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普遍性。
社会事实是全社会成员共有的特征,而不是个别人的特征。
(三)社会事实的现象可分为两大类;
1.社会形态学-物质性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社会的结构性组成、社会的形态成分)
2.社会生理学:规范和价值(非物质性的)(道德、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社会潮流)
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
(二)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
(三)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于它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并重。
(四)具体方法:
1、统计法
2、共变法
3、控制比较
4、研究步骤:假设-推测-检验
第三节 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迪一方面承认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另一方面,他又坚持社会是不依赖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在的突出现实。是什么力量将不同的个人联结在一起构成社会的,便产生了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团结
《社会分工论》论述了由社会分工中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派生出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即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
《自杀论》探讨的是由社会整合的破坏而构成的对社会团结的威胁,以及社会对这些威胁的反应。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及其仪式在任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能加强社会团结。
一、社会团结的含义:什么是社会联系的纽带?
(一)在迪尔凯姆以前的论述:
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个人联结在一起的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订立的解哟。
2、孔德的国家强力论,国家依赖其强制性的力量将个体成员“束缚”到一起。
3、斯宾塞的自由竞争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的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力,而每个人的利益又只能在他人那里获得,由这种平等的自由竞争形成了社会。
(二)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ciousness):
迪尔凯姆认为将一群个体联结成一个社会的是该社会的集体意识,“同一社会一般公民所共有的信仰和情操的总体”。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在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上的一致性。
二、社会团结的类型: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结合的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低度的分工 高度的分工
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 微弱的集体意识
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复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低度的个性 高度的个性
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一致是重要的 抽象的一般的价值上的一致是重要的
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专门化的社会控制机构
较低的相互依赖 高度的相互依赖
原始的或乡村的 城市的与工业的
(一)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的那些不发达的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成一个整体,由于社会分工不发达,人们的经历,活动,生活方式都十分相同,对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个性都淹没在对集体的遵从中,并有一致的宗教和道德倾向。
约束性制裁(repressive sanctions),刑法将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良心的行为确认为犯罪,由此实现社会对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近代工业社会。在这种社会联结形式下,由于分工导致的专门化,增强了个体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分工越是细致,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依赖就越深入;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行动越是专门化,个性就越是鲜明,就越能摆脱集体意识的束缚。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每个人都按照社会的分工执行专门的职能。
复原性制裁(restitutive sanctions):包括民法年,商业法,诉讼法,行政法和宪法等。都涉及到维护或恢复合作关系,不是为了赎罪,而是为了将事物恢复原状,不像在机械团结的社会里,法律是一个集体的共同意识或情感的表达,而成了已分化的个人间有条件的行为规则。在个人意识或个人主义抬头的同时,集体意识尽管还存在,但其功能尤其是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和调节大为减弱。
(三)社会分工――功能分析
1、社会分工的功能。正常的分工是高度发达社会的特征,也是有机团结的基础。
分工是一种社会事实,分别研究了社会分工发展的后果和原因。分工是一种职业专门化。迪尔凯姆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分别考察了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
2、造成分工的原因,同一空间内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口密度增加,人们精神和活动方面的频率加大,必然导致生存竞争的激化,职业专门化是减弱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冲突,同时又能防止社会解体的一种合理选择,而不是个人兴趣。
3、社会分工造成的后果:
A、为个人意识和个性的发展造成了空隙,削弱集体意识。
B、造成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
4、社会团结的维持――中间团体,职业道德
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团结所面临的危险,原因与表现
(一)社会解组的危险:
社会解组: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式堆积的状态。从根本上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故障,从而使社会连结纽带出现松弛和断裂。
(二).变态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破坏作用
