘道德败坏,后半句突然就变成精神压抑感的消失——显然二者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让人读了莫名其妙。
其实,作者的语义逻辑是这样的:当没有了绿植和树木,我们会感到自己精神萎靡不振,还常常将其归咎于心理原因;但这其实这不是心理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里缺乏绿植造成的;当我们走进花园,我们会突然感觉自己原先的精神压抑神奇地消失了。也就是说,看到绿色、绿植,我们的精神自然就放松了,不再压抑或萎靡不振了。只有这样,整个句子前后才能语义衔接,才符合作者在该句上一句中所说的“我们人类都有爱好绿植的本能需求”(Another urge or need that these gardens appear to respond to, or to arise from, is so innate that we are barely ever conscious of its abiding claims on us. I mean biophilia, as well as what I would call our chlorophilia. 注:bio-表示“生物”;chloro-表示“绿色”,比如“叶绿素”是chlorophyl;-philia表示“爱好……”。所以,biophilia意为“爱好生物”,chlorophilia意为“爱好绿植”)。
总之,把succumb to替换成give in to实属命题失误。上面这部分可译成:
此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自己精神萎靡不振
第二部分:which we usually blame on som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这是which引导的一个定语从句,其中which指代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同时充当blame的宾语。我们知道,blame的常用搭配是blame A on B,意为“把A这个不好的结果归咎于B这个原因”。也就是说,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精神萎靡)是结果,som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是原因。网上有译文没有看出这样的逻辑语义关系,把这部分译成了“在某些心理状态下我们通常归咎于道德败坏”,这样一来,“道德败坏”就变成原因了。这部分可译成:
我们通常把精神萎靡不振归咎于心理原因
第三部分:until one day we 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 and feel the oppression vanish as if by magic
首先,这里until引导一个时间状语从句,修饰定语从句的谓语blame,而不是主句的谓语give in to。为什么呢?因为until从句与which定语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更密切:定语从句中的som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与in a garden是一对反义概念,前者指心理因素,后者指外界自然因素,即physical conditions。两个从句连起来的内在逻辑是: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精神萎靡归咎于心理原因,直到某一天我们走进一个花园之后,发现自己精神放松了,不再萎靡了,此时才意识到,精神萎靡是受外界自然环境影响的。
其次要注意,不要把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直译成“发现我们自己在花园里”,而要译成“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花园”。因为当我们说find oneself doing something or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真正的意思是:某人本来并没有想做某事,却不知不觉地做了某事或处于某种状态。因此,在本句中,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是表示本来我们并没有打算去花园,但是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一个花园。
再次,这里的and表达一种结果,意思是:当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花园之后,就发现原来的精神压抑神奇地不见了。
另外,上文也说过,这里的the oppression与上文的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是两个语义相近的概念,都表示精神方面的问题。
综上分析,这部分可译成:
直到某一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花园,然后感觉那种精神压抑突然神奇地消失了
综合上面各个部分的译文,然后再进行加工、润色,最后的译文可以是:
精品译文 (此时,)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精神萎靡不振,我们常常将此归咎于一些心理原因,直到某一天我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个花园,然后感觉那种精神压抑突然神奇地消失了(,此时才意识到,精神萎靡不是由于心理原因而是因为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
满胜老师点评
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来看,要知道which是充当blame的宾语的,并且要判断出until从句的语义关系,知道它是修饰blame的。
从实词翻译的角度来看,要理解blame...on...这一搭配,同时注意对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的理解与翻译,并弄清楚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与the oppression是同义表达这一难点。
下面译文的错误或疏漏之处都在于没有彻底理解上述这些方面。
译文1:我们大多数人会深陷于精神萎靡的状态,并常常将此归咎为一些心理原因,直到某天我们发现自己置身花园中,感到如魔法般烦闷尽消。
这个译文尚可接受,不过其中把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直译成“我们发现自己置身花园中”,语义不是非常到位。
译文2:大多数人就会有灵魂堕落的感觉,对此,我们往往归咎于某些心理问题,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花园里,感觉这种心理压抑感奇迹般地消失了。
这里把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译成“灵魂堕落”,无法与下文的“这种心理压抑感”进行语义衔接。显然译者没有察觉到a demoralization of spirit与the oppression之间属于同义表达,没有理解a与the的微妙使用。此外,对find ourselves in a garden的处理也不到位。
译文3:我们当中大多数人都屈服于精神上的败坏,我们经常把这种精神上的败坏推卸到心理环境上,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花园当中,并感受到这种压迫感不可思议地消失了。
该译文与上一译文存在同样的问题。
译文4: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屈服于道德败坏,在某些心理状态下我们通常归咎于道德败坏,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身处花园,压迫感奇迹般地消失了。
该译文与上一译文存在同样的问题。此外,这个译文没有把blame...on...看成固定搭配,因而也没有理解其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从而产生了“在某些心理状态下……”这样完全错误的译文。
15 It is this implicit or explicit reference to nature that fully justifies the use of the word garden, though in a “liberated” sense, to describe these synthetic constructions.(第50题)
妙语点睛 第一部分:It is this implicit or explicit reference to nature that...
首先,从句法结构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强调句型It is...that...,被强调的成分是主语,所以在连词that后边接了一个谓语动词justifies。如果将强调句型改成简单句就是:This implicit or explicit reference to nature fully justifies...
