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7)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5

  • 行动者: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
  • 目标: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
  • 情境: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包括行动的条件和手段,条件是行动者不能控制的,难以改变的,手段是可以控制的。
  • 规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制约着目              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总之,凡人的行动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和条件,同时所有社会行动都要受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制约。

行动的情境是由许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构成的,表示行动的实际可能的范畴与限制条件。如果我的视力不好,就无法成为飞行员,当经济衰退,无法旋转当工程师,社会规范与价值乃是及其重要的情境因素,是以影响我们对目标与手段的选择。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创见就在于一种双向的透视:将个人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与集体层面上的社会秩序(社会系统)的分析结合起来,并从注意个别行动者的选择,转而注意行动体系对个别行动者的限制甚至决定作用。

帕森斯之所以把自己的理论命名为“唯意志的行动理论”呢?在于他强调主体的重要性,自由选择,意图等,“行动的自由意志”主要指规范对于:目的,遗传和环境的独立性。

帕森斯的行动理论,通过讨论行动的结构,以期解决社会秩序,个性,社会系统,行动,社会学思想,科学方法,意志等问题。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这种意志自主的努力,使行动情境得以区分为手段与条件,而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求对行动者的努力起调节作用,单元行动中相互关联的这些性质,构成了各种行动科学的共同参照系,社会共同价值,规范使意志行动与社会秩序紧密地结合起来。

到了后来,帕森斯放弃了唯意志学说,倒向了决定论,强调行动不再取决于行动者的选择,而是取决于社会结构,行动的主观方面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客观性结构因素的制约和调节。

三、社会系统理论

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帕森斯的学术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社会系统》为代表,形成了他的具有系统论特征的功能主义观点。在新改组的社会关系系,网罗了大批人才,使功能主义作为现代社会学的第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流派出现,而且影响越来越扩大,在五六十年代,功能分析方法被视为社会学的唯一方法。在主导行动理论明显受韦伯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体的主观性行为,而《社会系统》的他的一部思想成熟的作品,以此书为标志,确立自己的一套概念体系。在《社会系统》中,帕和迪取代了韦伯,行动论变成系统论,他的理论基点是“社会行动系统”,“以科学的观点把个体行动者的互动过程看成一个系统”。《社会系统》以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说明了行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不是对社会系统的一般研究,而是探讨社会学的性质。

(一)从单位行动转向社会系统的转化。

帕森斯从社会行动系统出发界定社会系统,他指出,当各种倾向的行动者根据它们行动与价值取向的构造互动时,它们逐渐形成了协定,并确定互动模式,这一模式变得制度化。这种制度化模式可称为社会系统。

1.具有各种倾向的行动者进入互动情境。

2.行动者的倾向方式反映了它们的需要结构,以及文化模式的内化如何改变这种需要结构。

3.当行动者相互调整各自的取向时,规范经由具体的互动过程而产生。

4.这种规范作为行动者彼此调整自己取向的方法出现,同时又受总的文化模式的制约。

5.这些规范反过来调节着其后的互动,并使其稳定,正是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维持或改变,即社会系统才形成与存在。

(二)具体步骤:

(1)行动者根据最强的动机和价值观出发,按上述基本方式行动。

(2)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互动,逐渐产生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这就是制度化。

(3)这种制度化模式称之为社会系统

(4)社会学的任务就是把地位、角色和规范组织起来。

(5)行动被概念化为三种相互滲透的行动系统-文化的、社会的和人格的行动系统。

(6)行动理论的目标就变成理解制度化模式(社会系统)是如何被价值观、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联合体(文化系统)和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的结构(人格系统)所制约的,后来又加上行为有机体系统。

首先是单位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结构,

其次,通过地位,更高一层的行动角色把个人与他人结合起来,把个别行动整合到社会行动的体系中。在行动体系中包括: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系统。侧重于分析社会系统及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帕森斯强调,地位与角色并非行动者的属性,而是社会体系的单位。

再次,作为一社会行动者或复合的地位角色丛,行动者本身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单位。

最后,集体也是社会体系的单位。行动理论的目标就是理解制度化模式(社会系统)如何被价值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的联合体(文化系统)和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的结构(人格系统)所制约。

(三)社会整合-社会系统如何生存?

1.人格系统怎样整合到社会系统并促进均衡的?

