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变迁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因素
1.社会变迁的概念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2.社会变迁的类型
- 社会变迁的规模: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 社会变迁的方向: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
- 社会变迁的方式:渐进的社会变迁和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
- 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3.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important)
- 环境:原始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环境
- 人口: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流动。
- 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 科学技术
- 经济
二、社会变迁的根源和机制
- 西方社会学提出的社会变迁理论,主要包括:进化理论、循环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
-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变迁的最根本的动力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的客观基础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一般的历史条件;二是具体的历史条件;
真正的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只有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里才有可能逐步做到,实现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不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指导,还要掌握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分层次实现的,一方面要从整体上计划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又要发挥每一社会结构要素直至每一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主要体现在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战略规划、计划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对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等结构要素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计划,以及关系到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直接控制。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表现为含有一定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方法的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
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和规划的过程,同时表现为决策的过程,决策的科学化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的重要保障,要实现科学决策,需依靠由各方面得专家组成的“智囊”按照严格的科学决策程序制定。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在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研究基础上实现的。
四.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含义
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对社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认识:
-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 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 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结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五.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一)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与整合
- 个人角色的分化
- 社会组织的分化
- 社会地位的分化
伴随着社会分化过程而来的是社会高度整合的过程。人们基于分工和合作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普遍主义的社会规则成为人们各种活动的原则,不同的社会成员的价值目标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协调起来。一个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整合的社会,是现代化过程和前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区别
(二)理性化
理性是指人们在确定行动目标和采取社会行动时,为实现更高的效率,对目标和所需手段进行的选择,这些工具和手段具有较高的效率。
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理性转变或者理性原则的提高。
按照韦伯的解释,理性主义至少包括以下要点1.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2.预测并计算后果来权衡行动的必要性;3.根据目的选择手段,并对各种手段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付出最小而收益最大为选择标准;4.在行动中表现出严格的首尾一贯性。
理性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基础就是理性的精神,并且随着,现代科学和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理性原则的指导下去行动而根据传统和感情去决定自己行为的人会越来越少。
(三)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科学技术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互动形式和过程、社会的组织形式,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观念;
-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代理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带来灾难。
(四)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 经济不断而迅速地增长;
- 经济结构的改变;
- 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相互促进;
-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现代化的俄经济发展也是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五)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
城市是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特征发展的综合反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力精神生活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城市聚集的特性使现代社会的一些特质首先在城市发展起来,如经济活动的集聚提供了市场,人口的集聚促进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一个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若干条件。第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社会文化条件。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背景——首先是城市在整个社会中存在和发展的权力,其次是一些社会体制的作用。
(六)人的现代化
现代制度和现代人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方面。只有那些在现代科技、经济和各种组织中工作的人,都获得了于整个社会现代化发展相一致的现代化,这样的社会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现代社会。
社会学家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得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方面。所为人的现代性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例如具有与宿命论相对立的效能感;乐于接受社会变迁、愿意接受新生活;对生活采取分析态度,倾向于更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等。而现代人的上述特征是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的行政所决定的,人是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或者说现代社会结构下,通过逐步适应和学习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的特质。
(七)全球化
全球化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体现了社会关系和交易的空间组织变革的过程——根据它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加以衡量——产生了跨大陆或者区域间的流动以及活动、交往以及权力实施的网络。
全球化的矛盾——
- 全球化下的不平等与不平衡;
- 全球化下的民族国家;
- 全球化下的文化于文明;
六.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前缀背景】
1.迟发展效果
主要表现在:
(1)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进程;
(2)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2.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
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的存在着比较现代化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发展中国家中,它们接受大量的异质模式,并一般采用集中资源重点推进的发展战略,因此,现代化的进程往往集中在那些与发达国家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和部门。并且,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
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发展差距的拉大,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因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协调二元社会结构的关系,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发展。
3.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
(2)推动并控制现代化过程;
(3)成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组织者和计划制定者;
(4)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第十六章、社会问题概述
- 社会问题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一般认为,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2)这种失调影响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 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社会问题的交织性、社会问题的突变性、社会问题的多面性。
- 社会问题的类型——
- 普遍性社会问题和特殊性社会问题
- 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和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 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
- 社会整合理论