其次,被强调的主语this implicit or explicit reference to nature要结合上一句On display here are various fantasy elements whose reference, at some basic level, seems to be the natural world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花园里所呈现的是各种奇幻的组成元素,这些元素从根本上讲,似乎就是指大自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上面这部分译成:
正是这种对大自然的暗指或明指(充分证明了……)
第二部分:that fully justifies the use of the word garden...to describe these synthetic constructions
这里我先暂时省略了garden后边的插入语though in a “liberated” sense,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不定式to describe与use之间的语义关系,即use the word “garden” to describe(用garden一词来描述)。
动词justifies的意思是“证明……是合理的”或“有理由做某事”,justifies the use of the word garden...to describe...的意思就是“证明用garden一词来描述……是合理的”。
这里these synthetic constructions指的是上文的arrangement of materials, an introduction of colors, small pools of water, and a frequent presence of petals or leaves as well as of stuffed animals,指的是流浪汉所搭建的一种“综合体”,也就是作者所说的homeless garden,以区别于常规的、建在房屋周围的garden。
相关话题/语法
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第5集
第十章 动名词与不定式 10.1 动名词与不定式作主语 10.1.1 动名词放在句首作主语 动名词作主语一般直接放在句首,谓语动词用单数。 1 Going to the school dance is a lot of fun. But sometimes, deciding who to go with isnt easy. 精品译文 去学校参加舞会可是件有趣的事,但有时决定和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7-09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第4集
真题再现:语法攻克考研英译汉1996年第75题 50 New forms of thought as well as new subjects for thought must arise in the future as they have in the past, giving rise to new standards of elegance. 妙语点睛 这里as引导方式状语从句,as they have相当于as they have arisen。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7-09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第3集
4.7 条件状语从句 这里只分析真实条件句,非真实条件句将在虚拟语气一章作详细讨论。 4.7.1 常用连词 最常见的引导词是if和unless。 61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62 You dont need an umbrella unless it is raining. 如果天没下雨,你就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7-09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第2集
3. 所选介词需与定语从句中的某个名词构成搭配(不常用) 121 I am sending you an inquiry, to which your prompt attention is highly appreciated. 妙语点睛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商务函电中。关系词which前面的介词to与定语从句中的名词attention构成固定搭配attention to,表示处理。 精品译文 兹寄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7-092020考研英语语法新思维 第1集
目录 CONTENTS 前言 PREFACE 第一部分 从句篇 第一章 定语从句 1.1 理解定语从句的关键:找到先行词 1.2 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 1.3 关系代词which/that/who/whom 1.4 关系形容词whose 1.5 关系代词what 1.6 关系代词as 1.7 关系代词than 1.8 关系副词when 1.9 关系副词where 1.1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7-092019年上海海事大学812语法与翻译考研大纲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812语法与翻译参考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第四或五版)章振邦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题型及分数比例共计150分1.语法选择题(涵盖各主要语法项目;50道四选一题目),共50分。2.句子扩展题(在不改变所给英语句型的基础上使句子复杂化,要求语法正确,语义合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2019年上海海事大学830日语语法与翻译考研大纲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830日语语法与翻译参考书:1、《日语语法》主编:王曰和,商务印书馆。2、《日译汉》、《汉译日》主编:高宁等,上外教出版社。题型及分数比例共计150分1.语法选择题 42分2.汉译日 36分3.日译汉 42分4. 日语小论文(700字左右)30分考试大纲:本考 ...专业课大纲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292019北语法语语言文学真题(回忆版)
基础法语选择题,比较基础.2.用代词回答问题,基础题3.连线题,动词和名词搭配,感觉有点难,很多不确定4.给出介词,和连词,选词填空5.阅读题,两个,感觉类似于delf那种,6.翻译很难,考到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奥人治澳法语综合语言学75第一题,填空,给出概念写名称,如:sociolinguist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8语法讲义.朱德熙.商务印书馆,1982
..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14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4-10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习题之现代汉语语法
2011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习题之现代汉语语法 2010 年 10 月 11 日 13:13 一、填空题 来源:万学海文 1.语法的三大特点是、、。 2.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是、、、、。 3.看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语素,主要是看:㈠是不是;⑵是不是。 4.词与词组合构成短语所用的语法手段主要是和。 5.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4英语语法新思维高级教程——驾驭语法 第5部分
6.5.3 不能用作状语的分词结构 在英文中,大多数分词结构都可以用作状语,但有一个例外,即不及物动词(如grow)的过去分词(如grown)不能作状语,但它的完成式(having grown)可以作状语。比如笔者看到很多同学在申请国外大学时,在个人自述(Personal Statement)里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往往会写出这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19英语语法新思维高级教程——驾驭语法 第4部分
Exercise 5.5 选择最佳答案填空。 1. in an atmosphere of simple living was what her parents wished for. A. The girl was educated B. The girl educated C. The girl&s being educated D. The girl to be educated 2. I still remember me to Beijing for the first time. A.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19英语语法新思维高级教程——驾驭语法 第3部分
第四章 不定式 在前面三章中,我们集中讨论了英文中的三大从句。接下来的三章内容我们将集中讨论英文中很重要的动词变化形式三种非谓语动词形式,即不定式(to do)、动名词(doing)和两种分词(现在分词doing和过去分词done)。 在本章中,我们主要是集中讨论不定式的用法,包括不定式在句中的作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19英语语法新思维高级教程——驾驭语法 第2部分
2.14 关系副词why 关系副词why的用法较简单,其用法特点有: 1. why在定语从句中作原因状语,修饰从句的谓语动词; 2. 其前先行词必须是表示原因的名词,如reason, cause等; 3. 只引导限定性定语从句。这点不同于when和where。 请看例句: 1 This is the reason why I didn&t come here. 精品译文 ...英语词汇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