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8)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5、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
6、《诗品》                        [南朝]庾肩吾
  《词品》                        [南朝]谢赫
  《曲品》                        [南朝]钟嵘
  《书品》                        [明]杨慎
  《古画品录》                    [明]吕天成
二、    解释概念:
1、评点是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一个重要形式或方法。其形式灵活多样,或眉批,或行间夹批
,或回前评,或回后评,或总评等等;其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作用是作者和读
者的桥梁,能帮助读者充分理解作品内容与作者意图,能就作品具体内容揭示其思想内容或艺
术特色。如李卓吾评点《水浒传》。
2、这是王骥德在《曲律》中对吴江派和临川派戏剧理论特点的概括。吴江派主张恪守格律,
“宁协律而词不工”;临川派主张意趣,“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前者重在演出,
后者重在文学剧本;前者重法度,后者重才情。王骥德说:“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碳。吴江
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
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齰舌。”
3、这是明冯梦龙关于小说构思的著名论点。是在《警世通言序》里提出的:“人不必有其事
,事不必丽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这里的“事”指小说的故事情节。
事真,就是要求整个故事看起来要真实,使人信服。事真,就是逼真。“理”指作品内在的逻
辑。理真,指作品对现实生活合乎情理地正确反映。作品中的“事”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
存在的,但只要合乎生活情理,在艺术上也是真实的,就可以达到“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的
效果。这就肯定了虚构的真实,是一种合理的创作论,提出了相当于西方文学理论所说的艺术
创作必须符合“可然律”“必然律”的问题。
4、明代戏剧理论界喜言“本色”“当行”,但内容多不相同。徐渭说“世事莫不有本色,有
相色。本色犹俗言正身也,相色,替身也。替身者,即书评中婢作夫人终觉羞涩之谓也。婢作
夫人者,欲涂抹成主母而多插带,反掩其素之谓也。”他所说的“本色”是合乎自然的化工之
美。吴江派沈璟说“鄙意僻好本色”,主要是指戏剧语言要采用民间俗语,应通俗易懂。吕?斐伤档摹暗毙小保恢皇撬刀韵肪绫旧硖氐愕氖炝钒盐眨壹媛圩鞣āK档摹氨旧
保淙皇亲ㄖ浮疤畲省保⒎鞘恰澳〗思页S镅浴保蟆氨鹩谢袂槿ぁ保摇暗毙
小焙汀氨旧笔敲芮辛档摹M蹑鞯滤档摹氨旧保蛑髡畔肪缬镅栽谥饰难潘字洌
怠按蟮执坑帽旧拙跫帕龋淮坑梦牡鳎瓷说耧巍!帘旧祝琢髻蹈拇手。
靠嗵摹Q潘浊成钪妫樵谖⒚#衷谏朴貌耪咦弥选!?三、    翻译:
1、《水浒传》是抒发怨愤的作品。自从宋王朝衰微以来,首尾倒置,贤人在下位,小人却高
高在上。渐渐夷狄之人占上风,中原之人却处下风,一时间朝廷君臣俯首称臣,屈膝甘心如犬
羊一般。施耐庵、罗贯中二人虽然身在元朝,而心系宋朝;虽然生于元朝,实际上对宋亡之事
非常愤恨。所以因徽、钦二帝被虏,《水浒》写大破辽军从而宣泄其怨愤;因宋室南渡,苟且
偷安,《水浒》写消灭方腊从而宣泄其怨愤。试问宣泄怨愤的是谁呢?正是逼上梁山水浒之人
,不能不认为他们是忠义之人。所以施、罗二人给水浒之人作传,并以“忠义”二字作为传记
之名。(李贽《忠义水浒传序》)
2、天下的女孩子有像杜丽娘那样多情的吗?梦见意中人即害相思病,而且一病不起,以至亲
手画出意中人的形象而后死去。死去三年后又能在阴曹地府求得意中人的帮助而复生。像杜丽
娘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有情人。情不知因何而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为之而死,死者可
以为之而生。生而不能为之死,死而不能为之生,都不是至情之人。梦中之情,未必不真,天
下难道少梦中之人吗?如果一定以肌肤相亲为情,实在是皮相之论。(汤显祖《牡丹亭记题词
》)
3、何良俊一语道破戏剧家的秘密,要想创作词曲,应遵守规矩,不能走样,须教符合音律声
腔。宁肯使当时人不欣赏,也不要让歌唱难唱。无所谓才情短长,越是有才越应该细加斟酌。
(沈璟《词隐先生论曲》)
4、一般说来纯用本色语,容易觉得单调枯燥;纯用文雅语,又嫌雕琢。《拜月》语特别本色
,《琵琶》语两者兼而有之,如小令语语本色,而大曲引子如“翠减祥鸾罗幌”“梦绕春闱”
,过曲如“新篁池阁”、“长空万里”等语,未尝不满眼秀丽,所以是正体。《玉玦》大曲?皇敲挥屑汛Γ皇悄切┬∏Ь科锰诨杌栌K宰髑娜吮匦胂热鲜堵肪叮
缓蟛趴商致矍勺尽V劣诒旧牧鞅祝菀壮鱿仲蹈惶难牛植蛔匀弧Q潘咨钋持洌缦
藜灰浊宄帧H谧髡呱朴谡遄冒樟恕#ㄍ蹑鞯隆肚伞罚?四、    论述题:
1、明代小说理论批评对真和假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小说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关
系的认识。他们提出“逼真”“肖物”“传神”等范畴,强调小说的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主要
是指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情理。如评《水浒传》:“世上先有淫妇人,然后以杨雄之妻、武
松之嫂实之;世上先有马泊六,然后以王婆实之;世上先有家奴与主母通奸,然后以卢俊义之
贾氏、李固实之。……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但
在强调真实的同时,也肯定了艺术虚构,如谢肇浙说“小说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
戏三昧之笔,亦要情景造极而止,不必问其有无也。”冯梦龙也有“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的
理亦真”之说。二是对历史小说创作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认识。认为历史小说允许想象和
加工,如可观道人说“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三是对魔幻