社会化机制:将文化模式内化到人格系统,进而制约其需求结构,提供稳定的和安全的人际纽带。

社会控制机制:减少紧张和越轨

A制度化B.人际的处罚与友好C.仪式活动D.安全阀结构E.再整合结构。

2.文化模式如何作用于社会秩序和均衡的维持

  • 某些文化要素如语言,是互动可以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符号资源),向所有行动者提供共同的资源,文化使互动成为可能。
  • 文化对互动的影响,通过文化模式(价值、信仰、意识形态等)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得以发挥,向行动者提供共同的立场。

(四)行动系统的控制等级关系:行动系统之间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是互惠的,系统之间交换着信息和能量。信息等级高的系统限制着低一层次系统的能量使用,与此同时,每个低层次的系统为较高层次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便利。

四、模式变量理论行动者间的互动关系

模式变项概念是帕森斯结合了他思想中的两条不同路线,及专注于个体选择的“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与侧重于整体结构的“社会体系理论”,而提出的分析行动系统特点的概念。因此,模式变项不仅能解释人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模式,而且可以解释社会体系中的各种规范。

模式变量概念起源于滕尼斯的公社—社会的二分法,但帕给了他一种新形式,并使之成为更精确。更适用于各种水平的社会学分析,都是成对的形式,是每一种社会行动和价值世界中所固有的对立倾向。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中发生,因为也可以刻画系统的特征。

行动并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社会行动的一环。自我与他人代表两个行动者,两个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简单的社会体系。互动在一定情境中进行,行动者的动机是有价值的,为获取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行动。因此,行动者一方面寻求妥当的途径,利用文化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增加获取一定目的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避免困扰,减少阻碍。

帕森斯认为,行动者有五种可能的行动途径,行动者在完成行动时就已经作了选择。这些可能的途径,称之为“模式变量”

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互动情境中,对评价他人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行动者。如尊敬父母,尊敬长辈。招生时统一考试,不同省份的不同分数线。

第二,扩散性与专一性,互动情境中义务的性质。互动中行动者之间的范围有多大。夫妻之间涉及一切,医生与病人。

第三,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指允许进入互动情境的情感投入量的多少。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第四,先赋与自致性,评价一个人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还是身份。性别、年龄、家庭地位等先天特质。

第五,私利与公益性。行动者的行动倾向于自我利益还是公共利益。

以上五组行动的抉择,可以用来说明人格体系,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等。在人格这个层次上,它们是在一定情境中选择某种行动类型的能力,在社会这个层次,它们是确定角色的基础,同时是互动过程中角色期待的分类,在文化层次是价值标准。

模式变量,把社会行动中任何可能产生的二者择一的选择方式都包含了,从动机取向转向价值标准,再转向社会客体,社会行动始终在一整套变量中选择;由于任何社会行动都必须采用模式变量,因此人格、文化、社会系统集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利用模式变量来说明社会制度,模式变量的不同组合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现代经济和高度的职业专门化以及理性原则的应用,使社会偏重于功能专一的、成就取向的、普遍价值标准的、自我取向的和情感中立的角色。

五、结构功能分析

  • 从模式变量向结构功能分析的过渡

模式变量揭示了各种制度化社会化的特征,但是,为什么某种互动关系以特定的变量组合为特征?这些问题导致帕森斯的分析重点从社会结构转向功能。帕认为:社会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素,满足这些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些要求通过系统内的结构得到满足。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分析各种基本结构是如何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在《社会系统》中讨论的重点是保持整合,即维持社会系统均衡的过程。

  • 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

帕森斯在《社会系统》中探讨的系统概念强调社会秩序的自我维持与均衡,突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行动系统分为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

1956年,《经济与社会》《行动理论文集》在这一时期,根据对行动系统的四分法,建立起AGIL框架,强调功能的必要条件。四类系统对应四类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

1.适应(Adaptation),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的活动;系统必须对环境所强加的行动的条件有一种顺应,或有积极的情境改造-行动有机体系统

2.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资源来实现目标,以政治及其功能为中心-人格系统

3.整合(Intergration)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制度规范为中心-社会系统

4.维模(latent patten,maintenance)模式维持及紧张的处理,确保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部的紧张,以价值为中心-文化系统.

