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从
+
——
创新
——
+
仪式主义
——
——
隐退
*
*
反叛
注:“+”表示接受,“——”表示不接受,“*”表示以新的目标与手段取代。
默顿认为,文化产生目标,社会结构决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取得目标的合法机会不能同等的分配给每一个人。如果接受了社会倡导的目标,但又缺乏合法的手段,结果就会发生失范与各种形式的越轨行为。美国文化鼓励所有成员获得职业与财富,而不管他们的社会与经济背景、金钱成就在美国受到高度重视,但许多人缺乏达到目标的合法手段。美国社会的越轨行为大部分发生在下层阶级,因为他们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强烈的堵塞,越轨可能使社会发生反功能如犯罪,也可能刺激社会变迁。基本主张:在现存社会结构和现存社会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目标和实现目标。
四、对默顿的简要评介
默顿的“中层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了功能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能力,是现代功能理论的重要发展,给人启迪,开拓了新的视野。但他的理论倾向还没有摆脱结构功能理论的基点,他重视的还是社会各个部分之间或多或少的协调与依赖,重视社会系统维持系统平衡及其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机制。这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局限性有关,当时美国的城市骚乱,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工人罢工,政府投入战争。
对结构功能理论的评价----积极方面:
1.以整体社会为对象,把重点放在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上,认为对任何要素的认识都必须放到关系中.结构是关系稳定的模式,功能是结构内在过程,两者不可分割,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体现了系统性原则.
2.辩证思维的因素,从静态角度考虑社会要素的结构位置,从动态考虑功能,还有正功能,反功能,显功能,潜功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社会诸要素的性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功能性质有限,可随时间而转化.
批判:
第一,贫乏的理论,"共时态"的研究,不注意考察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从历史的角度对体系和功能作因果分析,如A,G,I,L是体系生存的前提,但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未作说明,是不变的,超历史的抽象的.
第二,只关心社会秩序,扭曲了社会事实,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第三,保守的理论,强调社会一致,协调,均衡,忽视矛盾,冲突,过高估计文化规范和价值的意义.
第十章 社会冲突理论
第一节 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战后美国社会及其社会思潮的发展.
第一阶段:相对稳定和繁荣发展的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描述社会制度合理化,社会结构平衡性的结构功能理论.
第二阶段:全球动荡的60年代-冲突论,社会学家对社会上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探讨.
第三阶段:70年代以来相对稳定时期.
二、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
- 20世纪以前的冲突论思想.
1、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米尔斯,达伦多夫
- 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地位不平等是冲突的根源所在.
- 私有制出现后,阶级斗争不可避免.
2、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达伦多夫
(1)反对经济基础为唯一条件。
(2)从地位,权力,声望来划分阶级
(3)未来社会不可能是完美的,无冲突的.
3、齐美尔: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的作用并非是消极的。-科塞
4、帕累托:归纳性的,自然主义的冲突论。
- 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
(三)60年代以来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
米尔斯对功能主义最早进行批判,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即米尔斯把个人的需要放在优先的地位,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批判。
米尔斯的传统明显地受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重视权力,而不是经济和声望,进行政治统治的人和进行经济统治的人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泛合作,共同维护统治。
一、生平与著述
米尔斯的学术特点
米尔斯的激进倾向
米尔斯学术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美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白领为象征的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许多西方社会学家以此为据,以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得以缓冲,权力趋向平衡。米尔斯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中产阶级的壮大丝毫不会改变权力关系中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因为中产阶级不是一个有自己的意识和组织,联系紧密的阶级,处在一种无权的地位。
(一)以异化理论分析白领阶层的形成和社会生活
(二)用科层制分析白领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
三、关于权力的研究:对冲突理论的最大贡献
(一)权力结构
1、在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三个领域实际上被工业、政府、军队之类的组织操纵,在每一个领域的顶端,形成了由极少数人组成的小集团,它们是经济界的大公司总裁、金融巨头、政治界的高级政府官员、军事界的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高级将领。地位超过了一般老百姓,整个国家的重要决策由他们作出,联系紧密,维护自己的利益。——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权力精英。
2、在权力精英之下的是中间层,所作的决策的次要的,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权利层次,而是按权力精英人物的意愿行动的。
3、处于底层的是人数众多的老百姓,实质上没有任何权力,对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参与的可能。政治的冷漠十分普遍。
总之,美国社会的权力结构的一个有着巨大底座和狭小尖端的金字塔,权力精英们独揽大权,大多数人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压迫,它不是一个和谐,均衡的整体而是靠矛盾对抗联结在一起。这种压迫和统治正发生变化,从公开转向幕后,从明显走向隐避,无法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谁,斗争的目标“失踪”了,从而更有利于权力精英的统治。
4、是什么因素造成统治的变化?
