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9)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5

3.摩斯反对从个体出发来进行解释,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体现了群体的道德,并得到了巩固,转向了社会结构分析。

4.列维—斯特劳斯重申了交换关系,反映了社会组织模式,还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交换对等原则,即任何交换必须是得到与提供的相等,这种对等可以是俩人之间的直接行为,也可以是许多人产生的间接行为,只有对等,交换关系才能继续存在下去。

(三)行为心理学的影响

斯金纳:一切行为者都可用刺激—反方的公式来表示。人的意识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行为由外部决定,别难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可以推断和解释人类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的最佳方法是将行为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包括食品,住房等有形之物,也包括社会认同,同情,怜悯之类的无形之物。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将其能够分享的物品进行交换。而人们又是在权衡了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后才有所行为的,也就是说人在交换这种互动过程中是理性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一般称为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可成为社会结构交换论。

第二节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一、生平及主要观点。

(一)学术经历。

(二)主要观点。

霍曼斯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对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必须以人性的内在心理结构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根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他运用严密的逻辑演绎法,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命题,并以小群体的研究成果验证这些理论命题,再把它推广去解释社会制度,即功能主义所说的“社会结构”。

二、基本概念

强调了心理学对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性,他认为,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到底是心理学的解释。借用了行为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又引入了一系列的新概念。人是理性的,人们所作到的行为要么是为获得报酬,要么是为逃避惩罚,这种利益最大的原则就是人们交往的基本原则。

霍曼斯的基本概念包括:活动、报酬、价值、情感、互动、规范等,在这些基本概念中,报酬是最核心的。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酬,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比如,人们工作不仅可以获得金钱(外在报酬),也可以获得友谊,满足,增加自我尊重,避免失业的耻辱(内在报酬)。

三、基本命题

霍曼斯运用以上基本概念,建构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他试图通过演绎进行解释,即通过一般命题系统演绎出经验规则,解释人类行为。霍曼斯关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包括以下六个命题:

(一)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这个命题涉及的是报酬的次数和频率。

日常行为是由人们寻找报酬的行为构成的,如努力工作就能获得较多的工资,为考试而学习就能得到好分数等。

(二)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在这个命题中,一个人在若干行动中总是选择更能得到他所希望报酬的行为。如高原训练,考试前单独复习。

(三)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霍曼斯指出,一个人在若干行动中总是选择那种结果对他更有价值的行动。如大学生毕业分配后是到公司(收入丰厚),还是从事研究(收入有限)

(四)剥夺满足命题:指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在这个命题中,把时间作为一个尺度考虑进去。如果一个人在近期内获得某类报酬的次数越多,获得比报酬的时间间隔越短,价值会下降,从中获得的满足越不够。

(五)攻击—赞同命题

(A)当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他没有预料的惩罚,他将感到气愤,并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B)当一个人的行动得到他期望的报酬,特别是得到比他期望的报酬还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情感因素。

一个人的行动的结果是否与他的预期一致,总会引起他的情感行为:积极情感导致赞同行为,消极情感导致攻击行为。

(六)理性命题: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一个人在选择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价值的大小,还会考虑成功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如果,报酬的价值很大,但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不大,总会减少行动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报酬的价值大,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也很大,就会提高行动的可能性。用公式表示就是:行动(可能性)=(报酬)价值*(获得此报酬)概率。如体育彩票

这些命题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但各命题只能对人类行为作出部分解释,整个命题系统却能全面解释社会结构(从最抽象的命题推向被解释的经验概括)。

如:

(1)小李学习很刻苦,每次都得高分—成功命题(最基本的)

(2)秘诀是考前单独复习—刺激命题

(3)又要临近考试了,有演唱会,已得4A,考坏一次无所谓,演唱会可遇而不可求—剥夺一满足命题

(4)小李去看演唱会—价值命题

(5)不幸的是到场才知道来了一个冒牌货,和其它人大闹演唱会—攻击赞同命题。

在霍曼斯看来,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它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刺激命题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景的制约;价值命题指出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有价值判断参与的;剥夺-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攻击-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理性命题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在解释人类行动时,所有这些命题都必须加以考虑。

