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复习笔记(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9-03-27


    由于取部首的依据不同,所以同一个字,两种部首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相对而言,一致的地方是主要的,如:
    例字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象形)
    文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检字学部首 木 禾 日 目 女 贝 皿 竹 衣
    例字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指事)
    “文”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检” 一 二 寸 曰 十 血 叉
    例字 冠 计 宦 突 涉 好 囷 析(会意)
    冖 言 宀 穴 水 女 囗 木
    冖 言 宀 穴氵女 囗 木
    例字 松 茅 恐 简 地 空 时 宇 奸 (形声)
    “文” 木 艸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检” 木 艹 心 竹 土 穴 日 宀 女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一致的如:
    例字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象形)
    “文” 燕 象 眉 须 行 盾 易 兔册
    “检” 廿 勹目彡 彳 厂 日 勹丿
    例字 朱 刃 丹
    “文” 木 刃 丹
    “检” 丿 刀 丿
    例字 库 崇 甜 寇 雀 负 看 相 牧(会意)
    “文” 车 示 甘 攴 隹 贝 目 月 攴
    “检” 广 山 舌 宀 小 刀 手 木 牛
    例字 锦 问 视 徒 冯 和 旗 纂 佞 (形声)
    “文” 帛 口 见 马 口 认 系 女
    “检” 钅 门 礻 彳 冫 禾 方 竹 亻
    例字 修 腾 刖 翔 欣 砻 贼 膏 赢(形声)
    “文” 彡 马 刀 羽 欠 石 戈 肉 贝
    “检” 亻 月 月 羊 斤 龙 贝 高 亡
    本节我们讲汉字的构造,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作为至今为止几乎是唯一的表意文字的特点,学会分析其造字意图的结构,掌握其本义,并进而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我们在这一节开始时曾举过“徒”、“行”、“章”三个字,学了这一节,我们完全可以懂得运用“六书”来分析其结构了:“徒”是形声字,从辵,土声;行是象形字,本义是路;“章”是会意字,从音从十,《说文》:“乐竟为一章”。
    通论(六)——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本节是讲古书中的用字情况。汉语的用字情况比较复杂,尽管古汉语基本上一个字代表一个词,但是字与词之间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从现在的角度看古代书面语,既有几个字共表一词的情况,也有一个字表数词的情况。
    几个字共表一词的主要有:①通假字(本有其字的假借);②古今字;③异体字;④繁简字。
    一个字表数词的主要有:①假借字(本无其字的假借);②同形字。
    关于假借字,我们在讲“六书”时已过,这里再举几个例子,如“之”既可表动词“往”(本义),义可表虚词(假借义),“夫”既可表名词男子(本义),又可表虚词(假借义)。
    同形字即几个词共用一个字形,广义上的同形字包括上面的假借字,这里讲的是狭义上的同形字。如炮炙的“炮”(páo)和火炮的“炮”(pao),日晒的“暴”(pù)和疾速的“暴”(bào)(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甲胄的“胄”和后裔的“胄”(二字在古文字中不同形)。
    本节讲三个问题:①古今字;②异体字;③繁简字。
    一、古今字
    应当首先指出,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与古人所说的古今字不是同一个概念。古人所说的古今字,如段玉裁所言:“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异字。”(《说文》段注“余”字下)包括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如“亡无”“伯霸”;由形体造成的古今,如“鬴釜”“猫貓”;也有因意义分化造成的古今,如“反返”、“竟境”。后一种古人称为区别字,本教材所讲的古今字只指后一种,即古人所说的区别字。
    (一)古今字的定义
    本教材没有给古今字下定义,这可能有它的难处,但根据其表述与例子,大约可以这么说:一个字“兼职”过多,后来造出新字来分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职务”,原有的字与新造的字便构成了古今字。
    (参考:郭锡良《古代汉语》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按:这个定义与段玉裁的解释是一致的。)
    (二)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是“兼职”太多,即一个字有多种意义。上面我们在词汇部分里讲过,一个多义词,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有些还被借作其他词而有假借义。因此,所谓“兼职”太多,是指该词(字)除了本义,还有引申义或假借义(有时是既有引申义又有假借义)为了分担其过重的负担,后来就造一个新字分分担其中一些意义。若从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本考察,则古字与今字在进行意义分工以后形成下面几种局面:
    1、古字用于表示假借义,今字表示本义。
    孰——孰 其——箕 莫——暮 衰——蓑
    2、古字表示引申义,今字表示本义。
    责——债 盖——溢 原——源 州——洲 奉——捧
    3、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引申义。
    说——忆 赴——讣 敛——殓 道——導 昏——婚
    4、古字表示本义,今字表示假借义。
    辟——避 舍——扌舍 与——与欠 胃——谓
    (三)古今字形体之间的关系
    古字和今字绝大部分都有形体结构上的相承关系,只有很少没有形体上的相承关系。
    1、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1)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意符(大多数)