所有这些功能必要条件在《社会系统》中被置于整合之下,随着AGIL的引入,从结构功能分析转向功能分析。

社会系统被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对应一种功能必要条件即AGIL,每个子系统又被分成四个功能部分,帕森斯认为AGIL代表着社会的四个基本功能要求,也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一个社会能否生存与稳定,就在于是否实行AGIL功能。

(1)功能分化。社会每一部分都对应一个功能,任何子系统 的每一部分也可分为四个部分,这种分化持续不断地进行。

(2)功能对立,社会系统与功能系统是对立的。

(3)功能动态。由A-G-I-L时,社会就出现动态,就向前发展了,其中阶段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从某种类型的“紧张”的出现而开始的。紧张是一个系统的现行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不一致。在这种紧张的刺激下,采用某种目标并达成此目标的动机能量就活起来了,由于能量动向流动,功能系统有一个经过A或I,达到G的总趋势。

(4)功能交换,四种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跨越边界的输入与输出,交换信息与能量。(A-货币,G-权力,I-影响,L-义务)

  • 对社会所作的功能分析。

1、一个社会要生存,必须有四个子系统分别满足四项功能需求,这四个系统就是:经济制度、政体、法律以及家庭和教育,对应AGIL四种功能。

2、四个系统之间存在对流式交换关系,互相交换信息和能量。各个系统的交换媒介:A-货币,G -权力,I-影响和赞同,L-价值承担和声望。

  1. 以一家工厂为例。

A适应功能:完备的照明,空气调节,适用的机器,食物供给及其它工作条件。

G达鹄功能:加工,生产,市场销售,以及研究活动。

I整合功能:劳动管理委员会,俱乐部,公共关系,娱乐与社交,保险与福利。

L维模功能:培训,工资结构,提升,加薪与奖金,法律控制等。

六、社会变迁思想

20世纪初60年代《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社会进化的普遍性》,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视角:

(一)异常行为:在微观层次上,论述社会系统内部的变迁。用“紧张”来说明系统的失调。帕指出,人们之间的互动实际上角色与角色的互动。紧张的原因,可能是人们无法达到角色期待的要求,或者角色模糊不清,或者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相互冲突的角色。异常行为对社会期待的抗拒,是违背社会规范模式的行为,影响互动过程直至社会系统的均衡。社会系统用社会控制来校正异常行为,必然产生系统内部的变迁。

(二)信息或能量的交换:社会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与社会系统之间信息或能量交换过量时,会改变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信息或能量的输出。

例如:动机过量时,对于角色扮演与角色规范结构产生影响,最后导致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相反价值(信息)供应不足时,会产生失范或规范冲突,从而导致变迁。

(三)结构分化:《经济与社会》分析长期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的结构分化。

1、结构分化意味着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结构类型转化为各自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结构类型。

  1. 结构分化的层次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2. 结构分化带来的系统内部关系的紧张、不平衡和紊乱是社会变革的原因。
    • 社会内部的变革
    • 全面的社会变革。

4、帕森斯将所有进化过程概括为四个更抽象的演化形态:

(1)分化:一个系统或单位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系统或单位的过程,新的系统或单位的结构功能与旧的不同。如当代社会的生产功能已从家庭制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制度。

(2)适应能力提高:一个社会克服环境的种种困难而达到各种目标的能力。社会结构分化的结果,使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束缚成功,从而增加了适应能力。如生产制度从家庭制度中分化出来的结果,使家庭专心照顾孩子,免受生产活动的困扰,同时使工厂更有效地发挥生产功能。

(3)容纳:以个人地位背景为标准的传统社会组织加以扩大,以接纳各种各样的人群。帕认为:一个社会如果能容纳新的单位与系统,则其社会基础更稳定,效率也增高。

(4)价值普遍化:社会对分化出来的单位的承认与肯定,给予合法化。

社会价值观必须随着社会系统的进化而改变,否则导致矛盾与冲突。社会进化的结果是否稳定均衡,将依赖于社会是否发展出一整套新的价值系统。并容纳所有新单位。

(四)帕森斯把社会看作是一由简单到复杂,向上进步的进化过程,三个假设

1、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向上进步。分为三个阶段:

初等阶段:初等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或突破,是社会阶层的出现。特征:总具有重要地位,亲属关系强,社会系统结构简单。