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制度,如政府以保证个人的幸福生活来换取的,教士花时间去拜访社区,以求得谋生职位等。

 

四、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实际意义

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的利润,其结果使得投资的大小与利润的多少基本上是相对立的。

1.对整合的解释:培养共同信仰,相互接受赞同,共同遵守的规范,维持整合。

2,对权力的解释:社会交换必须遵守对等性原则,但由于人们拥有的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报偿能力各不相同,就会出现不对等的交换关系,权力的产生。

3.对地位的解释

在简单的交换例子中,社会交换是对等的,如友谊,公平的劳资交换。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对等的,社会学家充分意识到一个建立在权力和权威基础上的分层体系。在交换中必存的是“公平分配原则”,任一方都不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的交换,人们在交换中,要对成本和报酬,投资和利润的具体分配作出判断,在投资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成本成正比,在成本一样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利润与投资成正比。如讲师与教授。公平交换的标准:

A、行动者过去的经验,总以过去成功地从事行动时的成本与报酬来衡量眼前或将来。如婚前,婚后。

B、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人们在交换中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而较少与自己疏远的人比较。

霍曼斯认为,社会交换从根本上讲,应该是公平的,如果不公平,社会发生混乱。霍曼斯承认社会中存在一个权力不平等的分层体系,但从他的交换命题出发,这种分层是合理,公平的。一部分人掌握着一些为他人急需的特殊的资源,因而被给与较高地位,社会分层体系由此形成。因为那些被赋予较高权力地位的人拥有其他人没有又非常需要的报酬,只要一个人在交换中向他人提供报酬 的能力要大于对方向自己提供报酬的能力,他就能获得交换中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差别也会得到承认。

例:在一个频临破产的公司里,最希望得到的报酬是一笔能救命的资金。在获得资金的头两年里,公司可能依然亏损或盈利很少,即投资者向公司提供报酬的能力要大于公司向投资者提供报酬的能力,投资者就获得对公司的权力。在合作关系中,投资者可按他开出的条件与公司谈判,而公司只是被动地接受者。

五、评价:

(一)把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理性提到重要的分析,这对于克服结构功能主义忽视人的因素这一缺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不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从社会的动态过程去揭示人的需要和人的动机的存在和变化,而是从行为主义那里推演出来,是抽象的,尤其是斯金纳通过动物行为而归纳的行为原则,把人和动物不加区别。

(二)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观点”引入社会学,认为人总是试图在社会交易过程中获取最大利益。当然做了一定的修正,看到了人的非理性成分。但把交换这一行为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把尊重,服从,爱,赞许等无条件地看作是与金钱一样的交换物,这与社会生活现实不符。

(三)霍曼斯的理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对于初级群体中的某些行为可以作一定的解释,但对于宏观社会中的重大问题缺乏解释力,把社会学还原到心理学。

(四)忽视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对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1.以心理倾向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唤起社会学对人的注意是有积极意义的,引起对“利益”这一制约社会生活最深刻因素的关注。

2.把交换运作到宏观社会中,导致荒谬的结果。

  • 不同的人占有不同的物质资源
  • “不平等交换导致权力的分化”为资产阶级辩护。
  • 按互惠原则,社会的阶级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人只能调整公平感,把交换关系看作主要关系。

第三节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一、布劳的理论目标

克服霍曼斯理论在解释宏观领域现象时暴露的不足,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的交换理论框架,填补鸿沟。与霍曼斯的区别:

1、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用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来推导所有群体行为,布劳更多地倾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效应。

2、霍曼斯用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还用不对等性解释领域些社会交换。从而布劳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过渡的问题。

二、基本概念

(一)社会交换的定义:社会交换是特定类型的交往,参与交往的各方期待着他人的回报,建立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要有两个条件:

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

社会交换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上的自愿性活动。

(二)与经济交换的区别:

1、经济交换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而社会交换不作如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