小说创作中真与幻的认识。袁于令在《西游记题辞》中说“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
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作家的幻想愈充分,寄寓的意义愈深刻,所
反映的生活真理也就更普遍、更确切。
2、明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小说应当与正统诗文有同样的地位,认为小说是“六国经史之辅”,有益于“世道人心
”。二是注意到小说的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强烈艺术魅力,表现了对
小说审美特征的比较深刻的认识。三是对小说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认识(详见上题)。四是
提出了小说人物塑造的理论等等。
3、吴江派重音律、重演出;临川派重意趣、重才情。单方面来看都有道理,戏剧创作是为了
演出,不能演出的只是案头之书;但剧本毕竟是一剧之本,剧本的意趣神色决定了戏剧艺术品
位的高低。前者之弊为俚俗,后者之弊是无法演出。我们同意吕天成的观点:“予谓二公譬如
狂狷,天壤间应有此两项人物,不有光禄,词硎弗新;不有奉常,词髓孰抉?傥能守词隐先生
之矩鑊,而后运以清远道人之才情,岂非合之双美者乎?”


                            第十四章
一、    填空题:
1、《诗广传》、《楚辞通释》、《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南窗漫记》、《古诗评选
》、《唐诗评选》、《明诗评选》
2、“兴观群怨”论和“情景融和”论
3、《原诗》
4、“理、事、情”论和“才、胆、识、力”论
二、    解释概念:
1、王夫之认为“兴、观、群、怨”四者不是各自独立而无关的,而是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的
;兴中可观,观中有兴,群而愈怨,怨而愈群,四者配合而使之更有艺术的感染力量,每一方
面只是一个特殊的角度而已。因此对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来说,随着读者情况不同,各人从中
所体会到的内容也往往各不相同。如《关雎》本是一首写爱情的兴诗,但又可以起到“康王宴
朝,而即为冰鉴”的“观”的作用;《大雅•抑》本是讲周王朝如何才能修德守礼,安排政治
谋略,以从中观政治得失,但谢安又可以从其振兴朝纲、统一祖国的政治理想出发,欣赏其诗
而发兴,以“增其遐心”。
2、“现量”是禅宗术语。《相宗络索》释为“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
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王夫之借禅宗的“现量”来
说明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心目相应的一刹那自然地涌现出来的,它是当时真实地存在着的,
是“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的,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是绝对没有虚妄成分的。所以从钟
嵘的“直寻”说到王夫之的“现量”说,都具有明显强调直觉思维作用的意义,认为诗歌创作
中许多优秀的佳作往往不是靠理性思维,而是在直感的触发下产生的。
3、王夫之认为艺术家不是先有了“情”,再去找与之相应的“景”,也不是先有了“景”,
再纳入一定的“情”,情景两者是互相触发、互相依存的。离开“景”则“情”无所寓,即非
文学艺术之“情”;离开“情”则“景”无所依,失其灵魂,亦不成其为文学艺术之“景”。
它们必须“互藏其宅”,才能形成为文学艺术的形象。故而他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
不相离,唯意所适。”
4、这是叶燮的诗歌理论。他认为诗歌创作不外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主体方面要有才、胆
、识、力四要素,客体方面则有理、事、情三要素。所谓“理、事、情”,他说“譬之一木一
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
趣,则情也。”也就是说,事物的产生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即所谓“理”;在它发生之后,
就表现为一定的、具体的“事”;而每一事物又有它自己特殊的情状,这就是“情”。他所说
的“理、事、情”也是衡量诗歌作品的标准,所以他说“先揆乎其理,揆之于理而不谬,则理
得。次征诸事,征之于事而不悖,则事得。终絜诸情,絜之于情而可通,则情得。三者得而不
可易,则自然之法立。故法者,当乎理,确乎事,酌乎情,为三者之平准,而无所自为法也。

5、“才、胆、识、力”是叶燮对诗歌创作主体修养的认识。在这主体四要素中,“识”是最
重要的,他说“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识”是作家辨
认事物理、事、情的能力,又是鉴别诗歌及其艺术表现特点的能力。“才”指作家的才能,包
括艺术发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胆”指作家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不囿于一般流行之见,而
善于提出具有独创性新见的胆略。“力”指作家的艺术功力和气魄。他说“大凡人无才,则心
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三、    翻译:
1、情与景名称不同,而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诗歌创作非常神妙的,情景交融,不落痕迹。
诗歌创作非常巧妙的,则表现为情中有景,或景中有情。景中有情,如“长安一片月”,景中
自然有孤栖忆远之情;“影静千官里”,景中自然有喜达行在之情。情中有景,尤其难以曲折
写出,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了诗人笔墨酣畅,自鸣得意之景。凡遇此类情况,不要糊涂
看过,也不要等闲视之,而应细心体察。(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已穷尽诗之道。可以此辨别汉、魏、唐、宋诗
歌的雅俗得失,读《诗经》也必然以此为标准。所谓“可以”云云,就是随所“以”而都“可
”的意思(“以”指诗,“可”指兴观群怨)。读诗时,兴中有观,那么感兴就会更加深刻;
读诗时,观中有兴,那么认识就会更加明悉。读诗时,由群而怨,那么怨刺之情更加念念不忘
;由怨而群,那么群居和同之情更加真挚。就作品而言,出于四情(指兴观群怨)之外(指作
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而引起四情;就读者而言,游于四情之中,而无所窒碍。作者的思想
