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复习笔记(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舆薪——一车木柴。《说文》——“舆,车舆也,从车舁声。”许之乎——相信这些话吗?许——允许,这里指“相信”。独何与——偏偏是什么原因呢?
为不用力焉,因为不在上面使用力量。为(wèi)——因为,介词。焉——兼词,于是。“不用明焉”“不用恩焉”同。
百姓之不见保——老百姓不被安抚。见——表被动。
为不用恩焉——因为不对他们推开恩泽。
“王之不王”几句——大王您不去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何以异——凭什么区别。
挟太山以超北海——(用胳膊)扶着泰山跳过北海。《说文》——“超,跳也。”这里正用本义。以——连词,表目的关系。
“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大王不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挟泰山跳北海一类的。判断句,下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别人家里的老人。第一个“老”用如动词,第二个“老”用如名词。以及——而推及到。以——连词,及——动词,推及。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自己家里的小孩,进而推及别人家里的小孩。前 “幼”用作动词,后“幼”用如名词。“以及”同前。
运于掌——在掌心中运转。
刑于寡妻——在自己妻子身上做示范。
至于兄弟——推及到兄弟身上。至于——两个词。
以御于家邦——来治理家庭和国家。
加诸彼——加之乎彼。诸——“之乎”的合音。
保妻子——抚养老婆孩子。
无他焉——没有别的(诀窍)。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独何与——偏偏是什么原因呢?与——疑问语气词。
王请度之——请王掂量一下。
构怨于诸侯——跟其他诸侯国结仇。怨——仇恨。
快于心——心里痛快。
吾何快于是——我怎么会对这感到痛快呢?是——指代上文“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将以求吾所大欲——将用来求得我想得到的东西。以——介词,后省宾语。所大欲——所字结构,想得到的东西。
“为……与”几句——选择问句,“是因为……呢,……呢,还是因为……呢”。
“肥甘、轻暖”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
四夷——四方少数民族,一般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
“以若所欲”二句——以这样所做的去求这样所希望得到的。若——如此,指示代词。“所为”“所欲”都是所字结构。
犹缘木而求鱼——就好像爬上树找鱼一样。缘——攀缘。求——找。成语“缘木求鱼”源此。
若是其甚与——主谓倒装。意译是“后果会如此的严重吗”。与——疑问语气词。
殆有甚焉——只怕有比这厉害的。殆——副词,只怕。焉——兼词,于是,引进比较对象。
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国本来就抵挡不了大国。固——副词,本来。敌——抵抗,今成语有“寡不敌众”。下“敌众”“敌强”同。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中国的土地千里见方的共有九块。
齐集有其一——齐国汇总起来(只)占有其中的一份。
以一服九——以九分之一的力量去征服九分之八。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跟邹国抵挡楚国有什么区别呢。
盍不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行王道仁政这个根本上来呢。
今王发号施仁——假如大王发布政令,推行仁道。今——有“假设”的意思。
疾其君者——痛恨自己国君的人。疾——恨。今成语有“疾恶如仇。”疾——后来写作“嫉”。
赴诉于王——跑来向王控诉。诉——控诉,诉苦。
其若是——像这样的话。
进于是——前进到(你所讲的)这一步。
愿夫子辅吾志——希望先生您辅助我的志向。夫子——对长者的尊称。
明以教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以——连词,用在状中结构之间。
请尝试之——请让我尝试一下。请——表敬副词。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二句——没有固定产业却有持久善心的人,只有士人能够这样。
无不为矣——没有什么不做的了。
是罔民也——这是对百姓张罗网啊。罔——本义为网,名词,这里是动词,张罗网。
“焉有”两句——哪里有仁者在位,对百姓张罗网的事能做出来呢?