2、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

3、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的,而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没有明确的价格的。

(三)社会交换的属性:突生属性、自愿属性、模糊属性、信任属性、潜在属性。

(四)社会交换的形式:

1、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本身作为目的。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

3、混合型的社会交换。既有内在性报酬,也有外在性报酬。

三、基本交换过程(微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一)吸引与竞争

(二)分化

(三)整合与冲突

在布劳描述的交换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四个阶段。首先在基本的交换关系中,人们是由相互的需要和满足权威相互吸引的。其次,这样的交换很容易发展成一种竞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要显示自己能提供的报酬,从而给对方造成印象,而自己又可从中获得更多的报酬。第三,这种竞争形成分层系统,在分层系统中,个人以他们所拥有的稀有资源为基础开始分化。第四,权力既可以是合法化的(权威),也可以是强制的,权威是以合法性价值为基础的,这种价值使具有整体效应的群体和组织能够不依赖于亲密的面对面的接触而进行活动,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实现制度化。

四、宏观交换

(一)群体间的交换与个人之间的交往有共同点和区别:

  1. 群体间的交往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支配;
  2. 群体间的交换也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的过程;
  3. 人际交换中的公平性原则同样适用于群体间的交换。
  4. 宏观结构中的人与人的交往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往往是远距离的。共同价值观为宏观结构中的复杂的间接交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行交换。

(二)共享价值观是宏观社会结构中间接交换的媒介。

(三)宏观社会结构的制度化

五、与霍曼斯的比较

  • 反对心理还原论,对社会交往产生的社会现象采用自己的分析概念
  • 霍曼斯的理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描述,而布劳的分析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指出不均衡,不公平不可避免,把社会变迁引入社会交换。

第十二章  符号互动论

如果说社会交换理论是以人类外显行为研究重点发展起来的,那么符号互动论是以人类内隐行为重点发展起来的。欧洲社会学的重心明显是宏观的,忽略个体的特征和具体互动过程,自美国社会学本土化运动以来,就开始考察个体的特征和变动中的社会形态是如何关联的,具体的互动机制是如何使社会构成一个现实的实体等微观课题,到米德时,符号互动论的历史演变,大致分为早期和当代两种发展形态。

早期符号互动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也没有明确的名称,有来自多个学科的学者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概念和思想,如詹姆斯,杜威,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伴随着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应运而生的,受到美国文化精神的熏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学传统的方向。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民族,语言,宗教的多样化使他们在竞争中相处共存,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开放,宽容的社会环境。同时移民拓殖的时代也需要培养冒险和创造的精神,符号互动论所描绘的积极,能动的人的形象和流动的社会画面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生动写照,正盛行的社会达尔文和实用主义更加强了渗透。

当代符号互动论致力于将符号互动论的思想加以规范化。布鲁默在1937年才正式提出“符号互动论”,戈夫曼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戏剧论。另外,一些学者还发展出标签理论,用来专门研究越轨问题。

  • 历史背景

一、苏格兰伦理学家

主张研究现实生活,考察日常生活经验并从中归纳出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找到有用的知识,更关心人类的活动,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类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才成为人类的,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的东西。

亚当·斯密较早提出了符号互动论的一些萌芽思想,和“同情”的概念。大卫·休谟也表达了相近的思想。亚当·弗格森对习惯的研究等等。

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视自然、社会与个人的联系、重视人类心灵的有机的、内在的运动变化的特点,将心灵、精神的活动当作自然界的客体,将思想当作适应与调整的一种工具,所有这些都成为符号互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的研究

自我分为四类: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纯粹的我。

三、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

投射—主观—射出

四、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

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第二节  早期代表人物

一、库利的思想:“镜中我”,“初级群体”

  • 社会生活的有机观。

1、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人性的三种意义:

(1)、生物特性与机能,与生俱来的,受生活环境影响,变化缓慢

(2)、人类在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中发展起来的基本的社会性情感和态度。如自我意识,怨恨,竞争,非难。

(3)、人类的特殊性,如吝啬或慷慨、好战或和平等。

2、社会的三层含义:

(1)人类集体的一面,最广泛的意义,

(2)直接的交流,交谈和有具体对象的同情。

(3)增进集体福利,如把犯罪看作是反社会行为时。

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的关系,是“一体两面”。从个人的角度看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与社会整体不可分割,遗传与教育构成人的生命,从社会的角度,社会整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每一个人,是由具有独特功能的个人组成的整体,强调整个过程中的相互联系。

  • 初级群体是人性的养育所(primary group)

个人与社会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个人是通过初级群体而学习,走向社会的,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包括家庭,儿童的游戏群体,年长者们的邻里和社区群体。这些群体交往密切,产生人类合作与友爱,同情心等人性的养育所。在初级群体中,未成熟的和自私的人逐渐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愿望,并适应先人后己的社会生活,跳出个人的小圈子。

在其他交往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是为了通过相互调适求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其他人存在的价值在于获得自我的利益。

初级群体产生了个体成功,社会统一,以及自由等必不可少的思想产生了有关的忠诚,真理,服务,友善等思想,可以扩展到社会,社会的完善随成员的完善而完善。人的发展包含着人的同情心的不断发展,从家庭到区域共同体,国家和世界共同体,米德认为他的乐观主义和有点浪漫主义色彩的唯心主义。

库利的初级群体对社会学的影响颇大,齐美尔也研究了小群体。

(三)“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詹姆斯的“自我”,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抽象我。库利的社会自我有以下四点:

1.“社会自我”是一种感觉与意识,人的肉体是“自我”的有形的附着体,在应用“自我”时,并不是很经常相到肉体,“自我”主要指的是观点,目的,愿望,声明等。

2.“社会自我”是一种社会的事实,经验自我,能用日常观察来证实和理解的自我。可以设想自我有一种真是,重要,但并不是很难理解的意义。库利把个体关于自我的感觉与意识看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事实,而不是纯粹个人的属性。

3.“社会自我”是一个发展过程,个人从出生就具有某种模糊但充满活力的自我感觉。自我感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是通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中而实现的。“只有在人间,人才能认识自己,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人去认识自己”。个人所在的各种群体不断地培育自我。

4.“社会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以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也即想像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像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

  • 对别人眼里自己形象的想像。
  • 对他人对这形象的判断的想像。
  • 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能动的反应,思维的把握。

库利倾向于把社会互动首先视为人们相互的想像,直接的社会现实仅仅存在于心理事实中。但库利把社会互动归结为个人彼此之间的想像,完全局限于主观内省的水平,接近唯我论。

二、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

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不适用于人类行为,过于简单化,中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人们的反应是主观定义的反应,而不是对刺激的物理属性的反应。由于主观定义是人作出的,因此对相同的环境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因人而异。

“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在结果上就是真实的。如果一个人被别人认为是不受社会欢迎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按符号这种标准的态度去行动。如果一个都市社区被人们主观定义为是有吸引力的居住区,那么在税收,社会经济成分,人口密度,违法行为与犯罪率,教育质量等。

强调人们对于他人行动等情境因素的理解或解释,对于解释个人行动的主观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个人与群体行动归根结底受情境本身的作用。

 

三、米德的想像演习理论

基本假设:心灵,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适应是通过人际沟通实现的。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

  • 想象演习。(对心灵的研究)

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灵有两种能力:

1、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是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姿势对话”,一种姿势如果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势,如果双方都理解这种姿势的含义,就会引起共同反应。通过感知与理解姿势,人可以理解他人的思想,成为人际沟通的象征符号。紧握拳头,面带微笑等。

不仅有身体的姿势,还包括语词,即有共同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扩大了直接沟通,使之扩展到在时空中相距甚远的目标与行动进行间接的沟通,并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断精致与巧妙。

2、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叫“想象演习”。就是想像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的客体,设想各种路线,预期每一条行动路线可能带来的后果,抑制那些不利于协调和合作的后果,最后选择那条最适应的环境和能够带来最大满足的路线。