A、企业规模扩大,科层制成为普遍的组织形式,所有者与管理者不是同一人。
B、科层制使人无法掌握全貌。
C、大众传播,有选择的反映社会,有权力的人利用它进行灌输和劝导,把大量时间和内容花在体育和娱乐,使人们远离对政治的兴趣,缺乏统一的集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性的剥削减少,心理性剥削增大。
(二)权力结构的变迁(四个阶段)
1、美国革命后,产生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权力结构。
2、一战中,罗斯福新政,政府与经济联合。
3、二战后,冷战阶段军事权力结构的影响扩大。
4、当代政治制度上,政党,自治团体对政策选择缺乏影响力,民主演变为一种形式很软弱的民主;从国家军事化看,军人地位上升,所有政治,经济活动都须根据军事意义作出判断;经济上既是战时经济又是私营大公司经济,处于经常性不稳定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一致中。这种联系是由以下社会,历史因素造成的:
- 社会结构因素,相互支持和促进
- 社会历史因素:有共同点,来自同类的家庭,父母都出生在美国并有两代以上的发家史,生活富裕,在有名望的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出入俱乐部。
- 对“平衡理论”的批驳
当今美国社会权力结构的一般特点:美国是一个由权力精英所支配的社会,其主要国家权力由经济,政治和军事这三个统治机构的首脑人物所掌握。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整个美国公民的整体利益来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进行各种决策。所谓的权力多元论和平衡论只是权力精英们为维持他们的统治营造出来的神话。中间层次表现为各种平衡力量的僵持,并不能联结上层和下层,权力精英借助手中的权力,掌握和操纵大众传播媒介,使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沦为分散,被动地大众成员。
四、社会学研究的立场-社会学的想象
反对一味追求宏观理论的形式主义,把概念分解得支离破碎,然后无休止的编排他们,认为帕森斯的著作有50%空话,40%教科书内容,10%惯用法,也反对注重繁琐统计调查的经验主义。
“社会学的想象力”:每一个社会由于其历史都带有特殊性,必须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要理解人,就要把人放在所处的历史时期,历史分析是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立场。
反对把社会学看作纯理性领域,还要分担政治上的重任,直接针对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显著的人类困境。
五、评价:带有激进主义倾向,敢于批判现实社会。不足之处,没有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正确途径,他认为根源是“没有适当建立起道德准则和法律上的合理依据”,对“古典民主”的向往,在整个政治结构中有一个对重大问题制定政策的公众论坛,民众服务机构,负责的政党,“乌托邦式”的。
第三节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一、生平与著述
(一)学术背景
1、曾师从于默顿
2、亲身受到齐美尔的影响:没有必要建立宏观理论,只需从社会内容中抽取出一些形式。冲突增强而不是降低了特定社会关系活社会群体的适应或调整。
(二)学术兴趣
社会理论的研究
社会学思想史的研究
二、社会冲突的根源
(一)冲突的定义: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一方的目的是企图中和,伤害或消除另一方。
(二)冲突的三层含义:
1.冲突是不涉及双方关系的基础、不冲击核心价值的对抗。
2.冲突是社会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对抗而不是社会系统的基本矛盾。
3、冲突是社会系统可容忍、可加以利用的对抗。
(三)冲突的原因可分为:物质性原因和非物质性原因。科塞十分重视非物质原因。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
1、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A现实冲突,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达到这个目标就可能消除冲突的潜在原因。
B非现实冲突,把冲突作为目的一种“冲突”,不是未来获取真实的“占有”,而是为了发泄情绪,释发紧张,寻找替罪羊。
提出上述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助于社会控制。作为一个越轨者,其需要是有“现实取向的”,如果这些越轨者能找到获得同样目标的合法手段的话,他就很可能不发生越轨行为。在现实中经常交叉又混合。
2、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划分。外部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加强群体内部的整合,外部冲突还能使群体发展,壮大,坚强。内部冲突有界定群体和增强群体认同的功能。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
(一)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1)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
(2)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团结
(3)通过反对外部或内部“威胁”使社会群体"聚合"起来
(二)冲突对社会与群体有稳定的功能.