1、速度过快的分工:没能及时建立新的社会联系,脱离了原来群体,又未与新群体建立联系。“失范”
2、强制性分工(不平等分工):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财产继承引起的不平等,阶级不平等),加剧社会冲突,从而威胁社会秩序。
3、不协调的分工:由于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的不协调,劳动积极性缺乏。非人化的分工-纯技术的分工。
以上各种反常的社会分工的共同特点,它们不具有能够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牢固的道德基础,因而无法保证通过它们而发生改组的新型社会结构能长期维持下去。
(三)有机团结面临的威胁
1.整体层次上,共同价值方面缺乏一致,各自坚持自己的利益。
2.极端的个人主义: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决定作用,个人对社会的依赖,由社会分工所推动的结构变化与道德规范的变化并不总是同步的,在旧的道德规范不再起作用,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新旧交替期,会出现社会道德的真空状态。-对今天的现实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对自杀现象的研究
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式的理论研究的典范,研究重点是对自杀现象进行因果分析,寻找导致自杀现象的原因。
- 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1.自杀的定义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都算作自杀。
2.个人自杀事件与自杀率
自杀似乎纯属个人行为,对他的解释可由心理学完成。社会学研究的是自杀率。自杀仅仅是个人了结自己生命的方式,如果是社会支配的,那就证明迪尔凯姆的正确性。
自杀率: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所占的比例。既是由个人的自杀行为而构成的,但又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才可能具有的突生现象(犯罪率、离婚率、酗酒率)。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在自杀率变化与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联系,把自杀与自杀率区分开来。
3.为什么选择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直接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1、按社会原因所导致的自杀分为四类:
2、利己型自杀的原因: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松弛。主要分析了宗教信仰和家庭两种因素与利己主义自杀之间的关系。
(1)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自杀率较低,犹太教社会也一样;而在普鲁士、丹麦等新教国家中自杀率较高,这几种宗教都明确禁止自杀。但天主教和犹太教具有较强的团结性,自杀较少;相反新教对神的信仰建立在个人存在的意义上,鼓励自由思考,采取自杀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
(2)家庭对个人行动的影响。根据统计资料,未婚与已婚,已婚无孩与已婚有孩者相比,具有较高的自杀率。因为婚姻生活尤其是因孩子的出现而产生的家庭生活加强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同理,一个社会由于社会动荡和全民战争而加强集体情感时,也会抑制自杀。
(3)三条基本定律:自杀与宗教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自杀与家庭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自杀与政治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
- 利他型自杀的原因: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主要发生在集体意识强烈的低级社会和军队中。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力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关系。
- 义务性:群体的规范要求个人牺牲生命
- 内疚性:群体任务难以完成,自杀避免蒙羞。
4、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社会经济危机破坏和谐,出现价值迷失的社会失范状态,威胁个人的生存,使个人无法实现自我,从而导致自杀的增多。
- 社会规范的消极或负面瓦解时,如经济危机。
- 社会规范的积极或正面,如经济繁荣、贫穷的威胁退去,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于是产生与现实不一致的愿望或要求。
宿命型自杀: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
- 自杀理论小结。
第五节 宗教社会学
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诸如宗教这种将社会成员结合起来的共同信仰,对个人和唯理主义充分发展起决定作用和促进作用的社会更是需要共同信仰,但这种信仰不能由传统宗教来提供,用什么可以取代呢?迪尔凯姆提出:宗教实际上是神化了的社会。最早的崇拜,实际是对非个人力量的崇拜,社会本身也有神圣的力量。在此,社会学发现了所有宗教的奥秘,不能再创造一种宗教,但可以寄希望于社会,相信社会在未来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理性替代物”-公民道德,激发崇敬、畏惧和服从的“神圣性”
对宗教现象的分析完善了团结理论,而对社会团结的强调又深化了宗教社会学。
- 宗教的含义和本质。
宗教的本质在于将世界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神圣事物有禁忌性和权威性,是人们爱和理想的寄托,是强制,尊重和爱的来源,体现集体的力量,只能是社会。世俗事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联系,卑下的,现实的和个人的,两者间相互独立,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宗教的本质是社会力量的体现。
- 宗教的社会起源:社会环境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共同劳动和共同庆贺活动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产生原始图腾和原始宗教,统治人的社会力量的化身。
(三)宗教的功能――惩戒性、聚合性、激发性、振作性
1.宗教和社会的紧密相互依赖,一方面,宗教的经验和神圣的观念是集体生活的产物,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仪式强化集体生活所依赖的社会联系。
2.宗教能将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中,使人感到对社会规范的服从不是强迫性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从而加强了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
3.集体仪式:以共同的目标把人们团结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中,作用,惩罚越轨行为,强制遵守规范,促使社会统一,加强整合,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建立愉快的幸福感。
不足之处:不适当的夸大了宗教的作用,有历史唯心主义。
第五节 对迪尔凯姆的评价
一、对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原则等体现了“社会学主义”,坚持了实证主义原则,从客观的社会事实出发考察社会现象。