    聿——筆 它——蛇 竟——境 田——畋 昏——婚
    (2)今字在古字的基础上加声符(极少)
    自——鼻 礻——祗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意符(较多)
    说——悦 赴——讣 敛——敛 错——措 振——赈
    (4)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换声符(很少)
    研——砚
    (5)今字在古字基础上略为改变(很少)
    大——太 陈——阵 母——毋
    2、没有形体相承关系的
    吕——膂 身——娠
    (四)古今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大多数是一对一,即一个古字,一个今字,也有个别是一个古字衍出几个今字的,前者无须举例,后者如:
    辟 采 田
    避 僻 闢 譬 採 彩 畋 佃
    (五)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
    古今字(区别字)与通假字是从不同角度来命名的,二间之间有区别,又有交叉。中学教材中不使用“古今字”这个概念,所有古今字都说成通假字,它们的区别留待讲到通假字才讲。
    二、异体字
    (一)定义
    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完全相同,意义也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广义的异体则还包读音相同而意义只部分相同的几个字,如
    “困睏”等。一九五五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录的是广义的异体字,本教材所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狭义的异体字《说文解字》称为“重文”,此书共收重文1163个。重文不另外立字头,只附在正字的后面。
    (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一个字按理说应该只有一种写法,但因字不是一人一时一地造出来的,前人造了,后人还可能另造,同一时期,甲地的人造了,乙地的人还可能也在造。除此以外,隶变之后由于隶古字产生了一批异体字,还有因为书写方便而造的笔画稍为变异,(孔乙已所说的“回”字有四种写法即回、囘、囬、廻、前三字即属此类)。
    (三)异体字的形体类型
    从形体上看,异体字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如泪涙、嵩崧。
    2、意符不同(最多),如遍徧、逼偪。
    3、声符不同,如勋動、筍笋。
    4、意符声符都不同(较少),如村邨、猿蝯。
    5、部件位置不同,如够多句。
    (四)异体字的辨识
    辨识异体字,一定要本着其定义进行。狭义异体字,不仅意义要完全相同,读音也要完全相同,如果不符合定义的,就不能算是异形字。教材中举了“寘置”、“雕彫凋”、“亡无”和“沽酤”四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组和第四组可说是种属关系,第二、三组可说是交叉关系,而异体字应该是全同关系,故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同样,下面这几组都不能认为是异体字——游遊、獲穫、淫婬。这三组字从概念之间的关系看,都属于种属关系。
    还应该指出,异体字是有时代性的,有些原来是异体关系的,后来意义在某些方面有了分工,变成了非异体,相反,有些原来不是异体的,后来变成了异体。前者教材中举了“谕”和“喻”的例子,又如“或”与“域”。《说文》——“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域,或从土。”据此,“或域”异体(或国是古今字)。后者如“于”“於”,《说文》——“乌,孝鸟也。”“於”本义为乌鸦,原来与“于”音义均异,后来“於于”音近,人们便借“於”为介词,于是变成了异体字。
    (五)异体字与古今字(区别字)的区别
    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1)从产生时代的先后看,古今字的“今字”一定产生在“古字”后,而异体字中的几个字可能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也有可能同时或分不出时间先后的问题。
    (2)从意义上看,今字所分担的只是古字的一部分意义,而一组异体字的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换用。这是最主要的。
    (3)从读音上看,今字是为了区别意义而造的,有时与古字在读音上要有所变化(如莫暮、说悦),而异体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本教材在注释时异体字和古今字所用的术语是截然分明的——异体字用“某同某”,古今字用“某,后来写作某”。如《齐晋鞌之战》“旦辟左右”下注——“辟,避开,后来写作‘避’。”“韩厥俛定其右”下注——“俛,同‘俯’”。
    古今字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是造成汉字字数越来越多的两个主要原因,东汉时代的《说文解字》包重文才收10516个(重文1163个),宋代的《广韵》已收字26194个,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增加到47035个,1986年出版的《汉字大字典》更多达56000个左右。由区别词义而造的今字绝大多数是为了便于目治,因而对阅读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音义全同而只是形体不同的异体字却只能增加我们识字的负担,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对此进行了整理,确定其中一个为规范字,其他为不规范字。
    三、繁简字
    (一)定义
    繁简字是繁体字与简化字(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字与简体字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管笔画多繁,都不能叫繁体字,不管笔画多简,也不能叫简体字。如“禮礼”两字同词,前者笔画较繁,是繁体字,后者笔画较简,是简体字。但“爨”(cuàn)是一字一词,笔画虽繁,也不能叫繁体字。
    (二)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简化字是不同时代的人民群众为了书写便捷而趋简求者的结果。虽然不是立下法则才进行简化,但一代一代趋简的结果,其方法也日趋明朗化,形成了下面几种主要来源——
    1、取古体字,如礼禮、乃廼。
    2、草书楷化,如头頭。
    3、同音替代,如后後、向嚮。
    4、取其部分,如声聲、亲親、虫蟲、烛燭。
    5、改换偏旁,如庙廟、怜憐、拥擁。