社会整合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为社会一体化。社会学经常论及的社会整合包括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功能整合。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整合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机械团结,另一种是有机团结。传统统治力量的社会依靠机械团结来维系。因为传统社会中,人们信奉相同的规范,有着相同的信仰,因此社会是一个“同质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日益复杂,满足个人特殊利益的方式日益组织化。现代社会的整合方式是“异质”的有机团结,其整合要求要把传统社会更高。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是与社会整合程度的高低密切相关。
- 文化失调理论
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是一种在文化现象,应该从人的文化方面而不是人的生物方面去寻找社会变迁的原因。当一种文化具备了必要的思维能力,并存在一定需求时,就会通过组合现存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要素,产生新的要素。社会变迁是社会在一种发明打破旧的均衡后,作出调节以寻求新的均衡的过程。
但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滞后”或“文化堕距”。文化失调理论认为,现代的许多问题
都是由于我们的道德观念与我们的技术发展不相适应引起的,这种文化失调现象是现代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 社会解体理论
社会解体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使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和继续下去,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过程。这种理论认为非正式关系比正式的社会关系更为重要,前者的整合程度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整合程度,社会解体就是这种非正式关系的解体。当社会生活中的共同规范消失、共同体观念缺乏或消失时,就会产生社会解体现象。这一解体是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城市化程度与社会解体程度成正比,社会解体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社会解组是指社会中虽然出现了松散、离析的现象,当仍然保持在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体系之内。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失范、文化冲突、价值崩溃。
社会解体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源于社会解组,社会解组源于社会变迁。因此,对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在于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价值体系。
- 价值冲突理论
价值冲突理论认为,由于所处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对同一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等,因而在采取某种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引起群体间无休止的冲突,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源于“文化价值上的冲突”。正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群体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才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
价值冲突理论主要以三种方法解决社会稳中存在的利益与价值分裂问题:交涉、达成协议、使用权力。
第十八章、社会控制
- 社会控制的概念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二.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及类型
- 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
- 社会控制的普遍性与阶级性
- 社会控制的统一性与强制性
- 社会控制的多重性和闭环性
2.社会控制的类型:
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制度化控制与非制度化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
三、社会控制的功能
- 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模式,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 规定各社会群体和社会团体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义务,限制它们之间权益竞争的范围,调整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对抗性活动。
- 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调试它们之间的关系,修正它们的运行轨道,控制它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四.社会控制的手段
(一)组织控制手段
组织控制就是某一具体的社会组织运用组织指令、组织规章对该组织成员或各各亚组织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方式。组织控制的特点是范围小、层级控制。具体形式包括:
- 组织指令
- 组织规章
(二)制度控制手段
制度控制手段是以全社会的名义颁布行为准则,并对全体社会成员、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进行调节与制约的方式。具体的形式包括:
- 政权
- 法律
(三)文化控制手段
文化控制手段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为人类共同遵从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的方式。文化控制手段的特点是非直接强制性、自觉性和广泛性。具体的形式包括:
- 伦理道德
- 风俗习惯
- 信念信仰
- 社会舆论
五.社会控制的过程
1.决策环节
指处于层级控制顶端的控制者为社会控制的方向和社会控制的度作出具体规定的过程。控制决策的做出是围绕实现社会目标、根据具体的社会环境而指定的,决策部门要根据社会目标制定一系列的社会规范。这些社会规范确定了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的方向。
2.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是控制手段施加于控制对象,产生控制作用的具体过程,也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实施环节的职能不在于消除冲突,而在于将控制手段有效地施加于控制对象,将控制对象与控制手段之间的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不危害社会的正常运行。
3.监控环节
监控环节是指决策机构对实施过程和控制对象进行监督、核查、调控的过程。
4.反馈环节
反馈是控制过程的输出结果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过程。根据反馈信息,可对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做进一步的调整。因此,反馈环节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
六、社会控制的度
- 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
- 控制力度:表明社会成员活动空间的大小。
- 控制刚度:表明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可能性的大小及制裁强度的高低。
- 控制网络的致密度:,表明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
其中,力度和致密度是由社会预先规定好的,刚度则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
- 考察社会控制是否合适的三个角度
- 历史的角度: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 社会稳定的角度
- 社会成员自由程度的角度:对于一个具体社会而言,在符合具体历史条件并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该社会里的社会成员的自由程度越高,该社会控制体系越与适度社会控制相吻合。
七.社会越轨的涵义及其类型
(1)社会越轨的涵义: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法行为、违警行为、违规行为。
八.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学的解释
把人类生活、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这种理论认为由于人的体制中的生理缺陷造成的,故被称为体制理论。
有学者将体制理论进一步具体化,产生了体态理论和染色体理论。体态理论将人的体态分为三种:内容型、中胚层型、外胚层型,认为中胚层型人更容易犯罪。染色体理论认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越轨的生理原因。
(二)心理学的解释
弗洛伊德德精神分析学说:人格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协调、平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是人格中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得本我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越轨行为。
(三)社会学的解释
- 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人们利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所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越轨行为是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
- 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不同民族、阶层、地域的人们的信念、信仰、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各不相同,当不同集团的利益和目标发生矛盾时,往往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往往就是越轨行为。
- 科恩的亚文化群理论
个体长期生活在一个稳定的与主流价值文化体系相左的亚文化群中,会受其价值体系的影响,就可能产生犯罪。亚文化群产生和维护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倾向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相抵触、相背离,这是犯罪和非法行为的真正根源,而亚文化是社会化过程的不完善、不适当引起的。
社会越轨是社会控制的主要对象,但是社会越轨有消极性、积极性、中性三种不同的性质。
第二十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 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的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害、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保障。
社会保障的构成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也有人认为包括两部分:一是现金补偿;二是提供服务,也称“实物补助”
-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 就业保障制
一种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职工享受养老金和其他保障项目取决于工作的年限和缴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这种保障制度由国家立法来实行,具有强制性。其资金来源于三部分:雇主和雇员按照雇员的工资以一定的比例缴纳,这是主要来源;政府也承担其中一部分资金。
- 普遍保障制
每一个公民或居民,无论是否就业,是否有收入和收入多寡,政府按照统一的标准发给现金补助。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从财政收入中的拨款,也有一部分来自雇主和雇员缴纳的保险费。
- 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
政府确定社会的最低生活需求标准,即“贫困线”,,凡低于贫困线的,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补偿,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 储蓄基金制
一种强制性的储蓄基金保险制度。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储蓄保险费。这些费用在银行建立专门账户,当雇员发生法定保险事故,将这笔专用基金连本带利一次性付给受保人,或按期支付受保人年金或支付给其遗属。这是一种自助式社会保障模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
- 雇主责任制
政府用法律规定,雇主对雇员负有保险责任。当发生职工年老退休、伤病医疗、工伤事故等情况时,其费用由雇主直接承担。雇主没有和其他人合伙承担的可能性,只能向保险公司为自己保险。
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