“仰俯”句——仰指对上,俯指对下。
制民之产——规定百姓的财产。制——制定,规定。
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向善。之——动词,往。驱——驱使。按——孟子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认为老百姓可以像牛马一样驱使。
民之从之也轻——老百姓很轻易就跟着他。按原句“轻”为谓语,这里翻译时挪作状语。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这只怕是救死者还怕来不及。赡——足,这里是及的意思。
奚暇治礼义哉——哪里有时间去从事礼义呢?奚——疑问代词,表示反问。
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上)
一、找出本文中的“焉”字,并分析其用法。
二、找出本文中的疑问代词,并分析其用法。
三、找出本文中含宾语前置的句子,并加以归类。
四、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带点的词。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可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
9、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10、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11、及陷于罪,然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夫子当路于齐
【题解】
本文为《公孙丑上》的一章。
本义通过孟子与公子孙丑的对话,反映了孟子反对霸道、提倡王道的思想。
【补充注释】
“夫子当路于齐”几句——先生如果在齐国执政,管仲和晏子的功业,能再次兴起吗?这是个假设复句。当路——指执政。许——兴起。
吾先子之所谓也——(子路)是我的先辈所敬畏的人啊。
尔何曾比予于管仲——你怎么竟然把我与管仲相比。
曾——副词,竟然。
如彼其专——主谓倒装句,但现代戏汉语也可按倒装语序译为“如此的专一”。下文“如彼其久”“如彼其卑”同。
功烈,功业。“烈”与“功”近义连用。贾谊《过秦论》——“奋六世之余烈。”
比予于是——把我与这个人相比。是——指管仲。
曾西之所不为,曾西所不做的那种人。
子为我愿之乎——您认为我愿意这样做吗?之——指管仲晏子之所为。
不足为:不值得做。
以齐王——凭着齐国统一天下。
由反手也——好像翻手一样(容易)。由——通“犹”,好像。
滋甚——更加厉害。
今言王若易然——现在(您)讲王天下好像很容易的样子。
不足法——不值得效法。
文王何可当——文王(我)怎么能配得上。
武丁朝诸侯——武丁使诸侯来朝见自己。使动用法。
“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两句——然而文王靠着一百里地起家,所以很难。
疏于此时——比这时候时间隔得更久。
憔悴于虐政——被暴政弄得困苦不堪。被动句。
甚于此时——比这时候厉害。
“饥者易为食”二句,饥饿的人容易接受(人家给的)食物,口渴的人容易接受(别人给的)水。
速于置邮而传命——比用马递车递传达政令还要快。
许行
【题解】
本文为《滕文公上》中的一章。
战国时人有所谓三教九流(九流即儒、道、阴阳、法、墨、纵横、杂、农、小说),本文中的许行属于农家,主张君臣并耕。本文记录了孟子和许行的学生陈相的一场辩论,实际上是儒家和农家之间的一场辩论。陈相出于对当时暴政的厌恶而提出恢复到原始共产社会那种“上下平等,君臣并耕”的社会形态,孟子从社会分工的必然性和事物之间质的差别性进行了批驳,两种观点针锋相对,而孟语辞犀利,论理深刻,具有很强的论辩性。
【补充注释】
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为神农之言者”与“许行”是同位词组。为:研究。
自楚之滕——从楚回到滕国。之——往。
踵门——脚一进门。踵——本义为脚后跟,这里用为动词。
愿受一廛而为氓——希望得到一个人住处而当您的百姓。《说文》——“廛,一亩半,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按为会意字。
与之处——双宾结构。
捆履织席以为食——即“以捆履织席为食”,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
负耒——扛着犁。
愿为圣人氓——双宾结构。
尽弃其学而学焉——全部抛弃了他原来学的东西而向他学习。前“学”用如名词,指所学的东西(learning),后“学”为动词(learn)。焉——兼词,于是,指代处所。
道许行之言——转述许行的话。道——陈述。
虽然——即使这样。按“虽然”是两个词。
饔餮而治——(一起)做饭然后才处理政事。而——表示承接关系。前面“并耕而食”同。
厉民——使百姓受苦。“厉”本义为磨刀石(名词),引申为磨(动词),再引申为抽象的劝勉鼓励(鼓励也是磨)和使困苦、折磨。前者是适度的“磨”,后者是过分的“磨”。前者后来写作“励”。
奚冠——戴什么帽子,宾语前置。
冠素——戴生绢做成的帽子。《说文》——“素,白缯也。”即白色的缯,也就是没有染色的丝绸(名词),引申为白(形容词),为朴素。
奚为不自织——为什么不自己织。奚 为:介词宾语前置。
以釜甑爨——用锅和甑来做饭。按爨为会意字。
不为厉陶冶——不算作是损害陶工冶工。
岂为厉农夫哉——难道是损害了农夫吗?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章太炎认为“舍”即今之“啥”(什么东西)。诸——“之乎”的合音。宫,甲骨文像连环洞穴,是上古人们野居而穴处的俯视图,本义为一般的房子,宫殿是引申义。
不惮烦——不怕麻烦。
耕且为:一边种田,一边从事手工业。
独可耕且为与——难道就可以一边耕田一边治理天下吗?独——副词,偏偏难道。
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个人身上各种手工人所做的产品都具备。备——齐备。
率天下而路——率领天下人到处奔走一道路上。朱喜《朱子集注》——“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依此,则路为名词用作动词。
“或劳心,或劳力”——有的人从事心智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
“劳心者治人”二句——从事心智劳动的人统治别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后分句为被动句。
“治于人者食人”二句——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食——sì,给人吃,供养。
天下之通义——天下所共知的道理。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其内容应为“草木畅茂,五谷不登,禽兽繁殖而偪人”,这是古汉语中“并提”的修辞方法。又如“耳目聪明”内容为“耳聪目明”。
举舜而敷治之——举荐舜未治理它。举——推荐。烈山泽——在山泽中燃火。烈——本义为火猛(形容),这里是动词,放火。
“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此句用了倒文的修辞手法,含义为“疏九河,瀹济漯,决汝汉,排淮泗,而注诸江海。”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含义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得乎——能够(做到)吗?