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有意义的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预演的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这一有机体就具有“心灵”。

  • 概化他人(对自我的研究)

1、自我观念的获得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对自身作出的定义。

米德认为,人一方面能够运用象征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它成员,也能够用象征符号标示自己。自我观念,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但人们不是天生具有自我观念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观念的。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自身的对象,在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他人评价的客体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

2、自我的产生。

米德不同意詹姆斯和库利的内省说,认为自我的产生有两方面的社会机制。

首先,自我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符号来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借助语言,个体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在想象中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并据此调节自己的行动。这样,随有机体生理的逐渐成熟和角色承担实践的不断发展,从每一互动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形象,最终化为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为某类客体的观念,获得前后一致性。


相关话题/社会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社会学考研】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包含:各章名解,重点,要点,简答...)
    名词解释 1.社会静力学: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秩序。它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存和秩序的原则 2.社会动力学:纵观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必要阶段,所叙述的是这一基本秩序在达到实证主义这一最终阶段之前所经过的曲折历程 3.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北京大学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讲义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 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2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4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4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4 第三节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5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6 第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湘潭大学社会学课件
    第一讲 导 言 个体的自由选择与社会设定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客观、综合地对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研究方式(科学性)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案例: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社会学分析 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概括的四种自杀类型利己式自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波普诺社会学读书笔记(图文)
    社会学读书笔记第一章 导言我们是自由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来选择不同的伴侣,但这自由却处处受着周围人群的影响(婚姻,总是门当户对来着)。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体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主要有三种研究方式:1、 保持科学性; 2、 力求客观性; 3、 交叉学科研究社会学的视角帮助我们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2019年接收人口学硕士研究生调剂公告
    关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与上海大学联合成立的国际高水平学术研究平台。中心成立于2015年7月,现为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元中心的总部,与亚洲和其他地区著名人口机构合作从事研究、培训与学术交流。本中心以规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3
  • 社会学考研试题习题库
    1、名词解释 1. 杜克海姆的集体意识(南开2000,社会学)  2. 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人大1996,社会学)  3. 报酬类型(布劳)(人大1999,社会学)  4. 权威结构(达伦多夫)(人大1999,社会学)  5. 戏剧论(戈夫曼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重点及笔记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 导言 一、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目的 通过学习社会学发展史上各个思想名家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理论,在自觉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视角。 二、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社会学理论(classical sociological theory):大约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孔德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些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涂尔干所说的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以外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 人。 3、韦伯提出的理解社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1
  • 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考研调剂信息公告(社会学)
    一、调剂信息我校社会学专业社会史与社会发展方向生源相对不足,可接受少量一志愿报考我校社会学专业其他方向考生的调剂,申请者初试总分不得低于320分,单科分数不得低于44(66分)。符合上述条件且未达到社会学专业其他方向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可于2019年3月18日22点至3月20日12点,登陆我校研究生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我院2019年非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招生接受少量调剂学生,调剂的基本原则如下:1、只接受院内考生的调剂;2、报考本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考生优先调剂。如果本专业内的调剂仍不能完成招生计划,可接受跨专业(社会学、社会保障)考生的调剂;3、在同一优先层次的考生中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4、申请跨专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专业学位类考研调剂方案
    社会学院拟接收调剂专业:专业学位 035200 社会工作一、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035200 社会工作)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调入专业和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3、初试成绩须符合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国家A类线②第一志愿专业的我校基本分数线③拟调入专业相应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学术学位类考研调剂方案
    社会学院拟接收调剂专业:学术型学位 030301 社会学 030303 人类学一、基本条件调入我院的考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我院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2.申请调入专业需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跨学科调剂优先第一志愿为民族学、管理学等专业的考生。3.初试成绩须符合①第一志愿报考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
  • 2019年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考研调剂信息
    一、学院简介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前身是政法学院。政法学院始建于1975年,原名政教系,是信阳师范学院最早创建的五大院系之一。1980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2002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同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开始招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方向硕士研究生。2003年10月更名为政法学院,200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