(一)功能分析。迪尔凯姆将社会当作自成一体的实体,社会作为支配个人的道德机构,其各部分的功能不是同个人,而是同整体联系的,有机整体论的两个假设:其一,假设社会处在正常状态,其各部分是高度耦合的;其二,假设社会机体存在某些特定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必须要满足的,不能被还原为其组成部分的需要。
(二)社会团结。强调和谐,功能协调的社会秩序,把社会冲突与矛盾视为越出正常、自然秩序范围的失范与反常观点。
二、缺点:
1、缺少历史的和能动的观点,以静态来解释社会,未能表明社会组织,如何历史地形成与演变,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他重视的不是作为意义创造者的主体。而是主体对集体的社会力量的反应。
2、过分夸大了社会对个人的外在性和对立性
3、把资本主义危机归为社会分工发展与道德意识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
4、在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当不能建立一种约束个人主义行为的世俗意识时,只能求助于宗教。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
- 生平与著述
一、生平介绍。
1.工程师和经营者(1865-1888)
2.政治评论家(1889-1893)
3.经济学家(1891-1909)
4.社会学家(1898-1923)
二、思想内容。
(1)实证主义大师:(批评孔、斯的实证主义不彻底)
早年的工程师职业,所接受的物理学和数学训练,更因为他将自然科学思想以及“系统”和“均衡”等概念搬入到社会学中,他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经验性的科学,必须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指导,强调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系统。
(2)心理主义:A主要关注点在社会生活的心理要素和心理层面上;B.主要概念和观点与社会生活的心理层面有关;C.受塔德,黎朋的群众心理学影响。
逻辑行为反映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非逻辑行为反映了人类的情感和本性,剩余物虽不是本能的表现形式,精英的最终根源是由人们的智力这种心理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3)政治上,马基雅弗利的三剑客:莫斯卡,米歇尔斯和帕累托代表的保守的意大利政治社会学具有鲜明的反民主,崇尚权力的倾向。
(4)理论基础: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并不是由理性思维而是由情感,感觉,迷信和其他非逻辑因素所控制的,并且社会具有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特征。
三、思想来源:
1.马基雅弗利的影响;人具有一定不变的本性(负义、无常、欺骗、虚伪、胆怯和贪婪)一些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和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侧重于研究国家。
2.进化论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从斯宾塞转向马基雅弗利的历史循环论,逐渐反对社会进化和进步,但坚信社会各部分相互依存。孔德、圣西门的影响。
3.莫斯卡和马克思的影响。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区别在:人们心理特征差异产生阶级斗争;不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节 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一、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一)人类的行动分为三类:
- 某种程度上完全是本能的行为
- 纯粹理性的行为(逻辑行为):就是指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将手段和目的合理地联系在一起的行为。
3.更大量的是非逻辑行为。
(二)非逻辑行为:客观目的与主观目的相异的。凡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感情冲动,为逻辑推理以外的精神状态所支配的行为,就是一种非逻辑行为。
分为四类。
第一类,主观和实际上手段都没有联系的行为。
第二类,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但行动者误以为有他所希望的结果;
第三类,手段与结果有逻辑联系,但行动者没想到这种联系;
第四类,手段与结果有逻辑的联系,但不符合行动者的主观愿望。
种类 行为是否有逻辑结果或目的
客观上 主观上
第一种:逻辑行为(客观结果和主观目的一致)
有 有
第二种:非逻辑行为(客观结果和主观目的不同)
第一类 无 无
第二类 无 有
第三类 有 无
第四类 有 有
二.剩遗物和派生物—社会学思想的最重要的贡献
在《普通社会学》中有一半以上的论述,因为非逻辑行为是剩余物尤其是派生物支配的结果,而精英及其循环最终也是由剩余物的分布多寡决定的。
(一)剩遗物:强调和表示情感中具有的稳定性和不易变化的部分。
1、剩遗物的特点:
(1).剩遗物与人的本能相符或者说有关,但远远没有反映或囊括一切本能。(不包括最简单的欲望、体验、倾向)
(2).剩余物不能等同于情感,剩余物是情感和本能的体现,就像温度计中水银的升高是温度上升的表现。
(3).剩遗物是社会学概念,是大量行为或表现的共同根源。
2、剩遗物的分类,共57类分六种:(重点是前两种)
1.组合的本能:在观念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提出的原则中获得结论的倾向。“人类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力量,可能也是至今存在的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的多寡会对一个社会产生直接的政治后果。
2.组合体的持久性:人类试图维持已经形成的组合,拒绝变化,忠实接受命令。
3、组合的本能是变化和更新之源,组合体的持久性为稳定和保守之本,一种是进步,另一种是秩序。
(二)派生物: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之类的东西(人类用来掩饰情感或赋予一些本没有理性的主张或行为以理性外表的辩解性知识体系),简单地说,是一种说服人的方法。-相对易变的成分。
1、简单肯定:中以情感或特定关系维持的人际关系中,如母亲对幼儿的教育。
2、权威:个人权威,传统权威,神谕权威:比如可用教师来说服学生,也可用习俗来约束个人,也可用上帝的旨意教导人。
3、与情感或原则一致:与情感和利益一致,或列举法律,形而上学或超自然的例证来获得说服的论据。
4、口头论据:动人的政治口号,说教和宣传,说服听众的主要方式就是无休止的重复—对政治领域中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第三节 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
一、精英和精英循坏理论
社会运行的力量除了剩余物和派生物之外,还有利益和社会异质性,但实际上人类的历史是剩余物和派生物,尤其是第一和第二种剩余物逐鹿天下的历史。
社会基本上是异质的,个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异质性,决定了社会的异质性,而社会的均衡正是源于由这种异质因素形成的相互角力和作用。
(一)精英的定义:
- 广义“精英”就是那类中自己的活动领域中具有最高指数的人。
- 狭义的精英就是指少数统治者。
(二)精英循环理论。
1、社会的特点是由统治精英的性质决定的。精英的性质又由占统治地位的情绪即剩遗物决定。
2、统治精英有两种人:一种是“组合情感”的人,另一种是“组合体持久性的情感”。狐狸和狮子。
在社会生活中,两类群体发挥不同的功能。狐狸主要对变迁,对经济和社会进步负责,而与此相反,狮子是社会稳定的有力因数,占多数,能维持静态或稳定,而由狐狸支配的社会,则缺乏稳定性,处于不稳定的均衡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