冲突增加社会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如果没有冲突社会就会僵化与停滞,允许对立的要求迅速而直接地表达出来,因此能通过消除不满的根源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
冲突对社会关系有重新统一的功能.对危及基本价值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减少到最低程度.
- 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有促进功能.
冲突创造了新的联合与联盟,面临着共同敌人的对抗时,有助于建立新的联合.
- 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有激发功能.
冲突可能导致法律的修改和新条款的制定,使之与已经变化的社会条件相对立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成为可能。
- 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五、社会冲突的"安全阀"机制.
任何社会系统都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敌对情绪,形成有可能破坏系统的压力,当这种敌对情绪超过系统的耐压能力时,就会导致系统的瓦解,而社会冲突正是表达不满,发泄敌对情绪的最主要方式.一个社会越是能以某种认可的方式允许冲突存在,冲突越制度化,就越有可能把冲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一)敌对情绪的三种表达方式:
将敌对情绪发泄到该发泄的对象上.
替代,把敌对行为指向替代目标-非现实性冲突.
没有对象的直接表现,如酗酒,狂呼乱叫.
(二)社会安全阀:
科塞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把提供替代目标和替代手段的制度称为"安全阀"制度。如同"减压阀"可以把猛烈的蒸气不断排泄出去,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社会结构。如政治笑话,讽刺等,属于敌对情绪的发泄,政治笑话仅仅是对敌对情绪的发泄,还不是冲动,因此统治者容忍或允许存在,如学生社团,工会等。科塞的“安全阀”理论的主要观点:
1、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可以维护关系.
2、社会系统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有助于维护系统.
3、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越重要.
4、安全阀可以发泄敌对情绪,转移目标,但不能解决矛盾.
5、提供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及发泄手段.
6、如果情绪受压抑,会导致长期压抑的紧张激烈爆发.
7、没有安全阀的社会结构,是僵化的,潜伏危机的.
"压迫越深,反抗越烈"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在俄国,中国取得胜利,同这些国家当时的结构僵化,压抑劳动者的利益与劳动者长期积累不满情绪有关.
六、评价:
具有明显的功能分析色彩,不是为了否定功能论,而是完善,承认功能的正面作用,力图寻找一种结合,科塞的理论,从具体的环境和条件出发来认识冲突的社会功能,包含着合理因素,对分析非本质冲突有启发意义.
容忍不涉及资本主义基本价值的冲突,以及用潜在的冲突来避免冲突的发生,利用安全阀来避免被统治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激烈反抗.