    6、重新创新,如國国、护護。
    上述简体字,都是建国前已经出现了的,有的在唐,有的在宋,有的在元,有的在太平天国(据蒋善国《汉字形体学》P379-382)。解放后简化汉字,就是以这些早就流行于民间的简化字为基础,再运用上述方法简化了部分笔画较繁的汉字。上述六种来源,除了同音替代这种以外,其余的其实都可纳入异体字的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建国以前的这些简体字,一般只出现于民间,在政府公文中一般只用相应的繁体字。
    第三单元 文选
    论语
    (一)学而
    [补充注释]
    就有道而正焉——向有道理的人请教而就正于他们。焉——兼词,于此,指代“有道者”。
    可谓好学也已——可以说是好学的了。也已——语气词连用,重点在后一个。
    (三)里仁
    [补充注释]
    (1)道——指道理,真理。
    (2)道——学说。
    何谓——“谓何”的倒装,说的是什么意思。而已,语气词,罢了。
    (4)焉——兼词,于此(此指贤人)
    (五)雍也
    【补充注释】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回也贤哉”。
    (六)述而
    【补充注释】
    (1)“默而识之”的“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学而不厌”的“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2)讲——讲习,研究。按不能当讲话的“讲”讲。
    是吾忧也——“是”指代(复指)前面三种。
    (3)枕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枕。
    (4)女奚不曰:奚,疑问代词,为什么。
    (5)若圣与仁——若,至于。
    (十)先进
    【补充注释】
    (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2)攻——抨击,讨伐。
    (3)闻斯行诸——诸,“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词,“乎”是语气词。
    如之何斯闻斯行之——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赤也惑——惑,迷惑,不明白。
    (4)侍坐——陪坐。
    毋吾以——宾语前置。以——动词,这里指回答。
    居则曰:居,平居,平时。《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与“用兵”相对,指平时。
    不吾知——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就干什么呢,宾语前置。以——动词。
    率尔而对——而,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因之以师旅——因,本义是有所凭借,这里是“继之”,即“跟在后头”之意。
    且知方——方,与《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方”同。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选择连词,或者(按古汉语表示选择的“或者”用“如”或“若”表示)。
    “如其礼乐”句——古时视礼乐为治国之本,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冉有看孔子笑子路毫不谦让,所以在回答时有所谦让。
    宗庙——古时甚重宗庙,《左传成公十二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会同——康有为《论语注》——“《春秋繁露竹林》‘刘顷公即位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知会同之难也。’”
    “非曰能之,愿学焉”——注意“之”与“焉”的不同,“能”是及物动词,带“之”;学这里是不及物动词,带“焉”(“焉”是兼语,于是)
    铿尔——尔,词尾,用法用“然”“焉”。《石钟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铿”与“硿”的都是象声词。
    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来。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介词,用作同“于”,表示比较异同。
    浴手沂——“乎”,介词,表示动作的处所。下“风乎舞雩”同。
    咏而归——而,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按——子路即季路,字子由;曾皙,名点;冉有,字子有,名求;公西华,名赤,字子华。
    (十一)颜渊
    【补充注释】
    (1)斯谓之君子已乎——斯,这,指示代词。
    (2)何患——怎么担心。患——担心。
    (3)于斯三者何先——斯,这,指示代词;先,先,名词用如动词。
    (4)“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谓语前置。
    (5)如之何——对这怎么办。之——代词,指代“年饥用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如之何,如何。其——句中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君孰与不足——孰与,用于比较,“何如”的意思。
    (十二)子路
    【补充注释】
    (1)子将奚先——您将先干什么,宾语前置。
    野哉由也——“由也野哉”的倒装。野——粗鄙。
    君子于其所不知——君子对他所不懂的东西。
    (3)子适卫——适,到……去,本义。
    (4)宰——县宰,主持一县政事的长官。
    (5)因为好人坏人都喜欢的人可能是原则性不强的稀泥),即《阳货》中的“乡原”。
    (十三)宪问
    【补充注释】
    (2)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而死。死之——有人称为“为动用法”。
    (3)一匡天下——使天下统一。
    谅——诚实(本义),原为褒义。《论语季氏》——“友谅,直友,友多闻,益矣。”这里含贬义。
    (十五)季氏
    【补充注释】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指军事,《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即军事。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小辈拜见长辈读作xiàn。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尔是过,“尔”是“过”的宾语前置。过——《过奉论》的“过”,归过于,责备。