感情表现在作品中是客观一定的,而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等主观条件去获得或兴或观或
群或怨的感受。所以《关雎》本是“兴”诗,而齐、鲁、韩三家可解释为讽刺周康王晚朝的诗
,也就是说《关雎》是可观的。《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本是“观”诗,而谢
安说此句偏有雅人深致,能引起人的无限想象。人的思想情感是无边无涯的,但可在诗歌作品
中以类似情感而相遇,这就是诗歌的可贵之处。(王夫之《诗译》)
2、理、事、情三者,就大的方面来说,天地因此而定位,日月因此而运行;就小的方面来说
,一草一木一飞一走,三者缺一,都不能成其为物。所谓文章,是用来表现天地万物的情状的
。但这三者,又有一个总而持之,条而贯之的东西,叫“气”。事、理、情之所以发生作用,
是气在发生作用。譬如一草一木,其之所以能发生,是理;既然发生是事;发生之后,生长茂
盛,情状万千,有自得之趣是情。如果没有气灌注其间,能如此吗?又如合抱的树木,树干耸
入云霄,小枝叶不下万千,同时发生,没有丝毫异同,也是气在起作用。如果砍断它的根,就
会很快气断而死,这时理、事、情都将无从谈起。……一般说来才、胆、识、力四者交相为用
,如果一有欠缺,就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没有缓急的区别,但主要以识为先决条件。如果没
有识,那么其他三者就无所依托。……一般说来人无才,思想情感就无法表现出来;没有胆量
,笔墨畏缩不前,吞吞吐吐,不敢说;无识,不辨是非得失,不能取舍;无力,就不能自成一
家,流传后世。(叶燮《原诗》)
四、    论述题:
1、    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诗歌本质和特征的认识:首先他认为“诗
道性情”,他所说的“性情”接近“发乎情,止乎礼义”。其次,他认为诗家之理和经生之理
是不同的,诗家之理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用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再次,他认为“
兴、观、群、怨”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而且这四者是互相联系的。最后,他认为诗和史是
不同的,史是“从实著笔”,“诗则即事生情,即语绘状,一用史法,则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
中,诗道废矣”。二是情景交融的诗学思想:首先他认为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但在诗
歌中是“互藏其宅”,密不可分的。其次,他认为诗歌中的情景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情景妙
合无垠,二是景中有情,三是情中有景,前者是“神于诗”,后两者则是“巧于诗”者。再次
,他提出“即景会心”的“现量”说,他认为诗歌创作中许多优秀的佳作往往不是靠理性思维
,而是在审美直觉的触发下发生的,是情景突然相遇而发生的。
2、    叶燮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对复古模拟和强调发展变化的“正变”
说。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变,诗歌也在变,而且“变”总是愈来愈进步的,他说“譬诸地之生
木然,《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蘖,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有其枝叶
,唐诗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二是推崇杜甫、韩愈、苏轼,提倡“
温柔敦厚”。三是论诗歌的理、事、情三要素。他说“譬之一木一草,其能发生者,理也。其
既发生,则事也。既发生之后,夭矫滋植,情状万千,咸有自得之趣,则情也。”这是就客体
方面而言,理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它发生之后,就表现为一定的具体的“事”;而
每一事物又有它自己特殊的情状,这就是“情”。这三者又有“气”“总而持之”“条而贯之
”,“气”即事物内在生命力,三者依赖“气”而为用。四是论作家的“胸襟”和“才、胆、
识、力”。这是就主体而言,才,指作家的才能;胆,指作家的艺术胆略;识,指作家的认识
能力;力,指作家的艺术功力和气魄。这四者以“识”为先。最后,论诗歌的审美本质和艺术
思维的特点。他认为“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
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粲然
于前者也。”这是说诗歌中的事和理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审美形象表现出来的,对诗
歌的审美特征有清醒的认识。


第十五章
一、    填空题:
1、《离骚》、《庄子》、杜诗、《史记》、《水浒》、《西厢》
2、毛纶、毛宗岗父子;张竹坡;脂砚斋
3、《闲情偶记》;词曲、演习、声容
4、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5、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
二、    解释概念:
1、这是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提出的关于历史和小说区别的理论。他认为《史记》
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这是说历史中“事”(包括人物和事件)是已经
存在的历史事实,作者不能任意改变或虚构,只是用有文采的笔把它写出来。而小说的创作则
是“因文生事”,可以虚构若干人和事,小说中的“事”是作家在概括大量生活现实的基础上
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出来的,这样他就把有文学色彩的历史著作和纯粹的艺术文学作品小说的
不同特点,作了明确的区分。
2、金圣叹提出的小说创作理论。“圣境”是指“心之所至,手亦至焉者”,即手能适应心的
要求,这从“人工”的角度来说,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并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神境”是指
“心之所不至,手亦至焉者”,即心没有完全想到的,手也能神妙莫测地表达出来。这种境界
比“人工”要高出很多很多,已经有了某种非“人工”所能达到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与自然
相合。“化境”是指“心之所不至,手亦不至焉者”,即已经达到了心、手两忘,完全没有“