中等阶段:语言文字的使用,宗教团体的出现,社会的中心由系统转到庙堂,后来文字语言扩散到整个上层阶级,并成为特权。

高等阶段:基督教伦理与民主政治

2、现代社会只有一个单一的来源,即西方社会体系。英、荷、法是现代后最早开始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社区有重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宗教的容忍程度权威制度化,市场经济制度化,普遍性法则的出现,增加,议会与民主权利相等,议员在社区中有影响力。接着是英国和德国的工业革命以及法国的民主革命。

3、美国是人类社会最进化的社会,把工业革命与民主革命连着紧密地结合,成为楷模。

七、对帕森斯的简要评价: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的重点,是促进社会系统稳定与秩序的机制,他的行动理论,而是社会体系的行动,是制度化的社会规范的控制。

帕的理论,从社会行动的分析开始的,由于他十分重视行动者主观上制定的行动方向,重视行动者对目标手段的选择,所以早期叫“唯意志行动论”。但在后来,这种“意志论”的因素逐渐消失了,更重视的不是人格体系中的动机,欲望如何对体系产生影响,而是人格体系如何受社会体系,文化体系的制约,被社会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约束的“角色”。帕的理论溶合进了控制论的思想,体现了社会分析的系统性原则,以社会有机学说为基础,其理论模式是一种均衡模式,并不否认变迁和冲突,但不是体系固有的,而是体系为适应环境作出的自我调整。从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来讲,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一子系统都对应于一个不可缺少的功能要求,但在实际中,帕森斯赋予文化系统以更重要的地位。在帕的分析中,与经济有关的系统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因素,只能为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提供能量和条件,以一种非经济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生活,社会互动,社会变迁的。

第三节  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

默顿的社会学研究以经验研究和多样性著称,涉及到理论与方法论、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组织与科层制、大众传播、社会问题等诸多领域,最突出的社会学研究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社会学理论,针对帕森斯的抽象大理论,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策略,倡导首先重视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的理论,强调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了功能分析的具体范式。研究的另一重点是社会结构分析,强调结构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强制作用,总结出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基本程序。他的贡献还表现在大量的已经被接受的社会学术语,如角色丛、显功能、潜功能、反功能等。

  • 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 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推动,如对大众传播、研究政策、医疗职业的研究,形成著名的“哥伦比亚学派”。

一、社会学中层理论观

默顿受到帕森斯的影响,也把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作为自己理论的目标,但他认为帕森斯对无所不包的概念体系的研究是没有前途的,他选择了一条适中的道路。

“中层理论”是介于抽象的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的经验性命题之间的一种理念。他认为,构筑帕森斯那样抽象统一的理论,条件还不成熟,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基础,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而只热衷于研究实际问题,也会窒息社会学。所以,现代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具体的、适用于有限数据的理论”中层理论是一种功能论,而且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强调经验分析,并提供一套功能分析的概念。

针对帕的抽象大理论,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倡导首发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理论。特点:

第一,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虽具一定的抽象性,但更接近于观察资料。

第二,指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高一层。

第三,可溶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去,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第四,区分出微观和宏观社会学问题

第五,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

第六,指明未知的方面,或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二、功能分析范式

(一)要改变目前的社会学状况,除了发展中层理论,还应该确立起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范式:一套严格的分析的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确立明确清楚的假设,概念及命题,提供简练,准确和规范化的语言.功能分析是社会学解释中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它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又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

(二)批判三个假设

1.功能统一性假设:认为社会中各种社会活动与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且对社会整合与运行作出了贡献。帕森斯认为,所有现存的制度都看成是对社会有益的。默顿指出,功能统一性的假设违反了事实,社会习俗或情操对某些团体可能具有功能,而对同一社会团体可能有反功能。在同一社会中某一系统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反功能的.-正功能,反功能

反功能的两层意思:第一,一般功能失调,即某些事物发生功能性失调的社会后果,“减少系统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如科层制有利于个人才干的发挥,但按不变的规则办事易僵化。第二,相对功能失调,根据所论对象而定。一种社会制度对某些人是和谐的,另一些人则不然。

2.功能普遍性假设:(范功能)认为所有标准化了的社会或文化的形式都有正功能。默顿认为这一不加限制的设定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有些具有正功能,有些有其他的社会后果,“反功能”“非功能”。