    邦域——国家领土内。
    何以伐 为:为什么要打它呢。
    夫子欲之——之,指“伐颛臾”这样事。
    陈力就列——“陈力”是“就列”的条件。
    不能者止——止,指废退,卸职。
    危而不持——而,表示转折关系。“颠而不扶”中的“而”同。
    焉用彼相——干嘛用那个“相”呢?焉——疑问代词,怎么。
    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代一定成为子孙的忧患。
    盖均无贫——盖,句首语气词,这里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今义已变。

相关话题/古代汉语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古代汉语北师大听课笔记完整版
    《古代汉语》北师大听课笔记完整版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4
  •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第一单元 汉字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1.暖、煖;2.从、從;3.备、備;4.舍、捨;5.赴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考研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ldqu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王力古代汉语中的《论语》文选翻译
    王力 古代汉语《论语》文选及翻译 {好辛苦的整理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3
  • 古代汉语王力考研复习笔记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2
  •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诗经和楚辞译文
    关雎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一、安 1、怎么,哪里。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又安敢毒邪?③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 2、安全,安定。例:①谢庄遂安。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3、安逸。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安生,有养的意思。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5、哪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20
  •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古代汉语高效实用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第一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按音序排列。3)按号码排列。 2 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考研复习笔记 冯志华
    古代汉语讲义 作者:冯志华 第一讲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语言的历史分期应由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来决定。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因此语言的分期不可一刀切、绝然地分开。语言的分期,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看,应该以语法的变化作为主要根据,语音的演变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根据这个原则汉语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十)词汇
    古代汉语通论(十)词汇 第一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汇 古今词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词的构成上,古汉语主要是单音词,现代汉语则是复音词占多数。二是在词的存废上,可以分为古今通用词,古用今废词。 二、古今词义 (一)词义基本相同的 多属于基本词汇。但并非绝对没有变化,在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九)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古代汉语通论(九)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句尾语气词 1、也 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与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与确认的语气。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八)连词
    古代汉语通论(八)连词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与、且、以、而、则、然、虽、之。 1、与 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七)介词
    古代汉语通论(七)介词 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
  •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六)代词
    古代汉语通论(六)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 古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等,都可以做主语、定语、宾语。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吾字在魏晋以前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用(否定句中可以做前置宾语);第二,朕字在秦以后成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