人工”痕迹,而合乎化工造物的境界了。金圣叹认为施耐庵对武松打虎一段的描写已达到了“
化境”。
3、李渔提出的戏剧创作理论。“结构第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把文学剧本的创作放在
第一位。这是对以前的戏剧理论家重音律和词采的突破,体现了他对戏剧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
、典型化、创作方法、独创性、主题思想、戏剧的主要矛盾冲突等一系列重大文学理论问题的
看法。例如“审虚实”,强调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戒讽刺”和“戒荒
唐”,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作客观真实的描写,使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反对
把戏剧创作变成泄私愤、报私仇的工具,或写一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之用;“脱
窠臼”,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立主脑”“减头绪”,强调戏剧创作时,事件和人物要相
对集中;“密针线”强调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等等。
4、李渔提出的关于戏剧语言的理论。“贵显浅”,他认为戏剧语言和其他诗文语言是不同的
,诗文是给人看的,可以典雅蕴藉,可以深奥隐晦,因为可以反复阅读,而戏剧则是给人听的
,应通俗易懂,浅显易晓,因为戏剧语言具有一次性。但“显浅”不是肤浅,浅薄,而是“以
其深而出之浅,非借浅以文其不深也”,这是说戏剧语言看起来通俗浅显,而这显浅的语言却
包含着深刻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大约今人所说的丰富的潜台词。“重机趣”是说戏剧语言不
仅要生动活泼地传达剧情,使之血脉相连,而且要能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气质个性。他说:
“‘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
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李渔以王阳明讲学为例“阳明登坛讲学,反复辨说良知二字
,一愚人迅之曰:‘请问良知这件东西,还是白的?还是黑的?’阳明曰:‘也不白,也不黑
。只是一点带赤的,便是良知了。’照此法填词,则离合悲欢,嬉笑怒骂,无一语一字不带机
趣而止矣。”这是要求戏剧语言要生动活泼,机智有趣。同时,他还要求戏剧语言“勿使有断
续痕,勿使有道学气”,前者要求戏剧语言必须有统一的风格,使剧情前后相连,互相之间有
照应,后者要求戏剧语言要带有鲜明的人物个性。
三、    翻译:
1、凡读书,首先要晓得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史记》,是司马迁一肚子怨愤要发挥出来。所
以他写《游侠》、《货殖传》特别用心。其余各记传中,凡遇持刀杀人的事,他便赞赏不已。
一部《史记》只是“缓急人所时有”六个字,是他一生著书的意图所在。《水浒传》却不是这
样。施耐庵本来没有怨愤要发挥,只是吃饱穿暖无事可做,又加上心闲,于是伸纸弄笔,找个
题目,写出自己的一肚子文采。所以是非评价也没有违背圣人思想之处。后人不知这一点,却
在《水浒》前加上“忠义”二字,于是和太史公“发愤著书”同例,这是很不妥当的。……我
常常说《水浒》胜过《史记》,人们都不肯相信,殊不知我不是乱说的。其实,《史记》是以
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客观事实如此如此,然后用文字把它叙述出
来,即使象太史公那样有才能的人,也是一件吃苦的事。因文生事却不是这样,只是由笔写去
,削高补低,我可以自由挥洒。(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相关话题/文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笔记(宋金元)
    宋代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王禹,世称王黄州,《三黜赋》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首倡革弊复古,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声。敢于触及时弊,关心民 间疾苦,诗风质朴,清新淡雅,有《小畜集》。 记游七律。对异乡独特景物的莫名惆怅以及由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和答案
    袁行霈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和答案 汉魏六朝文学试题部分:一、填空1.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____________》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___________),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打印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正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导 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 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 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 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 乡国的情怀的泛化,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常耀信美国文学史