3.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认为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化形式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功能不可缺少,否则社会无法维持,社会必须的功能先决条件。第二,项目不可缺少,某些文化或社会形式对于满足其中的一项功能是不可少的。默顿认为这样的假设不清楚,对于第一层含义他认为必须在经验上加以检验;而第二层含义纯粹是神秘主义。他认为应避免用不可缺少的假设,而是有系统的采用功能选择、功能对等与功能替代。

(三)功能分析范式的步骤:

1.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

2.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

3.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

(四)明确区分显功能和潜功能。默顿认为,动机是主观范畴,功能是客观范畴。功能是“有助于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结果”。反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

显功能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参与者所预料,所认可的.反之,潜功能是没有被预料,没有被认可的.

默顿认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非意图的后果,不为一般人所察觉的后果(隐功能).有了隐功能,有助于对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行动模式的分析,如原始的祈雨仪式“社会生活并不如乍看之下那么简单”

三、中层理论的分析范例-越轨行为

美国社会文化规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成功,而成功的标准显然主要是金钱。美国社会不仅规定了这样的目标,也为人们达到目标提供手段,如上学,工作,机会等,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社会提供的目标与手段是外在的,各人适应的情况不一样,采取了五种不同的方式:

1、遵从:接受社会倡导的目标,也采用制度化手段,常规的方式,如果没有这种方式,任何社会都不能生存.

2、创新:接受目标,而拒绝手段,如贩毒,盗用公款.

3、仪式主义:惟命是从的官僚(采用制度化的手段,但拒绝社会倡导的目标)

4、隐退主义:退避到私人小天地,如流浪.

5、反叛: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如试图建立全新社会的革命者,或未达到目标的对社会不满.

目标

手段

行动模式


相关话题/社会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重点,要点,简答...)
    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北京大学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 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2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4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4 第三节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5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6 第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湘潭大学社会学课件
    第一讲 导 言 个体的自由选择与社会设定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客观、综合地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方式(科学性)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案例: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概括的四种自杀类型利己式自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波普诺社会学读书笔记(图文)
    社会学读书笔记第一章 导言我们是自由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来选择不同的伴侣,但这自由却处处受着周围人群的影响(婚姻,总是门当户对来着)。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体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1、 保持科学性; 2、 力求客观性; 3、 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学的视角帮助我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019年接收人口学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关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联合成立的国际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中心成立于2015年7月,现为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元中心的总部,与亚洲和其他地区著名人口机构合作从事研究、培训与学术交流。本中心以规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社会学考研试题习题库
    1、名词解释 1. 杜克海姆的集体意识(南开2000,社会学)  2. 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人大1996,社会学)  3. 报酬类型(布劳)(人大1999,社会学)  4.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人大1999,社会学)  5. 戏剧论(戈夫曼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重点及笔记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 导言 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 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孔德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 人。 3、韦伯提出的理解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公告(社会学)
    一、调剂信息我校社会学专业社会史与社会发展方向生源相对不足,可接受少量一志愿报考我校社会学专业其他方向考生的调剂,申请者初试总分不得低于320分,单科分数不得低于44(66分)。符合上述条件且未达到社会学专业其他方向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可于2019年3月18日22点至3月20日12点,登陆我校研究生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我院2019年非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接受少量调剂学生,调剂的基本原则如下:1、只接受院内考生的调剂;2、报考本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生优先调剂。如果本专业内的调剂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可接受跨专业(社会学、社会保障)考生的调剂;3、在同一优先层次的考生中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4、申请跨专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专业学位类考研调剂方案
    社会学院拟接收调剂专业:专业学位 035200 社会工作一、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035200 社会工作)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调入专业和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3、初试成绩须符合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国家A类线②第一志愿专业的我校基本分数线③拟调入专业相应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学术学位类考研调剂方案
    社会学院拟接收调剂专业:学术型学位 030301 社会学 030303 人类学一、基本条件调入我院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我院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申请调入专业需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跨学科调剂优先第一志愿为民族学、管理学等专业的考生。3.初试成绩须符合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学院简介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前身是政法学院。政法学院始建于1975年,原名政教系,是信阳师范学院最早创建的五大院系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2002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同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开始招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方向硕士研究生。2003年10月更名为政法学院,200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