保守性:社会冲突对结构整合的积极作用,变迁不是革命性变革,而是改良,调适,只讲政党,群体,个人之间的冲突,不讲本质冲突。反映了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不断发生的社会冲突时,通过发现社会冲突的积极功能把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制度结构中去,用群体,群体冲突来模糊阶级,阶级斗争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混淆本质性冲突与非本质性冲突的区别。
第四节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一、达伦多夫的社会观及其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
(一)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性质。
“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五个基本特征:资本的解体、劳动者的解体、新的中层阶级的发展、社会流动性的增长、平等的发展。
(二)两种社会模式:
- 社会均衡模式;
2、社会压制模式
3、达伦多夫的理论目标:冲突产生于社会结构,冲突理解为团体间的斗争。
二、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
(一)社会冲突的根源
1、权力分配的不均。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
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由此形成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另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
2、权威的特点:
1).尊卑主从的关系
2).上层来控制下层,规定,命令,警告
3).与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关
4).有明确的指示,而不是随意控制
5).合法关系,不从则受制裁
3、“强制性协作团体”即具有权威结构的群体.“强制性协作团体”(Imperatively Coordinated Association)是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权力和权威都是稀缺资源,分配存在差别,导致(ICAS)中各次群体间的竞争与搏斗,是冲突和变迁的主要根源。
4、在“强制性协作团体”中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
(二)社会冲突的形式,“准群体”和“显群体”
群体利益有“潜在”与“显在”之分,潜在利益是由人们承担的角色决定的客观利益,但处于无意识状态,显在利益是被人们认识到,并作为目标来追求。当群体利益是潜在时,是“准群体”没有阶级意识的联合体,向显在利益转化,变成“显群体”有共同的阶级意识,共同利益,于是冲突公开化了。在现代社会中,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虽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
(三)社会冲突的程度
(1)冲突强度: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及卷入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中,冲突是大还是小。影响冲突强度的三个因素:
A社团的重叠程度,重叠越高,冲突强度越大,多种利益的对立
B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凭借权力,谋求物质利益,扩大差距和不平等,加强矛盾。
C社会流动性的程度
(2)影响冲突强度:斗争双方用以追求利益的手段,从和平谈判到暴力行为。
A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相对剥夺还是绝对剥夺。
B冲突的调节,冲突的控制方式:仲裁、调停、和解。
(四)社会冲突的结果:权威结构的变迁
1.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革命性变迁
2.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
3.把被统治阶级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利益:最低层次的,有利于维护统治。
1.社会结构变迁的特征:
(1)根本性:即结构变迁的程度,涉及统治阶级的人员,统治阶级的政策,或阶级间的全部基本关系。
(2)突发性:变迁的快慢
2.基本观点:社会充满冲突,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冲突的调节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由于各种调节冲突的制度化方法的建立,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工业政法和其他形式的制度性分离,使西方社会权威关系的基本结构得到维护。
三、评价:
积极意义:
1.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打破了平衡模式,推动了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2.对阶级冲突的揭露,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社会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3.对冲突的分析和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西方的统治策略。
不足:
1.用权力关系取代财产剥削关系,非阶级的群体与冲突,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化,资本仍是单一的,工人的区别是量的区别,而不是质的
2.达伦多夫是为统治阶级寻找调节冲突的途径与方法,巩固显在的结构,是一种改良主义。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一、社会背景
(一)、对帕森斯的批判。
二战后,功能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5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矛盾的普遍激化,暴露了不平衡点一面,人们开始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认为,功能理论只是描述,而不是解释。如“内化”等命题,批判功能论太抽象与空洞,忽视了对人的研究,把人简单看作是占据。
(二)、由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导致新的理论的出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强调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和布劳倡导的强调个人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于50年代后期登上美国社会学舞台。
二、思想根源:
在社会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两条线索,即源于迪尔凯姆的集体主义线索和韦伯的个体主义线索。这两条线索的彼此冲突要远远大于其整合,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从个体理性出发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对帕森斯的直接批评,交换行为主义是少数几种可以同时适用于宏微观过程的理论方法之一。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功利主义取向
交换是人类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呈”是每个人都期望从相互交换中得到报酬,正是人类的本性。同时,人是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价,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一些基本思想。
1.如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著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的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相反就贫穷。
2.马林诺夫斯基发现“库拉圈”的交换机制,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而不是获得经济动机,强调心理需要,这对摆脱功利主义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