劳之来之——慰劳他们,使他们来归顺。“劳”“来”都变读,由非去声变为去声。
匡之直之——纠正他们的过错,使他们变得正直。
从而振德之——接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以恩德。振——救济,后来写作“赈”。今有“赈灾”。
谓之——叫做。
“大哉,尧之为君”——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主谓倒装句。下文“君哉舜也”同。
则之——以之为法则,即效法他。
有天下而不与焉——拥有天下而不占有。焉,兼词,“于是”,指代天下。
用夏变夷——以华夏使外夷同化。
变于夷——被外夷同化。被动句。
未能或之先——即“朱能先之”,没有人能超过他。或——句中语气词。贾谊《论积贮疏》——“残贱公行,莫之或止。”《说小雅天保》——“女相松之茂,无不尔或承。”下文“莫之或欺”同。
治任——整理行装,动宾结构。任——名词,担子,这里指行李。
以所事孔子事之——用奉事孔子的礼节来奉事他。
“江汉以濯之”二句——用江水汉水来洗他,用秋天的太阳来晒他。皜皜乎不可尚已——光明洁白的没有人能超过他。
鴂舌——比喻话难听,一般指少数民族的语言。苏轼《和陶始春怀古二首》(其二)——“鴂舌倘可学,化学黎母民。”
非先土之道——非难先王的学说
异于曾子——跟曾子不同。
“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从幽暗的山谷里出来,迁到高大的树上去。孟子引此喻人改邪归正。
“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打击戎狄,惩罚荆舒。宾语前置。
子是之学——你学这种学说。宾语前置。
适市——到市场上去。适——往。市——市场。
物之情——事物的自然规律。
比而同之——并列起来同等看待。比——并列。
相率而为伪——率领人们去弄虚作假。相——偏指副词,动作偏向一方。
恶能治国家——哪里能治理国家呢?恶——疑问代词,表示反问。
弈秋(告子上)
【题解】
本文通过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阐述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补充注释】
无惑乎王之不智也——对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不可理解。
“一日暴之”二句——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成语“一暴十寒”源此。
吾如有萌焉何哉——对王身上刚刚萌芽的为善之心,我又能怎么样呢?如……何——对……怎么样。焉——于是,兼词,指代王。
“今弈之为数”句——下围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很小的技艺。
使弈秋海二人弈——使,如果。
惟弈秋之为听——即“惟的弈秋”的宾语前置。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这个人他的智慧比不上另一个人吗? 为:因为。是——指示代词,这个人。
弈秋(告子上)
一、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带点的词语。
1、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2、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3、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4、惟弈秋之为听。
舜发于畎亩之中(告子)
【题解】
本段通过战国以前几个“苦尽甘来”的典型事例,说明恶劣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补充注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从乡间田野之中被举用。被动句,下几句同。畎亩——泛指田野。
降大任于是人——将重任降临到这个人身上。
苦身心志——使他的心志受困。使动用法,下几句同。
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受苦。
饿其肤体——使他身体挨饿。
空乏其身——使他自己落得贫穷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行动不顺,受到干扰。
所以动心忍性——借此使他心里时时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忍。
“困于心”几句——心里受困,思虑阻塞,然后才有所作为。
“征于色”几句——脸色上有征验,声音发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几句——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能匡过失的臣子,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部的祸患,国家肯定会灭亡。敌国——匹敌的国家。“则……则……”——表示对举关系,可不译。敌——抵挡,恒——总是,这里有“肯定”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心存忧患而得以生存,由于安于享乐而陷入死亡。
通论(十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词类活用即词类的灵活运用,是词类在句子中的临时“职务”。词类灵活用法是跟词类的基本用法(下文我们简称为“本用”)相对而言的,词类的本用即词类在句子中的比较固定的“职务”。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北师大听课笔记完整版
《古代汉语》北师大听课笔记完整版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 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1.暖、煖;2.从、從;3.备、備;4.舍、捨;5.赴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ldqu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王力古代汉语中的《论语》文选翻译
王力 古代汉语《论语》文选及翻译 {好辛苦的整理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古代汉语王力考研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诗经和楚辞译文
关雎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一、安 1、怎么,哪里。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又安敢毒邪?③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2、安全,安定。例:①谢庄遂安。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3、安逸。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5、哪里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古代汉语通论考研复习笔记 冯志华
古代汉语讲义 作者:冯志华 第一讲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语言的历史分期应由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来决定。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因此语言的分期不可一刀切、绝然地分开。语言的分期,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看,应该以语法的变化作为主要根据,语音的演变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根据这个原则汉语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十)词汇
古代汉语通论(十)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汇 古今词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的构成上,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词,现代汉语则是复音词占多数。二是在词的存废上,可以分为古今通用词,古用今废词。 二、古今词义 (一)词义基本相同的 多属于基本词汇。但并非绝对没有变化,在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九)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通论(九)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句尾语气词 1、也 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与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与确认的语气。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八)连词
古代汉语通论(八)连词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1、与 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七)介词
古代汉语通论(七)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六)代词
古代汉语通论(六)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 古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等,都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吾字在魏晋以前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用(否定句中可以做前置宾语);第二,朕字在秦以后成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