    A Concis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hat is literature? Literature is language artistically used to achieve identifiable literary qualities and to convey meaningful messages.Chapter 1 Colonial Period Background: Puritanism features of Puritanism Predestination: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题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 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题库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 一、填空题 1、希腊神话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 2、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荷马史诗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部史诗,它们是欧洲文学史中最早的重要作品,分别描写的是___________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文学史》串讲资料——选择题(基本知识点)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文学史》串讲资料选择题(基本知识点) 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 19171927);第二个十年( 19281937);第三个十年( 19381949) 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7
  • 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年考研调剂信息
    1.文传学院由研究生科具体负责调剂服务系统的操作,及时公布生源缺额信息、调剂要求及调剂日程安排,并及时下载调剂考生信息,及时向考生反馈复试通知,及时更新信息,保证信息畅通。2.调剂原则,考生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方可调剂:(1)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考生初试成绩必须符合第一志愿专业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7
  • 2019年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调剂招生计划
    兰州大学文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调剂招生计划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
    本站小编 FreeKaoyan 2019-03-27
  • 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全部习题集
    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二.解释:1、神话 2、神话的历史化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 《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创世神话 、 始祖神话 、 洪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中国当现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大版复习重难点提示
    《中国当现代文学史》洪子诚著 (北大版 )复习重难点提示 第一章绪论 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个主要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1949年-1965年的中国文学第一节 1949-1965年文学运动概述 了解第一次文代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英语诗歌教程
    Age. English literature was almost exclusively a verse literature in oral form. The oldest specimens which now exist are found in the Exeter Book containing the following poems Widsith, Doers Lament, The Wanderer and The Sea-Farer, The Battle of Maldon. By far the most significant poem o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英美文学赏析
    Appreci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英美文学赏析教程散文与诗歌 Part One Essay ...........................1 导读........1 I. Introduction..................................3 II. Selected Readings .......................6 Unit 1 Classic Essay ...............6 Of Studies .............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吴伟仁 诗歌欣赏教案
    课程:英美诗歌欣赏 Session One Part One Edmund Spenser I.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he Renaissance in England: Renaissance is the rebirth of literature, art and learning that progressively transformed European culture from the mid-14th century in Italy to the mid-17th century in E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6
  •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至南北朝所学文学作品之原文、译文
    所学文学作品之原文、译文(秦汉南北朝) 张衡《归田赋》【原文】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
  •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 丹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